1、市政府办公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市政府办公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2018年5月) 今天,我们围绕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进行专题学习研讨。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时代所趋、民心所向,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要充分认识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重大意义,坚决拥护党中央修宪决定,坚决落实修宪精神,坚决维
2、护宪法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提供了遵循,讲话全面回顾了宪法的发展历程,高度概括了宪法的显著特征。全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这次修改宪法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切实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现结合实际,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深刻昭示,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
3、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一)五四宪法开创新篇。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追求和宪法实践,从革命根据地时期贯穿到当代,不乏坎坷曲折,勾画出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于过渡时期总路线还处在酝酿和完善过程中,以及1953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客观上组织普选存在困难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将原定于1953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推迟到1954年召开。1954年9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1197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全票通过。 (二)四次修正与时俱进。1
4、982年宪法经历了4次修订,分别是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共通过31条修正案。1988年,中国的“个体户”们听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宪法修正案通过,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这意味着他们到工商局登记的时候,在“国有”和“集体”的企业性质之外,有了另一选择:私营经济。1993年,第二个宪法修正案通过,“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取代“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加大对公民经济权利的保护。1999年,第三个宪法修正案通过,修改了农村生产经营制度;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依法治国”入宪。2004年
5、,第四个修正案通过,“人权入宪”成为最大亮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等内容,被写入宪法。 二、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美国总统就职宣誓左手放到圣经上,表明他们敬畏圣经、敬畏上帝、敬畏万能的神,美国以基督教立国,圣经是美国的国书,上帝是美国的信仰。中国国家主席和所有公职人员就职宣誓把左手放到宪法上,表明他们敬畏宪法,敬畏人民,敬畏具有无穷智慧和力量的人民群众。中国以马列思想立国,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权力、利益和幸福而奋斗是中国的信条,人民是中国的信仰。 (一)毛泽东拒绝命名“毛泽东宪法”。1954年毛泽东
6、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当时有人提议将宪法命名为“毛泽东宪法”,但他认为这样不合理。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坚持删掉宪法草案中颂扬自己的条文。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这个宪法草案,看样子是很得人心的。”他在发言时表示:“有人说,宪法草案中删掉个别条文是由于有些人特别谦虚。不能这样解释,这不是谦虚,而是因为那样写不适当、不合理、不科学。在我们这样的人民民主国家里,不应当写那样不适当的条文。科学没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问题,搞宪法是搞科学。”傅作义在发言中说:“愈谦逊愈伟大,愈伟大愈谦逊。”提到毛泽东抹去颂扬自己的条文,但并不能抹去亿万人民衷心的爱戴。毛泽东的这一解释是针对傅作义的发言而作的说明。 (二)
7、群众立宪意见空运北京。1954年宪法起草征求意见,在全国掀起了历时3个月的全民大讨论。当时我国淮河和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水灾,各地都在组织抗洪,但是并没有阻碍宪法的制定工作,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是在防洪堤坝上组织民众进行讨论的。洪水冲坏了公路、铁路,讨论意见便用油纸包裹好,通过飞机空运到北京来。1954年9月20日,1197名全国人大代表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老百姓兴高采烈,甚至不少父母给在那个时期出生的孩子,起名为“宪法”。 三、宪法的权威在于实施,宪法的生命在于贯彻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国家指导思想,这是在为我们立国魂、立民魂,会成为全
8、民共同的思想基础,也是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巨大思想动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一)把学习贯彻宪法修正案与宪法全部文本结合起来。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充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容,把党的领导由序言变正文,由非显性变为显性,由确认变为规范,由原则变为制度,由柔性变为刚性,使我国国体的表述更加科学、全面,为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供了宪法依据。修改国家主席任职方面的有关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使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
9、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在宪法上得以贯彻和体现,更符合全党、全民、全军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要求。 (二)深刻领会完善国家最高领导职务“三位一体”体制的意义。党章中关于总书记任期、中央军委主席任期的规定,以及宪法关于国家军委主席都没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因此许多同志就提出宪法关于国家主席的规定也应该采取一致做法。党的中央委员会最高领导职务,党和国家的军队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委主席最高领导职务和国家主席,即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三位一体”。回顾新中国的历史,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有不同规定、不同做法,最近这20多年来,特别是从1993年以来,“三位一体”是一个成功有效的体制。在杨尚
10、昆任期届满后,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接任国家主席一职,从此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兼任国家主席以获得国家元首的身份开始制度化。主席职务让领导人有了代表国家的身份,在国际上进行元首外交、国事访问和出席国际会议等国事活动。因此这次宪法修正案对第79条第三款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是健全国家领导体制的重要举措,这种修改有利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完善国家的领导体制,也有利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要依照宪法法律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唐太宗贞观元年,在全
11、国范围内公开选拔人才,有人借此机会冒充名门贵族,弄虚作假骗取官职。唐太宗知道后非常愤怒,下令对不自首的人要处以死刑。不久,大理寺查出一个假冒的人,大理寺少卿(相当于最高法副院长)戴胄依法判其流放。唐太宗对戴胄说:“我下令对不自首的人处以死刑,你却只判流刑,这等于向天下表示我本人的命令不足信。”戴胄回答说:“如果您在查出人犯后立即处死,那我没有办法。现在既然交付大理寺查办,我就必须依法办事。法律是国家在全国树立威信的大事,陛下是一时发怒而下令,所以这种判罚是不合法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判处流刑,这样做才是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唐太宗听后说:“你的做法是对的,我的命令确实不妥当,治理国家,法律的威信确实比君主的权威更为重要。”中国历代社会都认为法必取信于民,国家法律一旦设立,就必须遵守,戴胄依法断案的故事就是对其最佳诠释。 办公厅全体工作人员要把学习宪法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第7页 共7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