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94KB ,
资源ID:6553989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5539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doc

1、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中医内科护理常规 23 胸痹 因邪痹心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胸闷胸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病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23.1 护理评估 23.1.1 疼痛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是否有辐射,伴随症状及缓解的方法。 23.1.2 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23.1.3 心理社会状况。 23.1.4 辨证: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痰浊内阻证、心气虚弱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 23.2 护理要点 23.2.1 一般护理 23.2.1.1 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3.2.1.2 床边监测,配备必要

2、的抢救设备和用物。 23.2.1.3 卧床休息,协助日常生活,避免不必要的翻动,限制探视,防止情绪波动。 23.2.1.4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23.2.2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23.2.2.1 密切观察胸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放辐射的部位。 23.2.2.2 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及有无颈静脉怒张。 23.2.2.3 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发现异常波型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3.2.2.4 观察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发现尿量减少,报告医师。 23.2.3 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一般温服。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3.2.4 饮食护理 23.2

3、.4.1 少量多餐,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饮食过饱及服用刺激性的酸、辣食物。 23.2.4.2 心衰者宜低盐饮食。 23.2.5 情志护理 避免情绪紧张及不良刺激。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转移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23.2.6 临证(症)施护 23.2.6.1 寒凝心脉、心气虚弱、心肾阳虚者,注意防寒保暖,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可予热敷、热熨。 23.2.6.2 心血瘀阻者,遵医嘱给予中药泡茶饮。 23.2.6.3 疼痛时,遵医嘱给予及时有效、解除疼痛的药物, 23.2.6.4 喘促不得卧者,给予吸氧,半卧位。 23.2.6.5 心

4、跳骤停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即刻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23.3 健康指导 23.3.1 保持大便通畅,嘱患者排便时勿屏气,排便不畅时可用开塞露。 23.3.2 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食物及烟、酒,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23.3.3 避免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诱发因素。 23.3.4 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适当进行康复锻炼。 23.3.5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病情突然变化时的简易应急措施。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整体护理病例的书写原则中医整体护理病历是在现代护理观、辨证观及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对病人实施辨证施护全过程的

5、完整记录。中医整体护理病例的书写要求态度认真负责、书写及时。护理病历应在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望、闻、问、切四诊全面、准确。并正确分析病人病情、辨证施护。使用中医术语准确,文句通顺,充分体现出中医特色。用蓝钢笔填写,字迹工整、不得涂改,记录后签署本人全名。保持护理病历的完整。中医整体护理病历的书写顺序与方法入院评估表眉栏 职业:应具体填写。如:“医师”,不能填写“医务人员”;工人应写“煤炭工人”、“纺织工人”等。 婚否:按病人实际情况填写。如“未婚”、“离异”等。 发病季节:在节气发病或节气前后三天发病者可填写某节气。如“冬至”、“立春”等;若不能确定某节气,可填发病季节,如“春季”、“冬

6、季”等。入院诊断:中西医诊断可选填主要诊断各12个。若无中医诊断,可只填写西医诊断。主诉及简要病情主诉:为首行,简明扼要地用一两句话叙述病人最主要的痛苦及持续时间。如:咳嗽、咯痰、喘息反复发作二十年,加重三天。简要病情:另起一行。从本次发病的原因或诱因,到目前的主要症状、临床特征及体格检查的阳性体征等着重提出。还要说明舌苔、脉象等。既往史:包括诊断+时间+是否治愈。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如对青霉素过敏。四诊检查:运用四诊方法,全面评估病人的整体情况,尤其是与主证有关的,以便采集真实的资料,为辨证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四诊检查要全面认真,描述尽量用中医术语,记录只填写阳性体征和有意义的阴性

7、体征。各项内容可选择打勾,若无合适的选择,可在其它栏内描述清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应填写入院时的数据,因病重而不能测体重者,可填“卧床”或“免测”等。辨证:根据病史、四诊观察及检查,确定其病因、病位、病性等(可在所列项目中选择打勾)。住院评估表为了掌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必须及时正确地进行评估,以便提出新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记录时间:危重病人,如ICU、CCU的病人必须每班进行评估,但有特护记录的可省略此表。新病人及术后病人连续评估记录三天;一级护理病人每周评估23次;二级护理病人每周评估一次。记录方法:只要求描述有问题的症状和阳性体征,如神志淡漠、面色萎黄。正

8、常的项目可用“/”表示。呼吸、脉象不记次数,只描述形态,如呼吸困难、脉弦等。专病主证一栏可根据病种的不同自行填写专科内容。如外科可填写伤口情况、T管引流、末梢血运等内容。如病情有变化,则应随时评估记录。如病人体温突然超过39,可在其它栏内填上生命体征变化,并在护理记录单上提出P:体温过高。I:采取冰袋冷敷降温。护理诊断/问题项目表根据病人入院评估和住院评估记录,参照标准护理计划,按先后、主次顺序,提出该病人的护理诊断/问题,并列于“护理诊断/问题项目表”上,然后签名。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全身心的健康资料)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分析的理论作指导,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

9、手段来解决或部分解决的病人身心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理诊断提出的顺序,可按马斯洛基本需要层次论进行排列,优先解决生理需要,以后随着病情的变化随时提出新的护理问题,记录于此表中。 护理诊断应表达准确,括号内说明诊断的依据、原因等相关因素。如: 饮食调养的需要(与发热、纳差有关) 自理能力低下(与年老气虚,喘息不得卧有关) 咯痰困难(与肺热壅盛,痰黄粘稠有关) 潜在静脉炎的可能(与长期输液治疗有关) 在书写原因时,应妥善表达,不应有易引起法律纠纷的陈述。如: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强迫体位,不允许定时翻身有关)。而不能写(与护士未及时翻身,组织受压有关)。 护理诊断要有针对性,注意病人个体差异,掌

10、握“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 护理诊断要体现动态性、阶段性,当病情有转归时要及时制定新的护理诊断。护理评价 对每个护理诊断/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其结果和评价按括号内标准(A、已解决,稳定;B、基本解决,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C、变化不明显,稍有缓解;D、无进展,未解决;E、恶化)选择相应的题号,填在表中的“评价”栏内。 护理评价的记录,必须是此护理诊断基本解决或出院前最后一次的评价结果。如护理诊断:体温过高(39),在住院期间可反复出现多次,其“评价”只记录最后正常的日期或出院前的体温。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是病人在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护理

11、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全过程的护理记录,具有真实性、动态性,亦是评价是否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记录。其格式目前多采用PIO记录方式。P=诊断(问题);I=措施;O=结果。内容 一般项目:姓名、住院号、记录日期、时间、责任护士,记录后签全名。 PIO记录力求简明扼要,省时省力,如1P表明在护理问题项目表中第一个护理诊断,第一次记录时,应写诊断名称,不写相关因素。如:腹痛拒按。第二次重复记录时,只写序号,不必写诊断名称。1I表明第一个护理诊断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已实施的,不是计划中的);如半坐卧位。遵医嘱针刺足三里、天枢穴,留针半小时。并记录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即“1O”。如1O:病人诉体位舒适,疼痛缓解。当天

12、有效果的当天记录,几天后有效果的,等效果出现后再记录。要求 记录内容要及时、准确、具体,运用中西医医学术语描述。 记录简明扼要,实质性内容重点突出。记录应体现出系统性、动态性,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运用四诊采集资料,经过辨证分析,提出新的护理诊断,制定新的护理措施,充分体现出辨证施护的特点。 护理措施的内容必须具体、切实可行,真正落实到病人身上,不要有虚设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要体现出“急则护标、缓则护本、标本同护”以及“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护理原则,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的特点。 记录要有连贯性,能体现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实施的护理措施应在记录中体现出其效果。如原有口腔溃疡,经几次

13、口腔护理后疼痛减轻或溃疡面愈合。 记录时间、间隔次数根据病情变化而定。危重病人设特护记录者可记在危重病人记录单内。一级护理病人每周记录23次;二级护理病人每周记录一次;若有特殊病情变化应随时记录。健康教育单内容健康教育单是指责任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记录,其内容包括:入院须知、病区环境、医务人员情况、所患疾病的病因,各种检查、治疗、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自我保健、饮食调理及出院指导等。要求宣教要及时,内容要符合病人及家属的需要,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多次地将具有中医特色的颐养知识,向病人及家属耐心宣教,每次宣教后要记录日期,并在相应的宣教栏目内打勾。护士长或

14、组长应定期询问病人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否复述,以此作为考核护士宣教效果的标准。出院评估表出院评估出院评估是病人在住院期间护士按中医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全身心)护理全过程的总结,也是对护理全过程实施护理计划效果的评价。评估住院期间共提出护理诊断(问题)几个,有效解决几个,现存的护理问题是什么?评估病人目前的心理状态:稳定、焦虑、压抑等。评估病人自理能力的程度。评估病人对宣教了解的程度。健康指导住院病人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健康宣教,可以教会病人自我调养和自我保健的方法。指导时必须遵循中医“三因制宜”的原则,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从生活起居、情志调节、饮食调理、用药

15、指导、特殊指导等五个方面提出简明扼要的指导内容,以便记录并积累资料,为护理科研和教学提供素材。详细指导内容建立养生指导卡,在出院之前交给病人,以便病人在出院后使用。实施整体护理书写的病例,必须经上级护师或护士长审阅并检查其内容是否准确完整,护理措施是否确实可行,应用红笔进行修改。肺部病证护理咳嗽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出痰液的病证。常见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中医将“有声无物”谓之咳;“有物无声”谓之嗽。而临床常为二者并见,故为咳嗽。1、病因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失宣发肃降则肺气上逆作咳;脾失运化,水湿内生,聚而成痰,随上逆肺气咯出,发为咳嗽。(1

16、)外感六淫之邪:风寒、热、燥之邪乘人体正虚侵虚袭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冲出喉间作声,发为咳嗽。(2)内伤咳嗽:七情失调伤肝,郁而化火,气火上干犯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而伤脾,脾不健运,痰湿内生,上渍于肺;或久病伤肺,肺阴亏虚,虚火上炎,肺失濡润,功能失调发为咳嗽。2、辨证论治(1)风寒袭肺:证候: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主方:杏苏散。(2)风热犯肺:证候: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主方:桑菊饮

17、。(3)燥热伤肺:证候: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法:疏散外邪,润肺止咳。主方:桑杏汤。(4)痰湿蕴肺:证候: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主方:二陈汤。(5)痰热壅肺:证候: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主方:清金化痰汤。(6)肺气虚损:证候:咳嗽气短、咳声低微,咯痰清稀,自汗畏冷,面色无华,易感外邪,舌质淡嫩,脉象虚弱。治法:补益肺气,益

18、气固表。主方:玉屏风散。(7)肺阴亏耗:证候:干咳无痰、痰少而粘,痰中带血、咽痒声哑,手足心热、或午后潮热、口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主方:百合固金汤。3、辨证施护(1)一般护理:观察咳嗽的时间、性质、咳声大小,有无吐痰,咳嗽时呼吸状况,以及伴随的全身症状。观察咯痰多少,咯痰最多的时间,观察痰液性状、颜色、咯出难易,有无带血等。痰液检查及时留取标本送验。咳嗽患者最需要洁净新鲜空气,病室经常开窗通风,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外出时戴口罩,避免外邪侵袭。注意保暖,戒烟酒。准备好有刻度的痰俱,及时清理痰液和消毒痰具。咳痰无力咯痰困难者要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

19、背,体位引流排痰。必要时吸痰。痰液粘稠难咯出者,可用超声雾化稀化痰液,便于排出。咳嗽有痰者不能使用麻醉止咳剂,可予以化痰止咳剂,消炎化痰剂,痰出炎消咳自止。针刺止咳:针肺俞、列缺、天突、丰隆穴。或耳针支气管、肺、神门穴;外感咳嗽加肾上腺穴;内伤咳嗽加脾、肾等穴。(2)风寒咳嗽:参照风寒感冒证护理。一般护理内容。咳嗽较重时,可临时服咳嗽合剂10ml,或复方甘草合剂,或通宣理肺丸。忌服梨膏冰糖蒸汁或冰糖蒸梨汁,以免滋润过早,邪不外达。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3)风热咳嗽:参照风热感冒证护理。一般护理内容。咳嗽时可服止咳楷杷露1020ml,或服用桔红丸。平时可食梨、枇杷等水果。忌辛辣、肥甘、

20、厚味,戒烟慎酒。痰粘难出,除翻身拍背排痰等,可用鱼腥草或黄芩注射液配液雾化吸入,消炎止咳稀化痰液,便于排出。(4)燥热伤肺:一般护理内容。参照风热咳嗽护理。鼻干咽痒干咳,可服用止咳枇杷露、养阴清肺膏,亦可梨膏加川贝粉调服。平时可食用川贝炖梨、百合银耳羹。干咳痰中带血时,密切观察出血量,出血多时报告医生。(5)痰湿蕴肺证:一般护理内容。病室温度不宜太高。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注意饮食调护,食饮有节,配食健脾利湿化痰食品,如薏米、赤豆、山药,忌食糯米等粘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以防碍脾助湿生痰。(6)痰热壅肺证:一般护理内容。参照风热咳嗽证护理内容。肺热咳嗽可服用桔红丸、枇杷露。肺热咳嗽可配食枇杷叶

21、粥、鲜芦根粥等。(7)肺气虚证:一般护理。咳痰无力时,要协助排痰。肺气虚易感外邪,慎起居,防感冒,勿汗出当风。注意休息,勿过劳,以免劳倦更伤正气。(8)肺阴虚证:一般护理内容。参照燥热咳嗽护理。可予养阴清肺膏10g,每日二次服。干咳痰难咯出时,可予雾化吸入稀化痰液,湿润咽喉。观察有无痰中带血,血量多少,必要时报告医生予以止血治疗。可配补养肺阴之食品,如玉竹粥、沙参粥、糯米阿胶粥等。4、养生指导(1)外感咳嗽愈后要重视锻炼身体,增强抗御外邪的能力。(2)内伤咳嗽久病体虚,要重视合理调养,慎起居避风寒,调饮食戒烟酒,宜进补益食品。也需根据体力适当散步、作呼吸操、太极拳、气功等轻量的体质锻炼,以逐渐

22、增强正气。哮喘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发作时喉间有哮鸣音、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张口抬肩、喘息不能平卧,咯吐大量粘痰后缓解。发作时间短者数分钟或数小时,长者可持续数天。喉间哮鸣有声者为哮证,呼吸急促困难者为喘证。由于哮与喘常常并见,故称为哮喘。临床上所见哮必兼喘,而喘不一定有哮。西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等在发生呼吸困难、气息急促的阶段,可属本病范畴。1、病因病机(1)外邪袭肺,肺气不宣,烟尘花粉刺激,导致肺气壅阻。寒凝津液或热蒸津液成痰,痰阻气道,气道不畅、肺气不宣,发为哮喘。(2)饮食失节,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干于肺,壅阻肺气而发哮

23、喘。痰湿久蕴化热,痰热交阻,壅滞肺气则发为热哮或热喘。(3)情志失调,忧思气结,肝郁气滞,肺气痹阻,不得宣降,发生哮喘。(4)久咳伤肺,气失所主,久病及肾或年老肾虚,或劳欲伤肾,肾失摄纳;或肾阳衰微不能化气行水,水凌心肺,而引起哮喘。2、辨证论治(1)寒哮:证候:呼吸急促,喉间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重,痰少咯吐不爽,口不渴,或喝喜热饮,天凉或遇寒而发,形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主方:射干麻黄汤。(2)热哮:证候:气粗息涌、喉间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痰黄粘稠,咯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滑。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24、主方:定喘汤。(3)寒喘:证候: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痰白清稀、或兼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治法:祛风散寒、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4)热喘:证候:喘促气粗,甚则鼻翼煽动,咳嗽,痰黄粘稠或兼血色,身热心烦,汗出,渴饮喜冷,便秘溲黄,苔薄黄、脉浮数。治法:清热解表、宣肺定喘。主方:麻杏石甘汤。(5)痰喘:证候:喘咳痰多而粘,咯出不爽,喉中痰鸣,胸中窒闷,或见恶心纳呆,口淡无味,舌苔白腻,脉滑。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主方:三子养亲汤。(6)肺虚证:证候:喘促气短,语言低微,咳声无力,痰吐稀薄,自汗畏风,或咽喉不利,呛咳痰少而粘,烦热口干面红,舌质淡红苔薄,或舌红苔剥,脉

25、虚弱或细数。治法:补肺益气养阴。主方:生脉散合补肺汤。(7)肾虚证:证候: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更甚,神疲形瘦,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质淡,脉沉细。治法:补肾纳气。主方:金匮肾气丸。3、辨证施护(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烟尘异味刺激,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刺激物,如尘螨、花粉及某些致敏食物。室内禁止吸烟,患者必须戒烟。哮喘发作时宜取半坐位,或端坐位。可予喷吸止喘气雾剂以临时平喘。实证者宜针刺大椎、肺俞、膻中、曲池、天突、丰隆等穴位;虚证可灸气海、关元、神阙、三阴交、肾俞等穴。未经医生许可,不能随便使用镇咳、镇静剂。(2)寒证哮喘:一般护理内容。病室宜向

26、阳,宜加衣被注意保暖,避免感受风寒之邪。中药汤剂宜热服。饮食宜温热,忌生冷、油腻。咳嗽痰多时,参照咳嗽有关护理内容。(3)热证哮喘:一般护理内容。病室宜凉爽,衣被不宜过厚。伴发热症状者,定时测体温,每日24次。观察服药后病情变化,以及体温。中药宜温服。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痰粘稠难出,口干者,应鼓励其多饮水及食用新鲜水果,如雪梨、鸭梨等。痰多粘稠难咯者,可给予川贝粉1.5g开水冲服,或蛇胆川贝液1支口服,或蛇胆陈皮末1支,或服用鲜竹沥水20ml。以化痰易咯出。加强口腔护理,协助患者餐后漱口。(4)正虚哮喘:一般护理内容。本证属正气虚衰,易发生变证,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现患者呼吸气促,

27、张口抬肩、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肢冷,脉浮大无根或结代者,多为心肾阳衰的喘脱重证,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详细记录病情。呼吸困难、或唇甲青紫者,给予低流量间歇吸氧。咯痰无力者,应协助体位引流,翻身拍背排痰。或予以吸痰。加强生活起居护理,预防并发症。如预防褥疮、口腔炎症,防止外邪侵袭,避风寒等。饮食清淡、富营养,依虚损之脏腑,选择相应补益食品,如补益肺气、滋养肺肾之阴等。4、养生指导(1)起居有常,注意防寒保暖、搞好居室卫生,避免烟尘、花粉等诱发因素的刺激。(2)饮食有节,宜清淡,忌肥甘厚味,辛辣食品,忌恣食酒浆,避免痰湿内生。(3)戒除吸烟的习惯。(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内伤。(5

28、)病情缓解期(恢复期),要重视体育锻炼,做气功,打太极拳作呼吸操等,提高肺脏功能。肺痈肺痈是肺部脓疡形成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咯痰量多,气味腥臭,或脓血相兼为主要症状。西医学中的肺脓疡、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及支气管扩张感染化脓等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本病及为相似,可参考诊治。1、病因病机(1)风热邪毒犯肺,或风寒化热,邪热蕴肺,肺受热毒所灼,失于宣降清肃,痰热内部,热壅血瘀,郁结成痈,血败化脓,形成本病。(2)正气内虚,痰热素盛;或嗜酒无度,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致使炎热内蕴,复感风热邪毒,内外合邪而发病。(3)本病临床上一般分为四期:初期,风热邪毒犯肺,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

29、嗽等症状。成痈期:邪热壅肺,蒸液成痰,热毒侵淫,损伤血脉,热壅血瘀,蕴酿成痈。溃脓期:热盛肉腐血败,内溃外泄,咯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恢复期:牙毒渐尽,正气渐复(若迁延日久,余毒未净,邪恋正虚,则耗伤气阴,而转成慢性肺痈)。2、辩证论治(1)初期:证候:恶寒发热,咳嗽胸痛,痰少而粘,呼吸不利、口干咽燥,舌苔薄黄,脉浮滑而数。治法:疏散风热、清肺化痰。主方:银翘散。(2)成痈期:证候:寒战壮热汗出,胸闷作痛、转侧不安,咳嗽气急,甚则喘满,咳吐脓痰,气味腥臭,口燥咽干,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消痈。主方:千金苇茎汤。(3)溃脓期:证候:咳吐脓血,或咯痰状如米粥,量多腥臭

30、,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面赤身热,烦渴喜饮,舌红绛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排脓化瘀、清热解毒。主方:桔梗汤、千金苇茎汤。(4)恢复期:证候: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少渐转清稀,或见胸胁隐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或潮热,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无力。治法:润肺化痰、益气养阴。主方:清燥救肺汤。3、辩证施护(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经常开窗通气,加强空气消毒。严格观察咳嗽咯痰情况,痰液的性状是分期的重要依据。做好痰液、痰具的消毒。重视口腔清洁,咯痰后应漱口。(2)初期护理:按风温邪犯肺卫证护理。注意胸痛及痰量的变化。若咯痰日见增多,正确记录痰量、颜色,以资早期

31、诊断。(3)成痈期扩理:观察发热、胸痛、痰液的量、颜色、气味的变化。若热盛、痰黄浊、腥臭、量多,则是本期的重要表现。痰液经石碳酸“84”消毒液消毒后倾倒,痰具经常消毒。每日作口腔护理,咯痰后嗽口。胸痛较剧者可取侧卧位,或宽胶布束胸,减少局部活动量而减轻疼痛。饮食宜素半流,高热宜多进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煎炸食品。高热应及时予以降温处理,可参照“风温气分证”护理内容。(4)溃脓期:本期护理重点在排痰。根据病灶位置以空心掌拍背或体位引流,以便痰液排出顺畅。观察痰液咯出难易,痰液性状、量,并及时留取标本,送验。做好痰液、痰具消毒。每日做好口腔清洁护理。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遵医嘱内服竹沥水化痰。

32、或中药鱼腥草液雾化吸入,咯出无力者应吸痰。痈溃脓痰排出后,食欲增进,脾胃功能初复时仍需予软食、易消化、富营养食品,少食油腻,可每日食豆浆一碗、薏仁粥等清补食品。(5)恢复期:可适当下床活动,以逐渐增强体力,但勿过劳。饮食中应逐渐增加补养肺食品,应忌用油腻、辛辣及热性食物,戒烟酒。4、养生指导(1)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和体力,选择适当项目进行锻炼,如气功、呼吸操,散步、太极拳等。(2)预防感冒。(3)戒烟,禁食辛辣热伤阴之食品。(4)有咳嗽等呼吸道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早期诊断的及时治疗。肺痨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症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的肺结核病。1

33、、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精气耗损,感染痨虫,痨虫蚀肺而致本病。(1)内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起居不慎、酒色劳倦、七性内伤,导致正气亏虚。(2)外因: 痨虫乘虚而入,侵蚀人体肺叶,而发病。 病变在肺,肺受损而虚,肺阴虚而见咳嗽,咯血;病久及脾、及肾,则见肺脾、肺肾同病。肺肾两虚,阴虚火旺而见潮热、盗汗、消瘦;肺脾同病则气阴两虚,可见食少纳呆、便溏、乏力。久而阴损及阳,出现气短、心悸、肢冷、浮肿等证候。2、辨证论治(1)肺阴虚:证候:午后发热,两颧潮红,咳嗽咯血,或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主方:月华丸。(2)气阴两虚:证候:午后发热,颧

34、红盗汗,咳嗽或咯血,口淡纳呆,肢冷便溏,神疲乏力,消瘦,气短,舌红少津,舌苔薄腻,脉细数无力。治法:补脾润肺、益气养阴。主方:保真汤。(3)肺肾阴虚:证候:骨蒸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呛咳少痰,痰黄粘稠,咳吐鲜血、腰脊酸软,虚烦失眠,头晕耳鸣或见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绛,脉象细致。治法:滋阴降火,补益肺肾。主方:百合固金汤。3、辨证施护(1)一般护理:本病具有传染性,最好住专科医院或专科病房,做好呼吸道隔离工作。病室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禁止吸烟。每日测体温24次,尤其注意午后及晚间体温变化。阴虚盗汗,出汗较多者,晚上衣被不宜过暖;汗后及时擦干,勿受凉。对咯血病人要密切观察咯血的时

35、间、次数、血色、血量,必要时报告医生。严密观察大咯血先兆,即口气有血腥味、咽痒等表现;在发生大咯血时,要防止咯血窒息的发生,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配合医生抢救。可参见“血证”有关护理。咳嗽咳痰较剧者,可予秋梨膏加川贝粉口服。饮食强调增加营养,易消化。常食蛋类、奶类、豆浆、瘦肉及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烟酒、温燥性食物。可每日进食大蒜(独头蒜最好2粒)煮粳米粥,有补肺抗痨功效。滋阴补肺中药宜早、晚空腹服用。(2)肺阴虚证参照“一般护理”。重视养生,饮食起居要有规律,不宜过劳。已婚女暂不宜生育,已孕者应中止妊娠。配合食疗进补,如冬季可用冬虫夏草炖母鸭,食肉喝汤,也可食甲鱼汤。(3)气阴两虚证:一般护理

36、内容。肺气虚卫外功能降低,易感冒,要加强生活起居、气象护理(外出公共场戴口罩)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汗后避风。汗出较多者,及时擦干,并可用黄芪、浮小麦、红枣煎汤服用,有益气敛阴止汗作用。食少便溏,脾胃功能薄弱者,应配食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桂圆、莲子、薏米、红枣等。忌食甲鱼、鳗鱼等滋腻碍脾之物。(4)肺肾阴虚证:参照一般处理。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觉的胸闷、烦躁、咽痒、口中有血腥味,是出血的先兆。呛咳、咳血量多时,遵医嘱予三七粉、白药粉冲服。发现大咯血时,按血证有关内容护理。做好精神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宜进食补益肺肾之阴的食品。如桑椹、银耳、甲鱼、百合、阿胶,虫草鸭子汤等。4、养生指导(1)指导患者在咳嗽、喷嚏时用手帕遮挡口鼻,防止飞沫病菌传染给他人。(2)遵医嘱继续服药治疗,巩固疗效。(3)增进营养,注意劳逸适度,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4)及时、彻底地做好呼吸道排出物的消毒。(5)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保健或治疗。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