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调查班级同学生日所在的季节位情境,通过回顾统计方法,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系列活动,在动手的过程中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2、通过涂格法,认识1小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比较、梳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予以解决。3、在实际的统计活动中,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开展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活动,积累统计的经验。2、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习统计跌方法,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运用数据提出和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彩笔、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
2、取任务1、老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生反馈交流。3、我们班的同学生日在哪个季节?每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有多少人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调查一下。二、回顾方法,自主调查1、学生交流自己调查会采取什么方法?(写出生日季节的纸条,分类计算。画“正”计算,贴卡片法等等。)2、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分别点名学生对这一问题运用自己的方法开展调查和统计。三、自主实践,探究新知-认识条形统计图1、涂一涂:A、同学们,刚刚大家所运用的贴卡片的方法很不错。你们手上有一张方格图,根据贴了几张卡片就涂上几小格的要求,你会涂吗?试着涂起来。请学生上台涂一涂。B、学生展示方格图,小结点评。PPT出示
3、智慧老人的一句话:画出来就是条形统计图。2、说一说:A、请你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B、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认识一个小格就是代表一个人,进一步明确这就是条形统计图。C、同学们,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还有什么发现吗?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条形统计图的直观认识,并能通过条形统计图练习观察结果的表达和介绍。从统计图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这些信息予以解决。如什么季节过生日的比什么过生日的少多少人?或多多少人?以及接受调查的人数等等。)四、巩固练习,总结提升1、学生小组讨论练习题的第一题,小组代表交流调查的方法。2、学生自主练习第三题,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讲解反馈,设计问题,如果你为淘气班上安排节目
4、的话,你会选择什么类别的节目?为什么?3、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交流反馈(怎么收集数据、整理、表示、分析数据等)五、板书设计:生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六、作业反馈:七、课后反思:栽蒜苗(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2、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3、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自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
5、预测。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小黑板、教法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我们在的蒜苗。(板书栽蒜苗)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栽了一株蒜苗,这是老师每隔3天观察一次,记录下来的蒜苗生长情况。(出示表格)天数/天3691215蒜苗高度/厘米461016172.你能帮助老师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小黑板出示格子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制作,其他学生在111页上面的格子图制作。然后纠正黑板上的问题)3.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4.(移开小黑板露出折线统计图)大家请看,老师也做了一个统计图这些线很曲折,所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6、二、新课讲授1、学习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大家认真比较一下这两个统计图,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是都有标题,横线上的数都表示时间,竖线上的数都表示蒜苗高度;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使用长条表示蒜苗的高度,而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学生可能回答用线表示,教师要及时纠正,并板书“点数量”)再仔细观察,这条线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可能回答:这条线是逐渐上升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坡度变化并说明这条线代表着蒜苗的生长趋势,蒜苗从第6天到第12天生长速度很快,过了12天长得慢了。并板书“线趋势”)正因为折线统计图的这个优点,我们可以对这株蒜苗进行预测,分析它的生长情况:估计这株蒜苗第10天
7、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预测这株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2、学习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你想不想学着画一画呢?下面来观察一下老师是怎样画折线统计图的。(出示课件,讲解画图方法)请同学们拿出你的蒜苗生长情况记录,谁能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读给大家听听?能不能把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呢?打开数学书111页,在下边的格子图中画出来。3、根据你画的统计图说说你的蒜苗生长情况好不好?(先向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看来有关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老师很想知道除了反映蒜苗生长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之外,其它折线统计图你会看吗?请同学们看屏幕(1)、
8、1.笑笑每隔_时测量一次气温。2.从上图中你能说说从8:00到16:00的气温总体上说是如何变化的?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2)、你能与同学说说产生你对目前的环境状况满意吗?谈谈自己的理由,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板书设计:在蒜苗(二)点物体的数量线物体的变化趋势作业反馈:教学反思: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 算加权平均数,会利用加权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作用和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通过加权平均数的学习,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联系,体会数据可能产
9、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加权平均数。 教学难点: 2.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合情推断,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进而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学具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左右) 1.出示图片:我班学生在大街上捡拾白色垃圾. 谈话: 白色垃圾对于我们的生活危害很大。出示相关数据。我校也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的情况。那么谁说说,你们家一周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分别说。(三个) 2.看过一篇报道,城镇某校一个班
10、平均每周丢弃塑料袋28个之多,大多数用于买菜,丢垃圾用。谁能说说平均数怎样算? 板书关系式: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平均数 3.看到这个信息你最想做什么吗?(到底城镇用的多,还是我们农村用得多?)如果以我班为农村调查对象。 4.比较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中的平均数。(板书) 二、 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概念 到底我们班的同学平均每家一周丢弃多少个呢?看来要得到平均数只知道几家的数据还不行,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吗? (一)活动1:初估平均数。(3分钟) 1.出示数据,初估平均数。 学生面对分散而且毫无规律的数据,迟疑一下,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会大概猜一猜。但是数据不统一。 2. “为什么不好估?有什么
11、困难?”,“怎样就比较容易估算了?”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出学生要对数据进行整理的需求。 3. “怎么整理?”,这一问题又引发学生观察数据的特点,最后得到根据相同数据及其个数进行整理。 4.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其实这正是它为什么能广泛应用的原因,那就是用平均数描述问题更全面。 三、在应用中巩固概念。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9分钟) 学校要给四年级四个班数学竞赛颁奖,奖给谁?比较什么?1班34人平均分87.7分;2班33人平均分89.9分;3班人90.5分;4班35人85.5分 如果要给教这两个班的两位教师颁奖呢?颁给那位教师? 预设: 生1:颁给平均分最多的那个班。 生2:不公
12、平,要算一算两个班的平均分,再比较。 问:哪个更科学公平呢? 2.学生应用计算器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数再比较。 四、回顾总结 (5分钟) 1.在统计中应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说明问题是很重要的手段,今天我们学习的统计中的平均数和以往的平均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平均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1) 移多补少法。 (2) 计算法。(4+5+5+7+9)/5=6(个)作业反馈: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六教学目标:1、通过独立练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单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相关知识。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体验统计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条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教学难点:在结合实际问题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教法:谈话法、组织引导法。学法:练习法、合作交流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生谈话2、引入课题并板书 练习六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93页“练习六”第1题。提出要求:(1)读题,理解题意,说一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想一想,一个方格代表多少人?(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和同伴说一说。2.出示教材第93页“练习六”第2题
14、。提出要求:(1)说一说,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是怎么理解平均得分的?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3)计算三位选手的平均得分,将表格填写完整。(4)排出三位选手的名次,并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3.出示教材第93页“练习六”第3题。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思考:数学、语文的成绩分别是多少?平均分是多少分?英语的成绩比90分多还是少?4.出示教材第95页“练习六”第5题。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画出条形统计图。(1)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统计图的。(2)和同伴交流: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5.出示教材第95页“练习六”第6题。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并交流讨论:(1)护士每隔几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4月8日12:00病人的体温是多少摄氏度?(3)病人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的最快?在哪段时间里比较稳定?(4)图中的横虚线表示什么?(5)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有什么变化?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四、板书设计: 练习六 1.条形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 3.平均数五、作业反馈:六、教学反思: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