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产管理信息化方案 一、概述 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直接或间接导致出现了诸如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未按规定流程办理资产处置手续、盘点效率低下、过程管理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建立信息化平台,改变管理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 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固定资产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通过集团公司清产核资工作、与同行业先进企业资产管理对比发现现代企业资产管理普遍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发展,以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核、执行为主线,能够实现对资产的全过程跟踪、管理。而我公司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仍以手工记账为主,管理分散、手段落后,难以形成高效管理的合力和效力。 2、固定资产实
2、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脱节。 目前集团公司缺乏一个公开透明的资产管理平台,造成参与资产管理的各单位、各部门容易在管理衔接工作中掌握信息不对称或不全面,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相符。例如,同一台设备财务账与实物账登记名称不符;再如,固定资产发生更换、报废或转移等变化,财务账上无法实现实时的账务处理。由于缺乏有效衔接和整体协调性,造成账实不符。 3、资产处置未按规定管理流程办理相关手续。 第1页共1页存在因办理审批手续错综复杂,造成经办人在资产处置时未按规定管理流程办理相关手续,例如审批流程顺序颠倒或者手续不健全,导致资产处置环节与企业管理思路会存在偏差,失去管理流程既定的制约效用。 4、资产盘点效率低下
3、,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 通常企业资产盘点周期为半年或一年,但目前我公司资产盘点仍旧是手工盘点,效率低下且易出差错,难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整体盘点。另外,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监管手段,管理者无法对资产盘点质量进行有效监管。 5、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缺失。 固定资产过程管理目前是按专业进行,管理分散且难形成合力。尤其是当人员变动、机构调整时很容易造成过程管理中断或管理资料遗失。另外,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难以逐项对固定资产的费用或投资进行量化分析,过程管理无法实现系统化且效率低下。 三、资产信息化建设预期目标 通过资产信息化建设,预期实现从资产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修到转让、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运
4、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产的运行可靠性,降低维护与维修成本,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通过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实现企业依法经营。 1、账实相符,实现资源共享:所有资产按统一的规则进行资产编码,每项资产有且仅有一个“身份代码”,可有效保证每项资 第2页共2页产在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连续性,确保帐实相符。固定资产信息将在集团内部按权限共享,资产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2、固化工作流程,资产处置简捷高效。以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将工作流程固化到平台中,相关部室按权限依步骤提交审批意见,资产处置过程变得简捷高效,资产处置手续健全完整。 3、实现有效管理,时效性增强。通过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使固定资产管
5、理动态透明化,管理人员可进行实时工作任务的监督与催办。资产实物动态实时更新,账务信息随之联动,资产管理时效性增强。 4、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资产管理审批流程的自动化,避免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地被处理。大大减少办公开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5、提高设备盘点效率。届时将对固定资产统一编码、粘贴条形码,可用扫码机对固定资产进行快速盘点。管理层可通过查看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资产盘点质量及盘点范围进行有效监管。 四、资产信息化建设计划 出于对集团公司资产管理现状、投资费用、建设工作量三方面考虑,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拟分
6、两阶段实施: 1、基础建设阶段(计划9月底前达到试运行条件) 于2015年9月底前建设完成主XX县区直属生产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搭建工作。初步估计此阶段投资金额为50-80 第3页共3页万元(不含配套硬件建设)。 (1)前期考察。对国内一流软件公司、同行业或性质类似先进企业进行考察并形成进一步建设方案。(2)制定编码规则并完成编码工作。 (3)完成资产管理制度及管理标准修编工作(前三项同步实施,拟于7月底前完成)。 (4)完成固定资产信息录入工作。(5)对应用管理软件的人员进行培训。 2、全面建设阶段(计划2015年底前达到试运行条件) 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计划于2015年年底前逐步
7、完善主XX县区信息化管理模块,重点增加运行管理、检修管理两大模块,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初步估计此阶段投资金额为100万元(不含各控股子公司信息化建设费用)。 (1)增加运行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运行记录、故障记录、完好率统计等运行信息。 (2)增加检修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维修计划、工作申请、工单管理、备件更换统计、维修计划执行情况统计等信息。(3)完成全员培训工作。 (4)各控股子公司比照主XX县区生产单位完成资产信息化建设。 计划生产部2015年5月18日 第二篇:信息化管理方案办公室信息化管理提升方案 一、信息化现状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办事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
8、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组合及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公司现在主要是痕迹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的结合,以信息化促进痕迹化管理,痕迹化管理为信息化管理的补充。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公司与集团公司连成vpn网络局域网,但是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目前信息化管理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完全具备信息化、无纸化办公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
9、,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各部门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2.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3.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 1 程的规范不够。 三、方案建设 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精神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升级、加速实现“做强做优,建设一流”核心为主线,以攻破公司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瓶颈为重点,准确把握集团公司“十二五”总体思路,结合公司实际,紧密结
10、合集团重点专项提升工作,坚持依托基础管理,加强和创新专业管理,深化重点、亮点活动。在“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网络”的信息化战略指导下,严格按照信息化建设和体系建设“五同步”原则,即“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改进、同步提升”,紧密结合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了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1、进一步完善体系文件管理系统,提升体系文件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体系建设的逐步深化,体系文件系统的功能已不能满足云南黄金有限责任公司镇沅分公司体系文件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了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支撑体系文件管理,实现信息化和体系建设的进一步融合,对体系文件电子化系统在以下八个方面做了提升: 1、文件的
11、在线编审批流程的流转; 2、文件的网上在线编辑及修改信息智能化存储; 3、文件的统计功能; 4、文件的执行率跟踪; 5、国标、行标系统标准对接; 2 6、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网址自动获取; 7、与其它业务系统管理性文件的整合; 8、与集团公司综合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集成。 2、建设综合管理体系管理系统,实现体系管理信息化 1、监控实时化,促进业务流程规范管理 体系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流程进行管理,而对流程的管理则主要依赖于对日常体系运行实施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为了加强对流程的管理,在业务系统和体系管理信息平台中对流程运行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关键部门、关键过程、关键节点的监控分析,实现对
12、流程运行情况的有效管理。通过数据中心采集业务流程执行情况和关键节点的痕迹记录及指标,对过程符合性、过程有效性和过程结果符合度进行判断,对于与体系要求不符合的活动,系统自动分析预警信息,生成潜在不符合项。体系管理部门对潜在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并发起滚动审核,各部门收到通知后自觉发起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限期整改,并且反馈整改情况,体系管理部门跟踪检查各部门整改效果。通过业务流程实时监控管理,创新的采用了无现场的在线滚动审核方式,对体系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提出纠正预防措施,跟踪改进过程,并予以验证,实现持续改进的常态化。 2、体系管理信息化,提升体系运行水平 通过体系管理信息平台支持内审管理、
13、管理评审管理、纠正预防措施管理、不符合项管理、企业的建标、贯标和对标的全过程,实现体系管理的信息化。体系管理突破了原有的工作模式,由手工方式向 3 无纸化方式转变、创新无现场滚动审核,实现体系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痕迹化管理。 3、建立公司对外网站,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因为网站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窗口,许多单位和个人都是通过网站了解企业状况,了解集团的文化品牌,企业的理念,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品牌战略等。 4、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实现管理流程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我公司应建立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高我公司公文管理、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后
14、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公司信息化打下基础。 系统功能要求 1、系统应以组织机构为基础,实现工作和权限的分配。“部门-岗位-人员”管理模式贴近现实,人事变动和机构调整应变自如,同时应实现各模块的权限自动刷新,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和完整。 2、提供完整的表单开发环境,包括增加一整套可供快速应用的工具和特性,用于定制、设计、增强适合各种需要的表单应用。定制好的表单可广泛发布到工作流及其它各模块或文件库中应用。完全可定制的工作流引擎,可供系统各模块自由调用。用户无需编程便可灵活自定义出符合各种业务特征需求的流程,流程数量不限,调整灵活,能完全适应未来的需求发展及变化。工作流应支持多种归档方式,支持
15、多种办理方式,支持多个办理人及办理权限选择和控制,支持直流、 4 分流、辅流、条件分支、自由流程及流程嵌套等多种流向方式。从工作流规划、设计、授权、运行、调整,以及监控和管理,动态地反映一个完整的业务处理过程。集成的日常办公功能,工作文档的审批和办理操作应透明、简捷。支持版本保留和痕迹保留功能。支持特送、撤回、催办、邮件分发、办理过程跟踪、工作监控、主办-协办等功能。 3、提供分布式的文档管理体系,伸缩性强,可自由生成多种类的文件库,实现一库多应用及一库多级文件夹功能,四级(库、文件夹、文件、子文件,文件夹可多级设置、子文件可多级存放)存储模式及访问权限控制(管理者、编辑者、作者、读者),满足
16、各类资料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能方便接收各类归档文件,且必须符合国家档案管理标准。 4、提供通用的全文检索功能,提供关键字快速定位查询应用,提供系统范围内的跨模块查询及统计,支持精确匹配与模糊查询。实现查询及统计条件公式化应用,一次定义重复使用,并可授权给不同人员使用指定的查询及统计条件,确保数据安全;支持统计结果报表输出;支持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数据集成,支持不同信息系统间数据的有效共享及交换;支持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系统构建; 5、提供多种消息提示方式。具备工作即时提醒机制。当用户登录办公自动化系统后,如有待办工作、邮件等到来时,系统自动以文字或声音方式进行提示。 5 6、
17、提供多种文件处理方式。全面集成msoffice、wps等个人办公软件;提供各种格式的图形文件、多媒体文件、压缩文件等附件上传功能;提供多个附件间的文件排序功能。 7、提供痕迹保留和版本控制功能,修改人及修改日期时间记录并自动显示,不同的办理人以不同颜色区分,确保文件流转过程中的真实性,明确责任。提供文件的历史版本保留功能。 8、提供系统日志功能。提供公文流转及流程处理过程的日志记录功能;提供各类文件的操作日志功能,为系统的安全管理及维护提供科学的保障和依据。 9、提供科学的系统管理安全机制。采用多级安全保障措施,例如,通过按部门-岗位-人员不同级别进行工作分配和操作权限设置,确保所有工作和各类
18、文件的完整与安全;通过系统管理员、各模块管理员或指定管理员(如物品管理员等)确保系统及模块级的完整与安全。 10、提供方便的系统管理及维护功能。以便完成日常各项维护工作,如系统安装与初始化、系统升级、数据备份与恢复、模块权限设置、模块扩充与调整、系统异常处理及故障排除等。 11、提供委托办理功能。当办公人员出现休假、出差等无法完成事务处理情况时,可通过委托办理功能,授权指定人员在指定期限内处理指定的工作内容。具备提前中止和移交功能。 12、提供丰富的数据字典功能,由系统管理员统一定义,包括办公用语(审批常用语)、流水号(一般流水号、公文流水号)及各类 6 数据字典定义等功能。 13、提供文件撤
19、回重办功能。文档提交后在对方未签收之前撤回,使文档回到提交之前的状态,在对方的待办事宜中也没有该任务曾经有过的任何信息,重办后可再次提交或变更流转方向。 14、提供公文套打功能。可根据公文的实际格式需要制作打印格式模板,控制打印内容范围,可重复调用,实现灵活的文件套打功能。提供通用msword模板定制功能,也可引入外来的已有模板文件,可将该模板作为打印格式标准。 15、提供印章引入功能,并严格确定使用人的安全权限,确保安全。 第三篇: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摘要。高职院校固定资产是教学、科研、师生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高职教育发展、教育模式更新、科技不断进
20、步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对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解决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问题,文章以计算机设备为例,就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41-02 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它固定资产等六大类。其中直接用于教学科研的专用设备,教育部要求生均在5000元以上,这些设备不仅占用的资金数额大,而且技术含量高,品种多,管理起来十分复杂。采用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较好地解决了配置有标准、更新有计划
21、、保障有重点等问题,使统筹有力、监管强化,提高了现代管理水平,适应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明确。我国高职院校固定资产很少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沿袭着管理主体多元化的体制,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教学部门管设备不管维修,后勤部门管设备不管使用,还有些设备没有主管部门,出了问题互相推诿。教育部在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规定了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但学校设置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专业的生均设备值如何确定,尚无科学依据,因而有可能导致有的二级学院(系)设备闲置,有的二级学院(系)又满足不了需要。设备通常也只是由使用部门提出配置要求
22、,职能部门没有科学的控制标准,导致使用效益不高。使用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混为一谈,把分配到的资产占为己有,形成绝对占有或储存,不能调配,不讲投入和产出,有些部门宁可让设备闲置,也不同意转到需要使用的单位。后勤服务实体、医学院门诊部、驾校等经营性设备的管理和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无偿利用学校的固定资产用于小集体经营是常见的情况,更有甚者还变相转为个人财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2.重复投资建设,大量固定资产闲置使用率低下。目前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来源比较单一,多为国家投资和学校项目资金。而政府拨款的无偿性容易产生资产投入的盲目性,固定资产投入缺乏科学论证,在没有使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情
23、况下,往往出现高校之间或者是各部门之间项目的雷同、重复建设、重复购置的现象,导致大量设备利用率低下,有的甚至闲置和积压。在高校内部各院(系)为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等需经常添置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有些院(系)往往从小集体利益出发,希望尽量多地占用学校设备,追求小而全,巧设名目争投入,很少从内部调剂或挖潜考虑,盲目购置,造成固定资产增加的随意性。有的部门甚至相互攀比,设备档次越比越高,如大量配置笔记本电脑、激光打印机、数码产品等,缺少设备配置的计划性,造成浪费。 3.机构设置和专职人员难以适应管理要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有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升格的,有在多所中等职业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建设的,有新建校区
24、的,也有老校区改造的,还有一校多区的。尤其在新校区,在机构设置上,多采用了一部门多职能的精简机构形式,由此也就出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的纳入综合部门职能范围,有的纳入了后勤部门,由于工作的考虑角度不同,经常出现重此轻彼的现象。在用人机制上,多采用了适合当前发展趋势的精简高效的聘任制或委派制,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编制偏少,二级学院(系)通常不设专职资产管理员,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与维修很难达到教育部提出的评估标准,这与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同时,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层次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低,不熟悉信息化管理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解决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问题的对策
25、 1.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机构。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机构,对固定资产分类管理,理顺并明确与后勤集团、校办产业、驾校、医学院门诊部、图书馆、各二级学院(系)、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实训基地等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建立各部门、各单位分级分层复杂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一级对一级负责。二级学院配备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专业素质考核,能够担任信息化管理的固定资产登记、保管、检查、报告等工作,完成教育部规定的统计工作。 2.制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高效、合理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既要有完善的宏观管理法规制度,又要有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内部规章制度,使高职院校固定
26、资产存在良好的管理机制,确保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可比性、科学管理的有效性,合理评价固定资产适应效果与管理效率。同时,对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修、盘存、转让、报废及残值处理等管理工作,既要流程简单、信息正确,又有章可循,有法可究。 3.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和监督。对部分固定资产实行有偿占用制度,各经营性实体所占用的资产进行评估,办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手续,划清产权归属,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确定上缴利润的指标并提出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对其在经营性中新增加的资产要严格管理,必须纳入学校的财务监督之下,并通过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定期的清产核资,盘点资产的存
27、量,防止资产的流失。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公益服务的独立核算实体,可采取不提折旧或返回资产使用费的方法,既维护学校稳定,又加大了监管力度。 4.建立固定资产核算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分类和明细账分类账务核算体系,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到有关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的经济事项,必须进行账务处理,通过财产清查,杜绝账外资产存在。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标准,严格遵循财政部门颁发的统一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一旦确定不能轻易改变,以防止账务核算与资产管理出现混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统筹应用,达到“账账、账表、账实”一致,形成多个部门的统一协调。 5.
28、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多数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人员特别是骨干管理人员一般都从其他岗位转业而来,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甚至缺乏基本专业知识,还有的对资产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知识欠缺,制约了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信息化管理的队伍十分重要。 三、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 1.固定资产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大多集中在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着眼点还是从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角度出发,其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简单的静态管理,并且更多的是从财务的角度来进行资产、设备等管理对象的建卡建账,然后在此基础上提
29、供简单的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要从静态信息管理变为动态信息管理,首先,管理周期要从固定资产卡片管理逐步向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转变。其次,管理目的要从固定资产基本管理和查询逐步向固定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转变。 2.固定资产管理向国有专项资产管理转变。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基于信息化管理所获得的基础数据来实现查询、统计、分析并辅助决策。基于高职院校国有专项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所采集的基础数据,能够将从国有专项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一直到决策支持等一系列的功能变为可能,而这些功能仅仅依靠固定资产的卡片及变动信息是无法实现的。当高职院校需要做出国有专项资产管理相
30、关的决定或者决策时,也需要在国有专项资产管理所采集的详细、准确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规范的分析,从而获得对应的结果作为其决策的数字依据。另外,高职院校国有专项资产的合理分布和优化配置,提高国有专项资产的使用效率,防止流失,并尽可能地保值增值,也需要了解国有专项资产的准确数据、总值净值、分布配置情况,从而以此为基础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管理目的的角度上,上述种种需求也要国有专项资产管理能够覆盖国有专项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在内的诸多功能。 3.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国外著名高校和大多数公司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才能实现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一些
31、高职院校在实施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现设备处和后勤处固定资产科功能重叠,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工作,有的还引起资产所有权混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真正实行了信息化管理的微乎其微,从各个高职院校的办事效率就可见一斑。学校的信息化不但可以改善我们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将会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降低固定资产的流失;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甚至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在产学研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下,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基与web实行,基于web的系统在网络通讯方面可以很容易的实现跨网操作,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客户端
32、不用安装任何插件,这样相关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登陆系统进行相关操作。在客户端安装相应的安全插件,使该系统配合信任与授权服务平台使用实现资产管理全过程的数字认证,这样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中心理论上就是一个数据库,其中主要存储和固定资产相关的信息,全校数据集中处理,可以很好地避免信息孤岛现象。 以我们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某学院申请购买100台计算机为例,笔者结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资产管理方式和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进行了剖析。从资产购买到管理,传统的过程为:某学院相关人员提交购买100台计算机的申请;报送教务处领导同意后由资产处审核,送计财处落实购买资金,再送学校主管领导批准;相关部门联合招标购买计算机;货到后资产
33、部门组织固定资产验收并登记、入库,财务处进行核算报账并办理资产相关手续;某学院进行固定资产登记,相关人员分配使用计算机。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的资产购买和管理过程为:某二级学院相关人员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交购买计算机的申请;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批准,批准结果返回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生成招标文件,通知相关部门参与招标,招标结果返回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货到后资产处组织验收,二级学院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入库;财务处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核算报账;二级学院相关人员分配使用计算机。简单地看,两者的购买过程和管理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34、,其实两者的差别相当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化管理系统各个过程都是并行的,各个部门都直接与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沟通;而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各个部门都必须和其他部门进行频繁的顺序沟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个部门的处理意见自动发送到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手中,各个部门相关只要采用不同权限进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看见处理意见,并可以进行相关操作,操作结果再次记录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而在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中,需要工作人员互相传递,很容易形成遗漏或是错误传递,而且效率低下。二是采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各单位的操作结果都记录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当需要查询
35、数据的时候,可以得到多级数据,容易进行资产的清点核算。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使用信任与授权服务平台,可以减少各部门的纸样文件使用,避免文件堆积,不仅仅加速信息量传递,而且可以减少物流的传输量。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购买上具有传统资产购买的优势,在使用维护上也是相当方便,用户只要提交固定资产的使用申请,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很方面地使用学校公用资产或其他部门的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在维护上,除了可以及时通知本校部门维修外,如果将数据提供给特约公司或自动挂机邮件系统,即可自动对外部联系,提供上门维修保养服务。 (作者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资产处浙江金华321017)(责编:若佳) 第四篇:高
36、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论文摘要: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高校也相应地开始紧锣密鼓编制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十三五”规划。其中,信息化的大趋势愈加明显,在大环境驱动下,各高校的信息化管理迎来了更艰巨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最佳的机遇期。本文基于高校视角,从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出发,分析目前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的必要性,详述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新的机遇期内高校推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关键词:“十三五”规划;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思路;创新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2016年作为新一轮规划期的开局之
37、年,正所谓“起跑决定后程”,规划的制定和新思路的展开意义重大。作为高校管理主体,教育部制定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在“核心目标”中明确强调:要建成覆盖全国各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并实现数据“伴随式”收集、分层次开放共享。这就给高校的资产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深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摸清家底,保证国有资产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部分高校存在财务数据和资产数据不一致、家底不清的现象,必须进行繁琐的人工核查,且仍存在人为的不确定性因素。而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实现相关数据信息的对接联动,有利于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数据准确性,实现信息
38、资源的时效性、开放性。同时,在系统中完成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监控,无论在哪个环节出问题,可及时查找责任人,明确管理责任主体,有效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2.规范固定资产管理行为,促进科学化管理 通过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科学、规范地进行固定资产全方位管理。运用信息化的逻辑约束,来取代以往人工约束时可能产生的不规范或松懈。如:系统自动核对资产入库、变动、处置等过程中录入的信息,未按规定填写即无法进入下一步流程;系统启动年度单位资产清查模块时,若某单位未按规定完成清查工作,则发出预警,特殊情况下可限制其进行下一年度的入库工作等。 3.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将逐步减
39、少纸质文档的填报,减少教职工往返于各归口管理部门的次数,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教职工对管理部门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便捷资产管理。 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本校工作实际及日常与其他高校的考察交流情况来看,目前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功能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大部分所使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入库、变动、处置以及部分统计功能,不具备网上资产清查、标签和卡片的直接打印、完全对接教育部、财政部等各类报表需求的统计功能等。且业务办理依然需依赖纸质单据的填报,人员需往返于各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化不够深入彻底。 2.部分
40、信息模块未能实现与学校其他相关系统的对接 信息孤岛导致了固定资产基础数据手工维护工作量大、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如:资产管理系统中的人员、存放地点、使用单位等需手工维护,无法通过人事系统或房产系统自动提取信息;财务人员需登录资产管理系统中填写报账信息,而无法通过财务系统记账后联动至资产数据库等。 3.未建立起高水平的资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目前大多高校已建立了资产管理队伍,也开始思索如何制定考评奖惩机制,以提高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但在新时期信息化高标准下,还需建立一批结构更为合理的高水平信息化队伍。各高校的资产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在任命方面没有严格标准;部分资产管理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思维和信息化
41、操作能力;管理软件操作不熟练,交由研究生或委托他人操作;管理人员更迭时,工作交接模糊,未及时进行系统操作指导或学习。以上现象均导致了信息化、精细化、准确化的资产管理要求难以落实。 4.资产信息化管理意识和觉悟还有待提高 部分教职工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意识稍显薄弱,将自己系统登录密码交由他人登记操作,报账后不会主动登录系统查看,做不到对自己名下资产心中有数。一旦涉及资产清查或调转单位等需核对自己资产清单时,对系统内显示在自己名下资产不承认、不记得,个别人员甚至会产生对资产管理系统的不信任感,这就给管理部门深入开展资产信息化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1.完善固定资产信
42、息化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宣传 在“十二五”期间,很多高校都已完成了各自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操作规程等,也开始进一步思考相应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绩效考评办法等。但随着资产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化,应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办法,做到信息化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权责分明。办法中应明确固定资产信息化主体及职责、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信息化人员建设等,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进行细化。如:在信息化网络安全要求方面,可明确提出教职工在登录资产系统时,不得设置弱口令,不得将账号转借他人使用等,若违反规定,相应后果由本人承担。明确系统数据的权威性,提高教职工的资产信息化意识。 2.根据各高校实
43、际,合理升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将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各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重视软件开发或升级换代,着重软件的实用性、易操作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充分适应新时期背景下的资产信息化高要求。如:固定资产入库后从系统内打印出带条形码的资产标签及卡片;操作中涉及的合同等附件均实现电子版扫描上传,推进全过程网上审核;具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对应的手机终端,通过app可移动实时查询名下资产和相关业务进度,扫描设备条形码、自查资产等功能。 3.打破信息孤岛,搭建一站式高校管理服务平台 在现行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资产管理数据库基础上,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方法
44、,继续完善信息化建设,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与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的无缝对接,搭建一站式的高校管理服务平台,避免重复搭建,优化资源配置。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合理配置资产管理人才,完善选任机制,建立一批结构合理、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高的稳定队伍。如:适当提高资产管理员薪资待遇,建立合理的选聘、考核机制;针对部分老一批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厚但不适应信息化的人员,加大信息化宣传力度,合理引导其主动接受软件操作方式;针对部分新一批的熟悉信息化操作,但缺乏实际管理经验的人员,加强资产业务知识培训,合理引导其主动与前辈们加强沟通,互助交流提高。 四、结束语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
45、息化是新时期背景下的大势所趋,认清深化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的必要性,总结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新想法、新对策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各高校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高校间的交流学习,同时放眼未来,合理规划“十三五”期间的信息化步伐,利用网络全面动态的管理高校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等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文相.高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研究.实验室科学,2014,17(5). 2.黄小敬.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学术论坛,2012,35(5). 3.刘建秋.网络环境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与探索.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1). 第五篇:原创
46、:加快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改进资产管理手段【摘要】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行业固定资产的特点,传统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公司高速发展的需要,随着固定资产规模日益扩大,亟待转换思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近年来,保定供电公司不断致力于固定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固定资产;信息化;全寿命管理 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是国有特大型企业,担负着XX市3区22县(市)的供电和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规划、建设、维护等任务。多年来,公司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三抓一创”工作思路,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等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多项业绩指标名列XX省电力公司系统前茅。国家电网公司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管理目标,资产优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改进资产管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多年来,我公司在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和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公司固定资产的特点 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泉,固定资产的结构、状况和管理水平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