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A D BD A B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CD B AC B AC ACD A A AB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D A B D BC C C D AC A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BC CD AD D AD B B
2、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D C D C B D 二、填空题 1 (1) (2): (3) (4) (5) (6): 2、L1=100.0mm (2分) L2=938.2mm(2分) =0.300mm(2分), =14.700mm(2分), (2分) 3 (1)0.730;8.0(8也给分); (2)l1、l3;l1/l3 4 ①B,A,F…② 小于………③ 2.30,(2.3也给分)…… 三、计算题 1. 2.(1) (2) (3)
3、3. v02- 4、4 28.5V 15W 5、2×10-4C 6、(1)e=196.25cos50πt(V) (2)i=14cos50πt(A) (3)(4)略 7.解析::电场反转前 mg=qE ① 电场反转后,小球先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② 当小球对斜面压力减为零时开始离开斜面,此时有:qvB =(mg + qE) cosθ ③ 小球在斜面上滑行距离为
4、 ④ 时间为 ⑤ 解得小球沿斜面滑行距离, 所用时间t=mcotθ/qB 8.解:(1)小球A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电场中沿x、y轴方向上的位移分别设为x1、y1。 , x/cm y/cm E v0 O B O1 53° vx = v0 , vy=at1 解得: y1=0.08 m vy=at1=3.2m/s 所以,小球A第一次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
5、 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37° (2)小球A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垂直于x轴进入第4象限,做出小球A运动的轨迹如图,设轨道半径为R1,由几何关系可得: m 根据: 解得 T 9.g;. 10.(1),顺时针方向;(2)顺时针方向,R′=R 11.(1);(2),, 12 (1)匀速下降时,金属杆匀速上升,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则 对、整体有: 由以上式子解得: (2)由(1)得: 由图象可知: 所以解得: 13(1)在t=0至t=4s内,金属棒PQ保持静止,磁场变化导致电路中产生感应电
6、动势.电路为r与R并联,再与RL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5Ω ① 此时感应电动势 =0.5×2×0.5V=0.5V ②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1A ③ (2)当棒在磁场区域中运动时,由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电路为R与RL并联,再与r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2+Ω=Ω ④ 由于灯泡中电流不变,所以灯泡的电流IL=0.1A,则流过棒的电流为 =0.3A ⑤ 电动势 ⑥ 解得棒PQ在磁场区域中v=1m/s
7、 14导体棒以初速度υ0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使导体棒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做功使系统机械能减少,最终将全部机械能转化为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由平衡条件知,棒最终静止时,弹簧的弹力为零,即此时弹簧处于初始的原长状态. (1)初始时刻棒中感应电动势E=Lv0B ① 棒中感应电流 ② 作用于棒上的安培力F=ILB ③ 联立①②③,得,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 (2)由功和能的关系,得安培力做功 电阻 R上产生的焦耳热 (3)由能量转化及平衡条件等,可判断:棒最终静止于初
8、始位置 15、R= 16.解:物体从圆弧的顶端无摩擦地滑到圆弧的底端过程中,水平方向没有外力. 设物体滑到圆弧的底端时车速度为v1,物体速度为v2 对物体与车,由动量及机械能守恒得 0=Mv1-mv2 (2分) mgR=Mv+m v (2分) 物体滑到圆弧底端后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向左做平抛运动,所以有 h=gt2 (2分) L=(v1+v2)t
9、 (2分) 由以上各式带入数据解得 R=0.055m (2分) 17.解:对A、B、C及弹簧组成的系统,当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设B、C共同速度大小为v0,A的速度大小为vA,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2 mvA = (m+m) v0 ① (2分) 即 vA = v0 由系统能量守恒有: ② (2分) 此后B、C分离,设C恰好运动至最高点Q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有: ③ (2分) 在最高点Q,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④ (2分) 联立① ~ ④式解得:E =10mgR (2分) 18解析吸收的能量为E=8NAh =8×6.0×1023×6.63×10-34×J =1.43×106 J 则能量转化效率为η=×100%=×100%=33%. 19解析由题意知E= 解得 P=. 答案 20解析(1)根据E=Pt,所以t= s=2×10-4 s. (2)由E=n=nh得: n=个=5×1015个. 答案2×10-4 s 5×1015个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