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例1、例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会用尺子画角。 3、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和两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和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等活动, 促使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认识
2、角,能用尺子画角。 难点:知道角的大小和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和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学具:小棒、圆形纸片、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激发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了解学生对“角”的认识。 (1)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角”好吗? (预设:牛角、羊角、桌角、墙角、三角板的角.) (2)明确学习对象。 师:你们说了很多的角,这些(四边形里的角等)是我们今天数学课里要学习的角,而这些不是我们数学课里要研究的,我们先放一边,好吗?) 2、揭示课题。 师:来,我们一起找找校园里哪些物体上有角?(出示主题图) 学生积极回答。 师
3、:看看,是这些角吧。(课件用红色线演示学生找出来的角)大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老师要给你们点赞。 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数学的眼光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并齐读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指角。 (1)学生先指。 (预设:学生指到角的顶点处。) (2)指导学生正确指角。 (3)示范指角。 请学生尝试地指出剪刀上的角。 学生上讲台指,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整地指出了角。 学生独立指出了完整的角。 (二)抽象出角。通过想象、观察,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三)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1)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特征,并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2)练习巩固。 (3)回到
4、主题图,巩固角的表象。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观察,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形状,通过比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特征,是学生越来越清晰地建立角度表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抽象能力,同时也培养的归纳能力。】 (四)尝试做角。 1、同桌合作探究摆角、折角。 明确活动要求: (1)同桌合作,用小棒摆一摆角,用圆形纸片折一折角。 (2)做好的角摆在桌面上,互相说说角的顶点在哪?两条边分别在哪? 2、汇报交流。 (1)学生用小棒摆出一个角。 (2)学生用圆形纸折角。 (五)体验变化活动角大小,感知角度大小和两边张开的程度大小有关,和两边的长短无关。 1、通过操作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
5、关。 2、通过比较,感知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设计意图:在操作、辨析的过程中学生强化了对角度认识,对角的特征更准确、到位;通过操作活动角,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两边的长度无关。】 (六)学习画角 (1)学生先画。 先说怎么画,在动手尝试画角。 (2)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互评优缺点。 (3)教师示范。 (4)学生再画,再展示。 【设计意图:先想再画,引导学生抓住角度特征作图。学生在试画、交流、再画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画角度方法,有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巩固新知 1、书本第43页,第2题。 2、数一数角的个数。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认识了角的那些方面呢? 生: 师:对自己的表现满意的话,我做一个胜利的手势把。(v)看到了吗?这里也有角,生活当中,存在角的地方很多,关于角的知识也还有很多,我们课后再去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 角度大小 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 小 小 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