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年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每道答案前标明试卷纸上的题号。一、简答题(3题6分=18分,在以下四题中选做三题)1、参考消息2011年6月10日第14版撰文称,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被很多人视为是一个没有理想主义的时代,但现在有人认为中国理想主义思潮在中国重新回来了。请以此观点为基础,简要分析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2、我们经常提到“爱国主义”一词,请简要谈谈该词中的“国”有哪两种不同的解释。3、试简述“我爸是李刚”的用语表达的理念,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有什么冲突?4、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
2、件、无效情形及后果。二、辨析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或是否合理,并给予说明、解释,4题7分=28分,在以下五题中选做四题)1、求神拜佛也是一种信仰。2、大学生若不对社会作出贡献便不具有人生价值。3、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4、“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具有片面性。5、被告人黄杰(15岁)在上学途中见同学王某骑车驶来,想与王某开一玩笑,就趁王某骑到身边之时,将一树枝扔进王某自行车的后轮,结果由于车轮被缠绕,王某翻车倒地,头部撞上坚硬的石块,当即昏迷。黄杰立即打电话给120,将王某送往医院,后王某因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黄杰对被害人王某应负刑事附带民事责任。三、论述题(2题12=24分,在以下
3、三题中选做两题)1、 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走报效祖国之路?2、 有人主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如何认识这种观念,请阐释。3、 运用你观察到的真实生活情境,论述法律与人情的关系。四、材料题(1题,共15分)目前在我国公共生活领域,道路交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据统计,我国现有机动车近两亿辆,拥有驾驶执照者近一点五亿,公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个公共问题。请阅读以下两份表格,回答问题。表一:人民日报关于不文明开车行为及其原因的调查令人反感的行为人数令人反感的行为人数原因人数司机喝醉酒后开车3201司机酒后开
4、车1899法律处罚不够严3198行车遇斑马线不减速2156乱停车挡路1687驾车司机素质不高2169夜间会车不开远光灯2045胡乱鸣笛1412驾驶员跟风,随大流1469改变行驶车道不打灯1928司机出口成脏1076行人不文明所导致757雨天不减速水溅路人1902抢黄灯944因路堵,无法文明驾驶464表二:某市交管所一年中查处交通违章统计数据查处交通违章总数全年 207万比例 100%机动车违规112.2万比例 54.2%非机动车违规80.5万比例 38.9%行人违规14.3万比例 6.9%有专家指出,在公共道路交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看似个人私事,却折射出一些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社会公
5、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要构建文明出行风尚,既是道德的呼唤也是法律的要求。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10分) 2、大学生应当怎样从自身做起成为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表率?(5分)五、案例分析题(1题,共15分) 这是我国首例研究生重婚案。王某是某名牌高校的研究生,1990年与妻子甲结婚,生有一女,1992年王某隐瞒婚史,与另一名女子乙以夫妻名义同居,时间长达八、九年之久,并也生有一女。1997年乙在知晓王某已结婚的真相后仍与之同居。2001年5月和同年底,甲以重婚为由将乙和王某告上法庭。 请分析:1、该案例中,王某的行为是属于重婚还是同居?原
6、因何在? (5分)2、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女子乙的行为又如何判断呢?请指出原因。(5分)2、请简要论述本案该如何处理?(5分)答案一、简答题(3题6分=18分,在以下四题中选做三题)1、答案要点:(1)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一个辩证统一关系。(2分)(2)社会理想是核心,它规定、制约着个人理想。(2分)(3)社会理想寓于个人理想之中,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2分)2、答案要点:(1)爱国主义中的国,可理解为“祖国”和“国家”。(2分)(2)“祖国” 是祖先世代居住之地,指乡土、血缘、山川、疆域、风俗、传统等内容,这是在历史中形成的。 (2分)(3)“国家”是维护和促进国民利益的制度工具, 由主权、
7、政府、军队、法院、监狱等构成,通过制度创设。 (2分)3、答案要点: (1)“我爸是李刚”的用语表达出身份等级制的理念。(2分)(2)“我爸是李刚”的用语表达出权力崇拜的理念。 (2分)(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表达出平等、公正、公平的法治精神与观念。 (2分)4、答案要点:(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分)(2)意思表示真实。 (2分)(3)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2分) 二、辨析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或是否合理,并给予说明、解释,4题7分=28分,在以下五题中选做四题)1、求神拜佛也是一种信仰。答案要点:判断:错误。(2分)分析:(1)信仰可分两种类型: 一种
8、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求神拜佛就属于这种,这不是信仰。(3分)(2)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伟基础的思想简介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2分)2、大学生若不对社会作出贡献便不具有人生价值。答案要点:判断:错误。(2分)分析:(1)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2分)(2)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1分)(3)在校大学生没有对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时
9、不具有人生的社会价值,但若能勤奋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为自已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是创造自我价值的体现。(2分)3、恋爱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答案要点:判断:错误。(2分)分析:(1) 恋爱是个人私事,但也涉及到社会风俗传统、道德习俗。(3分) (2)恋爱虽是个人私事,但能体现出个体道德修养与人格。 (2分) 4、“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具有片面性。答案要点:判断:正确.(2分)分析:(1)因为“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对私权(公民权)来说是对的,私权天赋,只要没有受到法律限制或剥夺就可以放弃或行使,但应以不损害为底线。(2分)(2)“法不禁止即可为”的观点对公权(行政权)来说则是错误的
10、。公权本来是没有的,必须经过法律授权,方能在法定的范围内以法定的方式行使。因此“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能适用于私权不能适用于公权。 (3分)5、答案要点:判断:部分错误部分正确。(2分)分析:(1)因为黄杰只有15岁,为相对负刑事责任主体,其行为为虽然导致了王某的死亡,但缺乏主观故意,不属于刑法规定的需负刑事责任的情形。(2分)(2)而民事责任以过错为一般归责任原则,本案中正是黄杰的过错引发了王某最后死亡的严重后果,必须对王某死亡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因其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造成的损害应由其监护人代为承担民事责任。(3分)三、论述题(2题12=24分,在以下三题中选做两题)1、 结合个人实
11、际,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走报效祖国之路?答案要点: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合情绪体验,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只有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一致,才是真正的爱国者。(2分)(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分) 结合个人实际展开论述(1分)(2)促进民族团结。(1分) 结合个人实际展开论述(1分)(3)维护祖国统一。(1分) 结合个人实际展开论述(1分)(4)增强国防观念。(1分) 结合个人实际展开论述(1分)(5)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分) 结合个人实际展开论述(1分)2、 有人主张“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如何认识这
12、种观念,请阐释。答案要点:(1)“主观为自己”承认个人利益、个体欲望、个体权利等。(3分)(2)“客观为别人”表示个体利益的满足客观上促进了他人与社会利益的满足。(3分)(3)“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表明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3分)(4) 不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如此。(3分)如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展开论述,可酌情给分。3、 运用你观察到的真实生活情境,论述法律与人情的关系。该题由学生自由发挥,不设参考答案,由阅卷教师酌情给分。 共12分四、材料题(1题,共15分)1、为什么说文明出行“既是道德呼唤也是法律要求”?答案要点:
13、(1) 交通秩序是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的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发挥关键作用。一般来说,维护社会秩序的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因此,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5分)(2) 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有许多人的交通法制观念、文明礼让意识与现代文明城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是酒后开车和醉酒后开车等的不文
14、明行为,极易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并随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轻者对个人带来伤痛,重者对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造成灾难。因此人们将其作为反感的第一对象,不仅需要道德调整,特别律的调节。从今年五一开始,国家颁布实施了醉驾入刑的法律,加大了对违规者的处罚。这是维护好交通秩序是实现公共生活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保障。(5分)2、大学生应当怎样从自身做起成为维护公共交通秩序的表率?该题由学生自由发挥 共5分五、案例分析题(1题,共15分)1、该案例中,王某的行为是属于重婚还是同居?原因何在? 答案要点:王某的行为属于重婚,因为王某1990年与妻子甲结婚,生有一女,1992年王某隐瞒婚史,与另一名
15、女子乙以夫妻名义同居,时间长达八、九年之久,并也生有一女。婚姻法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属于重婚。(5分)2、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女子乙的行为又如何判断呢?请指出原因。答案要点:乙某的行为也属于重婚,如果说乙在1997年以前不知王平是有妇之夫而与他同居生育,还不构成重婚罪,但她1997年在知晓王某已结婚的真相后仍与之公开同居,毫无疑问是重婚。(5分)3、请简要论述本案该如何处理?本案中,王某和乙都涉及重婚,理应受到法律追究。婚姻法规定,犯重婚罪的,判两年以下有期徒刑。 (5分)补充:本案最后的判决结果是:法院以重婚罪判处乙某拘役六个月,而王某因为与妻子甲达成和解协议后,甲提出撤销起诉的申请,法院准许了甲的申请。因此王某不必承担法律责任(答到这点也得5分)第 6 页 共 6 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