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家点评点评人 咸宁实验外国语学校李送梅(中学高级教师)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层次清楚,通过形象化的选材,启发性的联想,开放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下面谈谈本节课的几个亮点:一、选材生活化,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24时计时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但重要的是如何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我们都知道,一天有24小时,那么一天的24小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学生还在互相猜测时,教师没有直接
2、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动手拨钟,从而感受零时是新的一天的开始。学生对24小时是否真正感知呢?其实未必,对学生而言,白天的这段时间他们经历过,所以熟悉,但是其它时间段,他们感知不是很充分。老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随着钟面指针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整体感受一昼夜从0时到24时的变化过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普通计时法,并为后面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分作了铺垫。在时间词的引入方面,也是非常自然,当学生要区分什么时候的3时,就自然而然地用到了已有的生活经验,“下午3时”、“凌晨3时”。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的词吗?凌晨、上午、上午、晚上这些平时被大家经常用
3、到的时间词由此出来了,又一次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教学过程清晰,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24时计时法”作为计时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出现在课程中还是第一次。这节课中,老师以钟面上的时刻“3:00”作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了现实题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了解24时计时法的规律,理解和发现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并能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这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计算打下了基础。三、巧妙地利用“时间条”化曲为直,再化直为曲老师充分运用学生熟悉的“尺子”(直线段)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为“时间条”,由两条“12时”的线段变成一条“时间条”,让学生体会到了时间的连续不可分割性,同时也通过上下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证明他们表示的是同一时刻。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学目标落实,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如果再有所改进的话,建议在结束之前,再设计一些练习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如课本85页的第二题让学生去判断,学生的理解将会更深刻,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