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科学探究目标:1、 能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各种材料是否能导电。2、 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3、 能说出对实验材料分类的依据,并进行分类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及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其他同学交流。科学知识目标: 1、 能分别举例说明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2、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STSE目标: 1、 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并说出理由。 2、 能辨别一种电动玩具的各部分由哪种材料组成。教具准备: 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陶瓷片、
2、电 池1节、灯泡1个、导线3根、电池盒1个、灯座1个、螺丝刀、电线、插头、灯口、钳 子等。课时安排:2课时一、引入新课 提问:这些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把它们连接在电路中会怎么样?二、活动一: 1、将图中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将自己的预测记录在下表中。 2、让学生实验验证 3、 订正实验结果 4、引导总结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5、得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 6、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使三、活动二: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1、图中的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 猜想与假设 实验、验证根据实验结果对物体分类,记录在相应的圈中。自己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把自己还知
3、道的导体和绝缘体与同学交流全班交流 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四、活动三:安全用 电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条件变化了,绝缘体也可以变成导体。人体、大地和不纯净的水都是导体。例如:干木头、毛巾是绝缘体,当木头、毛巾受潮,含有水分时,就变成了导体。因此,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不要用东西去捅交流电插孔;不要用力拉拽电线,防止拉断,发生漏电现象;在检查电器时,仅仅关闭电器开关还不够,检查必须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进行。五、拓展:选择一种电动玩具,看看它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判断下图中的做法哪个对?哪个错?为什么?全班交流。讨论:把自己知道的安全用电的方法与同学分享总结安全用电的方法小组合作观察增强安全用电知识能鉴别常见行为是否符合安全用电要求能辨别一种电动玩具的各部分是由哪种材料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