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山南南开开发发区区学学校校导导案案设设计计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执教人张琴复备栏课题价格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发现过程,掌握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和推导过程。教学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导 学 过 程情境导入(3分)欢迎光临开心超市,(出示超市内部的图片)
2、同学们应该看到了,每件商品都会有一个标价。比如方便面下面会标“3.5元桶”,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你买了3桶,要多少钱呢?你花的钱又叫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购物的问题。自主学习(10分)1.齐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自学教材第52页例4。3.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第2题。合作探究(15分)一、引导自学1.引导学生预习新知。2.让学生自学教材52页,使学生探究发现价格问题的数量关系。师友合作学完后完成“自主学习”相关练习,并记录疑问。二、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1.教师先强调独立观察并完成知识点的相关练习,学生可以从知识点的操练中灵活计算价格问题应用题。2.师友合作讨论并汇报情况。3.
3、全班同学对小组发言情况再进行一轮的补充并作出评价。4.实在难以统一的答案可向老师示意,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买了多少,叫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总价。(2)单价数量总价课堂测评(5分)独立完成“课堂测评”。拓展提高(5分)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解答。(1)4条毛巾56元,?(2)一双球鞋160元,买13双,?(3)一套运动衫28元,用56元?本题看似简单,但却需要学生对价格问题的数量关系足够熟悉并熟练掌握和理解各种形式,又较为灵活,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全课小结(2分)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板书设计价格问题803240(元)单
4、价数量总价10440(元)教学反思山山南南开开发发区区学学校校学学案案设设计计科目数学年级四年级执教人张琴复备栏课题价格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发现过程,掌握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和推导过程。学习难点 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导 学 过 程情境导入(3分)欢迎光
5、临开心超市,(出示超市内部的图片)同学们应该看到了,每件商品都会有一个标价。比如方便面下面会标“3.5元桶”,这个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你买了3桶,要多少钱呢?你花的钱又叫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关于购物时的价格问题。自主学习(10分)1.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自学教材第52页例4。3.独立完成教材第52页的“做一做”第2题。合作探究(15分)探究新知1.填空。(1)已知单价和数量,可以求出()。(2)已知单价和总价,可以求出()。(3)丁丁10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已知练习本的()和()。2.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了多少元?3.(1)学校鼓乐队买了8个鼓,每个76元,一共用了多少
6、元?解题思路:已知()和(),求(),根据()列出算式为(),答:(2)学校鼓乐队买8个鼓用了608元,每个鼓多少元?(3)学校鼓乐队买鼓用了608元,每个76元,买了几个鼓?4.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每本4元,一共用去了多少元?5.学校图书室买了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4元,买了几本故事书?6.学校图书室买了12本故事书,一共用去48元,每本故事书多少元?课堂测评(5分)1玲玲和明明买笔记本,明明花了150元买红色笔记本3本,玲玲买4本蓝色笔记本用去了160元,谁买的笔记本贵?2学校图书馆买来少儿百科全书120本,每本24元,后来又买了50本,一共用去了多少元?拓展提高(5分)根据条件补充问题并解答。(1)4条毛巾56元,?(2)一双球鞋160元,买13双,?(3)一套运动衫28元,用56元?全课小结(2分)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