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2023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必考考点训练1单选题1、“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指的是鸟类繁殖行为中的()A育雏B求偶C筑巢D.孵卵答案:A分析: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诗句形象
2、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行为,A正确。故选A。2、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家蚕的发育过程不经过蛹期B扦插薄荷和嫁接桃树都属于有性生殖C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D鸟卵中能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答案:D分析:(1)昆虫的生殖发育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2)植物的生殖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有性生殖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A家蚕的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B扦插薄荷和嫁接桃树,这些生殖方式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
3、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B错误。C雌蛙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C错误。D胚盘是鸟卵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盘胚胎雏鸟成鸟。因此,鸟卵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胚盘,D正确。故选D。3、遗传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B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DNA和蛋白质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2
4、3个DNA分子D基因是DNA分子上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答案:C分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A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正确。B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B正确。C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通常有一个DNA分子,所
5、以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C错误。D在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着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D正确。故选C。4、近年来,市场上的双黄鸡蛋越来越常见(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双黄鸡蛋一定能孵化出两只雏鸡B卵细胞由卵白、卵黄、胚盘组成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胎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答案:C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A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发育为雏鸡,未受精的鸡蛋不能发育为雏鸡,所以不管是单黄或是双黄蛋都只有经过受精才能可能
6、孵化出雏鸡,所以受精的双黄蛋可能孵化出雏鸡,故A错误。B鸟卵结构中的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卵黄(相当于细胞质)和胚盘(内有细胞核)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卵细胞,故B错误。C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故C正确。D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内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胚盘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故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多个基因B每条染色体都是有多个DNA分子组成C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蛋白质分子D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B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
7、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A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每条DNA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A正确。B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C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时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蛋白质分子,C正确。D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小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B。6、下列有
8、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认识,错误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重要的证据B人类起源与环境变化无关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答案:B分析:(1)常见的现代类人猿有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等,它们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其中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现代类人猿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等地的热带森林中。它们都靠从大自然中获取食物来生存,没有制造工具、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没有语言文字的交流。(2)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A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
9、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A正确。B由选项D可知,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与环境的变化有关,B错误。C类人猿也叫猿类,包括大猩猩、黑猩猩、猩猩、长臂猿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然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类人猿不会制造工具,C正确。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故选B。7、20
10、年以来,沙漠蝗虫灾害侵袭全球多地。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由于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作物遭到破坏,所以蝗灾会威胁到世界的粮食安全。下列关于蝗虫的结构、发育及蝗灾防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的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B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C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D蝗虫的发育先后会经历“作茧自缚”和“金蝉脱壳”的过程答案:D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蝗虫属于昆虫。A气门分布在蝗虫的胸腹部,
11、蝗虫气门是气体进出入身体的“门户”,A不符合题意。B蝗灾最环保有效的防治方式是生物防治,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不符合题意。C蝗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C不符合题意。D“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期,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没有蛹期,D符合题意。故选D。8、图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环境对性状无影响答案:D分析:本题A、B选项考查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C、D选项考查遗传方面的知识,难度适中。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
12、的遗产和发育,A正确。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正确。C.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环境会引起状的改变,D错误。故选D.9、下列对蚊、蝇产生抗药性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蚊、蝇发生抗药性变异B蚊、蝇群体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C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蚊、蝇群体中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D蚊蝇群体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答案:A分析:害虫个体间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杀虫剂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
13、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再使用杀虫剂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而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随着杀虫剂的不断使用,害虫的抗药性强这一性状逐渐得到了选择和加强,存活下来的个体由于具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因此,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杀虫剂使抗药性强的害虫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A杀虫剂使用之前害虫就存在抗药性的变异,而不是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A错误。B蚊、蝇群体中存在两种变异个体:抗药性强的蚊、蝇与无抗药性的蚊、蝇。B正确。C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蚊、蝇群体中抗药性差的减少,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
14、。C正确。D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A。10、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随处可见,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经常练举重的人,胸肌发达B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C长在暗处的玉米矮小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答案:B分析:(1)可遗传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如红绿色盲。(2)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如经常在太阳底下工作的人,皮肤黝黑。(3)变异根据其对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利,还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结合分析可知:“经常练举重的人,胸肌发达”、“长在暗处的玉米矮小”、“肥水充足处的
15、大豆植株高大”都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给后代;而“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故选B。11、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A害虫群体中原来都是非抗药性个体B农药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害虫群体的抗药性与农药的使用无关D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答案:D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
16、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因此,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从曲线变化可知,使用农药时不能把全部害虫杀。故选D。12、“谁家新燕啄春泥”,“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都是白居易描写燕子繁衍后代的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燕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等阶段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的筑巢行为C“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
17、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D雏燕和雏鸡一样都属于晚成雏答案:D分析:鸟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阶段。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燕子的筑巢行为。“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A燕子属于鸟类,燕子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等阶段,A正确。B“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燕子啄泥筑巢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的一个环节,B正确。C“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描述的是燕子的育雏行为,雏燕属于晚成雏,需要亲鸟的喂养,C正确。D雏燕属于晚成雏,需要亲鸟的喂养,雏鸡属于早成雏,不需要亲鸟的喂养,D错误。故选D。13、如图为某同学学习“动物的生殖和
18、发育”后绘制的动物发育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受精卵BCD可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B受精卵BD可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C受精卵BCD可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D以上三种动物的发育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答案:D分析:1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3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A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四个时期,
19、A正确。B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B若虫D成虫”三个时期,B正确。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B蝌蚪C幼蛙D成蛙”四个阶段,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生殖和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错误。故选D。14、某同学想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花生的不同品种造成的”,于是取在相同环境下种植、不同品种的甲、乙花生果实各40个,对其长轴长度进行测量,结果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长轴长度(毫米)18202224262830323436甲的数量(个)001361010532乙的数量(个)371010522100A此实验的变量是花
20、生果实的大小B数据表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C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遗传物质有关答案:B分析:(1)生物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遗传物质的改变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生物的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2)随机抽样是在全部调查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推断总体的一种调查方式。A本实验是为了探究“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花生的不同品种造成的”。因此该对照实验中的
21、变量是花生的品种,A错误。B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116040=29.1毫米)与乙果实长轴长度的平均值(93240=23.3毫米),差为5.8毫米,说明甲果实是大花生品种,B正确。C选取花生时尽量大、小花生都随机选择,而不能“从大花生中挑大的,小花生中挑小的”,C错误。D甲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小于乙花生果实的长轴长度平均值,这说明花生的性状是由基因(或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甲花生的个体中有的长轴长度小于乙花生,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D错误。故选B。15、已知某生物的精子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A8条、8条、16对B8条、8对、16对C8对、8对、16
22、对D8条、8对、8对答案:D分析: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已知某生物的精子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它的卵细胞、受精卵和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依次是8条、8对、8对,D正确。故选D。多选题1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
23、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直接证据C生物按体型由小到大进化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答案:AB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A、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因
24、此地球上现存的所有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A正确。B、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化石直接反应了生物的存在、生物的结构、生物的生活特点。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B正确。C、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C错误。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
25、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因此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不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D错误。故选AB小提示: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以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7、下列都属于遗传病的是()A夜盲症、坏血病、白血病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C多趾、血友病、猫叫综合征D多指、艾滋病、冠心病答案:BC分析: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如色盲、皮肤白化、先天性愚型和血友病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A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白血病是血癌,错误。B白化病、色盲、苯丙酮尿症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26、属于遗传病,正确。C多趾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猫叫综合征都是遗传病,正确。D多指是遗传病,艾滋病是传染病,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不是遗传病,错误。故选BC。18、下列有关米勒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火花放电模拟原始地球上的闪电B原始大气中只含有水蒸气、氨、氢气、氧气和甲烷气体C实验结果得到了蛋白质等小分子有机物D米勒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有力依据答案:A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和证据。A.米勒模拟实验用火花发电模拟在原始地球还原原始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A正确。B.原始大气中只含有水蒸气、氨、氢气、氧气和甲烷气体,是不正确的,其中原始地球上没有游离样的存在,B错误
27、。C.原始地球还原性大气中进行雷鸣闪电的情况下,瞬间产生大量的能量,使原始大气产生小分子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C错误。D.米勒的模拟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提供了有力依据,D正确。小提示:关于原始生命起源的细节,一定要清楚的记得。19、下列鸟类中,属于早成鸟的是A鸡B鹅C燕子D麻雀答案:AB分析:晚成鸟是指雏鸟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很少,甚至全身裸露,腿、足无力,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的鸟。早成鸟也称早成雏,是晚成鸟的相对词,有的鸟类孵出后绒羽稠密,眼已睁开,可随亲鸟觅食,这类雏鸟叫早成鸟。早成鸟是指雏鸟破壳而出时
28、眼已睁开,全身有稠密的羽毛,腿、足有力,立刻能跟着亲鸟自行觅食,如:鸡、鸭、鹅、大雁等。晚成鸟正好与早成鸟相反,如:燕子、家鸽、麻雀等。故选AB。小提示:解题关键是会区分早成鸟和晚成鸟。20、下列疾病不是遗传病的一组是()A血友病和白化病B夜盲症和白化病C色盲和血友病D糖尿病和坏血病答案:BD分析: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的特点。选项中,血友病、白化病、色盲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夜盲症是由于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是维生素缺乏症;坏血病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是维生素缺乏症;糖尿病是体内胰岛
29、素分泌过少导致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激素分泌异常症。故选BD。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人类常见的遗传病。21、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B狼和鹿都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着相互选择C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答案:BC分析:达尔文指出,大多数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由于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就会因争夺生存的空间与食物而进行生存斗争。一切生物都具有产生变异的特性,在生物产生的各种变异中,有的可以遗传,有的不能够遗传,有的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有的对生物的生存不利
30、。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因此自然界中的生物,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A病原体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青霉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原体,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
31、使用青霉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病原体大多是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在使用同等剂量的青霉素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抑制杀菌作用,导致青霉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青霉素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结果,A错误。BC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狼和鹿能迅速奔跑的竞争”、“田鼠打洞和夜出活动”等都是动物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BC正确。D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D错误。故选BC。小提示: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2
32、2、组成染色体的化学物质是()A脂肪BDNAC蛋白质D葡萄糖答案:BC分析: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为: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故选BC。23、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实验法解决的问题,便于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依据下图,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认同的是Aa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Bc模拟了原始海洋Cd内产生了多种蛋白质D米勒实验证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够形成有机大分子答案:AB分析: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米勒的实验及
33、其结论,据此解答。米勒的实验如上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c烧瓶内,先将a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c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a内的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b冷凝器的冷却后(模拟了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降雨的过程),积聚在d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生成了多种氨基酸,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34、米勒的实验仅能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而不是大分子蛋白质,可见AB正确。故选AB。24、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其中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有()ABCD答案:CD分析:图中鸟卵的结构包括:气室、卵壳、胚盘、卵黄膜、系带、卵黄、卵白。A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受精的胚盘能够发育成胚胎,不符合题意。B卵黄膜相当于细胞膜,起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卵黄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符合题意。D卵白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符合题意。故选CD。25、下图到分别为马铃薯、酵母菌、椒草和水螅的无性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生殖的是()ABCD答案:AC分析:出芽
35、生殖是由亲代体表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等。“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长出的芽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的结构。营养生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只有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它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低等的植物细胞不可能进行营养生殖,而出芽生殖是低等植物或低等动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A马铃薯是块茎,直接用茎进行繁殖是营养生殖,正确。B酵母菌直接由母体长出新个体,是出芽生殖,错误。C是椒草用叶子进行繁殖是营
36、养生殖,正确。D水螅是由母体上直接长出新个体,为出芽生殖,错误。故选AC。小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营养生殖的含义。填空题2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和_,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存在的,基因也是_存在的。答案:精子卵细胞成对成对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两两分开,变成了成单存在,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27、生物的性状是受_控制的。在生物的
37、体细胞内,染色体是_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有_个DNA分子。答案:基因成对一分析: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在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是成对存
38、在的,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28、生物进化必须有一定的自身特性和环境条件,生物通过_、_和_不断进化。答案: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分析: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学说,其核心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39、,这就是自然选择。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生物进化必须有一定的自身特性和环境条件,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29、下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图,请你填上适当概念。1_2_3_4_答案:染色体DNA基因环境分析: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DNA,DNA上有基因。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基因DNA分子染色体细胞核细胞。细胞核内有1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2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3基因。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的同时也受4环境影响。30、蝴蝶是昆虫发育阶段中的幼虫还是成虫?_答案:成虫蝴蝶属于节肢动物的昆虫纲,蝴蝶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差别明显,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平时我们看到飞舞花丛中的蝴蝶属于发育过程中的成虫期阶段。21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