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1.34MB ,
资源ID:6522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522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pdf

1、2023 年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 130024)摘要:在驳斥民粹派的资本主义制度恐惧、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崇拜的过程当中,列宁辩证吸收并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动员的重要论述,领导东方落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探索俄国现代化道路、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为动员思想的形成铺垫了坚实基础。列宁这一思想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理论,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注宣传、鼓动、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思想观点,生动彰显了俄国群众动员工作的独特性和开创性,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动员工作

2、提供思想启示和实践指导。关键词: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时代启示中图分类号:A8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5128(2023)07-0001-08收稿日期:2023-02-1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及其践行方略研究(21YJC71007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内在逻辑与科学优化研究(22YJC710063)作者简介:梁志勇,男,安徽阜南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梁 志 勇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社会

3、经济关系产生的新变化与经济组织演进的新形态不断加剧阶级矛盾,也为世界各国追求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提出新课题与新任务。沿着俄国知识界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思想足迹,立足俄国历史条件和文明形态的特殊性,列宁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模式、目标等提出新构想和新答案,并成功付诸社会实践,从而使俄国社会主义运动和通向现代文明之路呈现出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景观,形成了列宁动员思想。深入研究列宁动员思想,有助于我们在比较借鉴中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逻辑与叙事方式,建构出以人类文明形态引领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正义事业以及世界和平事业的全新图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最大公约数。一、列宁动员思想的

4、生成逻辑俄国文明发展的迟缓性与文明跨越过渡阶段呈现的形式叠合性,注定资本主义存在文明的暂时性与推翻专制制度的必然性。在批判以民粹主义和“合法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俄国思想界错误言论、极端观点的过程中,列宁持续进行群众性的政治鼓动与实际革命工作,逐步形成了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理论、领导东方落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与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动员思想。(一)在探索俄国通向现代文明道路的历程中生成托洛茨基叙述和概括俄国革命历史时,高度总结出俄国历史最基本、最稳定的特点,即发展的迟缓性及其产生落后的经济状态、原始的社会形态与低下的文化水平。这种特点源于地理环境差异形第 38 卷 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5、2023 年 7 月Journal of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Vol.38No.7July 2023第 38 卷成的天然边界、国家扩张政策冲淡社会分化过程、历史文化遗产贫乏,赋予俄国吸收现成文明成果、跨越过渡阶段的特权,更规定文明发展阶段的必然叠合,以及发展轨迹整体上具有无序、复杂与混合的性质。跨越文明发展过渡阶段的可能性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文化容量,也取决于吸收外部现成文明成果以适应原始文明的方式。在沙皇政府的野蛮专制与西欧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下,俄国知识分子思考“俄国该向何处去”的主题,将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西方,“如饥如渴地寻求正确的革命理论,专心致志地

6、、密切地注视着欧美在这方面的每一种 最新成就”1 5 6。以赫尔岑为思想先驱的民粹派,一度将解决俄国社会发展痼疾的希望寄托于资本主义制度,主张依据社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探索以村社为基础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方式。民粹派过分强调农民在政治运动和谋求政治制度合法性中的价值,逐渐形成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片面将俄国社会的变革力量与成功程序等同于农民力量的发展及其觉悟程度的民粹主义思潮。列宁认为民粹派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观点体系,极力“遏制”资本主义破坏作用的同时,忽略知识分子群体与法律政治制度、社会其他阶级的物质关联,过分抬高知识分子的历史价值。以司徒卢威、巴兰诺夫斯基、布尔加科夫等为代表的“合法马克

7、思主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及其基本经济特征的设计与构想和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理论”等观点,并且夸大农业的自然特质和社会变革作用,混合农业生产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竭力宣扬小农经济的合理性。列宁从方法论、理论体系上对“合法马克思主义”的错误主张进行了彻底批判,认为他们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制度、按比例分配理论、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只存在于思想的抽象性而缺乏实现的客观必然性,更不适合于现代社会。在双重批判的基础上,列宁承认资本主义俄国通向现代文明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即“承认这种作用的进步性,与完全承认资本主义的消极面和黑暗面,与完全承认资本主义所必然具有的那些揭示这一经济制度的历史暂时性的深刻的全面的

8、社会矛盾,是完全一致的”2 548 549。列宁认为,在俄国寻找避开资本主义、通向共产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必须以无产阶级的纲领、旗帜、领导与特殊革命组织吸引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成为在工人阶级领导下有能力开展革命行动的力量。(二)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理论中生成无论是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结构,还是批判西方国家现实的经济状况、政治制度与哲学观念,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初衷与动机都在于阐释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规律奥秘和未来图景,明晰无产阶级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与实践合理性。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理论的基础上,列宁立足俄国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对于社会革

9、命的历史逻辑、规律奥秘与未来图景形成新延伸、新发展。从社会革命的历史逻辑角度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革命形态的集合,包括常态化革命与阶段性飞跃两种主要形式。常态化革命主要是指在旧社会的胎胞孕育新社会因素,整个社会的革命化状态即“当人们谈到使整个社会革命化的思想时,他们只是表明了一个事实:在旧社会内部已经形成了新社会的因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3 420。阶段性飞跃是指新兴生产力的代表阶级通过获得经济解放与政治自由等方式,消灭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构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上层建筑。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呈现辩证统一,同时阶级斗争往往表现为常态化革命,社

10、会革命往往致力于实现阶段性飞跃。列宁立足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主义任务、工作与社会主义工作的联系,指出:“无论经济鼓动或政治鼓动,都是为发展无产阶级的阶级自觉所必需的;无论经济鼓动或政治鼓动,都是为领导俄国工人的阶级斗争所必需的,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4 433经济鼓动与政治鼓动在阶级斗争这一常态化革命下进行,丰富了社会革命形态。从社会革命的规律奥秘角度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主体具有特殊性,即无产阶级作为社会革命主体,不仅要推翻阶级压迫与实现梁志勇: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22023 年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阶级的政治解放,也要“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

11、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5 53。列宁在肯定无产阶级革命主体特殊性的同时,也批判那些责难俄国社会民主党过于注重工人、忽视劳动群众等狭隘的、错误的说法,并提出“在无产阶级的先进阶层中间进行鼓动,是把整个俄国无产阶级唤醒起来(随着运动的扩大)的最可靠手段”4 431 432。从社会革命的未来图景角度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革命的前途是实现共产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5 166。列宁认识到俄国社会革命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提出社会民主党

12、的鼓动工作接触到无产阶级中最不开展的部分时,要“善于适应最低的理解水平,习惯于把 眼前的要求和利益 提到首位,暂时不宣传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的远大理想”6 233。(三)在回应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走向现实的实践诉求中生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标志人类步入电气时代。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转向垄断阶段,步入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滞后性导致俄国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成为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以及孕育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床。新的剥削方式激化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回答“帝国主义怎么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历

13、史任务。1905年俄国彼得堡近十万产业工人举行罢工,俄属波兰多地工人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总罢工,声援俄国革命。列宁将彼得堡的罢工界定为劳动与资本冲突,认为该运动锋芒指向专制制度,逐渐形成社会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的新的、更广泛的基础。随着运动从经济基地转移到政治基地,俄国无产阶级要以真正最高形式的动员,激发革命阶级的力量,即“不是在某个城市杜马里进行意义不大的示威,而是开展象罗斯托夫的游行示威和 1903 年的南方大罢工那样的群众运动”7 161。这种新的力量和高级形式的动员将会把广泛的工人阶级和城市贫民发动起来,引导社会革命持续向更坚决更自觉地与专制制度战斗的道路前进。列宁也意识到俄国正处于空前的政

14、治高涨时期,同专制制度作斗争的历史任务已经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推动无产阶级运动向革命转变,需要将许多辅助工作、补充工作交给涌现的新力量,真正的(有觉悟的)革命分子可以腾出更多精力用于完成更迫切的革命任务;需要扩大组织基础,为社会革命和工人运动建立大量的辅助小组;需要将推翻政府作为最近的、最切实的目的加以深刻讨论和阐明。工人阶级应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组织为当前任务,利用政府的动荡宣传起义思想,运用所有不彻底注定失败的“步骤”实例来说明起义的必要。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发展推动群众性工人运动的过渡,从狭隘的“手工业式”宣传小组向广泛的“大工业式”政党组织过渡、从地方性活动向全国性政治鼓动过渡、从劳资冲突与

15、罢工向直接的国内革命斗争、人民武装起义过渡。在这些过渡之下工人阶级被唤起进行更为自觉、更为积极的斗争,列宁顺势倡导将动员扩展到城乡贫民以及更多的阶层,创建具有广泛性、灵活性、稳固性的党组织,散播俄国到处发生总罢工的消息。从而,利用、指导、联合和组织青年、整个民主派知识分子甚至许多资产阶级人士,使无产阶级主义真正高级的和积极的斗争形式,准备进行更直接更公开的群众斗争。二、列宁动员思想的内容体系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苏维埃新生政权的实践中,列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为指导,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注宣传、鼓动、组织和动员群众的思想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动员思想。其中,“为摧毁旧政权而斗争

16、”是主要的动员目标,“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民主主义思想”是关键的宣传内容,“由群众亲自登场”是重要的动员方法,各种机关报刊是重要的动员载体。(一)为摧毁旧政权而斗争轰轰烈烈的全俄总罢工运动开展以来,抵制国家杜马及其组成的责任内阁给予人民群众编织的立宪幻想,破除革命意识的腐蚀、和平转移政权的3第 38 卷谎言和争取自由斗争根本任务的模糊成为反对旧制度的广泛的群众运动重要内容。列宁在新的革命高潮形成之际,指出:“无产阶级不论现在或将来都将为摧毁旧政权而斗争。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它将积极开展宣传、鼓动、组织和动员群众的工作。”8 221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与资产阶级机会主义斗争之间的区别,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俄

17、国革命的全部历史。无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质,力求争得完备的民权制度;资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的斗争体现出浓厚的机会主义,妄图同专制政府瓜分政权。无产阶级通过斗争摧毁专制制度,资产阶级则捞取日益衰落的专制制度赏赐的小恩小惠。无产阶级高举斗争的旗帜,资产阶级将让步、搞交易和讨价还价写在自己的旗帜之上。无产阶级利用政权的缺口、弊病与削弱,利用让步和小恩小惠来进行更广泛、更有群众性、更坚决和更尖锐的斗争,资产阶级则利用这一切来逐步缓和、平息和削弱斗争,削减斗争的任务,和缓斗争的形式。列宁认为,如果人民群众不能全部掌握国家政权,国家政权保留非人民选出、人民难以更换和不能完全做主的成分,人

18、民的迫切需要将得不到满足。社会民主党作为工人阶级意向的自觉的表达者,全力向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传播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要在争取自由斗争的任何发展阶段上和任何环境下领导无产阶级,注意斗争的整体利益和基本利益。因而,无产阶级的动员工作要为彻底摧毁旧政权服务,即便不能全部夺取政权,也要通过利用局部的破坏、但不鼓吹和渲染局部的破坏,号召人民支持消灭旧政权的斗争,消除立宪民主党内阁,扩展斗争规模并使斗争尖锐化。(二)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民主主义思想19 世纪 90 年代后半期,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处于“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在这时期,俄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人阶级体量与规模急剧增加,罢工运动不断扩大。社

19、会民主党人从在少数先进工人中间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渐转向群众性的政治鼓动与实际革命工作。在提出与解决俄国革命问题方面呈现异常活跃的气象之际,列宁提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社会主义工作,就是在工人中间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4 430的观点,即引导工人阶级了解现代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化脉络与生成基础、俄国社会阶级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社会民主党的历史任务与历史前景。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的学说,秉持全力传播并不使该学说受到曲解,反对将俄国工人运动与不确定的学说联系起来的态度,并将科学社会主义定位为革命理论和革命运动的旗帜。列宁基于社会民主党人的民主主义任务、民主主义工作与社会主义工作

20、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宣传和鼓动在革命工作中完全并行的情况,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党人除了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以外,同时还要在工人群众中间广泛宣传民主主义思想”4 432,竭力使工人认识到专制制度的实践表现、阶级内容,认识到推翻专制制度的必要性与实现俄国政治社会制度民主化的显著价值。社会民主党人避开与搁置政治问题的宣传方式是极大错误的,与世界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原理相悖离。在鼓动方面,列宁主张社会民主党人应当联合一切持反政府态度的分子,利用专制制度的警察压迫向工人们讲明俄国公民受到压迫的来源,尤其要讲明等级、民族、教派和宗教等压迫的来源,结成社会民主党人与其他派别的革命者的同盟,进行反

21、对专制制度的斗争。(三)坚持“由群众亲自登场”的方法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政党抱定将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的宗旨,应当善于及时揭露各种各样的立宪幻想,划分斗争分子与整个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界限,准确、直接断定民主主义革命获得决定性胜利的条件,并在全部宣传鼓动中向群众讲清楚这些条件的表现。列宁认为,如果做不到上述要求(孟什维克在自己决议中就没有做到这一点),“把革命进行到底”就会沦为彻头彻尾的空谈。做到上述要求,“只有由群众亲自登场、由群众的情绪引起,而不是由某个组织 抱着特殊目的 排演的事件,才能够起到真正重大的 鼓动的(激动人心的)作用,并且不仅仅有激励人心的作用,同时还有(这点更加重要得多)教育的作用

22、”9 44。具体而言,一是将杜马看作革命的工具。列宁主张社会民主党以杜马解散为理由,坚决地、公开地、鲜明地举起彻底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为梁志勇: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42023 年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发展革命而进行鼓动、宣传和组织工作,向群众说明爆发新的伟大斗争的不可避免性。社会民主党要揭示立宪民主党“爆破杜马”的这种警察式口号的挑拨性,以及这一口号潜藏的自由派同斯托雷平幕后密谋出来的卑鄙离间行径,谨防立宪民主党将群众性的人民革命策略换成“爆破”策略。二是利用群众革命情绪进行革命鼓动。帝国主义为抢夺原料来源和资本输出场所的殖民地引发的世界大战,激起俄国群众的革命清

23、醒与革命风潮,促使无产阶级优秀分子形成机会主义必然灭亡的普遍共识,并使反机会主义的斗争日益尖锐。列宁要求社会民主党人,利用劳动群众对于资产阶级保卫祖国谎言破产、和平愿望落空而形成失望情绪、清醒的革命意识,进行革命鼓动工作,“毫不犹豫地主张自己的 祖国失败,同时也不能欺骗人民,使他们产生一种幻想,以为不用革命来推翻现政府,也能迅速实现消除民族压迫的比较持久的民主的和平”10 296。三是进行更具体、更生动、更切合实际的革命鼓动。列宁在为瑞士社会民主党内齐美尔瓦尔德左派准备的提纲中论及党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的当前任务,认为扩大社会民主党对劳动群众的新的阶层吸引,“争取社会革命的宣传鼓动工作,必须

24、进行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切合实际”11 210。从而,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下占无产阶级和被压迫阶级少数的有组织的工人能够理解,而且要使在资本主义的残酷压迫下难以有效组织起来的多数被压迫者能够理解。(四)坚持由党掌握各种机关报刊日常性宣传与鼓动想要真正具有共产主义性质,必须由党掌握各种机关报刊。列宁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伴随着创办党报党刊活动,依托政治性机关报、党报党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和革命观点,唤醒民众、动员群众,组织和发动大规模群众性武装起义,为创建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新生革命政权服务。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领导创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党和苏维埃报刊工作重心战略转移,为建立无产阶级

25、国家政权、社会主义经济宣传服务。一是创办 火星报,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打造“思想中心”。工人阶级逐渐觉醒并作为独立政治力量走向革命历史舞台,工人运动处于“极端重要的关头”之际,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与国外“伯恩施坦主义”的机会主义派别内外勾连,利用 工人思想报 工人事业 等报刊宣扬鼓吹机会主义思想主张,对于工人运动造成恶劣影响。列宁领导的 火星报 正式出版以后,通过刊发大量政论文章与以社会民主工党“经济派”为代表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展开论战,揭露“经济派”的机会主义实质,向群众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纲领策略等,改变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态,启发广大党员和群众,自觉摆脱和破除各种机会主义思潮的

26、思想藩篱。二是创办 前进报 新生活报 真理报 等党报党刊,为动员群众、组织武装起义营造社会舆论。在 火星报 沦为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报纸以后,列宁将创办新的党的机关报作为摆脱党内危机、迎接革命新高潮的首要任务。在列宁的倡导下,党的机关报 前进报 新生活报 真理报等陆续创刊,为宣传和捍卫布尔什维克的思想路线和斗争策略,批判孟什维克的路线和策略,揭露反动派阴谋,总结斗争经验,探讨和阐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纲领和策略,向人民群众传播了革命真理,为革命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等做出重要贡献。三是设立指导全国宣传鼓动工作的机构。1920年11月,根据列宁的指示,政治教育总委员会在俄国教育人民委员部社会教

27、育司的基础上成立,负责指导全国性政治教育与宣传鼓动工作,领导群众性成人共产主义教育以及党的教育。(五)持续扩展动员对象的范围与层次衡量动员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能不能获得多数人配合,也要考虑动员对象的范围与层次有没有得到持续扩展。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持续扩展动员范围,实现从领导所有被剥削劳动者和全体人民,到有针对性地动员农民、青年、妇女、知识分子共同服务无产阶级历史前景和历史目标的变化。一是唤起农民群众的革命精神。结合农民在杜马中的发言,列宁敏锐地发现农民普遍地存在摆脱地主压迫的渴望、对中世纪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强烈憎恨,也存在着自发的、直觉的、往往是幼

28、稚的、十分旺盛的革命精神。觉悟的无产阶级必须无情地暴露、揭发和消除反对派不胜枚举的市侩欺骗手5第 38 卷段、貌似社会主义的言论以及农民对土地变革的天真幼稚期望,“唤起农民群众钢铁般的、不屈不挠的、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12 152。没有这种革命精神,没收地主土地、建立共和国、实行普遍的平等的选举权等都是“空想主义”。二是广泛地、大胆地吸收青年。列宁认为,革命斗争的整个结局将会取决于青年、取决于青年大学生,必须抛弃因循守旧、论等级地位之类的旧有习气,“必须更广泛和更大胆地、更大胆和更广泛地、再更广泛和再更大胆地吸收青年参加工作”7 228,把一切具有革命主动性的青年团结起来和动员起来。三是依靠妇

29、女搞好新社会的建设。列宁在苏维埃社会赡养人民委员部妇幼保健司鼓动员训练班的讲话中,提及以往的革命中由不觉悟的妇女群众所造成的障碍,并认为“只有依靠妇女,依靠她们开动脑筋,依靠她们的觉悟,才能搞好新社会的建设”13 516。四是动员知识分子和技术力量。苏维埃政权建立以后,工农国防委员将粮食问题、铁路问题、军队供应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列宁主张大力动员知识分子和技术力量,并认为“对于专家,我们不应当采取吹毛求疵的政策”14 152,让他们通过实际看到无产阶级吸引群众参加政权建设,实现精神上的完全折服和政治上和资产阶级割裂。三、列宁动员思想的时代启示列宁从事宣传、鼓动和动员群众的实践活动为推翻俄国资产阶

30、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从西方走到东方、从胜利走向不断胜利。列宁动员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凝聚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磅礴伟力提供思想启示和实践指导。(一)坚持关照动员对象的主体地位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实践主体,其实质是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贯立场和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继承优良传统、践行根本宗旨、坚守群众路线。从动员对象普遍性视角出发,坚持以人

31、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设置动员议题、规划动员目标、选择动员方法、运用动员载体、构建动员组织,自觉关注、关心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动员、认同思想动员、配合政治动员等的热情和兴趣。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明确动员实践导向,从人民生活的难点、痛点、热点、焦点发现问题,从人民的喜怒哀愁中体察问题,获得动员群众的第一手资料和鲜活素材;从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中厘清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现实表达,以解决集中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为动员实践导向。从动员对象特殊性视角出发,要高度关注青年、妇女、知识分子的动员工作。首先,青年的精神状态、实干本领和责任担当关乎第二个百年

32、目标与民族复兴梦想的实现。把准立德树人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感召青年,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磨砺青年,筑牢青年信仰之基、掌好青年思想之舵,催生青年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力量。其次,为了妇女、依靠妇女、关心妇女,组织动员广大妇女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中形成的历史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动员工作在出台规范、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实施计划时必须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最后,科学把握知识分子的时代新定位,激发知识分子自觉履行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应依据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创新

33、知识分子政策,从社会精英、国家栋梁、人民骄傲“三位一体”的高度准确判定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发挥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坚持促进动员叙事的丰富多元新时代动员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和列宁动员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防治灾害、抵御风险、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等实践中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深远的实践影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靠组织群众、动员群众,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从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人类文明新梁志勇: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62023 年第 7 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形态的维度进行叙事,更要从突破科

34、层制动员模式的维度,保持动员贴近现实生活,经由情感和认知的共同作用,变机械被动型动员转化感同身受的主动型动员。首先,构建动员的规律叙事。中国共产党的动员蕴含着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实践前提,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独立自主选择现代化道路等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等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等共产党执政规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动员要揭示动员活动蕴含的规律性经验和规律性智慧,以深化对党的动员与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认识。其次,完善动员的文明叙事。西方现代化推动人类社会从农耕文

35、明到工业文明的形态转化,人类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观念从神性走向世俗性、实践从被动性走向主动性。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于一体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中国表达和中国叙事,也是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的文明表征、实践成果和叙事方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动员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谋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文明发展方面,继续超越资本文明的单向性、抽象性与非历史性。最后,关注动员的生活叙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

36、提出的总体概念。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党动员群众,消除部分群众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认识不足、关于贫富分化及社会不公等存在的不满情绪及抱怨心理。此外,重视少数群众存在的“佛系”“躺平”“内卷”现象以及精神贫乏、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扭曲等问题,澄清并纠正各种错误认知和模糊认识,凝聚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共识。(三)坚持提升动员方法的智能精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立足网络信息技术对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方式的影响日益突出的趋势,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探索动员群众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手段。一是把握大数据时代党的动员工作新要求、新机遇。大数

37、据时代,数据成为分析和研究个体甚至群体活动规律的重要依据。依据整合动态的数据链,能够实时分析、研判与预测思想行为活动的发展趋势。传统动员往往受制于技术条件,关于动员对象的信息往往处于静态把握、难以动态掌握和追踪的境地,脱离了党的思政工作的实效特征要求。对于大数据时代党的动员工作来说,要主动运用大数据对于群体和个体思想、心理、生活等状况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预测,实现精准组织和精准动员;依据大数据实现动员决策的精准化、动员风险预测的精准化、动员对象行为追踪的精准化、动员效果评估的精准化。二是提升动员方法的智能化。党的动员工作要突破时空尺度、跨域物理尺度、打破主体尺度,借助数据挖掘、精准筛选

38、、模拟画像等方法及时、准确地分析网络环境思想潮流发展趋向,及其对群众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行为模式的全面影响,形成智能统御预警系统。借助网络智能系统和网络主流媒体、大学生自媒体等,有针对性地合法地自动跟踪收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日常生活轨迹和数据,构建超大储存识别的数字化链式的数据包,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保证动员方法的针对性、精准化和智慧性。三是借助网络平台与智能技术创设动员新环境。构建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空间,让动员对象做主角,是党的动员工作走向智能化和精准化的途径和手段。一方面,可以利用微平台和资源创设实景“小情境”,如虚拟现实旅游平台,结合AR技术和语音讲解推出涉及全国多数景区的“虚拟旅行

39、”,使人民群众“身临其境”地进行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借助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创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的实景基地,让人民群众“耳闻目睹”、切身感受。这种体验参与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思想道德困惑,为凝聚价值共识、整合社会力量铺垫思想基础。参考文献:1 列宁.列宁全集:第 39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第 38 卷2 列宁.列宁全集: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 列宁.列宁全集:第 2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40、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列宁.列宁全集:第 4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 列宁.列宁全集:第 9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 列宁.列宁全集:第 1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9 列宁.列宁全集:第 7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列宁.列宁全集:第 26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列宁.列宁全集:第 28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列宁.列宁全集:第 17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3 列宁.列宁全集:第 35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4 列宁.列宁全集:第 36 卷

4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责任编辑薛一筝】The Generation Logic,Content System and Times Enlightenment ofLenin s Mobilization ThoughtLIANG Zhiyong(Department of Marxism,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efuting the fear of capitalist system of the populists and criticizing

42、 the worship of capitalistsystem of“legitimate Marxism”,Lenin dialectically absorbed and inherited Marx and Engelsimportant discourse on socialmobilization,led the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in the backward eastern countries,explored the path of Russian modern-ization,and consolidated the new Sovi

43、et regime,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mobilization ideas.Lenin sthought creatively developed Marx and Engelstheory of social revolution,and creatively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deas con-cerning propaganda,encouragement,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masses,which vividly demon

44、strated the unique-ness and pioneering nature of the mass mobilization work in Russia and provided ideological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alguidance for the mobilization work of the CPC in the new era.Key words:Lenin;mobilization;generation logic;content system;times enlightenment梁志勇:列宁动员思想:生成逻辑、内容体系与时代启示8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