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区商贸流通工作会议讲话稿(摘要) 一、过去五年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过去五年,全区上下坚持“做大规模,上档升级,构筑商圈,提高份额”的商贸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2152”商贸发展战略,着力扩大内需和拓展消费,社零总额实现了年均21.3%的快速增长,有力助推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商贸总量快速增长。20xx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4亿元,是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3%;商品销售总额达63.4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5%;连锁经营销售额实现12.24亿元,是2006年的2.5倍,年均增长21.2%;住宿餐饮
2、业营业额实现6.7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7%。商业起到了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11年,商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总量的9.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商业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比2006年增加2万人。 (二)骨干企业培育有力。近年来,通过创新实施商贸“2152”发展战略,重点商贸骨干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聚集辐射作用显现,示范带动作用得以发挥。2011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累计达128家,较2006年增加84家,全年实现销售额44亿元,占商品销售总额的67.9%,对社零总额的贡献率达73%;超亿元商贸企业累计达14家,较2006年增加10家,全年实现销售额37亿元
3、,占商品销售总额的57%;超5亿元商贸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大企业、大市场聚集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每年吸引周边区县来黔江消费达20余万人次。 (三)大市场和商圈建设稳步推进。立足于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着力建设大市场,打造大商圈,增强聚集辐射能力。先后建成投用机动车交易市场、正阳铁路油库、农资配送中心、宏鼎钢材市场等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区域性市场;引资30亿元,启动了汽摩交易市场、工程机械交易市场、林业交易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六个区域性专业市场建设;相继建成投用南海鑫城、大什字购物广场、黔江书城等大型商业设施,先后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入驻核心商圈,培育壮大征程贸易等本地商贸企业,进一
4、步提升了核心商圈的档次和聚集能力。2011年,核心商圈销售额超过40亿元,为建成百亿元商圈奠定了基础。 (四)商贸业态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发展迅速。重百、佳惠、中石化、苏宁电器、肯德基等大型连锁企业先后入驻黔江;2011年,全区限额以上连锁经营企业达25家,实现销售额26.3亿元,同比增长38.4%;持卡消费、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型消费迅速兴起并成为消费时尚,2011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近2亿元,同比增长35%。二是特色餐饮业发展初具雏形。全区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占社零总额的15.2%;迎宾大道餐饮特色街建设步伐加快,入驻餐饮店达50余家;先后引进“品味天下”等知名餐饮企业来黔江
5、设立连锁网点,培育发展星级农家乐6家、国家级酒家酒店2家,成功注册“黔江鸡杂”商标品牌。三是会展业发展态势良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会展节庆活动,成功举办了“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商品展销会”、“武陵山家居博览会”、“武陵山汽车博览会”,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品牌展会,有效促进了武陵山区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渝东南会展中心项目建设加快,已纳入全市会展业发展规划。 (五)城乡商贸统筹发展,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一是农村消费更加活跃。随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家出台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市场,扩大了农村消费。2011年,全区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91亿元,完
6、成家电(汽摩)下乡网点备案142个,销售家电(汽摩)下乡产品6.3万余台(件)。二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建成镇乡农贸市场16个,新(改)建XX县区标准化菜市场4个。累计建成日用品、农资区级配送中心2个、乡镇超市57个、村社便民店481个,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80余个。结合“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农产品生产情况,通过举办农商对接会、组织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外出展示展销、引进知名餐饮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企业到我区建立直采基地、开展四季农产品网络推销和网上购销等活动,确保了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价钱”。三是行业管理更加有力,市场秩序得以规范。聘请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编制完成了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
7、“十二五”规划,并编制完成了加油站行业发展、商业网点布局、粮食仓储行业等专项规划。建立完善了食品和酒类商品溯源制度,集中开展了猪肉市场、酒类商品、危化品、食盐、农资、成品油、石油液化气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和商贸综合执法试点,成功创建“全国百强军供站”,落实保供企业12家,确定生活必需品监测点5个,有效保障了市场需求。虽然我区商贸流通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按照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商贸流通产业总量不大、质量不高,与全市其它五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大型商业设施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六大市场”建设未达到预期进度;聚集辐射能力还较弱,全区社零与商品销售总额之比仅
8、为1: 1.44,与全市1: 2.8的平均水平差距大,消费仍以本地为主;城乡发展不平衡,占全区总人口近70%的农村,只实现了26.6%的社零总额,农村消费仍是我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短板。 二、未来五年商贸流通工作思路未来五年,全区商贸流通工作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统筹城乡商贸发展为主线,以服务生产、改善民生为导向,调整商贸结构,优化商业布局,着力打造大商圈、建设大市场、构建大物流、发展大会展、城乡大统筹,强化核心商圈和市场群的区域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基本建成渝东南及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中心和“消费之都”。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区社零总额达到140亿元,年均
9、增长25%;商品销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年均递增26%;物流总量达到100亿元;连锁经营销售额年均增长2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40%;会展业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3%。完成100亿级核心商圈打造,形成200亿级市场群。培育亿元级商贸企业30家以上,其中10亿元级企业5家以上。商贸从业人员达10万人以上。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打造百亿级核心商圈,以大商圈带动商业发展。一是全力打造以解放路和c组团为核心的老城商圈,重点建设大型商场、超市、商业步行街,配套影院、书城、酒吧等休闲娱乐设施,突出商业购物、商务办公、住宿餐饮、休闲消
10、费等功能。二是以三岔河河滨休闲公园为中心,突出特色餐饮、休闲消费功能,打造集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土家特色民俗风情的休闲商务区。三是立足舟白和正阳XX县区的交通和区位优势,结合行政中心东迁和新城建设,打造桐坪城市综合体、火车站商业区、舟白民族风情商业城等现代金融商业区,建设大型购物中心、高端写字楼、星级酒店、超级市场、专业店等,突出购物、商务、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形成集新商业、新商务、新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 (二)培育区域性市场,以市场建设推动商业发展。在新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特色突出的区域性专业市场群,重点建设培育好机动车交易市场、武陵山农
11、副产品批发市场、重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武陵山林业综合交易市场、渝东南区域性再生资源及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工业品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成为武陵山区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商品集散地。 (三)构建现代物流中心,以物流发展拉动商业发展。以打造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物流枢纽为目标,构建以正阳物流园区(基地)为核心、以综合性及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为骨干、以物流配送节点为支撑的区域性城乡商业物流体系框架。建设正阳火车站仓储区、加工配送区、综合服务区等七大功能区,形成多式联运,集仓储、加工、分拨、货运代理、装卸、搬运、中转、配送运输业务洽谈和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物流园区。在舟白建设高价值、低容积的中高
12、端产品空港配送服务物流中心。 (四)开展会展业务,以特色会展推动商业发展。一是加快会展中心建设,尽快建成投用集展览、会议、科技、信息于一体的渝东南会展中心。二是在xx区依托民族博物馆、体育馆、南海鑫城、武陵山家居市场等,重点举办文化消费会展;在xx区依托火车站外的批发市场群和物流基地,重点举办市场物流会展。三是重点培育武陵山名特商品展销会、武陵山家居博览会、武陵山汽车博览会等会展品牌,积极举办“武陵山民族文化节”等具有武陵山土家民俗文化特色的各类节庆活动,将其培育成区域性会展品牌。四是将会展与“乌江画廊”、小南海地震遗址、“神秘黔江”民俗旅游等项目联动,促进会展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将办展办会办
13、节与少数民族特色相结合,挖掘民族特色对会展的支持资源。 (五)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商贸统筹发展。根据我区城乡产业发展格局,结合各镇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优化完善重点中心镇、重点商贸镇和重点边贸镇三级规划布局,搞好与全区“4个1”居住体系的结合。一般镇级商业围绕“五个一”建设工程,中心镇商业围绕“十个一”建设工程进行,重点打造乡镇商贸综合服务中心。继续巩固提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农村日用品、农资、农产品等网络体系;大力推进和完善商业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商业对现代农业、工业以及休闲旅游等产业的配套服务功能。 (六)强化发展要素保障,构建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支持
14、。区财政逐年增加商贸发展资金预算,重点用于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重大商贸活动、企业培育奖励等工作。二是税收支持。全面落实国家、xx市和xx区关于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各类优惠扶持政策,从税收、规费、奖励等方面鼓励商贸流通业发展,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企业。对市场建设、培育将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三是用地保障。在城市(镇)用地结构中,合理确定现代商贸业用地比例;在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中,留足商业发展用地空间,对产业带动力强、列入全区商贸中心的集聚区项目和各地重点项目,在供地安排上予以倾斜。对利用存量土地发展的商贸流通项目,在符合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依据有关政策优先办理建设用地供应手续;对列入全区商
15、贸流通业发展规划的商贸流通中心区、重点项目优先满足指标供应。对重点商贸项目用地,严格实行“招拍挂”,并给予适当优惠。四是金融保障。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商贸物流企业的银行授信额度,发挥政策性金融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的支持作用。以信用担保资金、贴息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再就业贷款等形式,支持重点商贸物流企业破解融资难题。积极运用融资租赁、信托、汽车信贷等多种金融工具,为商贸物流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五是人才保障。制定商贸流通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优化人才环境,加强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商贸物流产业人才引进,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产业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扎实做好2012年商贸流通工作今年是实
16、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开局之年,商贸流通业能否实现快速发展,直接关系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进程。今年主要奋斗目标是: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以上,达到55亿元,力争实现57亿元;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6%以上,达到8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其中5亿元企业5家。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商贸设施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市场建设。加快完成“六大市场”建设和培育服务工作,确保“六大市场”在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加快推进武陵山粮油储备配送中心、渝东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区域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渝东南成品油储备基地等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渝东
17、南日用品配送中心、渝东南农资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二是积极构筑特色商圈。加快推进大什字购物广场二期和核心商圈c组团开发建设,科学规划建设商业设施,合理布局商业业态及网点,引进35个市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品牌入驻,进一步提升商圈档次和聚集能力。三是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积极推进乡镇商贸“五个一”建设,发展乡镇商贸服务中心,构建农村“日用消费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生活服务、商务信息服务”等六大网络,形成一套“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市场网络体系。“农商通”信息机村级全覆盖,实施农民新村和公租房小区商业网点配套工程,形成多元化“便民服务圈”。 (
18、二)抓好产业培育。一是大力发展批发零售业。积极引导批发零售企业进入正阳物流园区,向“商贸+物流”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批发零售集群效应。二是大力发展会展业。扎实推进会展中心项目建设。以举办第四届武陵山民族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举办汽车博览会、家居博览会、土家美食节等展会,努力培育地方会展品牌。三是大力发展居民服务业。围绕服务民生、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宗旨,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和各类生活服务业,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引导居民服务业品牌企业进社区、进商圈发展连锁网点等。四是积极培育商贸品牌企业。以主城核心商圈、新城批发市场群、正阳物流基地项目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商贸配套设施,引进知名大型流通企业、品牌专卖店、
19、连锁经营企业等入驻核心商圈。五是大力发展商贸微型企业。引导个体工商户注册成为商贸企业,鼓励高等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残疾人、城乡退伍士兵等“九类人群”新办微型企业,全年发展商贸微型企业100家。 (三)抓好城乡商贸统筹。一是抓好农贸对接。围绕实现脱贫摘帽和助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顺利收官,继续举办各类促销活动,组织区内特色农产品参加西部农交会等活动,为推动农产品供销对接创造条件。二是抓好商贸民心工程。坚持民生导向,落实商贸为民。实施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建设工程,新建或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24个,确保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年内全覆盖;实施早餐示范工程,全年新建规范化早餐门店
20、40个;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继续改善3000户农户的储粮设施;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工程,促进农村消费。 (四)抓好市场供应和监管。一是建立健全市场保供机制,加强市场动态监测,督促保供企业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指导商贸流通企业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投放市场,确保市场正常需求和应急救援需要。二是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活动,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生猪定点屠宰规范管理和资格审核清理工作,开展酒类行业诚信经营创建工作。抓好药品流通管理,加强特许经营、再生资源回收、拍卖、典当、租赁、直销等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督检查,营造公平、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商贸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十分重要。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逐步建立部门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为实现宏观调控和加强商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服务。要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制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各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商贸流通工作,落实专人专抓,形成推动全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第11页 共11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