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五四运动初中部 代嘉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2通过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认识民族精神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1919年6月前后,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极其崇高的
2、爱国主义精神,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内涵,从而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情景导入)2018年5月4日,全国各地青年组织各种活动,纪念五四青年节。中央电视台还举办了主题为“激扬青春梦五月的鲜花”五四晚会。 我们知道每年的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那么,为什么把5月4日定为“青年节”?它与什么事件有关?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五四运动。(二)新课讲授五四运动的爆发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3、?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 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3.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
4、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五四运动的扩大1. 教师讲述:1919年6月,五四运动扩大到上海。出示材料:“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提出: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除了学生罢课之外,还有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活动
5、。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特点: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2.教师提问:五四运动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哪些原因? 学生回答:陈独秀等人地积极号召、宣传;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威胁。 3.教师讲述:面对民族危机,上海工人积极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4.教师提问:这场声势浩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的代表拒绝的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教
6、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教师讲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爱国:从背景、口号方面去理解;反帝反封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彻底:不达目
7、的誓不罢休,不妥协。 3.教师讲述:为了纪念青年学生发起的这场爱国运动,为了让五四的火炬代代相传,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五月四日定为“五四青年节”。从中你悟出了哪些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该如何弘扬五四精神?学生回答: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4.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列表讲解: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果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
8、专政前途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革命时代资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一部分 教师讲解: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如:洋务派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变法,以“三民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等,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未能充分依靠群众,最终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未能把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它追求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我们把这些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之相对应的,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居于领导阶级的地位,在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社会
9、主义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五四运动成为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90多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B)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2“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
10、,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3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哪一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C)A誓死争回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教学反思五四运动是本教材中重要的一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了展示大量的各种史料,进行小组探究性学习,让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提高自己分析史料、解读运用史料的重要能力,同时注重拓展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和空间,让学生灵活运动相关知识。通过问题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进一步得打升华。5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