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6小题,18分)1(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啜泣(chu) 伫立(zh) 匿名(n) 锲而不舍(qi)B干涸() 菜畦(q) 狭隘(i) 怪诞不经(dn)C徘徊 (hui) 倜傥(tng) 缥缈(mio) 随声附和(h)D绽开(zhn) 诅咒(z) 蓦然(m) 拈轻怕重(nin)2(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 嘹亮 抖擞 喜出忘外B茏罩 澄清 化妆 花枝招展C烘托 粗犷 莅临 翻来覆去D决别 憔悴 分歧 各得其所3(2分)(2022秋
2、番禺区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B(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4(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5(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将下列句子组
3、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ABCD6(8分)(2019弥勒市一模)阅读以下内容,完成各题在数字化阅读“攻城掠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态坚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材料一:自2017年 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
4、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 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
5、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1)根据以上材料,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有: 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 (2)某书店将悬挂关于读书的古诗句,请选出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 A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C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D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3)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前往实体书店购书,请推荐一本好书给同学,供同学们选择购买。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二、(1小题,10分)7(10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经典诗文默写。(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2)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
6、)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4) ,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5)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8)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9)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10)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三.古诗文阅读(20)8(14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古文,完各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
7、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又数刀毙之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意暇甚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D.一狼径去待君久不至,已去(2)用现代汉语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一文的作者是蒲松龄,选自聊斋志异,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B狼一文的语言生动,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狼的形象。C狼中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D狼一文的故事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9(4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寓意?10
9、(6分)(2022秋双牌县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上阵杀敌、收复失地的情境。C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的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2)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拳拳爱国之心,请结合本诗后两句内容及表现手法,分析诗人的爱国之情。四现代文阅读(2
10、2分)11(6分)(2022贺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朱定真2022年5月5日,立夏。说是“立夏”,但或许一些人体感上并不会觉得炎热,因为全国大部分地区还不是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这一天,常常只有福建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已经达到气候学上的立夏标准,即平均气温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摄氏度通常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可能距该标准还有少许差距。明明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天,为何这一天在二十四节气里会被称为“立夏”?这要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说起。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古人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知识体系,并以此指导实践。虽然古人对世界的经
11、验认知和现代的科学标准之间有一些差距,但最终它们在时令变化方面却精妙贴合,且与农时、物候紧密联系,显示出现代统计学的意义。就说立夏,此时北半球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抬升,气温明显回升,昼长夜短更加明显。顾名思义,“立夏”之后,春天结束,夏天开始。自此,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移,江南正式进入雨季。其实,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反映季节、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等的节气,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的变化,白露、寒露、霜降反映天气现象。至今,二十四节气仍对现代气候学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夏
12、季6个节气跨越3个月,人们由此认识了全年最热的季节,并可以根据节气提示的气候规律,适应高温潮湿天气进行作息,加固堤坝防范洪涝灾害,安排农事活动。比如,小满节气时,北方的大麦和冬小麦灌浆饱满,南方江河水满;芒种节气时,我国南方主汛期已经开始,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夏至日,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这段时间天气最是变化莫测,高温天气、对流性天气频发。小暑节气的标志就是“出梅”和“入伏”,即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终结,伏旱天气开始;大暑则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华北一带已经进入俗称“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主汛期,是华北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再加上气温高,“桑拿天”成为这个时段的“标配
13、”。针对夏季的气候,各地需适时开展防汛备汛等相关工作,百姓生活宜注意防暑降温。“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四季之夏,是大自然最热情洋溢的季节。让我们走近它、读懂它,感受夏季的独特之美。(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5日)(1)下列对本文说明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立夏”的由来。B.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C.影响立夏的因素。D.主要介绍了“立夏”的形成及夏季6个节气的气候规律。(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立夏”其实还没有进入夏天,因为各地气温不一样。B.立夏时,北半球随着太阳高度角的抬升,气温明显回升,昼长夜短更加明显。C.立春、立夏
14、、立秋、立冬反映季节的变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小暑、大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的变化。D.夏季有6个节气,人们根据节气提示的气候规律,进行作息,固堤防洪,安排农事。(3)下列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B.“即平均气温连续 5天大于或等于22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C.第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第段中加点的词“少许”不能删去,因为“少许”一词表明了“差距”的程度不大,如果删去“少许”一词,“差距”的大小就不清楚,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2(1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草木智慧顾晓蕊下了大巴
15、车,沿着一条清幽的小路向前走,两边芳草萋萋,我在一片白桦林处停下,几乎是奔跑着冲进树林中。林中的白桦树有几十或上百年树龄,却依然身形如少女,有着不老的容颜。它们之所以被时光遗忘,相传与爱情有关。成吉思汗西征路上,大军休整时,一位士兵在白桦林中遇到了美丽的牧羊姑娘,两人一见倾情。誓言还没来得及说出口,战士就战死沙场。姑娘把思念刻在白桦树上,一双双眼睛是她永远的守望。在我看来,刻在白桦树上的思念,已超越爱情,是比爱情更宽广的爱。桦树皮晒干后是中药材,祛除百病,连它忧伤的眼泪,也被称为“森林饮料”。如果说白桦树无私的爱,濯洗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凄美中那充满希望的等待,那么见到豪迈粗犷的“大漠硬汉”
16、胡杨树的刹那,带给我的是另一种震撼和惊叹。在克拉玛依的乌尔禾区,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上,我第一次见到胡杨林。远看一棵棵胡杨树,虬结盘曲,苍劲古朴,伫立于天地间。我轻轻地走近,用目光摩挲着刻满岁月沧桑的树干,细细地,一寸寸地看着,越看越心惊。你看,这一株胡杨原已干枯,树皮干瘪、粗糙,树的一侧却长出新枝,挂满鲜绿的叶子。那株雕像般的胡杨,拦腰而断,树枝被剥离一光,露出白骨般的树干。它却死而不倒,挺起一身硬骨,留住最后的尊严。再往里走,有几株枝叶青郁的胡杨。细看一棵树上竟有三种叶子,有的狭长如柳,有的圆润如杨,有的清逸如枫,分别意味着少年、中年和老年。胡杨树耐旱、耐寒、耐盐碱、耐风沙,是悲壮大漠中的英雄
17、树。我一次次地抚摸着它们,仿佛有一种力量蔓延而来,传遍我的全身,不由感叹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坚韧以及永不放弃的爱。在戈壁与沙漠中行走,我的目光还不时被一些低矮的植物牵动。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一蓬蓬的骆驼草,根连着根,叶牵着叶,形成散落或密集的草团。那点点苍绿,在空茫的戈壁中,显得格外醒目和壮观。骆驼草又名希望草,钢的茎,剑的叶,倔强地向空中舒展着。外表看起来如此纤弱的植株,却根系发达,在黑暗中逶迤着,水有多深,根就扎多深。它们既生于斯,长于斯,便从不气馁,亦无怨怼,智慧而从容地活着。在戈壁荒原上,如果你看到一团团燃烧的“焰火”,那便是妩媚的红柳了。一簇簇红褐色或粉红色的花,米粒般大小,开得细碎
18、而稠密。它们在青碧的枝头上摇曳着,跳跃着,似红雾涌动,又绚如落霞。风吹来,花如潮水般起伏起来,这才知什么叫“花潮”。若在公园或河边见到这般景致,倒也寻常,可这是极度干旱的荒漠之地,怎不叫人钦佩称奇呢?红柳的根须蜿蜒于地下,最深可达二三十米,能防风固沙,是沙地中的“铁娘子”,它的枝叶还可入药。红柳的坚毅与淡然,让我想起那么一群人。在寂寥的旷野中,总会遇见许多白色的“大风车”,不知倦怠地旋转着,它的背后是无私坚守的电力人,他们也是扮靓戈壁的“红柳”。我发现与这里的草木对视,需要一些勇气,每次遥望凝思,都是一次对心灵的叩问。草木是有思想、有大智慧的,它们懂得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并竭力将根扎深扎牢,尽
19、现生命极致之美。由此而想,在草木面前,人显得那么庸常渺小,理应谦卑些,再谦卑些。(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关于白桦树的爱情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B.“刻在白桦树上的思念,已超越爱情,是比爱情更宽广的爱”,意思是说桦树皮有药用价值和桦树汁是一种天然的功能性饮料。C.文章充满深情写了自己与白桦、胡杨、骆驼草、红柳等四种草木的对视,其中对胡杨的感受是“无私的爱,濯洗着我的心灵“。D文章最后一段升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草木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和默默奉献精神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2)品味第段划线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骆驼草又名希望草,钢的
20、茎,剑的叶,倔强地向空中舒展着。(3)分析段中的划线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红柳的坚毅与淡然,让我想起那么一群人。(4)文章题为“草木智慧”,作者认为草木有哪些智慧?你感受过草木的智慧吗?说说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五作文13(50分)(2016东莞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的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请以“我真想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六、附加题(共8分,本题得分计入
21、总分,但全卷的最终得分不得超过120分。)14(2022秋番禺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名著文段,回答问题。“师傅你错怪我也。这厮分明是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的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1)此文段选自名著 (书名),作者是 (姓名),此情节中的“妖魔”是指 (人名)。(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三戏唐僧”的经过。(3)选段体现了孙悟空什么性格特点?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6小题,18分)1(2分)(2022秋
22、番禺区期末)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啜泣(chu) 伫立(zh) 匿名(n) 锲而不舍(qi)B干涸() 菜畦(q) 狭隘(i) 怪诞不经(dn)C徘徊 (hui) 倜傥(tng) 缥缈(mio) 随声附和(h)D绽开(zhn) 诅咒(z) 蓦然(m) 拈轻怕重(nin)【考点】易误读常见字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给汉字正确拼音的能力。平时要注意一些形声字、多音字的正确读法,养成遇见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的好习惯。【解答】选项A:正确。选项B:“干涸”的“涸”读“h”。选项C:“随声附和”的“和”读“h”。选项D:“蓦然”的“蓦”读“m”。故选:A。【
23、点评】要做到给汉字正确拼音要做到:1注重积累。将形近字集中起来辨识它们各自的读音;记住与声旁读音不一致的一些常见形声字。2不要盲目地读字的半边。3多音字根据词义、词性或口语书面语的区别来辨别读音。2(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 嘹亮 抖擞 喜出忘外B茏罩 澄清 化妆 花枝招展C烘托 粗犷 莅临 翻来覆去D决别 憔悴 分歧 各得其所【考点】常见易错字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要结合字形知识来分析。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根据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的特点进行总结。【解答】A“喜出忘外”应为“喜出望外”;B“茏罩”应为“笼罩”;
24、C正确;D“决别”应为“诀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一些同音字可以按读音进行归纳;对于形似字,要注意观察其细微差别。3(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B(春华秋实),没有那海藻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收成呢?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D他得罪了我,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考点】成语和熟语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
25、,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C.使用正确;D.使用有误,“暴怒无常”指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句中指的是他听说我要告诉老师时的表现,与语境不符。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2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
26、的错误。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正确;D否定词误用,去掉“无”。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2分)
27、(2022秋番禺区期末)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正因为这种精神,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经世治国之栋梁。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乃有“书圣”之美誉。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谙此理。古时学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对求学的人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他们这种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ABCD【考点】衔接与排序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
28、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句是中心论点,应为首句;句中“深谙此理”承接句中“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应为第二句;接下来举例论证按时间先后顺序应为句,分别为第三、四句;接着句针对句中的人进行评价,应为第五句;句作小结,应为尾句。故选:A。【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6(8分)(2019弥勒市一模)阅读以下内容,完成各题在数字化阅读“攻城掠地”的当下,许多实体书店正以开放变革的姿
29、态坚守发展,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材料一:自2017年 7月16日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落地以来,已有三万多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平均每个读者阅读量为7.81本,几乎达到中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书店客流量与上半年相比,增加了52%未来,“智慧书房”APP 将实现读者间的书本共享,运用大数据为读者提供优质贴心的推送服务。材料二:巴西文化书店已有60年历史,在巴西有18家门店。平均每天会有11场综合活动在各个门店举行,如文化美食活动、签售会、文化课程、儿童故事会等。材料三:世界城市文化论坛一项研究表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书店之都
30、”,每10万人拥有25家书店。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每年11月30日,政府会组织“书店之夜”活动,数十条街连成一片繁华的步行街,市民们在街道两侧的书店里走走停停,享受购书和阅读的乐趣。(1)根据以上材料,当下实体书店坚守发展的方式有:实体书店与科技相结合实体书店与综合活动相结合。实体书店与政府支持相结合(2)某书店将悬挂关于读书的古诗句,请选出下列语句中最合适的一项BA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B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C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D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3)班级组织集体活动,前往实体书店购书,请推荐一本好书给同学,供同学们选择购买。推荐书目鲁
31、滨逊漂流记 推荐理由这本书记述了鲁滨逊在出海遇难,在荒岛生活28年,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乡的故事,鲁滨逊身上的坚毅品质和劳动精神,能教育我们正确面对困难,并学生许多野外求生的方法,值得一读。 【考点】图表分析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共给出三则材料,表现实体书店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的不同作法。材料一,介绍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材料二,介绍巴西文化书店注重多种综合活动的举办;材料三,介绍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解答】(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可
32、以看出分别举了三个例子,来表现实体书店将“厚重”的文化积淀和“轻盈”的生活态度结合在一起的不同作法。材料一,介绍合肥三孝口“共享书店”,读者通过“智慧书房”APP进行借还书阅读,可以看出书店采用的是将实体书店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材料二,介绍巴西文化书店注重多种综合活动的举办,注重综合活动与实体书店的结合;材料三,介绍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对纸质书的保护不遗余力,表现的是实体书店与政府的支持相结合。(2)本题考查古诗名句的理解能力。根据平时的积累,可知A句表达的是诗人得到胜利的消息时,卷起书卷的喜悦之情;C句中的“家书”指的是家信,表达的是思乡情;D句重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三句都没有表现读书
33、的重要性;只有B句,以生动的比喻,表现人生通过读书不断补充新知识的重要性。故选B。(3)本题考查书目的推荐与理由阐述能力。解答此题根据自己的积累,确定推荐书目,再结合书目的内容、主旨来阐述推荐理由即可。答案:(1)实体书店与科技相结合 实体书店与政府支持相结合(2)B(3)推荐书目:鲁滨逊漂流记;理由:这本书记述了鲁滨逊在出海遇难,在荒岛生活28年,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回到家乡的故事,鲁滨逊身上的坚毅品质和劳动精神,能教育我们正确面对困难,并学生许多野外求生的方法,值得一读。【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
34、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二、(1小题,10分)7(10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经典诗文默写。(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4)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5)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夕阳西下,断
35、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9)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10)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考点】直接型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见解答。【分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直接型默写题可以根据已经给出的句子及作者、篇名等提示,回忆要求默写的内容。理解型默写要认真审题,寻找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无论是直接型默写还是理解型默写,归根到底都
36、需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记忆。【解答】(1)却话巴山夜雨时(注意“却”的书写)(2)正是江南好风景(3)我言秋日胜春朝(4)河流大野犹嫌束(注意“嫌”的书写)(5)回乐烽前沙似雪(注意“烽”的书写)(6)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书写)(7)逝者如斯夫(注意“逝”的书写)(8)非淡泊无以明志(9)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10)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点评】作答默写题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要做到答题内容准确,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三.古诗文阅读(20)8(14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阅读下面的古文,完各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
37、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A.两狼之并驱如故又数刀毙之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意暇甚C.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D.一狼径去
38、待君久不至,已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A狼一文的作者是蒲松龄,选自聊斋志异,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B狼一文的语言生动,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狼的形象。C狼中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D狼一文的故事情节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考点】一词多义;文言翻译;内容理解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1)D(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3)D【分析】翻译:一个屠户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户害
39、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户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屠户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
40、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户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句意: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之,代词。B.句意: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意,打算。/神情悠闲得很。意,神情。C.句意: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敌,攻击。/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敌,敌人。D.句意:
41、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去,离开。/等您很久,您没到,就离开了。去,离开。故选:D。(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重点词:变诈,欺骗手段。几何,多少。止,只。笑,笑料。耳,罢了。句意: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ABC.正确。D有误。狼一文的故事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故选:D。答案:(1)D(2)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3)D【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删,即删
42、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9(4分)(2022秋番禺区期末)
43、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筑,必将有盗修补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寓意?【考点】文言实词;内容理解菁优网版权所有【答案】(1)修补;丢失。(2)学了这篇寓言,我们知道了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分析】【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
44、那个老人干的。【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筑:修补;句意: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亡:丢失。(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把握能力。儿子和邻人都提了同样的建议,因身份不同遭到了不同的对待,赞赏儿子聪明,但是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这种寓言告诉人们偏见往往使人失去理智,看不清事实。答案:(1)修补;丢失。(2)学了这篇寓言,我们知道了听别人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点评】“而”的用法:学而不思则罔。(而:表示转折关系)温故而知新。(而:表示承接关系)杂然而前陈者。(而:表示修饰关系)博学而笃志。(而:表示并列关系)10(6分)(2022秋双牌县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