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省山东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测试地 理 试 题2011.10【试题总体说明】该套试题重点考查中国地理和人文地理部分的核心考点,注重图表分析能力的考查,较好体现地理学科特性;总体难度适宜,符合地理高考特点和要求。客观选择题,命题紧紧抓住地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分布的知识再现、识别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文本材料,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题选择典型的反映了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方向,是一套质量较高的试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2、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图1为“某国疆域四至点所在经纬线范围示意图”,结合图片信息,完成12题。1下面关于该国地理位置的论述合理的是A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低纬度B该国位于西半球C该国位于南半球D该国位于大洋东岸【答案】A【解析】根据经度数越向东越大,可判断经度为东经;纬度
3、数越向北越大,可判断为北纬;由此可判断该国为中国,大部分国土位于中低纬度,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太平洋西岸。2下列关于该国地理位置对其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论述,不合理的是 A南北跨度大,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显著B深受海洋影响,自然带没有形成典型的经度地带性规律C东西跨度大,时差大D边疆绵长,利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表为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注:(1)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2)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3与第五次全国人
4、口普查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已达到环境人口容量人口素质显著提高处于城市化成熟阶段普查统计难度增加ABCD【答案】D【解析】人口统计学上,人口性别比一般正常范围则在102至107之间,所以我国目前人口性别比是合理的;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估测,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所以还未达到环境人口容量。4今后,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继续采取措施,降低人口性别比B继续采取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C不断提高人口素质D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B【解析】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应该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适当提高014岁人口比重。5下列措施与控
5、制出生性别比关系不大的是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B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C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D健全孕产跟踪服务和B超使用登记制度【答案】A【解析】排除法即可选择。图2为“沿我国32N纬线所做的地势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68题。6图2中字母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C青藏高原、吐鲁番盆地、华北平原D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东北平原读图3,据图完成912题。图39连线PQ东南部属于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云贵高原D横断山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即可判断。10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合理的是A“远看
6、是山,近看成川”是对该地区地形地势的最佳写照 B该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半年C该地区的植被类地主要以热带季雨林为主D该地区气温季节变化显著,冬暖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 图4是我国四个地方()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图5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规律示意图”。读图回答1317题。13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A地形的影响B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答案】B【解析】我国夏季降雨主要是由夏季风所带来的。夏半年,随着副热带高压位置北移和加强,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随之北进,受南下的冷气团抬升作用而形成锋面雨。14图5中与6月中、下旬我
7、国东部雨带的位置大致对应的是ABCD【答案】B【解析】6月中、下旬,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形成长达1月之久的连续性阴雨天气。15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图4中一)是ABCD【答案】C【解析】78月,受副热带高压得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炎热少雨的“伏旱”天气,降水量会相对减少,由此可以判断位于该地区。16图4中,地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松墩平原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答案】A【解析】地1月气温接近0,且降水最多月份在7、8月份,即可判断该地位于华北平原。17图4中,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地方是ABCD【答案】B【解析】春小麦分布在中温带地区(主要在
8、东北地区),从1月气温即可判断位于东北地区,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读图6并回答1821题。18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A180千米B280千米C380千米D480千米 21日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地【答案】C【解析】三江平原号称“北大荒”,由于长期开垦,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因此黑龙江省政府提出停止开垦,建立自然保护区。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湿地即沼泽地,恢复其自然面貌就是保护湿地。故选项为 C。 22图7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据图分析该地区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基本上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
9、伸D沿经纬线延伸【答案】A【解析】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本区铁路基本上沿图中各支流汇合处(干流沿线)延伸,而河流汇合处应为山谷。答案为 A。读图8,回答2324题。23合理的棉纺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ABCD【答案】A 26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答案】C【解析】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便于产品销售。 27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答案】D【解析】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的区位指向在于意大利先进的制鞋工艺和技术以及研发能力。图9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答2830题。28图9中,下面
10、关于沿 一线自然带及其过渡规律的描述,合理的是A纬度地带性显著B垂直地带性显著C自然带过渡规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D自然带过渡规律: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草原半荒漠荒漠 【答案】D【解析】沿 一线,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水分条件差异大,经度地带性明显,自然带逐渐过渡为: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草原半荒漠荒漠。29关于图9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区土壤盐渍化普遍【答案】B【解析】图示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区域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旱涝灾害,区域泥石流、滑坡,区域洪涝、水土流失,区域台风,选项B正确。30关于图3
11、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区河流流速较小,有凌汛现象D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答案】C【解析】区域水文特点:区域水位季节变化大,区域没有明显春汛,区域河流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河流在冰期,区域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河流汛期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故选项C正确。第卷(四道综合题 共计40分)31(8分)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10,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的深秋景色。(本题共计2分)(2)描述图10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本题共计6分
12、)32(7分)图11为“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40N38.0N37.5N118.0E119.0E渤海黄河1855年海岸线1934年海岸线1954年海岸线1964年海岸线图11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2分),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分)。(本题共计3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泥沙来源地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区域陆地变化的影响?(本题共计4分)33(8分)图12为“我国某农场的土地利用示意图”;图13为“该农场年收入构成饼状
1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2 图13(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2分),并说明理由(2分)。(本题共计4分)(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本题共计4分)【答案】(1)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2)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解析】(1)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类型,混合农业是多种经营,而其他类型农业多单一经营。从题干中图示可知,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种类有小麦、饲料作物、牧草、花卉等;从右图也显示出收入构成的多样性。(
14、2)花卉业生产的特点:一是面向城市市场,由于城市人口多,生活质量高,对花卉的需求量大;二是要求交通便利,因为花卉存放时间短,需要及时送达客户;三是对自然条件(如水源、土壤、气候等)和管理技术要求高。所以,种植花卉需要有便利的交通,优越的自然条件等。而 P 地恰好符合上述要求。故答案为(1)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例。(2)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34(17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图14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5分)(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2分)- 14 -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