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74KB ,
资源ID:647598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4759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课内文言文通假字.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课内文言文通假字.doc

1、课内通假字1、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 种树郭橐驼传2、昂其直 (直通值,价钱) 3、而翁归 (而通尔,你的)3、手裁举 (裁通才) 4、虫跃去尺有咫 (有通又)5、翼日进宰 (翼通翌,次于当天、当年) 6、两股间浓血流离(流离通淋漓) 促 织7、缦立远视 (缦通慢) 阿房宫赋8、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 项脊轩志9、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10、吾今且报府 (报通赴)11、箱帘六七十 (帘通奁,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12、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嘱咐)13、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柔软而又坚韧) 14、槌床便大怒 (槌通捶,用拳头敲)15、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脏腑) 16、合葬华

2、山傍 (傍通旁,旁边)17、奄奄黄昏后 (奄奄通晻晻,暗沉沉的) 18、虽与府吏要 (要(yao)通约)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9、列缺霹雳 (列通裂,分裂) 20、须行即骑访名山(须通需) 梦游天姥吟留别21、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必通毕,尽,完全) 22、太山不立好恶 (太通泰)23、明主不厌人 (厌通餍,满足) 24、知才乐水 (知通智,智慧)(乐读yao)25、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混混通滚滚) 26、是之取尔 (尔通耳,罢了)27、正善治 (正通政,为政) 诸子喻山水28、不辩牛马 (辩同“辨”辨认) 29、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虚同“墟”,所居之处)30、人卒九州 (卒同“萃”,聚

3、集) 31、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豪同“毫” 动物身上的细毛)32、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大同“太”,大的) 秋 水33、举酒属客 (“属”通“嘱” ,劝酒)3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 ,乘)35、山川相缪 (“缪”通“缭”, 环绕) 前赤壁赋36、可与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37、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手托)38、拜书送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39、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察看,审察)40、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4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42、肉袒伏斧质 (质通锧,铁砧) 43、设九宾于廷 (宾通

4、傧)44、请奉盆缻秦王 (缻通缶,盛酒浆的瓦器) 廉颇蔺相如列传45、振之威怒 (振通“震”,威吓)46、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通“毋”,不要) 谏太宗十思疏47、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反”,同返,返回)48、其知弥精 (知通智,智慧 或知识(不通假) 新序二则49、公宜少从众 (少通稍,稍微 )50、酒酤于市 (同“沽”,买酒) 训俭示康51、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通“横”) 52、合从缔交 (从通“纵”) 5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困乏,疲惫) 54、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 55、赢粮而景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56、百有余年矣 (有通“又”) 57、孝公既没 (同“

5、殁”,死)5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同“呵”,喝问) 过秦论59、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60、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师说6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62、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石钟山记63、虽有槁暴 (有通又)64、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65、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资质,禀赋) 66、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 劝学67、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68、成五采 (同“彩”,彩色)69、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70、 要项伯 (“

6、要”通“邀”,邀请) 71、 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 72、 不可不蚤来 (“蚤”通“早”) 73、 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 74、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座位) 75、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具”通“俱”,都)76、 不者 ( “不”通“否”)77、 沛公奉卮酒为寿 (“奉”通“捧”)78、 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鸿门宴79、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同“俱”,全,都)80、 层见错出 (见同“现”,出现)81、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缙同“搢”,插笏于带,绅:带)82、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同“凌”,欺侮)83、

7、 道中手自钞录 (钞同“抄”,抄写) 后序84、岁亦莫止 (莫:同“暮”)85、彼尔维何 (尔通尔)86、维常之华 (华同“花”)87、猃狁孔棘 (棘:同“急”)88、彼路斯何 (路通“辂”,大车)89、一月三捷 (捷通“接”,交战)90、象弭鱼服 (服通“箙”盛箭的器具)91、 我行不来 (通“勑”,慰勉) 采薇92、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衡”通“横”)93、 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 归去来兮辞94、 夙遭闵凶 (闵 通“悯”,所忧愁的事)95、 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96、 臣密今年四十有六 (有通“又”,多) 陈情表97、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辟通

8、“避”,躲避) 98、 以间敝邑 (间通“闲”,休息) 99、 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厌通“餍”,满足 甘心)100、 堕军实而长寇雠 (堕通“隳”损害,毁坏)101、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累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102、 乡师而哭 (乡通“向”) 秦晋殽之战103、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104、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氈”,一种毛织物) 105、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106、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107、 女为人臣子 (女通“汝”,你)108、 头县北阙 (县通“悬”,悬挂)109、 驰召毉 (毉通“医”)110、 蹈其背以出血 (蹈

9、通“搯”,叩,轻轻敲打) 苏武传111、 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伶官传序112、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11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114、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115、 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116、 嘑尔而与之 (嘑同“呼”,吆喝) 117、 无若宋人然 (无通“毋”,不要) 孟子二章118、 操吴戈兮被犀甲 (被通“披”)119、 霾两轮兮絷四马 (霾通“埋”)120、 出不入兮往不反 (反通“返”) 国殇121、 毋吾以也 (以通已,止)122、 莫春者 (莫通“暮”)123、

10、 鼓瑟希 (希同“稀”)124、 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同“欤”) 侍坐125、 虽趣舍万殊 (趣同“趋”,往,取)126、 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如,像) 兰亭集序高考链接:2009年上海高考卷下列句中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父没,或劝之仕 B.卒供役而还C.故患有所不辟也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004年高考卷(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6分)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之?” 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

11、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过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也!” 注牸牛:母牛。 夷吾;即管仲。 咎繇:人名,法官。19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以臣名之 名(命名) (2)臣故畜牸牛 畜(养)(3)公诚愚矣 诚(确实(或:真) (4)管仲正衿再拜曰 正(使正(或:整理

12、好)细解:词义的解释,一是靠平时积累,掌握常用虚词、实词的基本义项和用法(包括活用),二是靠基本的语法分析,弄清某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1)“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活用为动词,“命名”之意。(2)“畜”是通假字,同“蓄”,“饲养、养”(3)“诚”,确实、的确(4)“正”是使动用法,使正。20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B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细解:考词的用法辨析。B项“何为以公名之”是个疑问句,宾语前置,A“为”是动词,“是”;B“为”是介词,“因为”;C“为”是动词,“是”;D“为”是动词,“作、为”:A C D中的“为”都是动词。

13、B项“为”是介词,因为。2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答案: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2)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答案: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重点词:“见”“暴”“与”,兼顾全句)细解:第(1)句中“使”应解释为”假使”;“在上”指主持政权;“为理”指做法官;“安”表疑问,译为“怎么”。第(2)句“见”译为“被”,“暴”译为“欺负”,“与”译为“给”。把古文句子译为现代文,必须译准关键词,补出重要省略成分,理顺特殊句式,并使文句通畅。 (1)

14、中重点词:“使”“理”“安”,兼顾全句的通顺;(2)中重点词:“见”“暴”“与”,兼顾被动句。这两句话都要翻译为假设关系复句。22从全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答案:C A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不是愚者。 B桓公、管仲都认为愚公是愚者。 C桓公认为愚公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不是愚者。D桓公认为愚公不是愚者,而管仲认为他是愚者。细解:桓公以为愚公是愚者,有“桓公曰:公诚愚矣!”为证。管仲不认为他是愚者,有“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为证。本题考理解判断。解这类题目,应当细读原文,抓住关键语句。从此题来看,应当选择C项。本题A项陈述显然错误:桓公并没有听懂愚公的真正意思,而管仲则理解他是对社

15、会不满而故作愚语。23管仲“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_ ,“修政”的内容是_ 。 (2分)答案:狱讼之不正 完善法制细解:“请退而修政”是紧接“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因此“请退而修政”的原因是“狱讼之不正”现象的存在。“修政”的内容也当然是指法制建设。考理解归纳。答案要从文中提炼、推论出来。题目问的是管仲,当然到他的话中去找答案。从文中可知老人所“知”的,即管仲所忧的,即“狱讼之不公”;“修”就是要变“不公”为“公”。偏义复词1、奉事循公姥 2、昼夜勤作息3、我有亲父兄 4、我有亲父母5、逼迫兼弟兄 6、其日牛马嘶高考链接:2003年秋季高考(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太平

16、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延默庵诊之(请)苟

17、不得其情(如果)亟命别迁一室(赶快急忙)细解:先看重点词语注解束手:无计可施;骤:一时间;肩舆:轿子;擘:分开;开合:睁开;咬:伤害。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里的“延”,“请”“邀请”解词除了把握词的常用义项外,还必须作具体的语法分析。“延默庵诊之”一句省略主语“少年”;“延”是“少年”的行动,是动词“请”。“苟不得其情”与后面句子是假设关系,所以“苟”不可能是“苟且、随意、胡乱”,而是“如果、假如”。“亟命别迁一室”中“亟”修饰动词“命”,突出紧迫性,所以是“急忙、赶快”之意。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1分)答案:病因。细解:考查“指代”。指代的对象一般在前,前有叙述交

18、代,后才能用代词指代。所以“余得之矣”中的“之”的指代在前文中。“余得之矣”,是“我明白了(他生病的)原因”,观前文,这原因是“漆气熏人”。又在后文得到印证,“盖其人为漆所咬”。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答案: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细解:翻译古文。翻译古文原则上要直译,字字落实,尤其是关键词语不可漏译、错译。第一句中的“盖”揭示原因,所以应译为“是因为、因为”。“开合”在此句中偏指“开”,因为“肿”,不得不“以手擘目”,不是闭不上而是睁不开。这两点清楚了,译文就没有问题了。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答案: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

19、,对此该怎么办?)细解:“奈何”是“把怎么办?”“对怎么办?”“为医者”,即“行医者、医生”;“戒”是“告诫、劝告”或者“警告”之意。于是便可译为“对(以前来治病的)医生叫我不要吃东西的告诫怎么办?”(或“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医生曾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翻译时,重要的省略成分要补上,古代特殊的句式要按现代文要求调整顺序,活用的词要翻译准确,通假字要按本字解说。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 ,然后观察 ,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答案:饮食 居室 被漆的气味所伤害细解: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什么,然后又观察什么?从文中“进食”、“饮啖”等词可找到“饮食”的答案;从“室中”、“一室”中可找到“居室”的答案。文中最后有句归纳“盖其人为漆所咬”(可能是“皮肤过敏症”)。所以,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为漆所咬”。8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