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中这位独自在家的同学,此时不可取的做法是( ) A. 给父母或邻居打电话B.迅速开门盘问来人C.不理不睬任其敲门D.提高警惕不轻易开门 2.“失联”一词频现于网络及报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小强接受推销员调查时,拒绝将住址、电话等信息告诉对方放学回家时,小华总是喜欢选择偏僻幽静的小路,独自前行小洁每次外出前总是将自己外出的地点、事由告诉家人小勇假期经常光顾网吧,喜欢与陌生网友聊天、玩游戏A. B. C. D. 3.某校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假设学校的教学楼发生火灾,正在上课的学生要逃
2、生,你认为下列哪些逃生技巧可以借鉴() 熟悉环境,牢记出口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善用通道,进入电梯 捂住口鼻,低姿行进A. B. C. D. 4.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很大,面对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良行为习惯,作为未成年人,首先要( ) A.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B.不进未成年人不宣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C.自觉把自己置于正面教育的氛围中D.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5.作为未成年学生,在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遇到歹徒见义勇为,与其硬拼 杜绝不良嗜好,抵制各种不良诱惑A. B. C. D. 6.下列各项属于
3、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是( ) A.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B.小胡在学校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C.小林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与社会不良青年一起抽烟喝酒D.小金劝阻同学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7.八年级学生小苏坐公交车回家,当车行驶到市少年宫附近时,一名男子突然一把夺过一位正在打电话的老太太手中的手机,碰巧这时公交车靠站,歹徒在车门打开的一瞬间仓皇跳下,撒腿便跑如果你是小苏,会选择下列哪种做法?A.自身安全第一,鸡蛋不要碰石头B.与我无关C.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D.记住歹徒的相貌和逃跑方向,拨打110报警 8.2011年9月的一天晚上,七年级学生丹丽独自走在回家
4、的路上,发现有两个男青年一直跟着自己,丹丽马上走到行人较多的地方打电话让爸爸来接她回家。丹丽的做法是( ) A. 不应该的,给爸爸添麻烦B.提高警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C.多此一举,完全没必要D.不履行公民义务,纵容违法犯罪行为 9.一天下午,兰兰、小虎、小强三人去公园玩,在路上遇到了几名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强行搜走他们身上的钱,还威胁说:“不许报警,以后每个星期要交30元钱作为保护费,否则,杀了你们全家。”面对歹徒的不法侵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不畏强暴以死相拼记住歹徒的外貌特征,了解歹徒的逃跑方向设法稳住歹徒,及时报警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A. B. C. D. 二、活动与探索题10.【
5、 践行导航】2015年3月30日,是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创建“平安学校”活动,组织开展好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学校各项安全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据悉,你已报名参加校园安全宣讲志愿者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我校师生安全意识状况?(2)你认为在中学生中,普及安全知识的,提高避险能力的必要性有哪些?(3)学校楼梯拥挤常常出现,请你说说解决的具体办法。【答案】1.B2.D3.D4.A
6、5.C 6.D7.D8.B9.B10.(1)问卷调查、走访等。(2)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往往缺乏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现实生活中出现危害未成年人的事件。(3)上下学校楼梯靠右行、不逆行;不打闹、不停留;遇到特殊情况时,保持镇静,抓紧楼梯扶手等。【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自我保护。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面对陌生人敲门时的情况,我们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高度的警惕,不能盲目的开门,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因此B的迅速开门盘问来人,是缺乏警惕性的表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ACD都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表现,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2.此题主要考查自我保护。未成年人要自我保护,就要
7、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中小强的做法是保护自己的隐私,有着高度警惕性的表现,是正确的;中小华喜欢独自前行,还喜欢选择僻静幽静的小路,是缺乏警惕性的表现,错误,排除;中小洁每次外出将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家人,有利于家长寻找自己,是有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正确;中小勇喜欢与陌生人聊天,容易上当受骗,是缺乏警惕性的表现,排除。故选D。3.此题考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考查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灾害险情掌握不同的自救方法。面对教学楼火灾,可借鉴的逃生技巧包括熟悉环境,牢记出口;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捂住口鼻,低姿行进等。所以选项是正确的;选项善用通道,进入电梯,
8、做法错误,排除。故选D。4.此题考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相关知识。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很大,面对不良社会风气,作为未成年人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注意培养自己对真与假、是与非、美与丑的辨别能力。A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BCD选项也是未成年人要做到的,但首先要做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故选A。5.此题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杜绝不良嗜好,抵制各种不良诱惑,都是保护自己生命健康的表现。说法错误,遇到歹徒不能与其硬拼,要讲究智斗,要保护自身安全,可采用呼救法周旋法等。所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6.此题考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
9、相关知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的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小金劝阻同学进入社会营业性网吧属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学校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学校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小胡在学校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与自我保护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自我保护意识差的表现,排除。故选D。7.此题考查如何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由教材可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差,自身容易受到侵害,所以,遇到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时,要依靠自己的机智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如:记住歹徒的相貌和逃跑方向,拨打110报警等。故D符合题意;ABC说法
10、错误,排除。故选D。8.此题考查防范侵害与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题干材料中丹丽同学的做法,说明了她警惕性很高,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不受侵害。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9.此题考查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当我们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作斗争时要机智勇敢,不能硬拼,讲究智斗。如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的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以,选项做法正确,符合题意;选项不畏强暴以死相拼 ,做法错误,
11、不利于保护自身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排除。故选B。10.此题考查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1)此题考查调查方式。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生活中常见的调查方式回答即可。如:问卷调查、走访等。(2)此题考查普及安全知识的原因。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可以从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社会现状等角度组织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如: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往往缺乏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现实生活中出现危害未成年人的事件。(3)此题考查学生安全常识。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全经验回答,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如:上下学校楼梯靠右行、不逆行;不打闹、不停留;遇到特殊情况时,保持镇静,抓紧楼梯扶手等。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