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76KB ,
资源ID:6448908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4489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一、 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答:主要区别: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基本观点和方法。对于政治学,哲学为其提供理论基础、认识角度和认识方法,从而使人们能够从世界观的角度认识政治现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政治学对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学通过对于具体政治现象的研究分析和理论概括,不断验证、充实和发展着哲学理论和方法。 2)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

2、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3)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2. 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选举: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3、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

3、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政治结社也就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的两大类。4、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5、政治接触: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6、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3. 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1)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

4、。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2)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4. 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

5、功能答:政党是阶级利益冲突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总起来说,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可是,当一个阶级以自在状态存在时,这些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往往是分散的、肤浅的和多变的。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可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的,因此,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

6、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政党不仅聚集着本阶级的政治精英和中坚分子,而且还以其特定的党纲、理论、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培养党员的实际政治能力。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在当代,政党不仅仅是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政党或政党联盟政党可以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特定形式的政治活动,以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5. 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各联邦组成

7、单位也有自己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些机关与中央机关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它们在各自的行政区域内行使政治权力;(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不过,各联邦组成单位也有一定的对外交往独立性,可以在联邦宪法允许范围内,与外国政府就某些次要事项签约,有些联邦国家的组成单位还可以以独立资格加入国际组织。6. 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

8、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7. 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马克思主义主张,根据政党制度的性质,首先把政党制度划分为资本主义政党制度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政党制度的特点再作进一

9、步区分。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1)两党制:它主要指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党和在野党相互对峙,因此资本主义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2)多党制: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3)一党制:资本主义国家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的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

10、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存在的政党并执掌国家权力。这种政党制度的典型代表是1989年以前的苏联.(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这方面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8. 概括说明总统制的主要特点答:1

11、)在总统共和政体中,最高国家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总统和议员分别由选举产生,并有特定任期,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他和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总统共和制的典型是美国。2)美国总统和议会分享政府权力:总统力求影响议会,但不能向议会下达指令。总统的权力实质是说服的权力。美国总统被授予国家的道德权威,被委以国家安宁的责任,但是,却经常缺少实现其需求的稳定的政治支持。在联邦政府内,权力被分散在立法的、官僚的、司法的和行政的机构之中,而各州和各地方政府本身又保留有许多独立于华盛顿之外的自治权。这使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多方的牵制。3)总统制行政体系的表现

12、取决于它实现其政治目标和动员民众的潜力。单元化的行政体系使民众注意力形成自然聚焦,特别成为普选时的焦点。但是,因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所以,总统个人缺乏职业道德或非法行为,可能会非常危险地破坏国民的信心。但无论如何,总统制要比议会制政府更易于处理危机。在紧急状态下,权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要比多头分享做出反应更快。9. 什么是政治权利? 答:(1)政治权利本质上是政治权力主体单个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2)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统一: 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不可分割的 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是互为条件的 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在量上是同等的,社会成员拥有多大的政治权利

13、也就相应地承担着多大的政治义务,反之亦然。 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都须由强制的法律保证 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最终指向都是利益的实现(3)政治权利是对社会成员的一种特定身份性的规定 政治权力的内容就是人们有资格在政治共同体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进行活动,要求自己的利益得到政治权力的保障 实现政治权利只是人们通过政治生活中实现自己利益的中介环节(4)政治权利是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先决条件和后盾力量的,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在其主体成员政治身份资格上的体现,因此,政治成员的政治权利的获得必须以特定政治权力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其政治权利的实现也必须由政治权力来保障。10. 什么是政治权力?列

14、举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答: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力主体动员和凝聚有效政治资源能动过程而形成的,也是政治权力主体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有机结合的过程而形成的。它包含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构成要素:(1)客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是这些因素和条件对于政治权力的内化。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对于政治权力具有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必然成为政治权力的主体。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物质财富与生产资料密切相关,占有生产资料会导致占有物质财富。暴力:暴力具有相对严密的组织性;暴力具有机动性,这使它具有

15、对其他力量的时间上的优势;暴力具有直接强制力;暴力还有明显的效果性。这些特性使得暴力成为政治权力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2)主观构成要素是指政治权力形成过程中,政治权力主体自身的状况和条件,或者说,是这些状况和条件在政治权力中的凝结。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除此之外,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还有已有权力、实际政绩等等。11. 简要说明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基础的观点 答:马克斯韦伯考察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政治统治秩序,他划分了统治体系的不同类型,并指出每一种统治体系都有其赖以建立的合法性基础。他构建了三种理想的或理论的模型来说明高度复杂的政

16、治统治和政治服从的基础。这三种模型是传统权威型、个人魅力型和法理型,每一种模型都有自己的合法性资源,这些资源也就是人们服从一个政权的理由。1、传统权威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长期形成的传统风俗和习惯的基础上。这种形式的政治统治之所以被人接受,是因为历史沿袭,从来如此。传统习惯不需要得到证明,“服从我,因为我所代表的秩序是传统沿袭下来的”。2、个人魅力型的政治合法性建立在某个人的非凡个性和超凡感召力的基础上。这种形式的政治统治建立在领袖个人权威的基础上,“服从我,因为我能带领大家走向光明”。3、法理型权威建立在一系列清晰而明确的规则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韦伯的观点,法理型权威是现代国家典型的权威形式。

17、法理型权威最好的例子是现代官僚制,在这种制度下,人们服从法律不是出于恐惧,不是因为风俗传统,也不是由于对某一个人的忠诚,而是因为觉得法律和秩序是一个理性的社会所必要的。12. 说明民主的和平转变的一般条件答:政治民主化已经成为政治发展的趋势,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分化,平等观念的深入,以及全球化、市场化的深入发展等,所有这些因素,促成非暴力的和平转变成为民主化发展的趋势。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

18、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13. 说明政治研究科学化的意义和局限性答:)意义:世纪以来,政治学开始了科学化的进

19、程。特别是世纪年代以后,受“行为主义革命”的影响,政治科学化更成为一种政治研究的时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清楚的界定了“事实”(客观的可以经验证明的)和“价值”(主观的意见和规范或伦理的信念)的界限,提供了区分真假命题的公正而可信的手段,因而也为我们获得关于政治世界的客观知识提供了路径。()、局限性:大量政治领域不能量化,小部分可以,能够获得有效数字领域内。因此,政治学研究就是不断积累知识。14. 说明政治社会化及其途径答: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文化是通过特定的媒介传递的,概

20、括起来,这些媒介主要有:1、家庭: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其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就是家庭,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2、学校: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结构,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3、特定的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具有直观的刺激作用,从而产生特定的政治心理效应和定势。4、大众传播工具: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使政治事件引人注目”,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引导社会政治心理的发展方向。二是在各种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政治观念、政治态度和政治感情

21、。5、社会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既是社会构成要素,也是社会化的手段,他们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为了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目的联合而形成的,通过宣传自己的组织主张、信仰,吸收和接纳新的成员,使他们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并在其中学习和获得特点的政治文化。6、政治实践:政治实践是客观政治世界到达人们主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最重要的桥梁,人们尤其是社会政治成员正是通过政治实践来认识和理解政治的。15. 政治权威及其基础或来源答:权威是指非正式的使他人自觉服从的能力,强调个人的能力。在政治生活中靠人们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

22、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它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通常依附于一定的政治组织或权力结构中的某些角色,主要是领导职位,使政治权威体现了严肃性。以一定程度的政治认同为基础,这是政治权威获得遵从和承认的必要条件。表现为品德、素质、能力优异的政治领导者和其领导行为所产生的政治凝聚力。这种力量使他们能够获得人们的理解、热忱和支持,形成人格的感召力。政治权威一般以符合道德的合法方式引起人们的自愿服从,更注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和情感平衡。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权威是保证本阶级团结并威胁对立阶级的力量。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威主要靠国家权力来维系。被剥削、被统治阶级的政治权威是本阶级意志

23、的集中体现。16. 政治文化的含义和构成答: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是,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因此,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17. 标出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法西斯主义的大体位置。答、;无政府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法西斯主义二、 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中国古典文学

24、作品三国演义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表述是对中国历史王朝循环更替现象的概括。它说明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统一的政治权威产生、衰微,到新的政治权威形成并取代旧权威的过程。民主宪政的实施,从根本上结束了这个循环过程,从而使社会政治生活摆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状态。运用有关政治合法性的理论,阐明民主宪政建设的意义。答:“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传统政治的演绎逻辑。“分”与“合”的过程就是社会各派力量围绕国家政权展开争夺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战争、流血和社会动荡。这种分合过程一般呈现周期性特点。民主宪政的建立使社会摆脱自然状态(战争状态)而走向文明。在民主宪政体制下,政权的合法性并不

25、是以暴力而是以民意为基础;选举决定谁应该掌握国家政权;定期的选举又给那些落选的人以东山再起的机会,从而避免了铤而走险的机可能。此外,民主宪政尊重个人的权利,它将个人的独立自主性与社会成员彼此的相互宽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一意志,但又保护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它将政治的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给每个社会成员以同样的权利和机会来组成社会多数从而大大地减少了社会的对抗性。因此,与任何个人独裁的专制政制和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制”相比较,民主宪政是一种最能保障社会稳定发展的制度。2、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新一届党中央又强调“以人为本”,将保障人权视为全面建设小

26、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内容。中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国际人权公约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积极作用,先后于1997年10月和1998年10月签署了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目前,已批准或加入了18个国际人权公约。在2004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结合政治学理论,说明我国“人权”入宪的意义,以及落实宪法内容需要采取的措施。答:一、人权入宪的意义:第一,人权入宪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第二,人权入宪是党和国家一贯方针在宪法上的明确化。为党、政府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贯彻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

27、一重大方针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第三,人权入宪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理念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第四,人权入宪完善了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第五,人权入宪反映了时代进步潮流和国际人权发展的主流,有利于促动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的进步速度。二、采取的措施:(一)政府重视人民的生命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控制各类事故发生,全年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二)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通过立法保障 、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政务信息的公开,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等方式进行。(三

28、)加大司法改革的力度,确保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四)国家采取再就业援助、强化失业调控、规范企业裁员行为等多种措施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五)少数民族公民既与汉民族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又依法享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各项权利。 (六)残疾人权益的法制和政策保障得到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继续完善,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七)中国一贯支持并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中国已加入包括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21项国际人权公约。 3从权力和权利的关系角度,分析说明限制“公权”的意义。答:1)权力:一种让别人服从自己意志的能力或影响力,或者说,

29、权力是一个人对于他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政治权力是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2)权利:个人或团体被法律认可的做某事的资格,或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定义权利,就是在特点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取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这种资格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分配关系。政治权利则是社会成员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3)公权过大会侵害甚至剥夺个体权利,若对公共权力不加限制,公权将愈发膨胀,不断侵蚀个体权利;若要保证个体权利,必须限制公权。4)公权因为有强制力做保证,影响着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30、过于强大的公权还会对上述方面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若运用不好,会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损害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5)若不限制公权可能导致极权统治。绝对的权力会导致腐败,政府的作用是双刃剑,必须适当限制其权力。6)限制公权是对个体权利的保障,是建设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客观需要,是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4有人认为,通过地方“民主”和“公投”方式可以决定该地区是否从一个国家分离出去,试运用政治学有关理论对如此观点做出分析。 答:关于民主的定义,历史上有诸多说法,代表性的有: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全力的归属;民主是多种利益集团的互相作用;民主就是人民参与政治决

31、策。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其前提条件;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原则,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民主以法制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关于一个地方能够用地方“民主”“公投”的方式从国家分离出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历史上,在个别国家的独立过程中出现了公投和间接公投的程序,但是,这些国家的独立并不是单纯靠地方“民主公投”的方式独立的,是多种因素和利益相互斗争与妥协的结果,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一、民主是以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条件的,一个地区若要以“民主公投”方式决定是否分离,必须首先要有足够的实力来建立稳定的政治统治,而且能够应对外来的各个方面的压力和对抗,包括经济的、

32、军事的、外交的等等方面的压力和对抗,否则,公投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二、民主是以法制为保证的,一个地区若想以公投方式决定是否从国家分离出来,必须要考虑其合法性。一是公投的发动要合法,不能强行要求公民公投;二是公投的方式要合法,不能强行或诱导或用贿票等非法方式让公民投分离或不分离票。三是要符合国家惯例和国家有关法规,得到国际社会和国家多数的认可。三、民主是以维护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一个地区是否分离,不能由少数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来决定,必须尊重每个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要保证每一个与这件事情相关的人的权利,以多数决定的原则来确定是否公投、以何种方式公投、哪些人参与公投等等问题。5从广义来说

33、,民主化需要做两件事情:1)合理界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的关系;2)在政府政治(公共领域)内部实现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按照现代政治的方式,组织和安排政治生活,依照民主原则组织公共权力。请结合所学知识,阐明邓小平对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实际贡献。 答: 1)与改革社会主义传统政治模式相联系,中国政治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命题就是中国政治的民主化。实际上这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中国政治民主化不仅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大国政治、社会主义属性等),而且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第三世界而言)。因此,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实际上也是在破解一道世界性的难题。2)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中最富特色的的地方

34、,就是对民主和法制的论述。从一般理论意义上讲,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可是这种理论上的概括一旦和具体实际相结合,情况就要复杂的多。因为民主是个既广泛又复杂的概念。3) 像中国这样的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先运用政权的力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上讲,人民有了广泛的民主,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主制度经常遭到破坏。邓小平敏锐的抓住了这个关键问题,提出通过健全法制来实现人民民主。4) 为了用法律来制约权威,反对将国家的稳定建立在个人的威望之上,邓小平又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特别强调“领导

35、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就把民主、法制和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体制改革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6马克斯韦伯从理论上分析了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和基础。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意识形态教育、经济绩效以及制度创新,也能够为一个政权提供合法性资源。请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及其建设途径。答:1)中国共产党执政来自于社会成员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拥护,来自于社会成员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正当性的认可。中国共产党经过了28年的艰苦奋斗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拥护,也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执掌政权的合法地位。但是,争得了政权并不能保证不丢掉政权,取得了政权的合法地位,并不意味着彻底

36、解决了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城市群众对党执政的合法性认识,直接影响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2)较长时期以来,关于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被认为早已解决了的课题,其理由就在于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具有较其它任何政党无法比拟的先进性;而通过革命武装斗争所奠定的党的执政地位,也始终被认为因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而不容置疑。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就执政党的地位来说,仅有历史的选择已远远不够。会的快速成长。这才是构筑中共合法性最坚实的基础性工程。3)我们看到,在当下中国,各类民间性社团及中介性经济和社会组织等非政府类机构已呈快速发展之势,而随着以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为显著标志的全球

37、化浪潮迅猛波及世界各个角落,更激发和强化了广大民众的民主要求、自由观念、权利意识、法制观念、公正与平等思想等等,有力地促进了基于社会分层前提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的兴起。中共必须切实调整自己的执政方略,在尽力提升作为政党自身治国理政能力的同时,还有待从以下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第一,理念上,切实转换政党和政府的职能,从控制社会向倚重社会转变,政党政府应交出自己管不了、管不好及社会广泛认为不应再由其掌握的权力,为社会中各类组织的成长提供应有的制度性空间。以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第二,途径上,积极培育一个自主和健全的公民社会。我们的实际国情及改革所选择的特定路径,决定了我国公民社会的成

38、长仅靠其自身演进是不够的。在当今世界,后进国家要重走西方道路去建构公民社会根本不可能。相反,以政府之力来推进则几乎是一切后进国家介入现代国际潮流的唯一选择。在当代中国,通过市场孕育的社会组织来承接政府的职能转移,从而形成国家市场公民社会的三维动态平衡。第三,着力点上,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也即促成我国社会中间层的快速成长,因为一个强大自为的中间层对能否有效托载起公民社会的职责意义重大。同时更是动力和保障。7区分政治权利、政治权力、政治权威含义的差别,并举例说明。答:1)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它具有强制性。根据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对权力加以分类,可以分为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力,合法性权力,操作性权

39、力以及人格性权力2)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政治权利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选举与被选举权;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的权利。3)政治权威指的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它通常与政治合法性相联系。政治权威就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即对政治权力正当性的认同。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它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82003年12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

40、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已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环境,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向国际社会郑重阐明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运用有关知识,结合大国兴起的历史事实,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答:1)中国“和平崛起”,靠的是开放价值与制度体系的形成,靠的是中国自身的发展,而不是靠战争掠夺兴起,这对历史上世界大国的兴起与战争掠夺相关大为不同,从而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开创一条新的道路,从而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将创造新的大国发展模式,给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和平崛起”,靠的是开放价值与制度体系的形成,靠的是中国自身的

41、发展,完全通过和平的方式来实现,与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它自己历史上的几个盛世王朝也不同。从而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将创造新的大国发展模式,给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中国崛起也在改变着中国与亚洲的关系。中国选择和平发展之路,并不是只求太太平平地埋头自我发展,而对世界事务不管不问。中国一向致力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一向伸张正义,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积极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方式化解地区纷争和危险,表现它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4)中国“和平崛起“,不仅改变着亚洲地区格局,也改变着世界秩序。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的发展,而且代表着亚洲的声音

42、与亚洲的崛起。 5)中国的“和平崛起”还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增大与整体力量的崛起,对全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将进一步展现中国作为爱好和平的大国力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建立更为公平的世界新秩序,将使世界格局发生新的变化,更趋均衡。9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答: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现状,从政治合法性角度分析,我认为当前我国政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公

43、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这是一个民主建设层面问题。解决途径: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给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正常的渠道和形式。所以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具体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问题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是一

44、个法治建设层面问题。解决途径: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对执法活动的有效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问题三:官僚主义作风、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滋生和蔓延,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是一个组织制度(管理)建设层面问题。解决途径: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

45、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问题四: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解决途径:增强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就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基层民主建设是落实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和政治保障。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10政治体系结构分析,请依照本结构图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政治的实际状况,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描绘中国现有政治体系构成及其结构关系(图示),加以简要说明;并简要阐述你对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看法。答: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是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的有机

46、构成。政治体系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政治组织,二是政治制度中国现有政治体系构成及其结构关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阶级特征、政治特征、思想特征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制度;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机构的设置按照为议行合一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我国的政党制度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和妇女组织;各社团通过通过利益表达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实现本社团成员的利益要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影响了我国的政治生活。有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政治体系为“铁三角结构”。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借鉴有关学者,有如下几种思路:1

47、、“三驾马车分权制衡管公务”。 “三驾马车分权制衡管公务”形式,就是指那种由社会主义的常设决策机构、常设执行机构、常设监督机构等三个常设权力机构即三驾马车,以分权制衡与合作的形式,共同管理国家和社会内部各级公共事务的当代中国国家和社会内部各个层级的公共政治权力结构方式和权力组织形式。2、“党委立宪制”。所谓“党委立宪制”,亦称“有限党委制”。它是以各级党委为领导核心,但其权力按宪法和法律以及党章规定,受不同程度限制和监督制约的那样一种领导体制和国家政权组织形式。3、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政治发展,不能是政治稳定,也不是经济稳定。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分为根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

48、面,其中,根本目标是政治民主化,具体目标是有效且有限的政府,实现途径主要是重塑社会权力结构。11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政治学知识,阐述你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认识和看法。答: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就能经过不懈努力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