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文学探析一、“知音”渊源“知音”二字的本义,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说,“知”属于“矢”部的会意字。甲骨文从口,从于(同亏,表声气),从矢。许慎说文矢部曰:“词也。从口,从矢。”又白部:“智,识词也。从白,从亏,从知。”由此可知“知”与“智”古本一字,在本义上皆为言词敏捷。清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更进一步印证知的本义为言词敏捷。从言词敏捷的基础上“知”引申为了解,晓得。正因为“知”有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两方面的内涵,才可由具体的义项转换为抽象的了解,晓得。这也正为“知音”中“知”的词义创造了条件。“音”则属于与言同源的会意字,二者是由同一个甲骨文字形演变而来,像是用口吹喇
2、叭的乐器形,表示发出声音。因此,从甲骨字形中“音”既可以表示语音,也可以表示乐音。为了区别字义,金文字形在口中加入一横,表示口中含物所发出的乐音,而不加横的表示语音,也就是“言”字。由此可知“音”的本义即为音乐,所以,说文音部曰“音为声也。从言,含一。”知音的本义在礼记乐记中最早记载:“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由此可见,“知音”的含义为“通晓音律”。而以“知音”为名词的故事还是伯牙子期的知音难觅,列子汤问载伯牙所念钟子期都能够有所了解,后子期死,伯牙遂绝弦,以表达对这位朋友的哀思。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知音”的义项已由具象化的“通晓音律”逐渐向抽象的“知己”转变,这符合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
3、也预示着“知音”的词性已由动宾关系向名词的转变。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记载:“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三国魏曹丕也曾于与吴质书中提道:“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由此可知,“知音”的概念自古有之,从词性分析,知音可有两种内涵:(1)“知”为动词,“音”为名词,前者为鉴赏的行为,后者为鉴赏的对象。(2)合为名词,指鉴赏的主体,大多数时候是指像伯牙子期式的鉴赏家,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含义便为鉴赏家一类的鉴赏主体。二、鉴赏主体常犯的三个错误“夫古来知音,多贱同而思古。所谓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也”,刘勰认为,人们自古以来便有觉得古代要比现代好的观点,这一现象并非偶然,我们现在仍然如此认为,刘
4、勰自身虽批评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其本人确实属于复古派的一员,其中抵牾的心理,反映了文学鉴赏主体的一个基本逻辑,我们不去探讨这种现象本身的好坏,而应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探讨,笔者认为有其语言、时代变化的原因。“贵古贱今”本就从时间的角度来论述文学鉴赏的一类常见错误,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时代的论“知音”从文心雕龙知音看刘勰文学鉴赏理论刘盛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自艾伯拉姆斯在镜与灯中首次提出文学四要素以来,西方文艺评论家在作家、作品、世界三要素的研究远大于读者这一要素,而反观古代中国,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很早就注意到了读者这一主体部分,本文将从知音篇浅论刘勰文学鉴赏理论,以期对今天我们的文艺
5、鉴赏提供借鉴。关键词:文心雕龙;刘勰;知音;接受主体作者简介:刘盛威(1998),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儒学文献整理与文学研究。26文学探析变化。拿 论语 来说,早在春秋便已成书。研究 论语的著作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对经的阐释也不仅仅以论语为参考对象,由经到传、注,由注到疏,历代的论语研究者从文本转向阐释之书,由此构成一个严密宏大的儒学体系。再者,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语言形式的转变使我们很难走入当时人们的思想世界,脱离了时代而空谈经义无异于管中窥豹,难见真章。刘勰注意到文学鉴赏主体多有贵古贱今的特点,无独有偶,到了清代四库馆臣编纂四库全书之时,收录的作品也多为明之前的作品,
6、拿戚继光止止堂集来说,四库馆臣评其诗文“诗亦伉健,近燕赵之音”。而唐代杜荀鹤唐风集提要评“诗多俗调,不称其名”。现代人脱离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对古代的认识经时代的不断丰富和雕饰,早已和原初的本来面目相差巨大,拿一个古人来说,可能只有和他同时代的人才能了解他甚至只有和他一起生活的才能了解他,更不用说和他相距甚远的我们了,时间剥离了人身上复杂的因素,只留下那最完美的闪光点,就像大浪淘沙,石中取璧,留下的只有最珍贵的那一部分,殊不知,整体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如果说贵古贱今是从时间上论述,那么贵远贱近则从空间上指出问题的所在。俗话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也是这个逻辑,人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对自己得不到的东
7、西倍加憧憬,而看不见自己拥有东西的珍贵。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与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布洛认为在日常的审美活动中,当主体与对象之间只有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可以说,距离是产生美的前提和条件。这种距离,是心理上的距离而非物理上的距离。而为何会产生美的认识,则在于审美本身是个非功利性的活动,距离的疏隔导致对审美对象的认识非功利性,正如李斯托威尔论述所说这种距离,既不是空间上的,也不是时间上的,而纯粹是精神上的。正是这样的特点,使得美感经验不同于愉快,不同于有用。自古就有文人相轻者,刘勰指出了一个问题,即在相同水平下,作者与批评者往往处于敌对状态,
8、“及陈思论才,亦深排孔璋”,曹植与杨德祖书拿陈琳与司马相如比较,说其“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由此可以看出刘勰对曹植其实是持批评态度,如果如曹植所说只有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才能对鉴赏对象进行评判,那么就会形成闭塞的环境,这种场面是不可取的。至于信伪迷真,则是另一极端。若让不懂的人掌握话语权,信口开河,夸夸其谈,则更不可取。因此,刘勰从鉴赏主体常犯的三个错误,即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三方面入手,指出鉴赏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至于其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刘勰认为与有形的麟凤珠玉相比,无形的文情则更难分辨,“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这与人们自身的偏好有关,人们往往只能看见自己感兴趣的事
9、物,与自己相背离的有的只是避而不谈,甚至反语相讥。另一方面,“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作品自身的复杂程度也加深了人们理解的难度。知音篇中,刘勰很早就注意到影响作品理解的两个主要因素,即作品和读者。正是上述所说读者的偏爱阻碍了评判作品的客观性,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刘勰旨在说明作为批评家应做到公平公允。批评必须有标准、有理论框架、有准则,而这个准则与个人爱好无关。若二者不符,要学会有勇气、魄力,舍弃自己的个人爱好,以文学批评为准绳进行评价。三、知音可知知实难知,但非未可知。刘勰从三方面论述了知音可知。首先,要做到“博观”。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积
10、累审美经验,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以达到自身“晓声”“识器”体会作品深层意蕴的标准和能力。其次,刘勰还提出“无私于轻重,不偏于爱憎”,即鉴赏者应有客观公正的鉴赏态度。这正与上文所举之事例不谋而合,若想达到“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的“圆该”境界,就不能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公平公允地品评得失。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得以提升强化,通过“观千剑”“操千曲”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需要注意的是,期待视野的拓宽需要有选择的选取鉴赏对象,当符合自己的期待视野时,人们的认知得到一次次的强化巩固,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通俗作品,而与之相反,当期待受挫时,人们才能通过思考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
11、,进而提高自己视野的宽度和广度。从刘勰的角度来说,“博观”要做到的便是通过实践去拓宽自己的视野,而需要指出的是,在文学接受的过程中还应做到博而不杂,即前面提到的有所选择,不是什么文学作品都需要读,不是什么作品都需要深挖。可以说,“博观”才能不致执一隅之解,从而不27文学探析断使鉴赏主体达到“不偏”具备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具备这些必备条件之后,还要掌握正确的观文方法。这便是刘勰首创的“六观说”。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由于刘勰并未详细论述这六种方法的具体内涵,因此,历代学者出现了不同的见解,这里笔者综合各家,取折中的释义析之。位体者,考察的是文章体裁和风格及其
12、体制要求;置辞者,文辞的安排;通变,对前人作品的因袭与变革;奇正,表现为一种奇正之风貌,即在作品中是否把握好二者对立统一之关系;事义,即用事用典;宫商,即声律。把握好理解作品的这六个角度,就能够达到“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境界。知音之难,知音之方,最后刘勰所述知音之乐更是把对知音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刘勰讲到“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披文是为入情,沿波是为讨源。前文所述的博观如果是文学批评的前提条件,掌握六种角度是为更好地欣赏作品,那么若想进一步达到更高一层,即入情,见心,晓声,识器则需要更高的要求。从接受美学来讲,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
13、看水不是水。第一重境界虽与第三重境界的结果相同,但我们很容易地就能分辨出来这三重境界其实是逐渐升高的状态,虽然境界的结果相同,但达到的过程却绝不相同。因此,理解文学作品时,不应纠结于对作品解读的结论,而应注重于得出结果的过程。刘勰所讲的知音之乐,正是在鉴赏作品时所不易轻易获得的乐趣。从鉴赏者的立场上来说,刘勰打破了作者对作品的权威话语,从读者的层面给人们以理解作品的机会,然而,他也提到“向东而望,不见西墙”的问题,指出了鉴赏者在进行鉴赏时容易有偏好,因此,他提出要用心体悟作者作品中的深层意蕴,“书亦国华,玩绎方美”,好的作品就像国中最美的花,但只有玩赏体味才知道其无比美好。刘勰注意到了鉴赏过程
14、中读者的重要性,但其中的美好需要极高的领悟力与鉴赏力,这种领悟力及鉴赏力就是要有深刻识照,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内心深处的感应、共鸣。这也是刘勰在知音之乐中所论述的更深一层次的体现。识照深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音在于所表现为“目瞭”“心敏”,在作品中能够“见异”“见奥”。也就是看到普通人所看不见的高深微妙之处,或者说成为作者所期待的“隐含读者”,理解作者在创作时内心细微深奥的内心世界。刘勰所讲“讨源”的“源”,“见心”的“心”。理解了作者的内心,与作者达到合二为一的契合,也便“歡然内怿”。四、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融合知音之难,但仍可知,刘勰的知音篇无疑是从鉴赏者的角度来为人们介绍了文学鉴赏的方法,无论
15、是将其归纳为鉴赏论还是批评论,都无可厚非,与西方文论所传承的鉴赏论和批评论泾渭分明的体系所不同,中国古代文论中鉴赏论和批评论从来都是相互交融的,读者既是鉴赏家也是批评家,知音的方式需要千百次的实践来提升层次,还需要一定的门槛和理论才能领悟真正的审美意蕴,在知音篇中,刘勰将鉴赏论和批评论融为一体,正是与中国古代寓于批评的鉴赏与寓于鉴赏的批评这一传统不谋而合。结语刘勰的知音篇从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三方面论述了文学鉴赏主体常犯的错误,也指出文学鉴赏需要通过“博观”达到“不偏”的鉴赏条件,进而通过“六观”法进行鉴赏活动,为鉴赏主体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同时将读者引入人们的视野,“知音”的过程,
16、其实便是读者鉴赏的过程,这种寓于鉴赏的批评与寓于批评的鉴赏正是中国古代文论所独有的特色,刘勰的知音篇无疑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对我们的鉴赏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许慎著,徐铉等校.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许慎著,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3刘熙著,毕阮疏证,王先谦补.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4陶礼天.知音与知味.论文心雕龙的知音批评模式J.文史哲,2015(05):65-76.5王瑾瑾.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文学批评鉴赏理论新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2):43-48.6胡红梅.论“知音”从文心雕龙知音看刘勰文学鉴赏理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91-94.7李进超.文心雕龙知音篇的中国古代接受美学理论J.社会科学论坛,2010(16):32-36.8蔡芹.文心雕龙知音之“六观说”内涵探微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5):38-41.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