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24KB ,
资源ID:644183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4418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教海漫记》读后感——陈鹏.docx)为本站上传会员【xrp****65】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教海漫记》读后感——陈鹏.docx

1、教海漫记读后感陈鹏 读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有感 于永正老师读了田冰校长的十二种素质,十二句箴言,写下了一篇名为感谢书的读后感;这些天我认真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真是感慨万千,受益匪浅,也忍不住写下了这篇感谢书,权当学以致用。 翻阅着厚厚的一本教海漫记,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不觉得枯燥,因为书中没有烦人的教条,没有苍白的理论,而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一个个有趣的生活片断。我仿佛走进了于老师的课堂,走进了于老师的办公室,甚至走进了他温暖的家庭。读了教海漫记我感触颇深,才知道名师的背后都有着非同一般的付出和代价,这也正印证了另一位优秀教师的话:名师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感谢

2、教海漫记的教育篇,让我明白了在教育的路上,要学会忍耐与宽容,不管你遇见什么样的事情,不管你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沉得住气,不能乱了阵脚。回想一下自己从教十四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容易动怒,就象于老师所说的:时时刻刻都有被学生推到愤怒边缘的危险。读了于老师四个小故事,我知道了老师的发脾气对学生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伤了学生,教育也就彻底失败了,最后自己因为生气还伤害了身体。我们坚决不能做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傻事。书里收录了赞可夫的名言,值得牢记:“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抑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

3、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在以后的教育过程,我一定要好好用上这一招。记忆非常深刻的是于老师用于 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法。堵截与疏导。我恍然大悟,更让我惭愧不已。自己面对那些调皮生、后进生,是那么的无助,而于老师却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进步。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希望我也能用这些方法让班里那几个学生进步。 感谢教海漫记的教学篇,让我心里的一个个困惑解开了。原来教语文真的很简单:精讲,多读;其实语文作业最简单:写字、读书、背书、作文。而篇章中讲述的作文教学方法,更是让我如获至宝,恨不能马上开学,马上就在学生身上试验一番。我有一个观点是与于老师非常一致的,那就是艺术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有重要的意义。我很

4、赞同书里收录的这几句话: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不懂音乐,人生是一个错误;重视艺术(特别是音乐)教育吧。愿我们学生的人生不是一个“错误”。很想告诉于老师:在学生踏进小学大门的那天,我就告诉每一个家长和每一个孩子,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每一个孩子要学会一门乐器。 感谢教海漫记的修养篇,教会了我如何与家长相处、交流,让我发现了自己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不对的,现在我明白了:和家长相处,也要处“心”,多份了解,多份情感交流,多份体谅与关心,就多份教育的希望与成功。也教会了我要懂得以人为镜。“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以贤者为镜,发现自己努力的方向,激励自己去争取;以不贤者为镜,则是透视自己的丑陋

5、,剖析自己,矫治毛病。更让我明白了,只有童心不泯,才能走进孩子的心里,才能完成教育使命。 读过了这本厚厚的书,有一个故事现在想起来还想笑:一个中学生问于老师怎样写论文,结果于老师给他讲了一个“疝气要动手术”的故事, 让学生听得手舞足蹈,心服口服。连我也觉得写论文真的不难,想想于老师讲的这个故事,就可以随手拈来。于老师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德国的海因曼麦说过的一句话“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来更能为之接受。”幽默在于老师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幽默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 在于老师身上,展示得更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不难

6、看出,于老师是一位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与孩子们同唱、同跳、同喜、同悲的老师,他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听他的课,感觉到的是轻松、生动、幽默、风趣,时间再长听者也不觉得怎么累。因为他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教学,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到知识,增长能力。记住于老师的话,“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 就让我们一起感谢书吧。感谢书的作者吧。感谢于老师。陈鹏 2012-9-5 第二篇:教海漫记读后感(陈爱华)教海漫记读后感 陈爱华 教海漫记这本书自从学校发下来后就一直束之高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我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教育是一门实践

7、性很强的艺术,在个人的悟性和资质一定的情况下,只能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他人的理论与方法未必适用于我,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往往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直到有一天,我百无聊赖之际,想起学校发信息说校长要检查读后感,才随手翻阅一下,却立即如中了魔一般,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这本书“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在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实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而在“掩卷沉思”之余,却又“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于老师通过几十年的小学教育经历,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名师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人

8、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而于老师,就是一个真正的“爱的教育”的践行者。本书的102篇文章,可以用一个“爱”字来串联,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正是这种爱,使于老师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教为荣,以教为乐,安贫乐道,无怨无悔。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正是因为这种爱,于老师了解儿童,理解儿童,信任儿童。读书有进步了于老师会摸摸孩子的后脑勺,课堂上于老师惟妙惟肖的表演常常赢得孩子们会心的微笑。他和孩子同唱、同跳、同乐、同悲。他能敏锐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懂得用最美的语言去激励孩子。在目中有人这个小故事里

9、,于老师告诉我们,在上课前,他会用眼光扫视一遍全班学生,对个别思想不集中,或者随便讲话的人,他会立即做出反应,但不会直接批评,往往是以表扬同桌来达到警告他的目的。于老师说这是“敲山震虎”。好一个敲山震虎哦,教育的艺术就在这里。作为老师,就应该像于老师一样,做到目中有人,要公正,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包容他们。读到这里,回顾自己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刚刚踏上讲台的时候,也是激情澎湃,爱心满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为学生的作业、考试而焦头烂额、着急上火的时候,这种爱已荡然无存,学生完全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了。 更为重要的是,于老师的爱是一视同仁的,不因学生的成绩是否优异、品行是否端正而厚此薄彼。在教育篇

10、中,大量我们眼中的“差生”在于老师的“爱的教育”下“改邪归正”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扪心自问:我对四(5)班46个学生一碗水端平了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我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关照”了周子乐、杜雨涵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生怕他们不能茁壮成长,却又对温鑫玺等调皮捣蛋的学生或者动辄厉声呵斥,“痛下杀手”,或者漠然视之,不屑一顾。诚然,我的内心是清楚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真没有“好”“坏”之分。经验证明,成绩不怎么样的学生往往更加知恩图报,有情有义,这从那些毕业后仍回母校来看望我的学生基本上当年经常被骂得“狗血淋头”可以看出,而曾经苦心栽培的“好学生”,早已音讯全无了。由此,我想起这样

11、一个笑话来:一位新老师到学校报到,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谈话:“你们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成为专家教授,会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你们班上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成为小学老师,跟我们是同行;你们班上 成绩一般、调皮捣蛋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成为企业家,会赞助我们学校;你们班上成绩最差、言而无信、嘻皮笑脸的学生,你更要对他好,他将来必定是政治家,决定我们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虽说只是个笑话,确实发人深省。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方能百花齐花,多元发展,和谐共存,单一的“学习高手”绝对是一种灾难。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走到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陷入迷惘、彷徨、反

12、思,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平衡。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有效整合。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统一。怎样才能既保证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又满足了当前应该教育的功利性需求。我曾经苦苦思索,不知所措,顾此失彼,力求面面俱到却事倍功半。在教学篇中,于老师同样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阐释了教学是一门艺术,展示了他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平实自然,得心应手,让我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一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其中,有两篇尤其让我获益匪浅,一是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是对我们“传统”观念的一种颠覆,见过太多的老师在上公开课时,课前总要铺垫一番,上课时才能按部就班,

13、环环相扣,如有某个学生“不按常理出牌”,或不按“计划”执行,则将打乱整节课的节奏,手忙脚乱。还有些老师课堂效果不理想时,总会埋怨学生“不配合”、“素质太差”,须不知,在于老师的课堂上,亮点总是出现在对“差生”的引导和提高上。还是于老师说得好:“如果课堂上学生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那还要老师干什么。要学生配合老师,那谁是主体。谁是学习的主人。”第二篇则是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读完此文,我的很多疑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没有纷繁复杂的形式,没有眼花缭乱的花样,化繁就简,反璞归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

14、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很久没有这样心无旁鹜、一气呵成地写一篇文章了,尤其是与教育有关的文章。四岁的女儿一诺在旁边端茶递水喂苹果,颇有点红袖添香的感觉。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似蜻蜓点水,虽肤浅却真实,权当抛砖引玉罢了。 写于2012年8月24日晚 第三篇:教海漫记读后感让自己成为一本书 读教海漫记 暑假里,仔仔细细地把教海漫记读了两遍。第一遍时囫囵吞枣,想全面地了解于老师一个在我心中丰碑一样的人。第二遍则是细加揣摩,细细品味,想从于老师的案例中吸取“营养”,为我所用,提高自己。两遍读完,获益匪浅。于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好学和善思“我从小喜欢读书看报。读初中时,语文老师夸我的作文

15、有老舍的风格,飘飘然竟萌发了当第二个老舍的念头,更是读的如痴如醉。除了读,就是写,咬着笔杆瞎琢磨月牙儿式的故事。不允许眼皮打架,一旦出现打架的苗头,毫不客气的拧开自来水龙头,让凉凉的自来水冲在脑袋上。星期天不允许自己逛街,只允许去图书馆硬是跟自己过不去。退稿信攒了一大箱,还是扶着脑袋写呀,读呀,读呀,写呀。直到1980年,才在徐州日报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没脑子的人,在江苏教育上发表了第一篇教学论文选材与命题,那时我已经39岁。”于老师之所以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和他长期以来坚持读、写是分不开的。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的人们说:学高为师。可见,当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至少是学高,能

16、传道授业解惑。具备这些也许只能做一个称职的教师,而能否做一个出色的、有成就的教师就另当别论了。所以,做一名出色的、有成就的教师,更应具备现代意识,读书,则是提高自己很重要的一个途径。现在的社 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作为教师,要想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更需要的就是读书了。 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谈到读书的乐趣时说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赏析文字的风景,感受文字的灵性,天地都在眼前,风景都在心怀,这就是读书最大的乐趣。的确,读书可以明智,可以培养一个人健康的生活态度。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相知的朋友促膝长谈,她知道你的苦恼、快乐,她陪你周游世界,带你穿越历史,解答你的疑惑,指给你前进的方

17、向。想一想,忙碌了一天之后,打开床头的台灯,黄黄的灯光下,拿起一本书,徜徉在那些或凄美,或感性的文字中,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读什么。可以是语文教学的专业书籍,还可以是消闲的小说、推荐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总之,开卷有益。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以想象,当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文化底蕴达到丰厚的时候,那他个人本身就是一本书,值得学生去静心体会;他的出口成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氛围、一种感染,值得每一个学生去用心体会;他举手投足间所展现出的文学修养会每让一个学生深深为之折服。课堂上老师或讲解或感慨或旁征博引或引经据典,对学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18、读书已经成为一名教师紧随时代步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愿更多的教师像于永正老师一样多读书,愿更多的老师成为于永正老师一样的隽永深刻厚厚的书。 第四篇:教海漫记读后感教海漫记读后感 夏持利 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学习的机会,踏上三尺讲台好几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级教师叫于永正。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聆听到于老师的古诗教学草,从此我便认识了于老师。在课堂上,我被于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深地震撼着。出于崇拜,在活动结束后,我也买了一本于老师写的教海漫记。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只是看一下目录,然后随便翻翻而已。由于自身内在的要求,本学期,我认真地拜读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读

19、完以后,感受很深。 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袒露。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教海漫记这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作为班主任我对教育篇很有感触,作为语文老师看了教学篇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看了修养篇更是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就得要做到教书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为关注的还是于老师写的教育篇。其中有一篇名为

20、忍耐宽容的文章让我记忆犹新,读了还想读。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就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学生有忍耐与宽容的,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与宽

21、容应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永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去仔细思量,只要你对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就行。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对教育篇中的翘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触。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表扬鼓励了自己,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

22、的表扬。而受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极少发生的事。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竖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教育是一门艺术。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学生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

23、就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了解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挑战。 此次拜读教海漫记,我深深地被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所感动,也被他对于问题处理方式的精妙所折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会一如既往地汲取于老

24、师的教育教学精华。我想,教海漫记一定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引领我去感受教育的真谛的。 第五篇。教海漫记读后感由于信息闭塞,没有学习的机会,踏上三尺讲台好几年我都不知道有一位特级教师叫于永正。一次县教研室组织的语文教学观摩活动,让我聆听到于老师的古诗教学草,从此我便认识了于老师。在课堂上,我被于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深地震撼着。出于崇拜,在活动结束后,我也买了一本于老师写的教海漫记。说实话,最初拿到这本书,只是看一下目录,然后随便翻翻而已。由于自身内在的要求,本学期,我认真地拜读了于老师的教海漫记,读完以后,感受很深。 这本书是于老师几十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

25、感的真实袒露。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教海漫记这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和其他篇。作为班主任我对教育篇很有感触,作为语文老师看了教学篇受益良多,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看了修养篇更是对以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老师,就得要做到教书育人,而且首先得育人,所以我最为关注的还是于老师写的教育篇。其中有一篇名为忍耐宽容的文章让我记忆犹新,读了还想读。我认为:忍耐与宽容是老师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著

26、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就是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新课程理念要求以全新的模式去培养人,如果我们还以一种“叫、喊、打、骂”的高压政策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就失去了一大半。我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一个对教育事业缺乏信仰的人,他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学生有忍耐与宽容的,许许多多的著名教育家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忍耐与宽容应该是一个永远值得探讨的话题,永远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实践去仔细思量,只要你对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就

27、行。读教海漫记,让我看到了一个特级教师许许多多平凡的地方。 另外,我对教育篇中的翘起大拇指一文深有感触。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为小的时候成功了某一件事受到表扬而使其立下志向并最终成为专家学者的,也不乏其人。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又何尝不是非常希望老师来表扬自己呢。梦想着老师能对着自己竖起大拇指呢。有的从事教育的同志认为:过分的表扬能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讲,这无疑是有它的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体验:老师表扬鼓励了自己,我们想的是明天我一定要做得比今天还要好,要赢得老师更多的表扬。而受到表扬之后就会骄傲,就会在别人面前趾高气扬,那是极少发生的事。依我看来,似乎还没有一

28、个老师把表扬用到了过分的程度,用到了足以使我们的孩子翘起小尾巴的程度,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老师的大拇指竖得太少了。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为优等生竖起大拇指,而为需要努力的学生竖起大拇指的时候却少得可怜,或者说几乎没有;我们多数情况下是为学生的成功而竖起大拇指,在学生失败的时候竖大拇指的时候几乎没有;我们为讨老师喜欢的同学竖大拇指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为比较有个性的学生竖大拇指的时候却非常少。教育是一门艺术。竖竖大拇指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尽管学生离老师心目中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我想,你竖起了大拇指就意味着他的进步老师已经心中有数,并及时给予了恰当的评价,让他看到了希望,让他了解到他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会记在心中的,让他树立起自信心,时刻注入不断进步的动力。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再怀疑他能不能进步了,因为他的进步只是时间问题。老师要及时地给予学生与“竖起大拇指”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时刻切身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呵护,让我们的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而树立一种健康、积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挑战。第16页 共16页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