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物理力、重力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力、重力教学要求 1. 力的概念 2. 力的示意图 3. 力的分类 4. 重力 5. 重心重点难点 1. 力的概念 2. 力的分类 3. 重心的变化教学过程 1. 力的基本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是_。任何力都具有施力物体和_。力不能_物体而存在。 (三空分别是“相互的”,“受力物体”,“离开(或脱离”) (3)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最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 (4)力的单位:牛顿,N (5)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或速度大小的
2、变化。) (6)力是改变物体_的原因。 (填“运动状态”) (7)力的作用可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比如拉力、推力、压力等,需要接触。电场力、磁场力、重力的作用可是不接触的) 总之,力有以下几种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要表示一个力必须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表示出它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矢量性。 2. 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示意图: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取标度并通过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它们的区别在于:力的图示除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外,还表示力的大小。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正好是力的三要素。而力的示
3、意图中并不表示力的大小,不取标度。 3. 力的分类(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它的两种分类方法):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摩擦力;弹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等(性质力) (2)按力的效果分引力、斥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拉力等。 (这里还有两个没有学过的知识,我们提前简单地做一下介绍。第一个是“弹力”,“弹力”这一概念是中学物理中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理解的概念,它包括三层含义,先是“变形”,二是“恢复原状”,三是“产生弹力”,然后叙述: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第二个是“电场力”,请同学们想象中学学到的“摩擦起电”中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4、初中学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实际上物理学上把这种力叫做电场力;同理,磁体间的作用力就叫磁场力。)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性质力一般不超过这六种。) 4. 重力: (1)概念: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注: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注:不等于垂直平面向下) (3)重力与质量的区别:第一概念不同,质量是“含有物质的多少”,而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第二是方向性不同,质量没有方向,而重力有方向,方向竖直向下;三是地域性不同,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重力会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和在月球上的质量是相同
5、的,但它们的重力不同。 (4)重力与质量的联系:在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即Gmg(g9.8 N/kg)(现在一定要强调“同一地点”) (5)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5. 重心: (1)定义:我们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到的重力都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注:物体的各部分均要受到引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认为集中在某一点,该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这里的规则物体是指“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均匀圆球、均匀木棒、均匀圆环、均匀长方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 (3)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位置决定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它的形状。 (
6、4)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任何物体都是这样。(比如:质量均匀的铁环,重心不在铁环上。) (5)确定不规则或质量不均匀物体的重心的方法:一是悬挂法。【模拟试题】 1.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列各力: (1)马水平拉车的力300N。 (2)用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大小200N,向右拉物体。 2. 把下列的力按“性质力”和“效果力”进行分类。 弹力、重力、动力、摩擦力、磁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斥力、引力 3. 判断题。 (1)物体的重力总是大小不变的。( ) (2)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3)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 (4)把物体从赤道拿到北极,物体的重力将增大。( ) (5)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6)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 (7)细绳下吊一小球,细绳的拉力总等于小球的重力。( )【试题答案】 1. (1) (2) 2. 性质力:弹力、重力、摩擦力、磁力 效果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斥力、引力 3. (1)(2)(3) (4)(5)(6) (7)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