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 世 志 黄 承 锋:卓 越 交 通 经 管 人 才 培 养 模 武 创 新 探 索 一教学园地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1 4 8 9 X 2 0 1 0 2 4 0 1 2 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木 以重庆交通大学为例 易世志。黄承锋 1重庆交通大学财经学院重庆4 0 0 0 7 4 2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成都6 1 0 0 7 4 全国交通大发展、综合交通枢纽及畅通工程建设为交通 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而交通行业 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 交通企业向集团化、现代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这种趋 势使交通企业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同时懂得交通、经济、
2、管理和工学知识,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强的卓越经济管理 人才需求量极大,而 目 前这种人才供给与储备十分短缺。适 应市场需求,培养符合交通行业需求的卓越经管人才就成为 交通院校不容推卸的责任。1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目标“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模式”以交通行业对卓越经 管人才的需求为背景,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确立“立足 西部、面向全 国、交通为主、兼顾其他”的办学定位,坚持“夯实基础、打通专业、注重实践、培养能力、突出创新、强化应用”的教学理念,着力培养创新、刨业和实践能力强 的经管卓越人才。为此,实验 区通过对市场营销、会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教学内容、课程 体系、实践环节
3、、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 的 改革,实现由偏重传授具体知识向综合性和整体性 素质教育转换,由过窄的专业教 育向厚基础、宽专 业转换,由强调共性教育向共性与个性教育并重转 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交通工程与技 术、经济、管理专业基础 扎实,知识面宽(既懂交 通,又懂经济和管理),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 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 能力,能够立足交 通,特别是能在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筑、施工企业,交通 工具及零配件制造与销售企业,交通运输服务等企业从事经 济管理实务工作和初步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2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模式:“干线可变支 线”互通模式 该模式的基本框架
4、设计如图l 所示。所有学生都需先通 过固定的路线,经过通识教育站,交通经济管理互通教育 站,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站,专业主干课程教 育站 等,这些站构成人才培养的干线。在第5 6 学期,学生学完 专业主干课程后,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设立相应的专 业方向,如国际物流方向、国际交通工程经济方 向等。第8 学期还可根据实习暴露出的问题或市场需要变化,开设专题 报告、讲座等来查漏补缺。这些根据市场需求设置 的专业方 向和专题报告、讲座及毕业实习站、毕业论文站等一起构成 人才培养的可变支线。而且通过交通经济管理互通教育站,学生已具备交通、工程、经济、管理等基础知识,因此,如 果 以后交通企业对经
5、济管理类人才 需求量小,而对交通工程 可变支线 1:国际交通工程经济方向 社会 需要 可变支线 2:国际物流方向 图1 “干线可变支线”人才培养互通模式图 本文是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 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项 目号:0 8 一 G J 0 8 0)、重庆市教委 市场营销专业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 目号:0 8 3 1 1 4 4)、重庆交通大学 交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 经管类专业学生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 究(项目号:0 8 0 3 0 0 9)等项 目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受重庆交通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资助。作者:易世志,重庆交通大学财
6、经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黄承锋,重庆交通 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西部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交通经济与管理。2 0 1 0 年8 月下 第2 4 期(总第2 1 0 期)中国教 育技术装备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嘲 一 一 三舌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晰 A lc 一 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 臻 教学园地 易 世 志 黄 承 锋:卓 越 交 通 经 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创 新
7、 探 索 1 3 管理、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则加强交通、工程等专业课程的 设置,实现交通、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就业市场导向的“互通”,从而构成人才培养互通式结构。3构建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干线可变支 线”互通模式的途径 为实施上述模式,提出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 施框架,如图2 所示。经 济管理 大类招生 4+2+1+1 时间安排 第 1 4学期 人 文 科 学 基 础 子 模 块 通识教 I l 交通、经济、管 育模块 I l 理互通模块 自 然 科 学 基 础 子 模 块 父 通 基 础 子 模 块 经 济 学 基 础 子 模 块 管 理 学 基 础 子 模 块 程以尽量扩宽、减少
8、重复为原则进行优化整合,增大学生 自 学空间和时间。3)专业课程实践化。为强化学生 的实践能力,所有专 业课程都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理论类课程、应用类 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分别达到该课程总教学时数的2 0 、3 0 以上:交通运输经济学、汽车营销策划学、物流规划等实务 类课程达N5 o 以上。第 5 6 学期 专业主干 及 方向模块 市 场 营 销 专 业 子 模 块 会 计 学 专 业 子 模 块 经 济 学 专 业 子 模 块 国 际 经 济 贸 易 子 模 块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子 模 块 第 7 学期 第 8 学 期 思 想 导 师、专 业 导 师、实 践 导 师 图2 人才
9、培养模式的实施框架 3 1按经济管理大类招生,实行“4+2+1+1”的时间安排 实验 区按经济管理大类招生,进校时不分专业。第 1 4 学期学习相 同的基础知识模块;第4 学期结束时学生根据 兴趣、爱好选专业,第 5 6 学期学习专业主干及专业方 向 模块;第7 学期顶 岗实习;第8 学期返校 学习有针对性 的专 题报告、毕业论文子模 块。这样 的设计,一是有利于学生 同时获得交通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 的基础知识并根据 兴趣选择专业;二是实习提前,时间延长,既有利于学生 全面掌握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也有利于学校在第8 学期根 据 实习暴露 出的 问题或市场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报告、讲座 等来查漏
10、补缺。3 2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1)课程设置模块化。培养方案将交通、经济、管理知 识综合化,将理论教学课程划 分为通识教 育模块,交通经 济 管理互通模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专业 主干及专业方 向模块,专题报 告、毕业论文模块。各子模 块见 图2。2)教学 内容整合化。通识教育模块课程 以打好基础为 原则,交通经济管理互通模块和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课 用 照 位 3 3改革教学方式 1)教学形式多样化。除了常规的课堂上课方式外,积 极探索采取每学期集中理论教学、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热点 问题专题讲座或报告、观看资料片 以及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 进行教学。2)教学方法 多元 化
11、。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 体”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改变“满堂灌”的说教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 心,除讲授、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方法外,探索并完善案 例互动教学、经管情景模拟、科研课题渗透、团队学习、课 业训练等多种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 的互动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3)外语教学过程化。要注重学生 的外语听、说、写的 基本能力训练,加强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规定双语教学 基本要求,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教材,逐 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使外语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 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4)实验教学开放化。实验
12、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在任 何时间申请 自主选定的实验,不断提高学生 自主实验率,增 生 旦_ 卜笠 垦 笠 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一 专题报告、毕业论文模块 一 一 立 体化 实 习模 块 一 创 创 实 践 能 力 培 养 模 块 1 4 易 世 志 黄 承 锋:卓 越 交 通 经 管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创 新 探 索 一教学园地 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3 4 构建“虚实结合、内外相伴、上下联动、看做关联、动 静互补”的立体化实践平台 1)丰富交通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训平 台。一是完善交通经济管理课程实训平台。要充分利用交通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的各种软硬件
13、资源,开展交 通经济管理各门课程的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及学生自主 进行的开放性实验实训项 目。二是搭建交通行业、汽摩 配行业等行业化校级实训平 台。引入用友U 8-a l l i n o n e、N C 及行业化案例,搭建 交通行业、汽摩配行业等行业化的实训平 台,从而使模拟 实训涵盖该行业整个业务流程、管理的各个领域。以交通 行业为例,涉及招投标管理、项 目(工程)管理、资产设 备管理、商业经营管理、集 团财务、资金管理、全面预算 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商业智能等。通过 该平 台,还可提供行业管理及信息化案例和该行业前沿企业管 理问题及难点,作为学生创新的出发点;学生可借助该行 业
14、实训平台深入学习与 了解 该行业,通过该行业 管理及信 息化案例,了解 实际企业中亟待解 决的管理问题。引入 用友创业者 电子沙盘系统,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 意识和能力。引入用友E L e a r n i n g 学习平台及管理信息 化课程,搭建实验区甚至学校范围内学生、教师 自主学 习 平台。将一些外部交通经济管理精 品课程或交通企业 内训 课程放在平 台上,学生可随时随地在平台上通过 自主学习 拓展知识 面,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将过去主要是毕业 后在企业参加的职业化培训前置到在校期间。引入用友 交通项 目管理沙盘、交通设备分销零售沙盘等,通过沙盘 演练,使学生全面 了解交通项 目管
15、理、交通设备分销零售 全过程。2)搭建交通企业在线创业实训平台。建设实验区在线“模拟公司”创业实训平台并充分利用中国创业实习网,开 展交通企业在线模拟创业实训。实验区“模拟公司”创业实 训平台和中国创业实习网是分别在本实验区局域网和互联网 上构建的企业创建和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模拟仿真平台,两网(互联网和实验区局域网)互动,构成一个统一的在线 创业实训平台,学生可在此仿真实训平台上进行交通工程施 工、交通设备制造、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交通管理等交 通类企业的创业、创新、实践训练。通过该平台可同步进行“创业过程实习、经营业务流程实习、管理流程实习和 岗位 技能实习”等多层次、多方式的实习与实训。
16、3)搭建交通经济管理第二课堂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参 加实验区组织的汽车营销策划大赛、运输规划技能大赛、物 流管理大赛、交通企业品牌策划推广大赛、明日交通经济管 理精英大赛、交通设备市场调研大赛、交通企业公关危机处 理案例分析与点评、交通企业 电子商务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第 二课堂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学习能力。4)建立学生创业实践亭和创业公司。在校园主干道路 两旁有利位置建立2 0 个学生创业实践亭,同时学校划拨位于 竺 !苎 !塑!璺 笙 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教师和学生生活区的经营性商铺约2 0 0 0 平方米供学生创办 公司。创业实践亭和创业公司均由学生自行选择创业项 目并 进行经营管
17、理,创业公司采取公司化运作,实验区可对学生 提供启动资金贷款并配备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二者均可供 学生进行短期、静态参观实习和长期、动态工作实习,从而 达到“看做关联、动静互补”。5)搭建校外实习平台。在交通及相关企业建立大量校外实 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实习机会,从而使学生将所 学知识运用于交通相关企业的经济管理实际工作中去 上述实践平台既有模拟的,也有真实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既有线上(以网络为依托)的,也有线下(不 以网络为依托)的;既有参观 的,也有实做的;既有静态 的,也有动态的,它们共同构成“虚实结合、内外相伴、上 下联动、看做关联、动静互补”的立体化实验实训实习平
18、 台,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3 5实行“思想导师+专业导师+实践导师”的“三导师制”从大学生进入学校开始,每个学生配备3 名导师思 想导师+专业导师+实践导师。思想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习和 生活、思想方面 的指导。专业导师通过开展专业学习指导 讲座、布置阶段性 的专业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指 导,使学生明确专业学习方向,并引导学生进行课程选择、参加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实践导师 包括校内实践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校外实践导师主要是在 第7 学期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从校外聘请在交通经济管理岗 位上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承担,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单位期间 的具体指导工作;学
19、生在其他时间所进行的分散实验、实 训、实习的指导则由校内实践导师承担。4卓越交通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 4 1实现教授治教 成立交通经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规划建设教授委员会,由交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知名专职教授、特聘教授和 实务部 门的“双师型”兼职教授组成,负责制定整体规划、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配套措施等文件;制定阶段性工作计 划;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与评估,出台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教授委员会使交通经管卓越人才培养有了智力保障,既体现 教授治教思想,也保证交通经管卓越人才培养与企业 需求变 化同步。4 2打造产学研共生链 依托学校交通、经济、管理教学研究及实验平台,集合 优秀师资,加
20、强与交通企业及交通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产 学研合作平台,打造产学研共生链,形成由学校和实验区教 学研究及实验平 台、交通企业及交通科研院所组成的卓越交 通经管人才培养合作网络。1)通过此网络,实验 区可为交 通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卓越经管人才,并可进行继续教育培 训,提高现有人才素质。2)合作网络 中的企业既可为实验 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场所,也可提供理论素养高和实践能力 强的经管专家作为学生实践指导教师。3)实验区可把教师 送到合作企业中挂职锻炼,或通过项 目咨询方式,密切专业(下转P 3 2)3 2 张 春 荣: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浅 析 教学园地 学、高职教育理论
21、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并且通过考试取得相 关证书;专业课教师需经常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学习操作技 能,并考取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3)逐步在专任教师 中根据个人不同的经历、资格和能 力,分别进行“双师经历”“双师资格”“双师等级”的资 格认定,达到任职教师的要求,以便能胜任高职教育岗位,担当起高职教学任务。通过上述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按照高职教育的特点和 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构建一支既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促进高职教 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4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当前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解决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相分离的问题,理论教学在教室进行,实践教
22、学在实 训现场进行,这种相分离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和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教 师应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 高等教育学 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和任务驱动、项 目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突出技 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技术操作,注重操作过程,突出实 用性、实践性,以确保学生真正学到技能。同时还应改善实 习和实训条件,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4 3推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过渡,要大力推行产学结合,走校企合作道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和其他类型的产
23、学合作教育模式,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 良好 的实习、实训、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实现师资、教学资源等 方面的共享。产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工作 岗位的经历和 体验,从而为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造了条件。总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这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职教育发 展的必然趋势。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是当前 高职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只有学校、企业、教师 等多方共 同努力,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才能为社会提供高 素质、高技能的有用人才。(上接P 1 4)教师与企业的联系,做到教学和实践良性互动,将其培养为 走上讲台,把其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
24、富的实践经验带给学“双师型”教师。4)合作企业 中有较强理论功底又有丰富 生。同时还可聘任其为交通行业卓越经管人才培养模式规划 实践经验的经管人才可受聘为实验 区“双师型”兼职教师,建设教授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实验区教学指导。参 考文献 1 卿志军 建设新闻专业立体型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J 高等教育研究,2 0 0 9(2):4 4 4 6 2 李俊生,林光彬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辟创新实验区培养财经创新人才 J 中国大学教学,2 0 0 8(8):2 O 一 2 2 3 单安山,高越山,宋政芬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业人才 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9(1):1 7
25、2 0 4 谢胜强,陈德棉,陈盈盈,等 国外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特点比较研究 J 科技创业月刊,2 0 0 9(2):8 7 8 9 (上接P 2 6)从而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从心理学上讲就是给予 学习动机中,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内在 的、原有的基本 学生及时的动机强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的 动机,如果能够加 以强化,激发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则能够 情感体验,从而明确 目标方向,激发上进心,激励其奋发向 使学习深入持久地进行。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灿 上的学习精神,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烂的古文明让世人叹为观止,崛起中的中国也举世瞩目。教 4 2注重转换教师角色,激发
26、留学生学 习的兴趣 师如果在教学中适当补充学生感兴趣的中国文化风俗,不仅 教师要注重创造环境条件,努力使留学生教学中汉语 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更能满足学生内在的 的学习接近母语习得过程,加强课堂听说的训练,使学生在 求知欲,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习 交际时暂时忘却本族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学生看到 自己 动机,提高教学效率。实际运用汉语的能力,自然能激励学习动机。同时,教师注4 4 注重举办旨在提高留学生学习能力、学 习效率的课外文 重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氛 化活动 围,选择生动风趣的教材等都是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引导 如留学生国际
27、文化艺术节、异域文化研讨、留学生教育 其主动学习的良好途径。质量活动月等都是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求知欲、端正 4 3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强中华文化知识教学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参考文献 1 王孝娃,杨林胜,陈纭,等 初中学生家庭关系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 0 0 5(1 4)2 刘淳松,张轶民,张红,等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年级及学科的差异 J 中国临床康复,2 0 0 3,9(5)3 金毅,王克荣,刘芳,等 中专学生的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 0 0 5,1 9(7)2 0 1 0 8 月下 第2 4 期(总第2 1 0 期)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