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林树森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2月24日) 春节刚过,省政府就在这里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认真总结这些年我省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水利建设和发展工作,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决心。在这次会议上,智明同志将作总结讲话,黎平同志将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与会的同志还要进行工作交流。希望大家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方向、坚定信心、明确任务,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水利建设和发展的积极因素,努力把今年的水利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不断推动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近几年
2、我省水利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春节期间视察我省时作出的重要指示,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主线。几年过去了,盘点我们所做的工作,到底哪些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去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作过一些分析。应该说,这几年来,我省各行各业发展均有了很大进步,为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良好基础的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财政支出。去年达到1358.76亿元,是2005年520.73亿元的2.6倍,今年肯定超过1520.73亿元,五年时间,头尾年增加1000亿。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达到2438.18亿元,是
3、2005年1018.25亿元的2.4倍,今年肯定超过3000亿元,也是头尾年增加2000亿。三是低保、医保、“普九”、农村危房改造等重大民生问题通过系统的制度安排从总体上得到根本解决。四是交通。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2008年开工建设后,去年贵阳至昆明、长沙、重庆、成都快速铁路又获国家批准立项,支撑省会贵阳通往全国七小时快铁交通圈的几条骨干铁路全部纳入国家近期建设计划;县县通高速公路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去年建成通车里程1188公里,是2005年的2.1倍,目前在建2023公里,预计到2013年将达到4000公里。五是水利。近几年,在中央和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省上下的
4、共同努力,我省水利建设的一些重要指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整个水利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长期以来,我省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最大的原因就是投入不足。直到2005年,全省水利总投入仅为7.75亿元。为了加快水利建设,2006年下半年我们调整了财政支出结构,省级财政新增1亿元用于水利建设,此后每年都不断增加水利投入。去年全省水利投入达到55.1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6.1倍,其中省级财政投入23.6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9.8倍。2006年至2009年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131亿元,是“十五”的2.15倍。 第二,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的水利建设攻坚战向
5、纵深推进。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全力推进“滋黔”一期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烟水配套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等一大批水利项目加快实施,去年全省新增解决3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近四年已累计新增解决744万,相当于“十五”的1.2倍,“十一五”规划解决1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可确保完成;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从2005年的0.37亩提高到去年的0.58亩,增加0.21亩,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农村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面积的目标任务。正是由于这些年我省水利条件不断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度增加和农业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对有效抗旱发挥了积极作用,去
6、年我省在遭遇高温干旱天气的情况下,粮食又获丰收,总产量达到1168万吨,创历史新高。去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较快的年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水利等基础条件得到了改善,不仅粮食生产有了保障,而且农民可以腾出更多资源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通过种植蔬菜等大宗特色农产品,发展商品经济,增加收入。 第三,初步探索出了适应我省省情的现代水利建设新路径。针对我省地形起伏大、水渠漏失率高、渠系水利用率低的实际,2007年以来,我们按照现代水利的理念,积极推广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集约节约用水、提高水源工程利用率,促进水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探索了路子。
7、目前全省通过长距离管道集中式输水已解决2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最长输水管道达到了39公里。去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工了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这样一个贵州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项目,支渠以下均设计为管道输水,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同时,针对我省地下水资源丰富、补给充足、水质优良、勘查开采成本较低且合理开采不会造成地表塌陷的实际,我们加大了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力度,使地下水在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07年以来全省投入资金1.2亿元,已在缺水地区勘查钻探地下水成井231口,总涌水量每天16.7万立方,提供开发利用前景较好、近期可集中开发供水的地下河60条、岩溶泉210个
8、,可解决18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近几年我们初步探索出的统筹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施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实现水源高水位高用、低水位低用的路子,就是一条适应我省省情的现代水利建设之路。 近几年我省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我省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迈出了重大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民生的改善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奋战在全省水利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我省水利建设面临实现更大跨越的良好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水利建设面临良好形势,完全有可能实现更大的跨越。
9、归纳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 第一,我省水利事业发展持续向好的态势已十分明朗。现在大家讲到形势,都认为今年整体经济形势还不明朗,不确定因素很多,是最看不清楚、最复杂的一年。但对于我省水利建设来讲,不存在看不清楚形势的问题。从已有工作基础看,这几年来我们在水利基础工作薄弱、财力紧张的困难情况下,仍然实现了水利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坚定了全省上下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的信心和决心。从水利建设面临的宏观环境看,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水利上,并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等重要文件中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这为我们加快水利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从水利投入看,现在国家在重
10、视大江大河水利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水利工程的投入,这为大工程相对较少的我省争取中央更大支持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随着我省财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完全有能力拿出更多资金用于水利建设。今后一段时期,无论是中央还是省里,对水利的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因此,当前我省水利建设面临的形势是十分有利的,全省上下特别是水利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形势看清,不能有丝毫动摇。 第二,我省水利建设初步进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我多次讲过,对于当前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最关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目前我省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我们的发展
11、即便暂时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但只要是可持续的,下一步可以调整、修正,使国民经济逐步纳入全面、协调的轨道;如果我们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那么再全面、再协调,几年过后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了。大家都很清楚,这几年我省水利建设无论是投资、工程,还是整个思路,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现代水利理念的,也就是项目设计和技术手段要科学、合理、有效,工程质量要有保障,今天做的一定要对明天有用,不能做无用功。前些年我省水利投入一年才一两个亿,投资少、工程量少,还没有条件提现代水利。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在讲现代水利,就是因为有这几年水利建设打下的基础,有持续大幅度增加的投资保障,我们加
12、快现代水利体系建设具备了客观条件。现在大家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并不是把他当作一个口号,而是用来指导、衡量、考虑我们的工作。也正是因为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才初步进入了现代水利建设的轨道。 第三,依法治水在全省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的最基本要求。应该讲,这几年我省在依法治水上是做了大量工作的。一方面,我们在立法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制定出台了XX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XX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XX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XX省水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府规章;另一方面,在执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行为
13、。特别是通过依法征收水利规费,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而且为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提供了重要补充。尽管目前我们在有的方面还存在缺陷,特别是在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还亟需加强,包括如何尽快适应全流域水利建设管理的新要求,都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但这些都不影响一个既定事实,就是这几年全省上下在依法治水上已形成共识,水利事业发展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四,我省引进、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干不成。而通过实践引进、培养、锻炼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年,我省水利系统就是这样干的,通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这个大舞
14、台,引进、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不少基层单位都引进了大学毕业生,很多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水利工作者,也积累了新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贵州做事,千万不要因为工作水平起点低就轻易放弃,只要大家认准目标,咬紧牙关,硬着头皮,把住质量,齐心协力把事情做完,整个工作水平就上去了。有了第一次成功,就会有第二次,只会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就拿正在建设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来说,只要我们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把这项工程做好了,肯定可以锻炼出一支高水平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队伍,届时我们就可以把整班人马调过来投入到开发其他大型水利工程中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不仅要靠待遇留人
15、、感情留人,更要靠事业留人,只要能让各类水利人才的事业发展有空间、有舞台,同时把教育、医疗、居住等配套环境营造好,解决他们的子女就学、家庭生活等后顾之忧,我们完全可以吸引和留住更多水利人才,以适应全省水利事业加快发展的需要。 三、科学统筹,加快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 对于构建现代水利体系的基本原则、目标设置和内容确定,我在去年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已经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希望大家继续抓好落实。在我省可供利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加快现代水利体系建设,关键是要系统谋划、科学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具体来讲,无非就是三件事: 第一,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水源是水利建设的基础。成都平原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
16、”,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有保障,仅一个2260年前修建的都江堰,水量就超过100亿立方,而我们现在全省一年的用水量还不到100亿立方,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所在。我省有93%是山地,每年平均有1240毫米的降雨,到底我们有多少水源可以利用,必须首先搞清楚,否则水利建设永远摆脱不了被动局面。水源无非就是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对地表水而言,这是我们传统水利工作的关注重点,我们有经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系统地分析和提高认识的概念。另一个不是我们传统水利工作关注的重点领域就是地下水。这几年省里为什么要下那么大的决心搞地下水勘查。说到底就是为了找水源。省里对地下水勘查的投入是一年比一年多,2007年我们安排了200
17、0万元,2008年安排了4000万元,2009年安排了6000万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根据我省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水资源赋存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勘查,真正把全省水资源状况摸清搞准,在此基础上,以地或县为单位编制水资源利用规划,统筹推进水源工程建设。需要指出的是,有的同志认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之后,我省就没有大的水利工程了,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说法,把全省水源资源系统分析和综合,贵州还会有更大的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统筹解决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和其他用水问题。要在进一步调查摸清用水需求状况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布局水源工程和取水点,统筹解决各类用水问题。在供水的时序上,要先解决成片
18、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再逐步解决其他用水。要进一步深化水价改革,积极探索循环用水等途径,促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对水质既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又符合人畜饮水要求,且水源有足够保证的,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整合相关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水源工程的综合效益。对水质只能满足农田灌溉需要,但达不到人畜饮用水要求的,要根据人畜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布局水处理净化设备,以满足不同用水对象的需要。对水质不达标的,从源头就要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要求进行处理,坚决避免因水质问题影响人畜饮水安全,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坚决避免出现水质性缺水。 第三,统筹解决不同高程、不同地质条
19、件地区的输水问题。要按照现代水利理念,因地制宜确定输水方式,是自流还是提水,是渠道还是管道,要进行系统考虑。对于输水范围,首先应立足于县内平衡,如果一个县内能平衡最好,这样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更有利于调度;对于水源的确比较匮乏的县,可以采取跨市州地的办法,从水源充足的县调过来。我省平均年降雨量1240毫米,事实上也存在降雨分布不均的问题,有的县年降雨量也就几百毫米。所以一定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把输水问题统筹解决好。实践证明,由于我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实施以管代渠、长距离管道输水,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广大农村缺水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解决水源的基础上,把长距离管道输水作为
20、集约节约用水、稳定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和建设现代水利的重要抓手,大力进行推广,力争有更大突破。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系统的思维和大统筹的办法去推动水利建设,总有一天我省会成为全国用水条件比较好的一个省。从2007年到2009年这三年,我省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0.21亩,达到0.58亩,接下来我省水利建设无论是投入还是各方面条件都比过去三年要好,如果后边三年再增加0.22亩,本届政府任期内就可达到0.8亩,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按此进度,如果“十二五”后三年再增加0.2亩以上,就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绝对是一个奇迹。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建设是下了大决心的,只要大家紧紧围绕省委、省
21、政府确定的目标,加强科学统筹,尽心尽力、扎扎实实地去开展工作,长期困扰我省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一定能从根本上加快得到破解。 四、真抓实干,认真研究解决水利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我省水利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已非常清晰,目标已十分明确,关键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认真研究解决当前我省水利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一步一步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关于“滋黔”二期工程。目前我省列入全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的“滋黔”一期工程项目只有桑郎、冷水沟两个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原来规划的烟水配套工程也即将完成,全省水利建设掀起了一个新高潮。但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不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省新上一批项目,“十二五”将陷入
22、没有水利工程可干的被动局面。为此,去年11月,我们专门到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进行汇报,争取国家将我省“滋黔”二期工程17个中型水库纳入国家规划,并支持尽快开工建设。国家发改委、水利部、长江水利委、珠江水利委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表示,将充分考虑贵州的特殊性,想办法把“滋黔”二期工程挤进全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至少要让贵州“十二五”有活干,保证贵州整个水利建设工作能够不断向前推进。省水利厅、省发改委等部门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继续加强向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认真做好项目跟踪落实的各项工作,各地要积极配合做好项目有关前期工作,全力争取“滋黔”二期工程尽早纳入国家规划启动建设。 (二)关于国家和
23、省已经批准实施的水利项目。对这些项目,要抓紧进行全面梳理,切实摸清项目进展情况,逐项进行督促检查,力争今年内把已批准实施的水利工程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掉。对每一个工程原来投资、调概后的资金缺口等问题,都要组织专家、设计单位去重新搞清楚,一个一个研究解决。包括“滋黔”一期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该开工的要尽早开工,该加快建设进度的要加快,该完工的要尽快完工,该消号的要坚决消号,绝不能搞“胡子”工程、“钓鱼”工程。事实反复证明,凡是搞“钓鱼”工程的,没有一个真正“钓”到的,最终都是把自己“钓”进去了。只有把已经批准实施的项目尽快完成,我们才能取得国家的理解和信任,才能争取
24、国家对我省水利建设的更大支持。 (三)关于烟水配套工程。国家烟草专卖局支持我省实施的烟水配套工程,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高了烤烟生产能力,而且对于我省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按计划,“十一五”国家安排我省的600万亩烟水配套工程将在明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高质量完成600万亩烟水配套工程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在“十二五”支持我省再实施一批烟水配套项目,促进我省烟草行业和水利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四)关于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据省水利厅测算,要实现2015年达到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需要新增和改善灌
25、溉水田面积668万亩。去年,省财政厅与省水利、国土、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整合安排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达17.9亿元,按照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每亩投入财政资金1200元的标准计算,采取资金整合的办法,全省每年可建设高标准农田150万亩。随着中央和省对水利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今后这方面资金还将进一步增加,五年内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关键是要按照现代水利的要求,高起点实施一批水利建设示XX县区,集中力量树立样板,为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经验和路子。去年,省水利厅联合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整合部门相关专项资金,围绕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建设规
26、划,在XX县区和XX县区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进展顺利。今年还将增加4个试点县,2011年以后逐步推开。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整合力量,进一步加大对各地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力争早日建成农村人口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 (五)关于单项急需的水利工程。解决与水有关的问题,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水利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水利的观念,坚持既有一般、又有特殊的原则,围绕提高全省生产力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及时组织实施一些单项急需水利工程。比如,为了促进茅台酒厂持续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强茅台镇环境整治和规划建设的重大决策,其中关键就是要将茅台酒厂职工和茅台镇部分居民逐步搬迁到XX县区中枢镇。
27、但由于中枢镇用水比较困难,要实现居民搬迁,必须通过实施单项急需水利工程,尽快把中枢镇的用水问题解决好。又如,XX市有企业反映,他们新建的一些水泥、煤化工项目由于用水紧张,制约了项目的生产和发展,水利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研究通过实施单项急需水利工程等办法,帮助这些企业把用水问题解决好。 (六)关于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目前,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资金等都已经落实,关键是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工程早日建成发挥效益。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沟通,把我省建设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的整个计划汇报清楚,争取国家尽早下达安排资金。同时,要会同XX市的市政部门,
28、共同研究黔中水利枢纽工程蓄引的水进入安顺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成本变为居民的自来水。我个人的看法,过安顺后就可采用管道输水,在清镇建城市的自来水厂,原水在清镇处理后直供XX市区,而不用把水引入红枫湖后经过处理再送贵阳,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有效避免二次污染。具体怎么输更合理,省水利厅可商XX市政府,组织有关力量进行科学论证。 (七)关于水旱灾害防治。由于我省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造成旱涝灾害频发,对这个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要进一步加大水旱灾害防治力度,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坚决避免出现大面积人畜饮水困难,尽最大力量减少山洪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耕地的破坏,特别是要坚决防止发
29、生群死群伤事件。要加强对受水旱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的调查,并在这些地区优先安排水利项目,切实解决水旱灾害问题。 (八)关于工程质量检查。工程质量是确保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只要我们能够保证每年做的水利工程质量都能过关、能够真正长期发挥作用,我省工程性缺水问题总有一天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要切实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查和监管,确保建设的每一项水利工程都能真正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的检验,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只要工程质量有保证,哪怕慢一点也没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最重要的。 当前,我省水利建设正处在攻坚克难、奋力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全省水利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光荣而
30、艰巨。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水利建设成果和齐心协力抓水利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水利建设能够实现更大跨越的各种有利条件,坚定不移地按照系统的思维和大统筹的办法推进现代水利体系建设,为加快破解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工程性缺水难题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王三运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三运省长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三运(2011年9月20日) 安徽是一个水利大省。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历来是事关全省发展和民生福祉的要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我省水利的改革与发展,是关系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今天,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
31、水利工作会议,就是要深入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适应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推动安徽水利的跨越式发展。 刚才,宝顺书记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精辟分析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的精神实质,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安徽水利建设的战略意义,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领会宝顺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全面抓好贯彻落实。围绕贯彻落实好宝顺书记的讲话要求,下面,我讲六个具体问题。 一、准确把握“水利安徽”战略导向 1安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水系,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水多、水少、水脏的问
32、题,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问题,始终是牵动全省发展命脉的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人民为除水患、兴水利开展了一轮又一轮大规模建设,实现了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我们抓住国家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的机遇,着力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全面建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顺利完成139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妥善解决124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成功战胜多次严重洪涝干旱灾害,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治水安邦永无止境,兴水富民任重道远。特别是在全球性水资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省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严峻挑
33、战。一方面要看到,我省防灾减灾能力不足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面对近年来气象灾害多发重发之势,防洪抗旱减灾基础建设和能力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看到,我省是水利大省又是水资源十分短缺、分布严重不均的省份,全省年均水资源总量只有71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1204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新安江流域人均6204立方米,长江流域人均1692立方米,淮河流域人均675立方米,南多北少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淮北地区拥有全省38.6%的人口,但只有全省15.7%的水资源,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需要。这些情况表明,水 2利问题仍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兴修水利、根
34、治水患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面对我省水利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我省新时期水利的改革与发展,要按照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顺应水利工作的战略性要求和阶段性特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治水,推动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从安徽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实施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统筹推进工程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的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配套完善的防洪减灾综合水利工程体系、合理高效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体系、综合防控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总体上看
35、,“水利安徽”战略是一个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治水方略,必将对安徽水利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而有力的推动作用。 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水利安徽”的战略目标,坚持民生优先、人水和谐,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坚持综合治理、强化保护,进一步突出水利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真正让水利成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成为农业丰收的基础支撑,成为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成为生态安全的源头保障。 二、持续加强基础性水利工程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我省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多年来大规模建设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领域,提高标准,努力建成更为完善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推进中,要突出“三抓三加强”。 一
36、要抓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在加快推进新一轮治淮的同时,突出抓好长江干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长江干支流治理,主要是实施好长江干流及滁河、青弋江、水阳江“一干三支”工程。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后,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进程将明显加快,要突出解决好皖江河势不稳、岸线崩塌、洲滩圩垸安全性不高等问题,着力提高三大支流防洪标准,切实保障皖江示范区“两区三片”防洪保安需要。中小河流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我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其中中小河流281条,目前已有224条列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第一期85条治理任务按要求必须在明年底完成。各市县要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加强组织调度
37、,落实工程措施,特别是水患较重的史河、淠河、大沙河、秋浦河等河流的治理,要重点调度,率先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后期任务相当繁重。我省有5290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13座、中型水库104座、小型水库5173座。目前已完成病险水库加固1846座,其中大型8座、中型81座、小型1757座。省里已经明确,到2013年完成新一轮国家规划内1066座小型水库加固,到2015年再完成1100余座一般小 (二)型水库加固,到2020年全面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各 4地要按照规划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举措,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除险加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水库管理维护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去年省里已经
38、出台了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各地都要结合实际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没有出台的要抓紧出台,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一座,管护加强一座,安全到位一座。农田水利建设,目前基础薄弱,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全省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当时条件所限,普遍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等“先天不足”,加上多年运行缺少管护,又出现建筑物及机电设备老化失修、沟塘渠道淤塞等“后天不良”,全省机井完好率只有60%,塘坝工程完好率只有30%,灌溉泵站的实际灌溉保障率不足70%,排涝工程的排涝标准只有3-7年一遇,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39、。近两年的持续干旱,进一步暴露了这个“软肋”。省里已经明确“十二五”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灌区骨干工程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塘坝扩挖和沟河清淤等工程实施,改善除涝面积1500万亩、净增除涝面积1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40万亩、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受益区500万亩。各地要以提高抗旱供水和防洪除涝水平为主要目标,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区域,以集中连片治理为关键手段,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程的实施。近年来,我省不少地方在治理易涝农田、疏浚 5沟渠、新建修复桥涵、新打修复机井方面,做了大量实在实效的工作,在旱涝兼治、排灌结合上,探索了很多
40、好的经验。从全省看,这一阶段用于农田水利的投入和工程量,超过过去 一、二十年的总和,这为战胜连年的持续严重干旱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成果和经验,要不断巩固、推广和扩大。 二要抓项目,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工程性水利,项目工作是第一抓手,要集中精力、加快步伐,做好项目谋划、论证、储备、争取工作。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之后,是争取项目和落实项目的最佳时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密切加强与国家部委的衔接,提高项目的可批性和成功率,尤其是一些重大水利工程,要千方百计挤入国家的盘子。抓好项目工作,提高规划水平是关键,当前要在“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认真对照中央关于水利建设的最新精神和要求,更加注
41、重科学规划、整体规划、统筹规划,处理好防洪除涝与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深做细重点项目规划,为争取国家支持奠定基础。 三要抓进度,加强质量监管。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机遇难得,机不可失,必须立足于争、立足于抢,加快推进节奏,加快项目进度。尤其要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缩短环境评价、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工作周期。在施工进程中,要明确时间节点,兑现时序进度,确保早建成、早运行、早见效。特别是中小河流治理、中小水库加固,目标任务和市、县两级的责任非常明确,要逐项确定年度目标,强化时序进度的检查和调度,每年的目标任 6务都不能留尾巴,各地的进展要齐头并进,不拖全省后腿。在强化进度的同时,要始终强
42、化质量第一的原则,全程把好工程标准关、招标采购关、工程监理关和竣工验收关,要提高水利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跟踪问效,千方百计把各项水利工程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工程”。在质量问题上,关键要强化制度保障,任何一项工程,都要明确施工质量责任主体、质量监管责任主体,确保质量责任可追溯。 三、不断加快资源性水利建设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水不仅是一种战略性资源,而且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必须把保护好、配置好、利用好水资源摆上重要日程。 一要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加快高耗水行业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力发展节水工业和节水农业。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全省年供水总量控
43、制在360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到118立方米,大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对照这些目标,要细致做好分解工作,把节水增效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行业、企业和灌区。另一方面,要统筹治水与治污,加快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除了淮河、巢湖等领域,现在新安江的污染防治也进入国家战略规划,前不久国家发改委专门到安徽做了规划前期调研,流域所在地和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规划动态,合理提出我省诉求,让新7安江水更清、岸更绿、流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对皖北地区来讲,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污染的危险性日益增加,必须把地下水污染防控摆上紧要日程,合理开发使用浅层地
44、下水,严禁超采中深层地下水。 二要加大水资源优化配置力度。针对我省水资源南多北少的状况,不失时机地推进调水工程的规划建设。现在我省缺水地区对调水工程建设呼声较高,省里对引江济巢、引江济淮等工程已做了多年的前期工作,同时还在积极研究淮水北调等工程。但值得注意的是,调水工程涉及跨地域水权问题,也涉及生态环境等敏感问题,现在国家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十分慎重,核准非常严格,我们要以科学、积极、务实的态度继续推进基础工作,进一步做好方案论证和对上协调争取,千方百计满足核准条件。 三要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强全省水资源的调查评价,认真算清水帐,掌握全省各地各方面用水需求,特别是根据全省各地水资源的分布
45、情况,完善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水量的分配方案。在此基础上,加强水源建设,不失时机新建一批大中型水库,高度重视重要湖泊的储水功能建设。现在全国各地都把战略性后备水源建设摆上重要日程,我省也要加强这方面的谋划。特别是皖北作为缺水地区,要充分利用采煤塌陷区、沿淮湖泊及相关行蓄洪区的蓄水作用,把综合治理和水源建设更好结合起来。这方面,XX市已经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大面积的采煤8塌陷区变成了一湖清水,既改善了生态,也为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战略储备。 四、积极推进民生性水利发展 我省民生性水利发展已取得良好进展,特别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饮水安全列入民生工程后,进展明显加快。下一步,要继续拓展民生水利领域
46、,充分发挥水利造福百姓的功能。 一要确保民安。在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同时,当前要把山洪地质灾害的防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全省共有地质灾害点5727个,受威胁人口16.5万人,还有大量没有列入地质灾害点名录的危险区域和潜在危险区域,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较大威胁。近年来,由于极端性天气影响,我省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今年以来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73起,其中崩塌60起、滑坡102起、泥石流6起、地面塌陷5起。由于预警和应对及时,成功避险42起重大灾害,避免了690人伤亡。但我们必须看到,避险只是应急措施,让群众远离危险区域才是根本办法。各地要在全面排查地质灾害点和危险区域的基
47、础上,突出抓好地质灾害点上群众的搬迁安置。要统筹做好选址规划和建房指导工作,坚决杜绝从一个险区搬到另一个险区,严格禁止山区切坡建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要扩大民利。首先是兴群众饮水之利,加快农村饮水工程从“保障”向“安全”转变。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我省 9要解决2043万农村居民和172万农村学校饮水不安全问题,总投资108亿元,重点是要逐步提高自来水供应城乡一体化规模,渐进式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现在自来水供应最大的问题是,部分水厂供水规模小,入户率低,所收水费不够运行维护支出,造成运行管理困难。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有条件的地方要确立农村饮水
48、安全工程专管机构,确保工程建得起、用得好、可持续。打造群众宜居的水生态环境,是民生水利的重大任务。要分类加强水土流失易发区和重灾区的水土保持,完成重点区域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50平方公里。同时,强化重要水源涵养区的综合防治,扩大湿地资源面积,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最近,我们在皖北调研看到一些地方,注重把城市防洪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水域周边的环境治理和湿地建设,使城市防洪工程成为群众休闲、赏绿的重要去处。我们的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应当借鉴这种理念,既要重视它的坚固性,又要考虑它的生态性。 三要维护民权。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涉及到群众权益的问题,必须坚持依法治水,坚决防止侵犯群众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要依法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征地拆迁,严格实行统一年产值标准、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和征地补偿准备金制度。要加大大中型水库、水利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同时,把水利改 10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积极探索涉民水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综合水价改革。 五、全面落实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