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共3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扉页/菲薄 泥淖/绰约 殄灭/腼腆 鞭笞/怠惰B箴言/缄默 不啻/谛听 弓弩/驽钝 证券/眷恋C悲怆/疮痍 抵缴/诋毁 国粹/仓猝 贬谪/嫡系D贿赂/奶酪 膜拜/模棱 屏气/摒弃 饯别/栈道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殒落 壁垒 一幅对联 金璧辉煌B峻工
2、 宵汉 轻歌慢舞 集腋成裘C延袭 切搓 急言厉色 改弦更章D发轫 脉搏 雍容华贵 入不敷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 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A界限 窜改 纵然 B界线 篡改 纵然C界限 篡改 固然 D界线 窜改 固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毛泽东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红军战略大转移时他匠心独运,几渡赤水,就是明证。B最后几年
3、,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C盛中国的出色表演让欧洲观众拍手称快,大家奔走相告,盛中国这个名字一下子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D伊朗与伊拉克在中东地区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点的两个国家,本应兄弟相扶,共谋发展,却煮豆燃萁,互动干戈。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这也就是和谐。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多彩保证了
4、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A B C D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面上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交流,往往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B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C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D许多相声迷十分推崇郭德纲,因为不仅他基本功扎实,而且有一颗甘愿为底层百姓表演的热心。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5、( )A中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近体诗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格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B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词则有豪放、婉约之别,前者代表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柳永、姜夔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李煜等。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被贬儋州时所作。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6、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一首为歌女所写的抒情诗。8对下列语句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这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那万里长城的尖端。这句话中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方法,用“直冲下来”“一头扎进”给静态的“万里长城”以动态的描写,虚实相映,更有效地展现了长城的恢弘雄伟、峭拔险峻。来源:学*科*网Z*X*X*KB那些文字拙劣的、词不达意的、欠通的语句密密麻麻,作者有点像是骑在“文字”这匹未驯的马上,马乱蹦乱跳,把他掀下来了。“文字这匹未驯的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给抽象的事理以形象
7、的解说,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同时也耐人寻味,给人以艺术享受。C你看那黑土呵,黑得这样油光光,乌亮亮,真叫人看不够,爱不够!我忽然想起一句民谚,这样的土地,种上车杠能发芽,插下扁担会结瓜。语段中引用的民谚运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既生动地突出了土地肥沃、能种出好庄稼的特征,又抒发了作者对黑土地挚爱的情怀,同时还增强了语言的对称美。D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那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这里连用两个反问,并套用了排比,既起到强调语意、强化语势的作用,又使语言表达跌宕有致,同时也抒发了强烈的感情。
8、此外,还使语言富有整齐美和节奏感。9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孕育万物的地位。人生在世,我们常常产生想解释点什么的想法。然而,一旦解释起来,却发现任何解释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A开水不响,响水不开B欲成事者必须严以律已C解释的多余和尴尬D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10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绵延数千万米的大洋中脊,
9、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如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出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就会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的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者兼而有之。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孤岛、陆缘山、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合的一项是:( )A板块运动的形式有三种:碰撞、俯冲和裂谷
10、B板块边界的碰撞或俯冲和裂谷的情形相反C裂谷位于海洋中或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处D碰撞带和俯冲带位于大洋边线或陆地之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0分)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
11、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
12、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致:达到B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贱:地位低下C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欲霸王者托于贤B简主闻之,绝食而叹C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D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3)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登高以望,太息而叹 秦人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 其孰能讥之乎?C遂出见之,因授以
13、为相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 )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昔有桓公,故有管仲简主闻之,绝食而叹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A B C D(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
14、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4分)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4分)第卷(120分)三、古诗文(共34分)12阅读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
15、,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膂:脊骨。瘳:病愈。肝膈:泛指人体内脏。(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2分)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来源:学|科|网Z|
16、X|X|K隆起而粟: 又三日,拇指大盈握: 傅以善药: 始以为不足治: (3)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指代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本文记叙了一位健壮的人,因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不及时求医,险些送命的事例。来源:学|科|网B郑君确定了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但是看的人都笑他,所以他对此很担忧。C文章以小见大,引喻恰当,娓娓而谈,颇有警示作用。D本文告诉我们:世上的事情,常起
17、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临江仙暮春宋 赵长卿过尽征鸿来尽燕,故园消息茫然。一春憔悴有谁怜?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来源:学.科.网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别来此处最萦牵。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注:赵长卿为宋朝宗室,本词作于“靖康”之难后,宗室南迁,定居临安。即是寒食节的夜晚,寒食节,是祭祀先人的时候。此处“南浦”,暗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1)简要分析首句中“征鸿”的具体含义。(3分)(2)杜牧在睦州四韵的原句是“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本词却写到“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简析词人以“天”代“前”的艺术效果。(
18、3分)(3)本词结尾两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3)秋兴八首颈联: ,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瑞脑销金兽。(醉花阴)(6)诏书切峻, 。(陈情表)(7)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15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列问题流年(节选)彭学明我家的吊脚楼,是隐没在一片翠竹丛中的。竹,是湘西最常见的植物,竹在湘西,最受欢迎。正像一粒火可以燎原一样,一根竹可以发遍千山。它预示着兴旺的人丁,预示着蓬勃
19、的生命,预示着财源的茂盛。因此房前养鱼,屋后栽竹,是湘西人最乐意做的美差。我家的竹,是母亲和妹妹在修了小屋后栽的。那年,母亲从一个亲戚家挖来两根楠竹栽下,第二年,就变几十根了,第三年,就变几百根了。转眼,就是绿蒙蒙的,一大片了。风一吹,绿意一片片招摇,一片片倒伏,绿色的声音从屋顶上沙沙响过。茂密的绿色,生长出茂密的诗意,温柔而坚挺。坚挺的是齐刷刷拔地而起的身姿,温柔的是整齐齐俯首而立的头。阳光落在翠竹上,阳光是绿的。鸟翅落在翠竹上,鸟翅是绿的。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母亲和妹妹的歌声是绿的。霞光烧过的时候,母亲和妹妹,总会坐在吊脚楼的坪院里,看绿竹枝头百鸟跳跃,听绿竹枝头百鸟和鸣。那被霞光
20、和绿色染过了的鸟声,一声比一声脆,一声比一声甜。特别是一场春雨过后,当竹笋像诗歌一样,从竹林里密密麻麻地冒出来时,母亲和妹妹听得到竹笋破土的声音,听得到诗歌激动的喘息。那诗尖尖的,小小的,一圈一圈、一寸一寸地从地里旋出来,带着一点点叶芽,含着一点点嫩壳,像成千上万只鸟嘴,对着蓝天,唧唧合唱。我家的吊脚楼,建起来很简单,也就是在小木屋的两头,各接了一排厢房。也就是说,两头各接了两间悬空和吊脚的楼房。小草一样的母亲,被生活的大山重压了一辈子,她也该在宽敞的吊脚楼里,轻松而敞亮地过她的晚年了。像一个抱着双手,单腿独立,靠在墙上,望着远方的思想者,我家的吊脚楼,也正背依青山绿水,默默凝望。凝望沧桑的岁
21、月,凝望新生的希望,凝望母亲远去的凤凰。是的,母亲像凤凰一样远去了,母亲的吊脚楼却地久天长地留了下来。吊脚楼的一些章节,吊脚楼的一些画面,吊脚楼的一些质地,都带着母亲的体温,在民间闪光。开始,我家的木窗都是简单地把十几根木条,一根一根整齐地隔开,留出空隙,透出光亮。母亲从外面请来最好的木匠,把窗子和门,都重新改成花格的,雕上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刻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把呆头呆脑的木头,硬是变成了一本有生命、生活、生气及艺术的活画图。你看,门框上刻着的草地和树丛里,有一只鹿,有一群蜂,有一只猴浑然地连在一起,那意思是“一路封侯”;门板上的一株腊梅怒放着,有一只喜鹊停在梅梢,就是“喜上眉梢 ”。而
22、窗格上雕刻的鲤鱼、雄鸡、牡丹、百合、蔬菜、瓜果等万事万物,都栩栩如生地表达着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吉祥的愿望。母亲,真是人间最伟大的写手,任何作家艺术家,都在母亲富于诗意的想象里,黯然失色。吊脚楼下悬空的两个厢房里,母亲在一个厢房安上了碓、磨,在一个厢房堆放着杂物和柴火。久而久之,那里就成了母亲另一个劳作的空间。舂碓时,一只脚在踏板上使劲一踏一放,碓头就高高扬起,高高落下。人在踏板上起起伏伏,谷在碓窝里越舂越烂。把舂烂的谷米在筛子里一筛,壳是壳,米是米,干干净净。母亲舂碓时,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篙,竹篙上装着一把弯弯的棕树叶杆子,边舂边用竹篙搅拌碓窝里的谷米,以便受力均匀,把所有的谷米都舂到。母亲
23、在踏板上左右摇晃的身影,母亲边踩踏板边搅匀谷米的姿势,是那么的协调,那么的匀称,那么的优美,简直就像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在跳一种别开生面的劳动舞。是的,这是劳动,这是舞蹈,这是母亲的劳动、母亲的舞蹈,是母亲奉献给世界的最质朴伟大的舞蹈。其实,母亲又何止是一个天才的舞蹈家?她脚下踩着的那个踏板不是一把琴吗?她手里拿着的那根竹篙不是一张弓吗?她一弹一拨的声响,不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乡村音乐演奏家!母亲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老变瘦,我们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美变俊,日子就在这样的舞蹈和音乐里变富变好。从流浪的屋檐,到暂住的油坊,从简单的仓库,到温馨的小木屋和宽敞的吊脚楼,
24、我历经艰辛而终获幸福的家,像小小的一滴水,反射着时代的光辉;我看似奇崛但却快乐的平民生活,像淡淡的一点绿,映衬着这个时代的底色。时代在变,家也在变。家,国,和时代,是一根血脉上的同一个细胞,相亲相爱,相生相息。正像老母亲说的,好的国家社会,好的时代年头,都被我们赶上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1)作者为什么说,阳光、鸟翅、母亲和妹妹的歌声“落在翠竹上”便都是“绿的”?(3分)(2)赏析第3段第二个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3)在第段中,作者都将母亲比作了艺术家,在内容和感情上有什么不同吗?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4)文章题目为流年,但是这个词在文中并未出现,作者为什么以此为题?(6分)(5)
2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 (4分)A第1段独句成段,点出了“我家”的吊脚楼的位置,是全文的总起,揭示了本文的写作对象湘西吊脚楼和竹子,文章的描述也由此展开。B第23段描写“我家”的竹,翠绿而生机勃勃,衬托了吊脚楼的美好。C第4段中划线的“也就是”一词表明“我家”吊脚楼的搭建十分容易。第6段详写了门上的雕刻,意在突出母亲对儿女“封侯”的渴望。D第7段描写了母亲在吊脚楼下的厢房里劳作的场景,朴素而富有诗意。第8段表明我家的生活越变越好,宽敞的吊脚楼是母亲晚年的安身之所。E作者把吊脚楼比喻成一个思想者,在岁月的凝望中,又包含了过去的沧桑、母亲的乐观、新生的希望等,作者对生活
26、的感悟是厚重的。五、语言运用(共6分)1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据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3Q:同英语“Thankyou”。bt:即“变态”。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1)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词或表意上的特点。(2分)(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网络不良用语是否需要屏蔽你有什么看法?
27、请阐述你的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80字)(2分)17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每点不超过4字)(2分)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六、作文(60分)来源:学.科.网Z.X.X.K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引用了英国诗人约翰唐恩的诗句“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敲响”;更于其后写下引人思考的名句,“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在人与人的相守相望中,我们要强大自身,才能不一味依赖或攀附;才能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凝聚起更大的力量。就此,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