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即时练基础过关1.(2010浙江温州试验区,1) 纳米碳化硅(SiC)与金刚石都是正八面体结构,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强耐磨性,且透明有光泽等性能,可用于制作人造金刚石。纳米碳化硅属于( )答案:D2.下列有关CO的说法正确的是(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D.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解析: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难溶于水,在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属于化合物。答案:D3.(2010江苏泰州,19) “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
2、,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C3H4)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C5H8O2)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100%,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是( )2和CH32和H223OH答案:C4.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C2两种气体的是( )解析:根据两种气体的性质及反应的现象进行区分。答案:D6.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
3、的产量和质量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解析: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温室的气体肥料。答案:B7.(2010湖北黄冈) 有关H2、CO、C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D.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解析:H2、CO、C三者都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生成化合物。答案:D8.(2010广东佛山) 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
4、烧 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 B.C. D.解析:同种物质状态可以不同但组成是相同的,超临界CO2能阻燃,所以不易燃烧。答案:B9.(2010广东广州,5) 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答案:C10.(经典好题)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A.14:11 B.11:14C.7:11 D.11:7答案:A11.(2010江苏苏州,8)关于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5、)说法正确的是(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D.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v(CO):v(O2)=2:1答案:D12.(2010广东东莞,2) 如下图所示,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22 C.CO2答案:D13.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 ,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答案: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热,周围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作制冷剂 用于人工降雨14.为了让用石灰浆Ca(
6、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人们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了?答案: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浆Ca(OH)2与二氧化碳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水。所以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潮湿。15.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称“死狗洞”。人如果牵着一只狗进去的话,狗很快就会昏迷,但人却安然无恙,你能猜想这是为什么吗?答案: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供给呼吸。能力提升16.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1)(每空填一种即可,填序号)能导电的是_,含有单质的是_,含有机物的是_,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_。(2)该
7、铅笔中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或 或 或 或 (2)有气泡产生 4Al+3O22Al2O317.按下图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_和_。(2)若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4)利用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要求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答案:(1)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 (
8、2)CO2+Ca(OH)2=CaCO3+ H2O (3)紫色石蕊试液 (4)略18.(2010四川眉山)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_。(2)实验室可选上图装置中的_作发生装置,_作收集装置。(3)按下图安装好装置后,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水挤入盛满干燥氨气的烧瓶中,此时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解析: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
9、反应的条件,固体加热制取气体应选择装置A,氨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择装置C,因为氨气溶于水,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于烧瓶内压强,氨水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烧瓶内形成红色的喷泉。答案:(1)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A C (3)烧瓶内形成红色的喷泉,原因是:氨气溶于水,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外界气压大于烧瓶内压强,氨水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某学习小组为了看到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明显外观现象,并同时利用这一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实验过程及内容,思考
10、并完成相关问题。甲 乙(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整套装置(包括CO2及NaOH溶液)放在天平上称量,测得质量为78.2 g。(2)用力推压注射器栓塞向密闭的软塑料中注入10 mL NaOH溶液(装置如图乙所示),然后握紧注射器和塑料瓶用力振荡,这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同时还能看到_,原因是_。(3)静置片刻后,将整套装置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测得其质量仍为78.2 g,你对这一结果的解释是_。(4)通过上述探究实验,你得到的启示:若采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让化学反应在_;为了进一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还能想到的方法是_。解析:CO2与NaOH溶液
11、反应,使瓶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被压瘪。同时注射器中剩余的10 mL NaOH溶液立即“自动”进入塑料瓶中。由于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此实验,生成物全部留在瓶中,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验证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合理即可。答案:(2)塑料瓶被压瘪 注射器中剩余的10 mL NaOH溶液立即“自动”进入塑料瓶中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应不断被消耗,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塑料瓶压瘪,同时将剩余的NaOH溶液压入瓶中(3)由于反应容器密闭,生成物全部留在瓶中,也没有空气进入,因而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4)密闭容器中进行向反应后的溶
12、液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看到有气泡产生(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创新应用20.现有CO、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下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关b开a;通入混合气体;收集气体;关a开b;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2气体C.先收集到CO气体,后收集到CO2气体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解析:关b开a,混合气体进入氢氧化钠溶液,CO2气体被吸收,先收集到的是CO气体;关a开b稀盐酸与生成的碳酸钠反应又生成了CO2气体,所以后收集到CO2气体。答案:C21.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
13、体的成分是CO2和CO(每套装置限用一次)。小资料:通常状况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酒精喷灯可作高温热源。请完成下列问题:(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_尾气处理(填导管接口代号)。(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解析:首先分析各装置的作用A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B使二氧化碳彻底除去,C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应先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然后除去,再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如果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原气体中存在一氧化碳。答案:(1) (2)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Fe2O3
14、+3CO2Fe+3CO2 Ca(OH)2+CO2=CaCO3+H2O22.(2010黑龙江,23)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个深洞,打算进去看看,但洞内很黑,有人提议用手电筒照明,有人说用火把照明。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安全角度考虑,你赞同哪种提议?请阐述理由。解析:没有指出是什么样的深洞,所以根据选择的方法来阐述理由。参考答案一:可用手电筒来照明。深洞内可能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引燃可燃性气体发生着火或爆炸,用手电筒照明比较安全。参考答案二:可用火把照明。深洞内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通过火把燃烧情况,判断二氧化
15、碳的含量,避免发生危险。23.碳酸钙在高温下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白色固体。两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组: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可能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实验验证(请你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_。实验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组:作出猜想白色固体可能全部是氧化钙。设计方案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水,再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组的方案正确吗? _,理由是_。组为了进一步研究碳酸钙分解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称取一定量白色固体,用足量盐酸溶解,产生的气体经除杂、_后,被已称量好的足量的“吸收
16、剂”吸收“吸收剂”宜选用_,该方案中还需补充的步骤是_。解析:验证碳酸钙有没有完全反应,实际就是验证剩余固体中含不含碳酸钙。答案:取试样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不正确 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不通入CO2也会有浑浊现象产生 干燥 NaOH浓溶液 称量、计算24.(2010江西模拟,28) 家里蒸馒头用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欲测定纯碱中碳酸钠的含量。他们取该纯碱样品11.0 g,全部溶解在100.0 g水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141.0 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10.0 g。请计算:(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
17、量分数。解析:本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出题立意较新,但仍用所学过的知识点。解: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 117x 10.0 g yx=10.6 g y=11.7 g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11.7 g+(11.0 g-10.6 g)=12.1 g反应后所得滤液的质量=11.0 g+100.0 g+141.0 g-10.0 g=242.0 g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1 g/242.0 g=5%答案:(1)12答案:1 g (2)5%25.(2010广东模拟) 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
18、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研究方案先称取13.3 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上图所示。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Na2CO3的质量/g变质NaOH的质量/g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继续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解析:由图示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 g,根据碳酸钠与
19、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便可求出碳酸钠的质量为5.3 g,所以称取的13.3 g样品中含氢氧化钠得质量为8 g、碳酸的质量为5.3 g,生成5.3 g的碳酸钠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 g。所以,样品没有变质前的质量为12 g。NaOH的变质程度为:4 g/12 g100%=33.3%。答案:解决问题Na2CO3的质量g变质NaOH的质量/gNaOH的变质程度(用质量分数表示)33.3%继续探究m(NaOH)=13.3 g-5.3 g=8 gNaOHHCl=NaClH2O8 g m(HCl)m(HCl)=8 g=7.3 gmHCl(aq)=100=50.0 g发现问题NaOH被中和后,滴加盐酸,为什么没
20、有立即产生CO2气体(其他合理答案也正确)26.(2010温州中考模拟,35) 下图是“快长高”补钙剂商品的含量标签图。根据信息完成下列题目。小明同学为测定其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他取出4片片剂,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快长高儿童咀嚼片(60片装)主要成分:碳酸钙 维生素D功效:补钙规格:/片 每片含碳酸钙维生素D 100 IU食用方法:嚼食。每日1片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解析:(1)固
21、体减少的量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5 g4+40.0 g-47.8 g=2.2 g,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便可求出其他的量。(2)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44m 40x 73/44=40x/x=9.125%(3)设碳酸钙的质量为m。100/44=m/m=5克每片含量为,所以符合属实。答案:(1) (2)9.125% (3)属实备考大视野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 最大的天然金刚石名叫“库利南”,重3 106克拉,是1905年1月25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布莱米尔矿山发现的。后来“库利南”被切割成两大块和数十小块。其中最大的一块叫“非洲之星1号”,重拉。另一块叫“库利南2号”,重拉。 金刚石最罕见的颜色是血红色。已发现的最大的血红色金刚石重 拉,是1927年在南非利希滕贝格发现的。 最大的蓝色金刚石名叫“哥本哈根蓝”,重拉。 世界上出产天然金刚石最多的地区是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是有条件的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是指不能支持普通燃料或可燃性物质的燃烧而言的。有些活动性大的金属,例如镁条,点燃后放入二氧化碳里能够继续燃烧而析出碳: 2Mg+CO2=2MgO+C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是有条件的。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