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大港欣苑小学 张瑛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但是学生还是难以理解,所以我将本课的侧重点放在帮助学生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能够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的知识,我将观察、操作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感悟和操作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还充分应用了白板和微课等技术手段,
2、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为学生创造了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本节课优点:1.从始至终没有脱离生活。角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无论是新课的导入,还是课中的探究,以及最后的练习巩固,都没有离开生活。利用校园主题图发现角的存在来导入,然后利用手中的三角板来感悟角,从三件熟悉的物品中过渡出角的组成,再到最后的练习中去欣赏生活中的角,并画出其中存在的角,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2.活动环环相扣,角的样子慢慢浮现。从揭示课题就开始探究什么是角。首先通过指一指、摸一摸、顶一顶三角板上的角,让学生对角有一个感悟,然后通过观察物品中的角,进一步明确角的
3、组成,紧接着是折角,在折角后通过重叠法知道了角有大有小,而且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最后是用做活动角来进一步推出角的大小到底与谁有关。就这样一环接着一环,学生对角有了一个全面地认识。3.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轻松自如。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将白板与微课相结合,不仅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我利用白板的功能,轻松地将三件物品中的实物移走,让学生更好地观察角,同时还能到屏幕上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2)角的大小与谁有关。利用微课的播放,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同时在充分认识了角后,我又利用微课,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
4、总结和巩固,为后面的画角做好了准备。(3)初次体验白板中的抓屏功能。今天也是第一次使用,它改变了之前只能欣赏的弊端,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利用抓屏功能截取自己想要的图片,在视频停止后,可以在截取的图片中来画角。不足之处:1.虽然一节课下来各个环节比较紧凑,时间也是刚好,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了,但是我觉得有些环节处理的不够细腻。如:在结合实物感悟角和认识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这两个部分给予学生讨论及汇报的时间不够,没有充分听取其他学生的发言,虽然说出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不能代表大家的意见。2.白板的应用还是不够熟练,在操作的过程中偶有失误。尤其在练习中,让学生用3根小棒摆3个角这和环节,本来想运用白板中的拖动克隆功能复制小棒,让学生上台来摆,学生平时训练少,而且这个摆的过程需要旋转才能拼出3个角,为了保证时间和不失误,我最终没有采用,而是设计的让学生画出你所摆的样子,但是摆和画毕竟不同,这也是这节课的一个失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