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河岸小学语文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备课教案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备课人:徐洁课题: 10. 惊弓之鸟 课时数: 2教材解读: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教学目标A级 : 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并学习使用这个成语。B级 : 运用学过的朗读技巧,读出魏王疑问、惊叹的不同思想感情。C级 : 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教学重难
2、点1、重点: 理解“惊弓之鸟”、“能手”等词语。并能选择“直”的解释条,通过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与“直”的含义相对应的词“拼命”。2、难点:.问题生成单预习设计引导学生真正独立学习,细读文本,直指重点,提出自己认为12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独立的观点、思考、疑惑进入课堂。教学板块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教学调整第一版块:【问题质疑】一、整体诵读1.自由默读课文。要求:(1)一边读一边将遇到的生字、生词圈画出来。(2)读通每个句子,注意在长句中用“/”标出句中的停顿。(3)把每个自然段用数码标记清楚。2.自由朗读。要求:(1)看清句子的标点符号,试着读出说话人的语气来。(2)把不理解的词抄写
3、在本子上,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 激趣导入1、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伟大民族,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有一颗永不磨灭的璀璨明珠,那就是成语。成语对于我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小朋友,你能不能说说你了解的哪些成语吗?2、刚才,有同学说到了“惊弓之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齐读课题。3、这个成语来自于一篇古典作品,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版块:【问题探究】二、合作交流1.学生抓住关键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2.学生揣摩词语,诱发联想,进而产生逻辑推理:大雁一般是成群地飞翔,这里却是“一
4、只”,说明什么?“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二、分步解读1.课文写到几个人物?主要写谁?为什么?(更羸、魏王两个人。主要人物是更羸,他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只张弓不搭箭就使大雁从半空里直掉下来。)追问:更羸是怎样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2.讨论: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第三版块:【解疑分享】三、思考感悟1.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2.(1)“惊弓之鸟”其实是指害怕弓弦响的大雁。(2)自由读第
5、五自然段,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三、引导思考1、弄懂:那是一只怎样的鸟?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去,春天又从北方飞回南方。2、读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什么?从哪里看出那只鸟害怕弓弦响?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5自然段。)师: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什么声音?3、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你是从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知道的?第四版块:【思维拓展】四、拓展思维四、教师小结,拓展延伸1、同学们能不能看着课题和板书讲这个成语故事。(同桌练说指名说)2、能不能先说更羸是观察分析的,然后再说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要求学生变换顺序说一说)3、这个成语中的鸟字可以换成人字吗?大家想想比喻怎样的人?他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样?第五版块:【课末监测】五、课后检测一、选择正确读音。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三、仿照例句,把下边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例:风吹得柳树哗啦啦地响。风把柳树吹得哗啦啦地响。1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 _2更羸射中了那只受伤的大雁。 _板书设计 10、惊弓之鸟观察:飞得慢叫得惨伤口裂开思考:箭伤作痛孤单失群往高处飞心里害怕结果:不用箭只拉弓听到弦响掉了下来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