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一、初读:启疑导入,感知全文师: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享受着幸福、安宁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还有许多人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一个中国孩子面对战争所发出的呼声吧!(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那个中国孩子是谁?生:他为什么有呼声?生:他的呼声是什么?师:同学们,带着我们想弄明白的这些问题,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批划)【开门见山,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课题为抓手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开课简洁明快。】二、细读:深入探究,感悟形象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这个中国孩子是谁?生
2、:这个中国孩子的名字叫雷利。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是从课文的最后一行知道的。师:你真会学习,这是一篇书信体裁的文章,所以你在这封信的落款处看到了。【文体知识的渗透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体现了教师对语文基础知识随时随地地关注。】师:那他发出的呼声是什么呢?生:他发出的呼声是“和平”。师:说具体点,到书中去找一找。生:雷利发出的呼声是“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板书:要和平不要战争)。师:他为什么要发出这个呼声呢?生:因为他不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失去父亲、母亲。师:那是因为他自己失去了父亲,那雷利的爸爸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再来自由地读读这篇文章,把描写雷利爸爸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可以
3、自己体会,也可以同桌、小组间交流感受。(生自读交流)师:谁来说说雷利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生:他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我从课文中“两年以前壮烈牺牲”知道的。师:你从这儿知道了雷利的爸爸是一个维护和平的人。所以,联合国的秘书长加利先生赞扬他是一名(生齐读“卓越的观察员,在”)师:还有谁有不同的体会?生:我觉得爸爸是一个爱自己的妻子,也爱自己孩子的人。师:哦!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生:(读文中句子)“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师:还有谁和他有相同的体会,也可以来读读这段。生:我觉得爸爸还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师:说说你的感受吧!生:我是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
4、”看出来的。师:好,他读了,谁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如果再读得自豪、骄傲一点就更好了。师:你能不能试试?(生读)师:有点自豪了,还有谁想读?(生读)师:你读出了对爸爸的无比自豪之情!刚才这位同学说了,爸爸还是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谁能来读读?(生读)师:你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还可以,但还缺少依依不舍的味道。师:那你能来读读吗?(生读)师:他读得怎么样呢?生:还是不够突出依依不舍之情。师:哦,你来试试吧?(生有感情地读)师:她读得怎么样?(一片掌声)我从她的朗读中听出了爸爸临行前非常舍不得离开我们,爸爸临行前只是“舍不得”吗?生:我觉得爸爸临行前说的话要读得肯定些。师:肯定
5、些,也就是坚定的语气。你很会体会,你能不能读一读?(生读爸爸的话)【文中关于爸爸的描写仅仅是只言片语,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零碎的语词里去感悟爸爸的形象,依托层次分明的朗读,爸爸那“爱和平、爱家庭、有才华”的多维形象跃起然纸上,也跃然于学生心间。】三、品读:入情入境,潜心会文师:爸爸对这次出行充满了胜利的信心,有这样一位好爸爸怎能不让雷利感到自豪和骄傲?他是多么热切地盼望着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亲手戴在自己头上啊!(出示课件,师配乐读“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师: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教师抓住学生感情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学生情动于中,
6、必形于言。】生(吞吐):我觉得我想,我是雷利师:我知道你很激动,是的,你是雷利,你怎样想?生:我觉得如果我是雷利,我就会想爸爸是为维护和平而倒下的,他的死是光荣的。生:我会想:可恶的战争,你为什么要夺走我父亲的生命啊!师:你不仅有伤心,还有对战争的痛恨,是吗?生:对!师:还有谁想说?生:假如我是雷利,我不仅会大哭一场,我还会说:“可恶的战争,你不仅夺去了我爸爸的生命,你还夺去了许多无辜人的生命。师:同学们,带着这种又悲、又痛、又恨的感情,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体会,在这一段里面,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生自由读)生:我觉得“鲜血染红了”这句话让我感动。师: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地方让你最
7、感动?生:我觉得爸爸牺牲了,但他的心还在呼唤和平。师:还有谁有不同的感受?生:我觉得这几句最让我感动,“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本来我们是高高兴兴地去接爸爸,可是我们却接到了爸爸的遗体。师:是啊!我们日也盼,夜也盼,高高兴兴地捧着鲜花去迎接爸爸,没想到接到的却是爸爸那冰冷的遗体。生:这句话最让我感动:“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说明爸爸临死前都不忘和儿子的约定。师:爸爸和雷利有个约定,虽然他牺牲了,还是不忘把那顶蓝盔带回来。师:还有让你感动的句子吗?生:我觉得最让我感动的是“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爸爸流了那么多血,他还是想家。师:流了那么多血,说明什么?生:说明爸爸死得很惨烈。师:同学们,带着这些感觉,
8、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好吗?(配乐,师领读第一句,生跟读)【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教师先通过配乐读全段以激发情感,再引导学生抓住本段中“最感动的”几个“点”以深化认知,最后再读全段以整体感悟,通过“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学生对文章重点段的理解深入而透彻。】师:我看到了同学们眼里闪着的泪花,我知道,这眼泪是对战争的痛诉,是对爸爸的深切怀念。爸爸就这样牺牲了,他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生:他还有个心愿,就是思念家人,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师:是的,爸爸还有未了的心愿,因为现在世界并不太平。自由地读读这段话,你怎样理解世界并不太平?可以结合我们收集的资料谈。生: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美国世贸大厦遭受恐怖
9、分子袭击,死伤达3600多人。师:可见和平的环境是多么的娇嫩啊!生: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师: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我们的和平环境。生:我还从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师:是啊!儿童是战争中最无辜的受害者。生:我收集到的是一张图片。师:好,拿到前面来,我们一起来看。(生进行介绍:一名因战争而失去双臂的伊拉克男孩,断臂上用白纱布绑着一支铅笔在一座破桌子前画画)【适时地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四、诵读:点题明理,拓展升华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亲身感受一下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吧!(课件显示战争场面,师解说)师:看到这儿,你们的心里怎样想?生(眼里含着泪):我觉得战争很残酷,死了很
10、多人。师:你很为他们感到悲痛,是吗?生: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有战争,和平多好啊!许多国家在一起,快快乐乐、安安稳稳地生活,该多好啊!生:我想问问打仗的人,你是想要和平,还是想要战争?师:你想质问那些发动战争的人,是吧!生:战争,你真可恨!真可恨!师:连用了两个可恨,表达了你的愤恨之情。是的,是可恶的战争,残酷的战争,无情的战争,夺去了雷利爸爸的生命。此时此刻,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同呼吁(生齐:要和平,不要战争!)师:这是谁的呼声?生:雷利。师:仅仅是雷利的呼声吗?生:是所有孩子的呼声。师:仅仅是孩子们的呼声吗?生:是全世界的呼声。师:是的,这不仅仅是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全世界人民的呼声
11、啊!师:雷利的呼声也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让我们到课文当中找到雷利的呼声,自由地读一读,体会一下吧!(生自由读)师:谁来呼吁?(生读文)师:谁还想呼吁?(一生动情朗读,全场掌声雷动)师:你的呼声真正代表了全世界人民的呼声,我们在场的老师都被你感动了。这是小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让我们一同来呼吁吧!(全班齐读)【课尾自然回归文章主题,学生在对文章主题的反复吟咏中升华认识、深化体验。】师: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能做点什么呢?生:我也要写信给美国总统布什,让他撤回现在还驻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队。(课件显示和平鸽、世界人民祈盼和平的画面)师:让我们一起呼
12、吁(课件显示:让世界充满阳光,让和平永驻人间!)【总评】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味正”而“情浓”,所谓“味正”即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所谓“情浓”即语文课要情思飞扬。细品本课,其“味正”表现为“悟读交汇”,其“情浓”则表现为“情理交融”。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自不待言。从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读、不同层次的读、不同角度的读,教师引得巧妙,学生读得沉醉。但语文课只有“读”,没有“悟”,学生的“读”往往会流于形式,而成为课堂最华丽的装点。这节课上,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有声情并茂的“读”,还有潜心会文的“悟”,学生或“读”中“悟”,或“悟”中“读”;或“读”后“悟”,或“悟”后“读”;或别具声色地读,或静心潜思地悟。因为悟读交汇,学生的“读”因“悟”而更动人心弦,学生的“悟”因“读”而更启人心扉。语文课要以情动人,不须明言。从这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以情启情,以情动情,以情激情,以情燃情,整堂课情味盎然,情丝丛生。但语文课只有“情”的激发,没有“理”的启迪,师生的“情”往往会失去依托。这节课上,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有师生情感的互相激荡,还有师生思想的互相碰撞,师生或披文入情,或辨析明理;或情动于中,或思发于言。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父亲之爱”、“丧父之痛”这种“情”,自然升华为“战争之恨”这种“理”;因为情理交融,学生的“情”因“理”而更憾人心魄,学生的“理”因“情”而更发人深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