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播撒阳光,静待花开 -读让心灵微笑有感播撒阳光,静待花开 -读让心灵微笑有感托尔斯泰说过“一本好书好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成才”。而我想说,“天下风光在读书”。从小酷爱读书的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书海里遨游,享受着读书带给我的快乐。成为教师之后,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我们的心灵,提高自我修养。为此,我每学期都会制定一个读书目标,读几本名著,读一本以上与教学相关的书籍。阅读教育教学方面的有关书籍,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很大,让我受益匪浅。读书教会我爱自己,爱学生,爱他人,从心灵深处培养对自己的爱,对
2、学生的爱,对教育的爱和信仰,让爱浸润心灵,让心灵在微笑中憩息。后来,我有幸接触到了陈立军老师主编的让心灵微笑-高效沟通的50个教育案例,感触颇深。提炼几个典型的观点,与大家分享共勉。一、让爱融进生活爱是雨露,能润泽万物;爱是阳光,能点亮世界。没有爱,就没有力量面对人生;没有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只有自己感觉幸福,学生才能幸福。爱自已,接纳不完美的自已,发现每一段岁月背后隐藏的价值,将曾经的挫折、黑暗、沮丧视为岁月的馈赠,并从中品出生命的多彩滋味,教师就会获得幸福前行的力量,获得教育的激情。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知道他爱我,但我们很难感受到爱;我们明白自己爱他,但我们很难恰当表达出
3、爱。是什么蒙蔽了爱?是对他人或对自己粗暴地道徳评判、盲目地进行比较、简单地回避责任、一味地强人所难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所以,请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吧!少些自责,少些埋怨,少一些攻击,少一些隔阂,让爱融入教育生活,爱自己、爱学生、爱教育,让我们内心欢喜,让我们情意相通!对一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心灵的安顿。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我们从事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知识的抵达,不是能力的抵达,而是心灵的抵达。如果我们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生活,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有身心的健康成长,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是快乐的,幸福的。同时,我们也会快乐
4、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从而拥有强烈的教育成就感和幸福感。二、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倾听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对于老师来说尤为重要。一对姊妹,为了一个纸团而大打出手,十分焦躁,而老师却用“耐心倾听”这种能力,春风化雨般地化解了这场矛盾。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当学生犯错时,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批评他,用各种语言教育“轰炸”他,软硬兼施。而事实上可能我们讲得口干舌燥,学生面露疲色,转眼又犯同样的错误。其实,任何行为都有原因,如果我们能学会倾听,主动聆听来自学生的声音,不急于给出意见和建议,慢一点,学会陪伴和等待,也许我们会收获惊喜。倾听是一种力量,它鼓励孩子体会自己的感受,正视自己的情感,表达自
5、己的需要。当他们获得理解与接纳时,内心的伤痕,才能得到疗愈;心灵的力量,才能滋生壮大。豪不吝啬地赞美他们吧,不带评判,不为操纵,不强加各种隐藏的期待,只是因为感激,感激孩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生活更丰富、更有价值。得到赞美与感激的孩子,将会放大这些美好的情感,朝着更美好的方向,生长,生长!三、相遇在对与错之外的田野每一个阳光灿烂的初春,因为缘分,我们和学生相遇,一同漫步在青青校园,撒播希望的种子;每一个金桂飘香的秋日,因为缘分,我们和学生相遇,一道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采摘丰硕的果实。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社会的日新月异,给教
6、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保证,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苏菲派诗人鲁米说:“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到你。”这句话令我思索: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是不是也可以在对与错、好与坏、道徳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寻找到那么一片田野,去感受学生的需要,去触摸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呢?答案是肯定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同理心去观察孩子的心情,理解孩子的心情与行为,让孩子在与父母,老师的交流中体会人生,感受生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错过”孩子的过错,不教训,不责骂,甚至不必指明孩子的错误,让孩子自已去观察,去体验,那种教育的力量会更刻骨铭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
7、学会欣赏孩子的“无聊”。我们要记得,我们也曾经是小孩子,口袋里也曾经藏着各种怪兽;脑袋里也曾经浮现奇幻彩虹。我们不要成为孩子们眼中呆板无趣的教科书,而应该至少让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保有那份单纯快乐和天真。所以,我会和学生一起欣赏彭春晓的小文章:明亮而晴朗的一天,秋天的感觉更加真切了。课间里,同学们交换着各自带的零食,也交换着各自的心情。如同季节,如同天气,如同一袋炒米换锅巴;如同欢笑,如听歌唱,如同一个拥抱换打闹;如同快乐,如同幸福,如同最简单的事情换来最简单的满足。如果我们能以同理心体察孩子的心情,挖掘孩子的美好,甚至“错过”孩子的过错,欣赏孩子的“无聊”,那么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一定会有那么一
8、片田野,一片教育的希望的田野。就像陈嘉映在我梦想的中国里描述的那样: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四、褪去精神暴力,让爱自然流露一天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我们是否会耐心询问学生,今天的感觉还好吗?我们能否放慢教育的步伐,能否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当我们面对教育问题时,是否只会一意孤行地用所谓的“规章制度”去说服学生?面对学生的“问题”,很多时候所谓的教育工作,都只是做了些表面功夫。我们回避责任,忽视学生的需要,随意进行道德评判,甚至常常威胁学生。让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关爱,得不到心灵的抚慰。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宽广的胸襟,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要学会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我时时告诫自己:褪去精神暴力,观察、感受、倾听孩子的需要,让爱自然流露。教师只有真正走近学生,温暖学生,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读书让我成长,微笑让我收获快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与书香为伴,与微笑同行。让书香丰盈我的世界,让微笑浸润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