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第 8 期教育与装备研究数字化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作文评改研究徐欣欣侯文婷魏顺平摘要:本研究以 CNKI 学术期刊库为数据源,探究中小学语文作文的评改与网络技术结合的研究现状。通过国内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对这一现状的研究分析,发现传统作文评价体系的弊病日益显现,存在作文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标准和语言较为简单,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作文评改需求等问题,因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中小学语文作文评改体系,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作文教学、评改融合,提高教师的作文评改效率和学生的作文综合素养。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小学作文;评改;教评一体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徐欣欣,中央民族大学,
2、在读硕士研究生;侯文婷,中央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魏顺平,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 年面上项目“教育信息化战略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72274234)”、2022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多文本阅读中基于多模态数据的认知负荷作用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2YJA880061)项目研究成果。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给出
3、了作文评改的具体要求,如第三学段(5 6 年级)的要求为学生能够修改自己的作文,能做到语句通顺,书写整齐规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20 年修订)中关于作文评改的要求是学生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独立交流并修改文章。作文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对于学生的作文评价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作文评改环节的开展对整个中小学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整体的语文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传统的作文评价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已成为国家教育评价改革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一、传统作文评改方式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 CNKI 学术期刊库进行检索 2012年到
4、 2022 年与“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并用 CiteSpace 软件对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目前与“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相关的学术界研究趋势和重要成果。研究结果如下:从学科年度发文量分布来看,“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变化曲折,但 2022 年与 2012 年基本持平;从期刊载文量来看,排在前三的期刊是西部素质教育 写作 教育教学论坛;从研究机构发文量来看,排在前三的是延边大学(7 篇)、北京师范大学(5 篇)和西南大学(5篇);从研究作者来看,具有代表性有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的郭家海,共发表 3 篇论文,其次12数字化教学教育与装备研究202
5、3 年第 8 期是西南大学的荣维东共发表了 2 篇;从作者合作图谱网络密度来看,其为 0.0008,说明国内研究人员的合作关系不够紧密;从节点关键词来看,最大的关键词是“作文教学”,其出现的频次为 83 次,此外高频关键词还包括“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初中语文”、“作文”等,也是该领域关注的热点主题。在网络环境下,传统语文作文评改体系的诸多弊端逐渐暴露,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迫切需要做出改变。笔者通过 CiteSpace 对大量与“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相关的文献分析以及个人的梳理研究,发现传统作文评价所存在的问题。(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简单传统的作文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教师个
6、人的评改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造成对学生作文评价的误差。同时,作文评改只是语文教师教学任务中的一部分,由于教师课后批改作文时间有限,一对一认真批改学生作文的时间较少,导致教师的评改作文的方式比较简单,无法对所有学生的作文一一进行深入剖析1。(二)评价语言单一模糊,评价效果甚微教师的评语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质量的重要助力,但由于传统作文评改中作文数量多、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教师无法精细化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不能精确地指出学生习作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自身作文的问题所在,不能自主修改作文2。格式化的作文评语和简单化的作文评价过程会阻碍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和作文评改效果的降
7、低。(三)评价目标多聚焦语言层面,对学生的关键写作能力关注不够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教师的评价目标多集中于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方面,评改方向较为单向、平面,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上关注较多,而较少关注于学生作文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主题立意、内容选择等深层内容,从而丧失对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的指导和关键写作能力的培养。(四)评价标准过于统一,难以满足多元化作文的需求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教师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只是从作文的篇章结构、字词和语法等方面进行局限于文本表层的低阶反馈,利用标准主观性地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导致最后评改的文章缺乏个性,容易造成千人一面。(五)注重总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难以实现
8、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教师忽视了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这一过程性环节,轻视对学生作文的过程性指导3,重视作文的终结性评价,导致学生出现“不会修改、不愿修改”的写作修改的逆反心理。由于存在以上问题,传统作文评改的形式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实现个性化评价,最终导致整体作文评价效率低下、效果甚微。因此,需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来优化作文评改的手段、模式,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和效果。二、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的策略与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具有便捷性、快捷性、共享性、高效性等特点。在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教师和学生可以依托网络环境进行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以一对一的形式对学生的习作进
9、行交流和提出相关的修改建议,教师也可以通过分小组共同探讨作文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修改,最终提高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和学生作文的质量。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改,顺应当前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符合当前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并可从当前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得到有力支撑,能实现作文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作文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关注作文的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反馈作文的评价结果,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整体性分析。(一)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作文评改的系统平台更加多样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能够实现多主体评222023 年第 8 期教育与装备研究数字化教学价、多角度评价,为作文评改创造更多评价空间,形成多主体共同评价作文、多
10、主体互动评价作文的模式,突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作文评价模式的评价主观性、作文模式化、学生零参与评价的局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写作交流环境。例如“教客网”实现了学生参与习作评改环节,更好地帮助学生互评作文,提高学生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批改网”这一平台不仅能为学生的写作模式提供资源,还集合了多元化的评改主体,提高教师的作文评改效率和学生的写作评鉴能力;“智慧教室”将现代数字技术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实现良好的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同时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能够让学生实现一对一或者小组式的作文评价,实现作文评价的信息化。在网络大环境下,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价平台为教师的作文评改提供一定的便利。例如“阅神
11、”作文智能评改系统就利用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4等技术,能够对接统编版教材单元的具体写作要求,对应学生的关键写作能力,最终得出关于学生作文的综合报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指导性。该系统的自动化采集和加工优秀作文、学生优秀作文展示分享等功能,能够有效助力教师作文评改和审阅效率的提升。(二)评价标准更加多元化,促进了作文评改效果提升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作文评改能够明确各学段各类作文的评价标准,聚焦于文章立意、构思结构、语言特色和内容选材等高阶反馈,使作文评改实现深层次和个性化评价。例如“小学习作多元主体指标化批改与评价支持系统”的提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作文评改形式没有明确标准可供参
12、考的问题5。从具体的作文评价标准来看,基于信息技术的作文评价模式可以实现对于学生作文的语言使用、结构章法、主题立意、选材契合度等方面的多维度评价,具体包括第一层级的书写卷面、标点使用、词汇使用;第二层级的写作顺序、描写方法、修辞方法;第三层级的叙事详略、表现手法;第四层级的创新表达等多层级、全方位、个性化的评价。(三)打破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评改形式,多种模式结合提升评改效率和效果基于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的作文评价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对于传统作文评改的限制,实现实时监控学生的写作过程,对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及时反馈和建议,完善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不仅关注最终呈现的作文成果,也注重学生在
13、写作以及评改过程中的表现,最终实现作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统一。要突破当前的作文评价困境,可以尝试在网络环境支持下引入自评自改模式、同伴互评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评改模式。自评自改模式让学生从个人的经验和情感认识出发,先对自身的作文进行评价和查错整改,促使学生自我评价作文能力的提升;同伴互评的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读者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作文评改交流,使得写作变成了一种双向互动交流的过程,借助同伴的力量来解决作文评改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引导学生评改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作文评改的规范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和网络教育平台的不断开展使得作文评价更
14、加高效,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评作文能力、同伴互评能力,也使得教师批改作文的时效性得以提升。(四)基于大数据探寻作文评改的突破口除此之外,思维不仅仅用语言来表达,也通过语言使得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由此,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所对应的学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还可以通过检验书面语言的表达来判断作文的质量和进行有效评改。例如通过“小学生书面语作文语料库”的开发和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的“写作发展能力常模”的构建,能够对学生写作的字种、字次、词种、词次、常用词和非常用词比例、句长、句数、篇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具体地描述,不仅强调了基于信息技术支32数字化教学
15、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 年第 8 期持下作文中的语言表达,也给今后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6。同时,“小学生书面语语料库”聚合了各地各校小学生的作文,通过对“小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抽取形成的小学生用字表 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成人用字表的进行研究对比,发现了小学生用字和成人用字的共性和异性,从而对未来编写中小学生语文教材字表提供了参考7。中小学的作文评改和教学,需要基于信息数据的支持,从语言的本质出发,通过对学生的书面语言组织进行探究,把握作文教学的要点,通过语言的丰富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三、基于信息技术作文评改的未来展望目前教育界的研究者更多聚焦于从传统的作文评改和作文教学的问题出发
16、提出信息技术助力作文评改的新形式,而很少会聚焦作文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有效评改,以及很少聚焦于批改主体是智能信息系统还是教师依托于网络信息技术展开作文评改,包括对于类似“批改网”这样网站的评价也很少谈及。目前基于信息技术作文评改的国内研究还有许多不足,需要研究者在现有的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考。(一)落实国家教育评价改革要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中提及要创新评价工具更多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和作文评改中,还提及要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相结合,使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全要素横向评价相结合。教师在今后的作文评价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作文的终结性评价,要将学生的写作过程纳入评价体系中,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实时监控
17、学生的写作过程,从而可以为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引。这种形式可以将作文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发现学生的习作问题并提供解决对策,最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基于 义务 教育语 文 课 程 标 准(2022 年版)中重点提及的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这四大核心素养为未来教师的作文评改提供参考。从语言运用层面出发,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学生作文语言运用中所呈现的逻辑思维,基于对学生习作的语言分析,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语料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高级语言表达来丰富文章,提升文章的深度;从思维能力层面出发,教师可以多关注从阅读层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多
18、文本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8;从审美创造层面出发,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提供学生鉴赏他人习作的机会并观察学生在鉴赏中的界定标准,转换视角开始从学生的作文评改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文,并将评价标准完善得更加具体、全面;从文化自信层面出发,教师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宽,帮助学生学会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习作。(三)发挥人工智能技术优势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中提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022 年 11 月,美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Open
19、AI 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 ChatGPT。紧随 ChatGPT,国内百度公司发布了文心一言、阿里巴巴发布了通义千问、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星火等类 ChatGPT 产品。此时,语文教师应主动适应 AIGC 的技术变革,积极使用类 ChatGPT 产品来提升作文教学和评改每一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类 ChatGPT产品利用其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生成能力,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形式给学生提出反馈和修改意见,更有助于学生在二次作文修改过程中高效便利地修改作文和明确写作的问题所在。但是基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不同的作文体裁没有明确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对于评价高水平类作文的要素(如创意表达、内容组织、材
20、料选择、创新风格),人工智能目前只是基于识别文本中的固定标识,对作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理解和评价还有待提升。因此,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需422023 年第 8 期教育与装备研究数字化教学要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地为学生作文提供修改和反馈意见,这样教师和人工智能共同完成对学生作 文 评 价 的 模 式 更 加 具 有 精 确 性 和 高效性。参考文献:1 张生,陈丹,程姝等.“互联网+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华西小学思维发展型语文课堂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5):89-94.2 曹海.小学语文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语文建设,2022(10):73-
21、74.3 盛鸿彪.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设计原则、向度与实 践 路 径 J.教 育 与 装 备 研 究,2022,38(6):37-42.4 潘庆纳,周锦程.我国中等教育阶段深度学习研究热点、问题及展望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1):3-12.5 范康熙.小学习作技能多元主体指标化批改与评价支持 系统 的建 构 与实 施 J.语文 建 设,2022(20):46-50.6 李姝雯,邢红兵,舒华.小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常模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6(3):50-60.7 魏顺平,傅骞,何克抗.低年级小学生用字情况调查与分 析 以 广 东、北 京 两 地 6 所 小 学 为 例J.语言
22、文字应用,2008(3):81-89.8 韩亚慧.思维导图在教育中应用的综述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3,39(1):75-79.(责任编辑:邢西深)基于空间能力分组的央馆虚拟实验差异化教学实践研究 以初中化学“水的组成”为例黄 娜闵 乔邹晓洁邓雅心摘要:化学实验涉及宏观、微观、符号多个层面,涵盖较多空间信息表征的知识,传统化学实验较难满足不同空间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文中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 3“水的组成”为例,利用央馆虚拟实验“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资源,基于学生空间能力分组开展差异化教学,从教学环节角度探讨融合虚拟实验资源的差异化教学路径,以期为广大教育研究者提供借鉴。关键
23、词:空间能力;虚拟实验;差异化教学;初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黄娜,湖北省武汉市二桥中学,二级教师;闵乔,湖北省武汉市二桥中学,二级教师;邹晓洁,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邓雅心,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本文为 2022 年湖北省信息技术重点课题“基于央馆虚拟实验系统的差异化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2201019)、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规划课题“区校一体化平台支撑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案例研究”(课题批准号:214224563)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引言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基础学科1,需要从宏观、微观、符号多个层次认识和理解物质结构模型,对学生的空间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2。由于52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