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新课程开放式教学活动方案授课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课型新授姓名课题直角、锐角和钝角课时1时间教材分析根据标准要求,这里只是结合生活情境,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而不下定义。教材安排了三项活动。活动一,认识直角。先通过一幅三角尺,知道三角尺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接着,学习怎样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活动二,找直角。通过观察课本封面、黑板、国旗上的直角,了解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活动三,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画出直角,介绍直角的表示方法。活动四,画直角。说明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然后教师示范画出一个直角。学生分析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一副三角尺,说一说有什么发
2、现。学生可能发现的很多,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与肯定。然后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3个角。让学生判断一下,这三个角中有没有直角。教给学生判断直角的方法: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设计理念活动一,认识直角。先通过一幅三角尺,知道三角尺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接着,学习怎样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知道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几乎每天都要用的三角尺,发现三角尺的特点。活动二,找直角。通过观察课本封面、黑板、国旗上的直角,了解三角形有3个角、3条边。通过找身边的直角,加深对直角的感知,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活动三,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
3、、画出直角,介绍直角的表示方法。通过折直角的操作,增强学生对直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活动四,画直角。说明用三角板可以画直角,然后教师示范画出一个直角。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画出直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经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过程。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在物品上找出直角,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角。3在认识角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在物品上找出直角,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角。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
4、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个性修改一、认识直角1引导学生观察一副三角尺,发现它的特点,初步认识直角。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335页。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几乎每天都要用的三角尺,发现三角尺的特点。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并且能在生活中许多物品中找到角。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三角板,你们的文具里也有一副三角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最先发现三角尺的秘密。师:谁知道这个角叫什么角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指着三角尺的直角)三角尺中最大的角叫直角。请同学们指出三角尺中的直角,摸一摸有什么感受。生1:我发现三角尺也有三个角。生2:里面的小三角形和三角尺形状一样,也有三个角。生3:发现三角板
5、有三个角,并且三个角不一样大,其中一个角大些另外两个角比它小。生4:我发现每个三角尺中都有一个直直的角。生:直角。2在熟悉的物品中找直角。通过找身边的直角,加深对直角的感知,同时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师:在我们身边的物品上的就有很多的直角,请你们能找一找。学生充分交流。如:书的封面上有直角;桌面上有直角;黑板上有直角3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试着折出一个直角。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不同的折法,并展示。通过折直角的操作,增强学生对直角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你们能用一张纸自己试着折出一个直角吗?试试看。学生先独立折角,再同桌交
6、流自己的折法,最后全班交流。4在充分交流、展示后,画出一个直角,并介绍直角的表示方法和符号。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画出直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师:现在,老师把大家折的直角画下来。(画直角)我们知道直角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直角怎样表示呢?同学们注意看。教师画直角符号。师:我们用这个符号来表示直角二、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1出示书中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比较。学生说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让学生比较大小不同的角,为认识锐角、钝角奠定基础。师:我们认识了直角,利用直角我们可以比较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请看下面三角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书中60页所示的3个大小不同的角。师:谁能说出这三个角中,哪个角最大
7、,哪个角最小?生:中间的最小,右边的最大。2先让学生找出直角,再教给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握判断直角的方法,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师:同学们注意观察,看一看这三个角中有没有直角?学生回答并指出来。师: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不能光凭眼睛看,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教师示范,并告诉学生操作的步骤,把三角尺直角的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三角尺的一条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看角的另一条边是否与三角尺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3认识锐角、钝角。先让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与书上的3个角比较,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操
8、作交流后,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在操作、比较、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初步认识三种角,初步建立锐角、直角、钝角的空间观念。师:下面请同学们用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与课本第33页上的角1、角2、角3进行比较,看一 看有什么发现?师:我们通过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知道了角1是直角。像角2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像角3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边说边在相应的图上写出角的名称。生1:角1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一样大,是直角;生2:角2比直角小,叫做锐角;生3:角3比直角大,叫做钝角。三、综合练习1.让学生在队旗图上描出各种角,再全班交流。利用学生熟悉的
9、队旗图片,进行找角、描角的练习。师:我们认识直角,知道了锐角和钝角。请看课本第34页的少先队旗,你能在队旗上找出什么角,用笔描出来学生描完后交流,关注角的边和角度线2练一练第1题,教师拿出钟表教具将时间拨到2时整,问:时针和分针组成什么角?再问: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也组成锐角?(学生回答,教师演示)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什么角,进一步巩固锐角、直角、钝角的知识,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师:(教师拿出教具时钟)同学们,这是时钟,下面看我拨表针,你们讨论回答问题。师:(拨到2时整),现在是几时?时针和分针组成什么角?师:想一想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还能组成锐角?生:2时,时针和分针组成锐角。学生回答,教师拨
10、表演示,并评价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很多。2仿照上面的做法,完成教材第35页(2)(3)的问题,巩固复习直角、钝角的知识。用手比画一下组成的角,使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师:(拨到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什么角?师: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直角师:(拨到9时30分),时针和分针组成什么角?师: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还能组成钝角?学生答教师拨表演示。生:直角。四、课堂练习1练一练第2题,提出用三角尺判断各角是什么角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再全班交流。巩固对直角、锐角和钝角特征的认识。师:打开书看35页的练一练第1题。自己用三角尺比一比,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11、。指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边操作边汇报是什么角。2完成练一练第3题,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考查学生认识角、画角的能力。师:自己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师:谁愿意把你画的角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画的角,并说一说是怎样画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在方格纸上画角的方法:以方格中的一个顶点为角的顶点,以方格的一条边定为角的一边,再根据角的大小画出另一条边。学生自己画角,教师巡视指导3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自己判断并填空,同桌订正。巩固本节课知识。师:看练一练第4题,自己判断并填空,同桌之间互相订正。五、问题讨论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三幅图,提出讨论的问题,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考查学生对角的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能力。师:同学们,看“问题讨论”中的三幅图,小组讨论一下,图中各有几个角?有没有直角?小组讨论完后,全班汇报交流。第一个图有一个角;第二个图有3个角,包括一个直角;第三个图有6个角,包括一个直角。交流时要让学生亲自数一数,说一说怎样判断第2、3图中各有一个直角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