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空难遗梦观后感 空难遗梦观后感 空难遗梦是一部1993年上影的电影,它讲述了在一次空难中,max幸免于难,还勇敢地带领着领幸存者穿过浓烟走出机舱残骸,为幸存的婴儿找到失散的母亲。但是他却是心理创伤最严重的幸存者,同时,另一生还者carla也因为2岁孩子的死而生活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了一段心路历程之后,他们终于回归到现实的生活。 在空难后,max否认了自己恐惧,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圣人,并尝试着各种各样接近死亡的体验,他会直接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会站在楼顶的围栏上呐喊:会吃他过敏的草莓。其实,他是在这样一次次接近死亡的体验中尝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在那次空难中,他在极度的恐惧
2、后反而变得非常镇定,这种“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让他活了下来,但空难后却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不能面对那次可怕的空难,不能接受自己害怕。 另一幸存者carla在空难后无法向别人倾述,对生活失去了感觉。她沉浸在航班着地时她松开了抱紧孩子的手,导致了孩子死亡的自责,痛苦中。 这样2位幸存者,他们互相支持,互相慰籍。max最后通过类似经验的再次尝试帮助carla消除了心理障碍,但carla最后并不能帮助max,是他的家人使他重新回归到了生活。 影片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设置。比如草莓,它代表死亡,也代表生存。max在心理创伤没有康复时,他认为自己是接近神明的人,是圣人,所以尽管小时候吃他过敏的草莓
3、差点让他死亡,但是这时却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在max终于肯尝试面对空难后,他又对草莓有了过敏反应,并导致了休克。比如对空难场面的的设置,导演不一次性把空难发生时的情景播出来,而是通过不同的幸存者的回忆串联起来,并成了max心理创伤发展的线索。 影片中有一段很专业的小组工作的情景。神经科医生perlman受命为空难中的幸存者消除精神上的痛苦,在通过跟他们私下交谈后,他召集了空难中的幸存者,在一个安静的大房间里要进行创伤后的治疗。perlman首先用轻柔缓慢的语气叙述古代部落发生灾难后会聚在篝火前讲述事情的经过这个现象作为小组的开始,这有助于定下了小组开放的基调,纾解了小组成员紧张感和不安的心理,
4、在这里还有引入正题的作用。然后他邀请他组员讲出各自的故事。在这里他又用了扫视的技巧,鼓励组员发言。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勇于站起来讲述她的故事。在她姐姐和侄子在自己眼前死亡时,旁边的组员想扶着她,安慰一下她,但是perlman阻止了,他让她自己站着。其实旁边那两位组员在此时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但在此时那位讲述的组员需要的是自己面对那次灾难,这有助于她摆脱空难的阴影。此时一位公司职员对此感到很不耐烦,perlman只说了3句话就把他劝回到座位上,分别是“你叫什么”“你为什么搭乘了那班级”“你很尽忠职守”,这是典型的应对问题组员的手法,通过对组员角色的指定而使组员更坚定接受团体的任务
5、,这里就是指定了公司职员“敬忠职守”的角色,让他产生一种要对小组,要对成员负责的责任感,消除了他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在组员讲述她和姐姐的童年生活时,perlman又用了“聚焦”的手法让组员的叙述回归到飞机坠地的情景中。后来有一位小组成员想先离开,因为她不是空难幸存者,她是一位遇难者的的母亲,她想过来了解一下有没有人见过她儿子。通过这位母亲的询问,组员开始回忆当时的情形,推进了小组的进程。carla也是小组成员之一,但是她打断了小组的进程,在见到坠毁飞机上的女乘务员时,她显得很激动,她把孩子的死怪罪于没有得到女乘务员的帮助,最后离座冲门而出。 显然这次小组是不成功的,虽然perlman的技巧很高
6、超,但是他轻估了carla的情况,以为她已经能够跟众人讲述空难的经过,这种错估导致了小组的失败。 同样的,perlman对max的情况也是不能做到很好的评估。max患上的是创伤性精神紊乱综合征(创伤性精神紊乱综合症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亲历、目击灾难的人甚至其后代都容易不同程度地患上此伤痛。)他不能完整地描述空难是发生的事情。perlman虽然知道max的情况是最严重的,但是却没有料到他严重成对产生了严重的幻觉,他在无法给max提供更好的治疗时也没有转介给更有经验的其他心理治疗的医生,导致了max病情的加重。虽然最后max在家人的帮助下重新
7、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但是那是在经历了差点死亡的基础上完成的。 现实不像电影,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正确的引导,患有创伤后各种应激反应紊乱的人是很不容易康复的。这样我联想起汶川地震后灾民的康复问题,同样遭受了突如其来的灾难,汶川地震的幸存者的心理也一定受到了重创,虽然我国的很多心理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士都积极地介入到心理创伤的治疗工作中,但是以目前我国极为缺乏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者,而且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很少有面对象此次大灾害后的经验,因此,组织系统的培训势在必行,可以综合国内国外的专家,培养出大批心理危机干预人才,为灾民服务,而且可以培养出大批专业人士,为重大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筹备人才。 对于我们社会
8、工作专业来讲,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像心理治疗那么深的层次,但是基本的创伤后的情绪疏导我们还是很有必要去掌握的。我的的服务对象可能没有经历像空难、地震那么大规模的灾难,但是像车祸、失去亲人等意外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经常会发生的。我们要学会相关的治疗技巧,并要学会评估服务对象的情况,做到及时的治疗,及时转介。 一部电影,一段历程,一次收获。在了解了max的心路历程后,我对灾难后人们的心理创伤有了一点了解,也认识到危机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明白了作为一名社工学生以后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第二篇:廊桥遗梦观后感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美叫做遗憾 廊桥遗梦观后感 尘土飞扬的乡间小路,70年代的半旧小货车,宁静
9、的绿色农场,电影的开场便勾勒了一幅美国真实乡村生活的动态全景。兄妹俩整理者母亲的遗物,却发现了母亲尘封几十年的惊人秘密,故事也开始慢慢拉开帷幕。 怀着少女的梦想,追随着爱情的脚步,女主角毅然离开自己的故乡意大利远嫁美国乡下,过上了日复一日平静的乡村生活。然而,当初的梦想、曾经的激情就在这样死水般的日子里消失殆尽。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但对于她自己,她的世界是虚无、是空洞,是毫无生机机械般的重复。而金凯,一个四海为家,漂泊不定的记者,心无所系伤痕累累,两人的邂逅似乎是天作之合。金凯点燃了弗朗西斯沉寂多年的梦想和激情,而弗朗西斯则安抚了金凯孤寂的心灵和多年的创伤。以廊桥为红
10、娘,两人度过了四天忘我的时光。然而,来得这样迅猛而突然的幸福却因四天的结束而转瞬即逝,两人发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争吵。面对即将到来的诀别,弗朗西斯痛苦、猜疑:或许金凯只是一个放荡浪子和他在一起只是多年来例行之事;金凯则坚毅而执着,“这么肯定的事情一生只有一次”,让女主角来选择回归家庭或者随他而去。 抉择是痛苦的,一方面是继续抹杀自己的需求和梦想和丈夫相伴至死,一方面是背弃社会伦理、传统道德、家庭责任,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与相爱的人寻找梦想双宿双栖,弗朗西斯选择了前者。当两人 再次在雨中相遇,对视无言;当金凯在绿灯前不肯离去,弗朗西斯在走与留两极挣扎时,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女主角是明智的,即使她
11、真的离去,这辈子也会在对丈夫的愧疚、对孩子们的思念中黯然度过,那么她与金凯的爱就不会这样美得让人心醉。当孩子们把她的骨灰撒向廊桥,两人用自己的一生给爱情作了最好的诠释。 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家庭与责任,把自己的来生交给爱人与梦想弗朗西斯 把自己的余生交给理解与尊重,把自己的来生交给爱与希望金凯 这是一段经典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没有人会去忍心指责这对违背传统、倾心相恋的爱人,但影片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我们让自己的爱人感到幸福快乐吗。我们是否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不惜伤害无辜的亲人。当激情绚烂一刻回归平静时我们对婚姻是选择坚守还是放弃。我们有时是否把爱与欲望混为一谈。答案没有绝对,然而,无论我们怎样选
12、择,都要学会珍惜爱,敬畏爱。 第三篇:廊桥遗梦观后感 廊桥遗梦影评 10041240袁浙秀如果漫天大雨成为一对彼此深爱的恋人之间的诀别,这样的场景怎么样都颇有一种凄凉哀婉的情调。廊桥遗梦便是如此。故事讲述的是一段婚外情,为期四天。撇开道德伦理不谈。就感情纬度而言,它虽然十分短暂,却不影响这段感情的浓烈和真挚。男主角罗伯特是一位摄影记者,他和女主角弗朗西斯卡的相遇纯属偶然。只不过是因为罗伯特的问路才使原本距离甚远的他们有了交集。罗伯特浪迹天涯,缺乏稳定的家庭,嘘寒问暖的爱人,以及亲切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弗朗西斯卡则活在小镇闭塞的人群中,生活单一而缺乏新鲜。有限的人际关系像四面竖起了高墙,压抑了她内
13、心所有的梦幻。她不得不有意去让自己变得庸俗粗陋,适应环境。可是对于优雅的渴望,像水一样充满了她肌肤的每个细胞。他身上所体现出的优点是那么卓尔不群,他无疑是她狭窄见识面中相比而言最完美的男人。是她梦幻的载体。这也就注定了他俩的相遇会伴随一段爱情的降临。 未知的事总是引人想象,不禁会想如果在大雨磅礴的那天,弗朗西丝卡最终跟罗伯特走了,那结果又会如何。既然是想象,面对所希冀的,我们总愿想的很美好。弗朗西丝卡怕也是如此。面对一份那样浓烈的情感,于她而言,或许这便是天堂。可远在云端的天堂似乎也是虚渺的,尽管她有着那样强烈的渴望,可最终还是愿意束缚在现实的锁链之下,继续她那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乡村庄园生活
14、。我想,那不仅是责任,也不仅是因为舆论的压力。同样也着有对未知的一丝惧怕。因为谁都不能保证,那样一份感情,在平淡的生活中会不会也随着时间慢慢消逝。那么她是否又会过上一种类似的庸常的生活呢,所以美丽的东西注定是短暂的,而且在回忆的时候更是会增加分量,这是不可逃避的悲剧所在。所以抛开所谓的家庭与情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苍白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的相爱,是偶然也是必然。“最后一个牛仔”的摄影师罗伯特,他的确如同草原的猎豹,捕猎时迅猛矫健,漫步时从容优雅。而弗朗西丝卡,便是那田原里的一朵花,成熟馥郁而芳香沁人。一只厌倦了流浪的猎豹遇到了一朵厌倦了田原景色的花低头嗅香。爱欲的火苗刹那瞭原,
15、这是他们各自不同点产生的致命吸引。等到相熟相知,却又发现,他们同爱着叶慈的诗,有那么多灵魂的共识,这些相同点更令他们相互依存。相较于弗朗西丝卡与她的丈夫。印象比较深的是,当罗伯特问到弗朗西斯卡为什么会和她丈夫在一起的时候,她的回答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干净而又有责任感的男人。他们在一起结婚生子,更多是只是遇到了一个适合结婚的人,而不是因为多么浓烈的爱情。如此而言他们倒更像一对真正的爱人,所以他们的分别难免令人扼腕叹息。 可是,或许是我们都有向往美好的本能,在这部影片里,我们总愿意代入或站在主人公们这边。但是,试想下如果你是她的丈夫,又或者如果你是她的一双儿女,面对这样的事,你更愿意希望结果如何呢
16、。所以我觉得女主角愿意理智的放弃这一段感情,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相较而言更为正确的决定。她也想过,或许跟着罗伯特走,因为心怀着对于丈夫和孩子的愧疚,她依旧不能和他快乐的生活。反而也会因此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那样她失去的将会更多。虽然他们,一对相爱的人分开了,却是彼此遥望的。相爱的两颗心并不会因为不能相守而分开,而弗朗西斯卡也依旧尽着自己对丈夫还有孩子的责任。我想这样的结局也不算是最坏的。 有人说廊桥遗梦是部欲望的电影,我想主人公的相互吸引,最初的渴望,是来源于情欲。可是要说这是一段产生于情欲的爱情,我不赞同。虽然在他们最初的吸引中,的确也有生理的欲望,但是更多的,是来源于情感上的需求。罗伯特与
17、弗朗西丝卡,都已经是成熟的人, 他们的爱成熟而感性也不乏炽热,他们共同寻求一个灵魂的伴侣。所以他们的爱当不会只是逃离围城般渴望。可是单论说它是部欲望的电影,我却赞同,这个欲望,是对更美好的生活追求,这是人人都有的欲望。如果,弗郎西丝卡没有遇到罗伯特,又或许遇到问路之后只是略带一丝心动但友好的道别,没有发生后面的事情。想必罗伯特也只是会继续流浪,而弗朗西丝卡则继续过着她枯燥而平淡的生活,虽没有那样的美好可以回忆,却也不会有那样的痛苦的别离。不过爱情的发生是不能被预设的。尽管分别是如此的痛苦,但是他们都没有后悔过他们的相识相知,这美好的一段回忆在他们的记忆中熠熠发光。这段爱情也是一种幸运吧,因为有
18、太多的人一生中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 这样的相恋在此已经没有对或错之分了。这只是一个相逢不适的遗憾而已。影片中,弗朗西丝卡面对爱情与责任的选择,最终选择了责任,那便是她的选择,我们无权置论。于我,或只能感慨,罗伯特与弗朗西丝卡的相逢是个美丽的遗憾。影片最后,两者的骨灰共撒于廊桥,也算是在这样美丽的缺憾中,令人稍感一丝慰藉。不过,弗朗西斯卡却的确是一位聪慧的女子,因为她用离别的方式,保证了他们爱情的永恒。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座廊桥吧。或许那里埋葬的是爱情的遗憾。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当然不能说弗朗西斯卡当初没有和丈夫相爱过,不然她也不会跟随他从意大利来到美国,过着宁静而琐碎的乡村生活。
19、只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一直在你身边,不能保证爱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甚至变得无存。如同电影里所说的,把变化当成是必然的,你就会心安理得。但是重要的是,我们是否寻找到过一份令自(请勿抄袭网:)己不后悔的爱情。如同男女主人公在最后所表达的那样,不后悔。 第四篇:廊桥遗梦观后感 廊桥遗梦-爱情与责任 还记得第一次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是很晚的一个夜晚了,那时候不懂爱情,不懂责任,并且伴随着睡意,所以记忆中的廊桥遗梦是朦胧的。直到这次再次重温一回,再次给了我不同的感受,一部影片就像一段人生,懵知时期和了解世事后的我们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这也正是影片的魅力所在,不同的人,不同的内在获得的感受都会不一样。
20、 这段影片是讲述两个中年人的爱情,这部影片的结局很伤感,雨中的离别,很有古代诗意化的感伤。 对于爱情,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影视作品中,为了爱情而牺牲一切的人实在太多太多,爱情至高无上的观念也深深地印刻在许多年轻人的心里。影片中因丈夫和孩子外出而独自在家的弗朗西斯卡遇到了前来问路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从他身上,弗朗西斯卡感受到了从未在自己丈夫身上有过的感觉。对她说过: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面对这一迟来的真爱,弗朗西斯卡最终没有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而是选择留守在了自己的家庭之中。在她心里,责任,尤其是对于家庭的责任高于一切。如果她选择了离开,伤害的将是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她眼中,她的丈夫是一个再
21、平凡不过的美国乡村农民,他一生都没有做错过任何事,并且始终爱着自己,离开他是对他的不公平。而她的孩子虽已长大但都还未成年,自己贸然的离去带给他们的伤害无疑将是巨大的。在责任和道德面前,弗朗西斯卡纵然再痛苦,再难以抉择,依然在那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里把自己留在了丈夫的车里,从罗伯特金凯在雨中向她走来的那一刹那,她就已经明白他是在向自己告别,而不是挽留。 影片中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金凯之间的爱情之所以令人动容,原因在于他 们懂得家庭和对于家庭的责任高于一切,这一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颇有老婆和老妈同时落水先救哪个这一残酷问题的味道。虽然丈夫没能实现自己年轻的梦想,但在爱情短暂的保质期过后亲情将成为彼此之间
22、永远联系的时纽带。家庭带给自己长期平淡却又温馨的快乐不经意间超越了那四天短暂的激情涌动。为了付起对于家庭的责任,弗朗西斯卡把有生之年全部都奉献给了丈夫和孩子,而把死后所剩的一切留给了双方铭记一生却再未谋面的罗伯特金凯。 第五篇:廊桥遗梦观后感 廊桥遗梦观后感 看了廊桥遗梦的电影,感动之余深感艺术魅力的强大,同时也感慨现实与意愿,生活与梦想,世俗与追求,伦理与艺术的无法对接,无法兼容。 这也许正是给各类艺术家留下用镜头,笔墨,颜料肆意挥洒的空间,让人们有发挥的所在。沉浸到电影的艺术里,就会体察出生活海洋的波涛里,主配角就宛如一只船也就是女主角说的:“情感的磨砺一旦没有责任便会因之失色” 我想那责
23、任,伦理,传统便是锚与港湾了。不羁的行者还得服从世俗,回归理性。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因遗憾而美好,情感的震颤,无药可愈的痛。因为有文化基因的积淀,使留白补白都有色彩,依托,不至清冷到寻寻觅觅。这类的挣扎,痛苦,意外是全人类的共鸣,再缀上政治因素和浮躁的提速便是中国特色的悲哀。 还好我善借助艺术的空气,展开想象的翅膀,好好地飞翔。把丰富的情感分解成无数碎片,装在各色作品里因为三原色可调配成千万情感的颜色,不是吗。艺术是什么。是星霞,是云彩,是日月,是彩虹可视、可感、却不可触及。因为四天的永恒才值得玩味半生。如果四十年呢。百年一瞬,因浓缩而漫长,琐碎则会厌烦。做到平衡是很难的,所以我认为,生活
24、磨掉了、锯到了我们很多很多;生活欠我们太多的债。唯有艺术可以为我们补偿。于是我们消费别人,别人消费我们。 在神秘的心灵花园里,有多少不舍再见的永恒。人性复杂不亚于宇宙,绝不是二元三元那么简单。红楼梦之所以高于三国演义是对人物内心刻画跃升到丰富,不那么高大全,才生动真实感人。曹翁已懂得不可能有人在独自面对喜怒哀乐悲恐惊时,不乱方寸。不能独立打理好情到深处任孤独的情绪所以艺术家才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生命是不是因为遗憾缺失而溢彩纷呈。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这样的遗憾缺失,痛断肝肠,绝对不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于是,又留给大家去创新颠覆 感谢仓颉造字使我们得以排遣心事,直抒胸臆。将流动的瞬间能化作永恒美叹的艺术,以至使人性共鸣的轨迹永无休止地重现。第14页 共14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