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卷 第 期 年 月湘 潭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互联网技术发展、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与劳动报酬提升程名望林兴模(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摘 要:采用 个国家 年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及其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劳动报酬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地区)相较于互联网硬件投入互联网软件投入对劳动报酬的影响更为显著 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技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劳动报酬产生了显著影响 由于技术溢出的正向和负向效应同时存在互联网技术在行业间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本研究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2、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技术溢出效应劳动报酬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长期经济增长和劳动报酬提升是由少数几种关键技术推动的被称之为“通用目的技术”()作为通用目的技术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万亿元占 比重达.网民规模.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数字中国发展报告)同时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注重公平正义问题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劳动报酬是共同富裕的基础 基于此研究互联网这一通用目的技术进步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对于中国
3、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互联网技术对劳动报酬的影响但对二者的关系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 第一类观点认为互联网技术会降低劳动报酬 和 .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替代中低技能劳动力降低中低技能工人的劳动报酬和收入水平 .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对劳动力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会导致技术性失业的出现从而降低平均劳动报酬水平 基于地区、性别的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显 著 降 低 了 欠 发 达 地 区 和 女 性 的 劳 动 报酬 第 二 类 观点认为互联网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报酬 一方面信息技术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报酬水平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提高进而
4、使劳动报酬增加 .发现 使 用 互 联 网 使 平 均 工 资 率 提 高.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使农场收入和家庭收入分别增加.和.近年来互联网的技术溢出效应成为研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程名望()男山东东明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兴模()男福建大田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乡融合视角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上海市教育创新重大课题“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究热
5、点学者们主要关注了互联网技术的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发现互联网接入通过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产生显著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可以显著加强周边地区的绿色创新效率也有部分研究关注了互联网在行业间的溢出效应 .和潘文卿等探讨了一个国家多个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把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分为垂直技术溢出与水平技术溢出 .利用中国 年的投入产出表验证了互联 网 技 术 对 就 业 有 显 著 的 行 业 间 溢 出效应上述文献表明多数学者肯定了互联网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已有文献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在测量指标上主要采用“互联网普及率”这一指标该指标主要反映使用人数、使用频
6、率和使用时间的增加并不能充分反应互联网“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本质特征二是对互联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区间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的研究较少三是主要以某一国家为样本基于国别样本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简称)的国别数据选取“互联网技术投入”作为衡量互联网技术进步的指标从行业视角分析互联网技术及其行业间溢出效应对劳动报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该研究能从生产函数和索洛中性技术进步视角更全面地考察互联网作为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也弥补了已有研究局限于某一国的问题二、研究方法与模型设立(一)理论模型及推导假定互联网技术是一种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 各行业通过在生产
7、中投入互联网设备实现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要素生产率提升 设定 生产函数:()其中、分别表示行业 的产出、技术进步、资本和劳动 行业技术进步可以分解成两部分: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 和互联 网 技 术 投 入()参 考.()的研究()则有 此时式()可以写成:()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行业 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记 则有:()这里 是行业 的工资水平可以得到均衡时工资 满足:()对式()两边取对数有 ()()式()表示行业工资水平 受到以下变量的影响:希克斯中性进步、互联网技术投入、资本 和劳动(二)计量模型设立与变量设置基于式()构建行业互联网投入对行业平均劳动报酬影响的计量模型:()其中 表示行业
8、表示国家 表示年份为行业平均劳动报酬用行业劳动报酬除以行业就业人数来表示 表示互联网技术投入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选择与互联网技术相关性最强的 个代表性行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制造()电信()计算机编程、咨询及相关活动 用各行业在生产中对这类互联网设备中间投入品的使用之和来衡量 是一组控制变量包括资本存量、劳动生产率、就业人数、出口数量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 其中资本存量、就业人数、出口数量来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通过式()计算得到 为随机误差项(三)数据来源及说明数据来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其最新数据是 年公布的 个国家 年的国家投入产出表()和附带的社会经济账户()的数
9、据以美元为单位 中的数据以本国货币为单位利用 中的价格和汇率指标将所有变量调整为美元不变价(基年为 年)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见表 表 变量说明及描述型统计变量观察值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行业平均劳动报酬(美元).行业互联网技术投入(对数).行业资本存量(百万美元).行业就业人数(千人).行业出口值(百万美元).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对数).行业劳动生产率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一)基准回归基于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回归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选择解释变量的一阶滞后变量为工具变量进行 回归 回归结果见表 分析可见随着控制变量的逐步加入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大幅降低表明某些“隐含”()的不可观
10、察因素对劳动报酬有重要影响 但在所有的模型中无论是 还是 回归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互联网技术投入均在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互联网技术投入增加显著促进劳动报酬的提高即从行业层面上看互联网技术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 以最优模型()为例互联网技术投入每增加 平均劳动报酬增加.该实证结果并不支持“索洛悖论”但该结论符合通用目的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通用目的技术的发展通常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从无到有、在局部领域扩散普及的孕育期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往往并不显著甚至有负向影响 第二阶段则是技术由弱到强、推动社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爆发期 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在世界主要国家的应用已经进入成熟期促进了
11、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提升表 互联网技术投入对行业平均劳动报酬的影响被解释变量:()()()()()().(.)(.)(.)(.)(.)(.).(.)(.)(.)(.).(.)(.)(.)(.).(.)(.)(.)(.).(.)(.)(.)(.)注:括号内的数字为稳健标准误、分别代表、和 的显著性水平 下同企业的 投资和投资回报率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 罗伯特索洛()将这种现象称为“生产率悖论”()(二)稳健性检验通过两种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一替换解释变量 采用 .的方法将互联网技术投入分为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第二缩尾处理 为避免极端异常值对实证结果造成潜在影响对核心解释变量进行 缩尾结果见表
12、 第()()列、()()列、()()列分别是对硬件投入、软件投入和缩尾处理的回归结果分析第()()列可见互联网技术投入的系数仍旧十分显著表明其对劳动报酬的影响是稳健的对比第()和第()列、第()和第()列可以发现互联网软件投入对于劳动报酬的影响相较于互联网硬件投入更大一些 第()()列的结果表明进行缩尾处理之后回归结果仍旧稳健表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替换解释变量缩尾处理()()()()()().(.)(.)(.)(.)(.)(.).(.)(.)(.)(.)(.)(.).(.)(.)(.)(.)(.)(.).(.)(.)(.)(.)(.)(.).(.)(.)(.)(.)(.)(.)(三
13、)异质性分析为进一步讨论不同国家的情形通过分组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 根据截至 年底是否为欧盟成员国、是否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对样本中的国家进行分类回归结果见表 分析可见 国家行业互联网投入对平均劳动报酬的提升效应比非 国家更大而欧盟成员国行业互联网投入对平均劳动报酬的提升效应也比非欧盟国家更加显著 该结果说明经济发达国家拥有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保护制度人力资本水平更高互联网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和上文分析的通用目的技术进步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一致表 异质性分析回归结果被解释变量:国家非 国家欧盟国家非欧盟国家()()()().(.)(.)(.)(.).(.)(.)(.)(.).(.)(.)
14、(.)(.).(.)(.)(.)(.)续表被解释变量:国家非 国家欧盟国家非欧盟国家()()()().(.)(.)(.)(.)(四)进一步的机制分析根据 和 .的研究互联网 的 发 展 能 够 促 进 劳 动 生 产 率 水 平 的 提升 同时劳动生产率对人均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 基于此通过劳动生产率这一中介变量(用 中行业增加值除以就业人数得到)分析行业互联网技术投入影响劳动报酬的机制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原理首先将劳动生产率对互联网技术投入()进行回归然后将行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协变量添加到回归中 同时采用 和 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受篇幅所限仅汇报 的估计系数和 的估计系数 通过对第()列和第
15、()列、第()列和第()列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回归中加入劳动生产率之后行业互联网技术投入的估计系数在绝对值或显著性上均出现了明显下降 并且劳动生产率的估计系数在 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这表明劳动生产率是互联网技术投入影响劳动报酬的一个显著渠道表 劳动生产率:行业互联网技术投入影响劳动报酬的潜在渠道()()()().(.)(.)(.)(.).(.)(.)四、互联网对劳动报酬影响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一)模型建立与变量说明基于公式()构建互联网技术行业间溢出效应对行业劳动报酬影响的模型:()其中、分别表示互联网技术投入的前向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后向垂直技术溢出效应和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其具体测算方式见 .和潘文卿
16、等 是国家行业的联合固定效应 是时间固定效应其余变量的含义同式()(二)回归结果及分析回归结果如表 所示 第()列为基准回归结果第()列为添加水平技术溢出效应指标后的回归结果第()列为添加水平、前向垂直和后向垂直技术溢出效应指标后的回归结果 从第()列可以看出水平、前向垂直和后向溢出效应指标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说明互联网技术投入在行业之间不存在溢出效应 第()()列汇报了 国家、欧盟成员国和中国的回归结果 分析可见在 国家中后向垂直溢出效应的系数在 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前向垂直溢出效应在 的水平下显著为负在欧盟成员国中仅前向垂直溢出效应在 的水平下显著为负 对于中国而言前向垂直溢出效应在 的水平下显
17、著为负 综上所述在全样本中互联网技术投入在行业间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技术溢出部分样本中甚至存在负的前向和后向技术溢出效应 这可能是由于技术溢出效应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均存在且大小相近从而总体上的显著性没有显现 表 技术溢出效应检验结果()()()()()().(.)(.)(.)(.)(.)(.).(.)(.)(.)(.)(.).(.)(.)(.)(.).(.)(.)(.)(.)五、结论与政策建议考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通用目的技术进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 个国家的国别数据对互联网技术及其行业间溢出效应对劳动报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
18、投入能提高行业平均劳动报酬 该促进作用在经济发达国家更显著 相较于互联网硬件投入互联网软件投入对于劳动报酬的影响更为显著 机制检验表明行业互联网技术投入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劳动报酬产生影响 最后由于存在正向和负向两种可能的技术溢出渠道互联网技术在行业间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技术溢出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对应的政策建议有:第一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发展特别是重视互联网软件技术 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但互联网软件技术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二降低互联网技术溢出效应中的负向影响激发正向影响 强化各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合创新促进人员流动等正向溢出渠道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
19、业关联放大互联网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 第三发展更加适应互联网技术要求的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人力资本及其与互联网技术的互补性和兼容性参考文献:.().:.程名望 张家平.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中国农村经济().:.().:?.().?.:.:.().邱泽奇张樹沁刘世定等.从数字鸿沟到红利差异 互联网资本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李雅楠 谢倩芸.互联网使用与工资收入差距 基于 数据的经验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王少国匡国静.互联网使用、技能异质性与工资收入 基于 数据的实证检验.求是学刊().:.().:.().潘文卿 李子奈 刘强.中国产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 个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宋冬林 王林辉 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国社会科学().王娟.“互联网 ”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财经科学().责任编辑:廖文婷 ():.().: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