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检监察局关于行政问责方面学习心得 制”的意思是:“在法律或道义上应负责任,被要求对其行为负责任的制度”,“问责”有追究责任和承担责任的含义。笔者认为,行政问责是指有权主体对行政行为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应尽职责或因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影响行政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效能,或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侵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后果的行为,进行的责任追究。按照现行制度开展行政责任追究,大体有三类方式:一是由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对管辖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人实施的党纪政纪处分;二是由任免机关(主管单位)对所辖行政行为人实施的组织处理,如通报批评、诫勉、扣发奖金、责令改正和采取补救措施、调
2、整工作岗位、免职、罢免等,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所规定的五种问责方式即属组织处理范畴;三是由审判机关对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或触犯刑律的行政行为人实施的判罚。 一、当前行政问责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从问责主体看,现行的单一主体体制存在弊端。当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开展行政问责中具有知情权及在此基础上主要表现为投诉、举报行为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提出问责的建议权;新闻媒体有曝光的监督权和建议权,但都还停留在参与者、监督者、建议者的角色定位上。各级任免机关(主管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机关单位掌握着是否问责、怎样问责的权力,处在问责主体的地位,即我们现
3、行的是单一以机关单位为问责主体的行政问责制度。当问责主体和问责对象是需承担连带责任的上下级关系时,容易使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难以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 从问责客体看,有些责任不易厘清和追究。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和岗位责任制不够完善,造成部门之间、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职责不够清晰,出了问题可相互推诿,难以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上下级之间的责任不清,基层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集体决策失误后,个人责任难以追究。近年来很少有人因决策失误而被问责的,决策者们应承担什么责任难以把握,责任难以追究到个人身上,集体负责有时成为谁也不负责的挡箭牌。 从问责情形看,还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状况。比如问责大多针对执行、结
4、果环节的问题,而对决策环节的问题较少追究;所查处的大多是不当作为问题,对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不作为问题查处的相对少些,治庸治懒的效果不够明显;对明显的过失过错查处比较有力,对现实政务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情节轻微,不够给予纪律处分,但同样会降低行政效能、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小错”的查处有待加强;对违纪违规人员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的追究比较到位,但相关人员承担道义责任不够;对造成损失的问题追究经济责任不够,对其他领域履职问题的问责启动不够灵敏,甚至有时一些明显的问题已被媒体曝光了,却仍未启动问责程序。 从问责依据看,制度建设须进一步加强。从全国层面讲,去年7月,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
5、行规定颁布实施。从地方层面讲,一些配套性制度需要修订完善或出台,以补充上位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增强现行问责制度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从问责氛围看,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方面,全社会的问责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政务公开工作有待加强。 二、改进行政问责工作的对策建议 积极推进问责主体多元化。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机关单位内部问责机制。这其中重点是加强人大和司法机关问责,使人大对政府的质询权、特定问题调查权以及罢免权等法定权力更具现实可操作性;要加大法院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力度,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所有行政权力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公法上的争议都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特别是将行
6、政规范性文件这类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克服机关单位内部制约的局限性,大力强化以公众为主导的外部问责机制。如被行政过错行为侵害合法利益而提出问责要求的行政相对人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启动和直接参与问责的制度,以及行政问责质询制度和听证制度等等。从当前看,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现有的参与行政问责的权利,为现行的单一主体问责制度最大限度地注入多主体问责的因素,尽可能克服问责主体单一的局限性。 进一步明晰相关权责关系。一要理顺党政机关权责关系,科学调整党政机构,切实避免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引起的权责不明等现象,强化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执 政地位和作用。二要进一步准确定位政府的职能职
7、责,科学划分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要对政府职能职责予以明晰,构建更大的社会、更小更负责的政府。三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因事设职、定岗定员原则,将内设机构和人员的数量降到最低,以减少交叉、减少环节、减少手续,以便责任的划分、认定和追究。 努力推动行政问责平衡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决策失误的追究。要按照“凡是执行决策的投入大于产出、决策目标与实施结果明显不一致即构成决策失误”的理念,完善制度机制,更加有效地跟踪筛查决策行为。凡决策失误的,要严格依纪依法对同意决策事项的领导人员,按责任主次追究责任。二要把行政问责制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各种问责方式的综合运用。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
8、挥现行的办案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的作用。四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对凡因履职问题导致经济损失的,应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经济处罚的制度机制,比如在刑罚中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政府赔偿后要严格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偿。五要构建反应更加灵敏的问责启动机制,将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不良影响的经媒体曝光的行政履职问题,纳入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介入调查的范围,给出是否问责、怎样问责的结论,自动启动问责程序。 不断推进行政问责法规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相关法规制度,同时抓好管辖范围的制度落实;要建立起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机制,切实贯彻执行各项问责法规制度,不断增强问责的制度
9、性,减少随意性;要积极探索构建对法规制度执行实效的评估制度和机制,使实效评估成为法规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在条件成熟时出台行政问责法,对行政问责的概念、主体、客体、情形、程序等全面规范,增强问责的一致性。从地方层面讲,各地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建立健全问责配套制度。 着力加强问责文化建设。行政问责文化是行政问责制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主要体现为公民问责意识和行政主体责任意识。西方国家党政官员引咎辞职往往不仅是基于具体的法规制度,更是基于浓厚的、沉淀多年的问责文化以及与之相伴的舆论压力,促使其不得不承担道义责任。可以说,问责制的良性运行归根到
10、底是一种文化积累和释放的过程。只有将问责文化内化在行政主体和社会大众的潜意识中,成为一种公共价值,才能使行政主体更加积极地面对社会的诉求并快速回应人民群众的需要,真正对行政行为负责。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机关内部的学习教育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相结合,从根本上破除官本位思想,确立和强化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理念,为推行行政问责提供广泛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问责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行政行为的意识得到增强。 继续深化相关政务公开工作。必须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将政府切实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人民群众在了解有关信息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应当对行
11、政主体进行问责的问题。要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编制和公布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公开的信息要真实、具体、及时、全面,真正做到群众想了解和应当了解什么,政府就公开什么;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政务公开主体在公开中的自由裁量权,避免选择性公开等妨碍人民群众发现弊端、参与问责的问题出现。 第二篇:纪检监察局行政问责学习心得体会纪检监察局行政问责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纪检监察局行政问责学习心得体会 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相关法规制度,同时抓好管辖范围的制度落实;要建立起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机制,切实贯彻执行各项问责法规制度,不
12、断增强问责的制度性,减少随意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要“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到目前,行政问责的概念在实践中和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从词意看,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表述的“问责制”的意思是:“在法律或道义上应负责任,被要求对其行为负责任的制度”,“问责”有追究责任和承担责任的含义。笔者认为,行政问责是指有权主体对行政行为人不履行、不正确履行应尽职责或因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影响行政管理、行政秩序、行政效能,或损害国家、集体利益,侵
13、害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或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后果的行为,进行的责任追究。按照现行制度开展行政责任追究,大体有三类方式:一是由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对管辖范围内的行政行为人实施的党纪政纪处分;二是由任免机关(主管单位)对所辖行政行为人实施的组织处理,如通报批评、诫勉、扣发奖金、责令改正和采取补救措施、调整工作岗位、免职、罢免等,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所规定的五种问责方式即属组织处理范畴;三是由审判机关对在行政诉讼中败诉或触犯刑律的行政行为人实施的判罚。 一、当前行政问责工作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从问责主体看,现行的单一主体体制存在弊端。当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开展行政问责
14、中具有知情权及在此基础上主要表现为投诉、举报行为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提出问责的建议权;新闻媒体有曝光的监督权和建议权,但都还停留在参与者、监督者、建议者的角色定位上。各级任免机关(主管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机关单位掌握着是否问责、怎样问责的权力,处在问责主体的地位,即我们现行的是单一以机关单位为问责主体的行政问责制度。当问责主体和问责对象是需承担连带责任的上下级关系时,容易使问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难以保证公正性和客观性。 从问责客体看,有些责任不易厘清和追究。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和岗位责任制不够完善,造成部门之间、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职责不够清晰,出了问题
15、可相互推诿,难以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上下级之间的责任不清,基层有责无权或责大权小。集体决策失误后,个人责任难以追究。近年来很少有人因决策失误而被问责的,决策者们应承担什么责任难以把握,责任难以追究到个人身上,集体负责有时成为谁也不负责的挡箭牌。 从问责情形看,还存在一些不平衡的状况。比如问责大多针对执行、结果环节的问题,而对决策环节的问题较少追究;所查处的大多是不当作为问题,对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不作为问题查处的相对少些,治庸治懒的效果不够明显;对明显的过失过错查处比较有力,对现实政务活动中大量存在的情节轻微,不够给予纪律处分,但同样会降低行政效能、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的“小错”的
16、查处有待加强;对违纪违规人员政治责任、法律责 任的追究比较到位,但相关人员承担道义责任不够;对造成损失的问题追究经济责任不够,对其他领域履职问题的问责启动不够灵敏,甚至有时一些明显的问题已被媒体曝光了,却仍未启动问责程序。 从问责依据看,制度建设须进一步加强。从全国层面讲,去年7月,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颁布实施。从地方层面讲,一些配套性制度需要修订完善或出台,以补充上位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增强现行问责制度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从问责氛围看,还存在一些障碍。一方面,全社会的问责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与行政问责相关的政务公开工作有待加强。 二、改进行政问责工作的对策建议
17、积极推进问责主体多元化。一方面,要继续完善机关单位内部问责机制。这其中重点是加强人大和司法机关问责,使人大对政府的质询权、特定问题调查权以及罢免权等法定权力更具现实可操作性;要加大法院对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力度,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所有行政权力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公法上的争议都纳入行政诉讼范围,特别是将行政规范性文件这类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克服机关单位内部制约的局限性,大力强化以公众为主导的外部问责机制。如被行政过错行为侵害合法利益而提出问责要求的行政相对人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启动和直接参与问责的制度,以及行政问责质询制度和听证制度等等。从当前看,要充分保障人民群
18、众现有的参与行政问责的权利,为现行的单一主体问责制度最大限度地注入多主体问责的因素,尽可能克服问责主体单一的局限性。 进一步明晰相关权责关系。一要理顺党政机关权责关系,科学调整党政机构,切实避免因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引起的权责不明等现象,强化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执政地位和作用。二要进一步准确定位政府的职能职责,科学划分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要对政府职能职责予以明晰,构建更大的社会、更小更负责的政府。三要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因事设职、定岗定员原则,将内设机构和人员的数量降到最低,以减少交叉、减少环节、减少手续,以便责任的划分、认定和追究。 努力推动行政问责平衡发展。一要进一步加强对
19、决策失误的追究。要按照“凡是执行决策的投入大于产出、决策目标与实施结果明显不一致即构成决策失误”的理念,完善制度机制,更加有效地跟踪筛查决策行为。凡决策失误的,要严格依纪依法对同意决策事项的领导人员,按责任主次追究责任。二要把行政问责制与绩效评估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各种问责方式的综合运用。纪检监察机关应充分发挥现行的办案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机制的作用。四要加大经济处罚力度。对凡因履职问题导致经济损失的,应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经济处罚的制度机制,比如在刑罚中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政府赔偿后要严格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偿。五要构建反应更加灵敏的问责启动机制,将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不良影响的经媒体曝光的行政履
20、职问题,纳入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介入调查的范围,给出是否问责、怎样问责的结论,自动启动问责程序。 不断推进行政问责法规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相关法规制度,同时抓好管辖范围的制度落实;要建立起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机制,切实贯彻执行各项问责法规制度,不断增强问责的制度性,减少随意性;要积极探索构建对法规制度执行实效的评估制度和机制,使实效评估成为法规制度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从全国范围看,应当在条件成熟时出台行政问责法,对行政问责的概念、主体、客体、情形、程序等全面规范,增强问责的一致性。从地方层面讲,各地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本
21、地实际及时建立健全问责配套制度。 着力加强问责文化建设。行政问责文化是行政问责制的思想基础和灵魂,主要体现为公民问责意识和行政主体责任意识。西方国家党政官员引咎辞职往往不仅是基于具体的法规制度,更是基于浓厚的、沉淀多年的问责文化以及与之相伴的舆论压力,促使其不得不承担道义责任。可以说,问责制的良性运行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积累和释放的过程。只有将问责文化内化在行政主体和社会大众的潜意识中,成为一种公共价值,才能使行政主体更加积极地面对社会的诉求并快速回应人民群众的需要,真正对行政行为负责。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机关内部的学习教育和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相结合,从根本上破除官本位思想,确立和强化公民本
22、位、社会本位的理念,为推行行政问责提供广泛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问责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公民的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和监督行政行为的意识得到增强。 继续深化相关政务公开工作。必须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理念,将政府切实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人民群众在了解有关信息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应当对行政主体进行问责的问题。要提高政务公开质量,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编制和公布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公开的信息要真实、具体、及时、全面,真正做到群众想了解和应当了解什么,政府就公开什么;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政务公开主体在公开中的自由裁量权,避免选择性公开等妨碍人民群众发现弊端、
23、参与问责的问题出现。 第三篇:学习行政问责心得通过对*市行政问责办法的学习*我的感触颇深*对我市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行政问责办法的重要意义 行政问责制度是我市政府提速增效、提高信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权必有责*政府应为其所有行为负责*对因不作为(有权不用)、乱作为(滥用权力)或不当作为(工作过失)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问责制度不仅是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而且也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党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同样*作为一个企业实体也要规范内部的各种行为*作为卫生消杀服务这样一个特殊的
24、公司*肩负着全市的病媒生物防制任务*加之大多数单位对目前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致使工作难度加大*完成任务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认真遵守*市行政问责办法*以防出现行政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情况.二、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对于新形势下的行政问责办法*不能及时融会贯通于具体实际工作之中*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力求全面发展*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于应付本职工作*不精益求精. (二)在爱国卫生相关法规、技能知识继续教育上*放松了自我学习*忽视了知识能力的培养再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没挤出时间学*给自己找客观原因*自己放宽自己*轻视理论学
25、习*致使理论素养跟不上形势发展*了解大局不够透彻. (三)业务知识须进一步增强.现有的知识已不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安全工作形势* 新方法、新情况层出不穷*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尚有所欠缺.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不够.干工作时放不开*敢吃苦、的精神不强*抓落实的劲头相对不足.三、具体整改措施 (一)在深刻学习、领悟行政问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行政问责办法*与现在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在不违法违纪的基础上*再加强自律*即也不违反行政问责办法. (二)增强工作创新意识*工作争强当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大胆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找路子*扎实工作*优质
26、高效地完成好今年的目标任务. (三)加强道德素质修养*树立文明安全企业形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工作*做实践职业道德的模范. (四)勇于竞争*不怕挑战*奋发进取*认真执行各项爱国卫生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灵活掌握方针政策*创造性的开展爱国卫生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习行政问责制所得到的心得与体会*融会贯通于本职工作之中*杜绝行政不作为与乱作为的发生*为全市爱国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第四篇:行政问责制学习心得XX市行政问责规定 学习心得 (区物业供热办金戈) 通过对XX市行政问责规定的学习,我的感触颇深,对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有了更深层次的
27、理解。结合我办的工作实际,在供热投诉受理方面有以下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是要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居民反映的供热问题,第一个接待来电、来访者(即首问者),要热情接待,周到服务。接听电话应文明、礼貌、热情,做好记录,并负责落实所问、所办之事。热情为来电者、到访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对服务对象要热情、主动,属在本人职责内的事要及时协调,并跟踪督办。对把握不准的事宜或者特别重大和紧急的事项,及时请示领导。 二是要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依据供热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所受理的各类居民投诉案件限时办结,防止办事拖拉,进一步缩短办事时间,提高
28、工作效率。同时,理顺职能关系,优化工作流程,科学设置程序,规定办结时间,杜绝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现象。 三是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违反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以致影响执行力和公信力,贻误工作或者损害投诉人合法权益等行为,要予以责任追究。 通过学习我认为,首问负责制是开始,限时办结制是核心,责任追究制是保障,这三项制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环环相扣。建立和严格执行这三项制度及行政效能建设的其他配套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促使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优化投诉案件办结流程,压缩办结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从而建立起加强机关行政效能的长效机制。这对于加强干部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提
29、高机关行政效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大举措。 第五篇:学习行政问责规定心得学习行政问责规定心得 3月6日,我镇召开了关于学习贯彻落实XX市行政问责规定,通过近几天的学习,我有了初步的认识,先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学习规定的初步认识: 行政问责制实施有利于政府法治建设。权力来自于人民,权力与职责是不可分的,体现责任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对不能履行责任、不负责任的人员追究责任。 行政问责制实施有利于提高公务员水平。建立责任政府,需要公务员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但素质的提高仅仅靠理想教育和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的约束。行政问责能对那些失职或渎职、违纪违法、滥用权力、以权谋私
30、的官员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从制度上遏制和减少腐败的发生。 总之,行政问责制是有利优化机关工作人员队伍,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素质,防止权力滥用;是能力与效力有机地统一;机关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任其职,负其责、尽其力、操其心。 二、工作职责与任务及存在问题 人大办作为我镇,担负着沟通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的重要职责。因此,更应该清楚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把握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推进办公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重要保证。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人民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根据这一规
31、定,结合乡镇人大工作的实践,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具体工作职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2)负责组织召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 (3)组织代表学习和宣传宪法、法律法规,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决定,并检查了解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执行情况;(4)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行视察,参加执法检查,对本行政区域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查,听取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上级国家机关派驻乡镇单位的工作;(5)联系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联系在本行政区域居住和工作的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协助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
32、动,及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6)检查主席团交由乡镇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组织办理的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情况,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汇报;(7)做好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受理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主席团汇报处理情况;(8)依法组织选区选民办理罢免或者补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有事项,掌握各选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变动情况;(9)参加乡镇人民政府召开的重要会议;(10)办理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的有关事项。 目前行政办工作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学习意识还不够强,主要表现学习业务知识的学习忽
33、视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行政问责制的学习、导致对领导布置工作意图的领悟也不够准确、及时。 二、在办公室工作上,往往陷入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常常处于疲 于应付的状态。 三、办公室作为全局的综合部门,负责全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内外协调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工作主动性不够,时间观念不足,大局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高的情况。解决这些问题拖拉,这就需要我们,把规定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与时俱进,创新服务,真抓实干,推动行政办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工作承诺 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主要承诺如下: 一、严格遵守首问办事。要热情接待服务对象,并负责帮其将拟办事项办理到底,确
34、保拟办事项有满意结果。 二、要限时、即时办事。对拟办事项实行限时办理。对符合规定、手续齐全的拟办事项,应随到随办。 三、按程序办事。对办事单位或人员依法依法按程序办事。 四、高效办事。要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积极主动,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五、文明办事。继续贯彻“规范文明用语活动”待人礼貌,服务周到。 六、廉洁办事。要依法行政,廉洁奉公,不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在以上承诺中主要做到一要做到遇事不推诿、不扯皮、不拖拉、不敷衍,不留工作过夜。要注重探索和把握办公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工作机制。二要成事不误事。统筹兼顾,科学安排,致力办公室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做到忙而不乱,繁而有序,大事不误、小事不漏,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环环相扣。三要以人为本为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为群众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有效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第20页 共20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