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XX年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北师大-XX县区、XX县区教育教学业务引领高级研修班 -培训心得体会 XX县区教研室 杨艳敏 带着领导的嘱托、期望,满怀着求知若渴的希冀,我们一行45人在2014年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来到了北京师范大学,聆听专家教授的教诲,获取国家最前沿的教育信息、理念和观点,开阔眼界,充实自己,引领他人。 回顾这一周来的学习,感觉收获颇丰。这次培训打破了禁锢我们思维的枷锁,使我们重新思索教育的实质和教学改革的未来。让我们终于明白了课程改革的本质和做一名好老师的深刻涵义。概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应立德树人,以人为本 汪志广教授言辞锋利,见解独到,他对当前教育存在
2、的问题,旧教育体制造成的结果,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展望,对校本研修和管理提出了三种研究,六大变化。他说以前的教育造成人三缺:“缺德”、“忘义”、“没根”,就算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培养的也大多是拜金的利己主义者,为了多挣钱,为了自身更富有,从不想回报家乡,报效祖国,缺失道德观念,感恩思想。言论虽不免偏激,但点出了当前教育的最大弊端,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教育产生的毒瘤。所以要用立德树人的理念取代素质教育,用“三爱”代替“三好”,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为了一切人的发展,更为了整个民族、社会的发展。同样校本课程 也应立足人的发展,开展我本课程,研究自己,从自己学校的课程研发。摒除一切模式化的
3、东西,以人为本。 二、新课程下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关于有效评价,赵德成教授深入浅出,结合很多案例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视角。如: 1、教学评价应条件性肯定和无条件肯定相结合。 2、老师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不必每错必究,让孩子的学习环境更宽松一些。 3、评价者不能仅凭经验评价,就课论课,而应该“以课为例“、”以课为镜“,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反观自身,引起反思。 4、评价标准要以校为本,不要贪大求全等。 XX省XX县区教育研究学院的陈漪明教授结合“学生参与度”、“知识展示度”、“过程有效度”三个评价指标来评价一节课的好坏,让我们感到更接近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因为现代教学的本质:首先,它是一种学习
4、活动,它的主体是学生,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其次,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缺一不可。第三,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的学习过程。叶澜教授说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要有意义;二要有效率;三要有生成;四是常态课堂五是一节有待完善的课。 三、看课挖本质 通过听冯品玉老师的课,我知道了现行课改中制约教师发展的三个瓶颈: 1、理解教材的问题,也就是理解课程的问题。教材理解不深、不全、不准。 2、理解学生学习的问题,即认识学 生学习的问题,也就是因材施教问题。忽视学习的发生,对知识生吞活剥,忽视认知规律,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3、优化教学的问题。出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脱离,知识与认识的脱离
5、。进而让我们懂得无论在看课,听课,备课时都要把握教材的本质,我们每个老师要成为一个杂家,增加本身知识素养,离本质再近一点,学习学习再学习。 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2014年9月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并看望老师和同学们,并对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显示了国家对教师的关心,对教育的重视。郑克强教授引领我们重新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更是让我心潮澎湃,无比激动,下定决心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好老师。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1、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有明确意识到肩
6、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做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用好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 2、做好老师,要具有道德情操。 3、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学生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4、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总起来说这次培训,所有授课教师都用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厚的学养,缜密的思维为我拨开了云雾,给我指明了方向,让我 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做好角色转换,点燃了我参与教研教改的热情,引领我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自己的专业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积极行动,主动思考,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为教育为新课程改革倾尽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014年9月20日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