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4 页 县商务和粮食局县商务和粮食局 XXXX 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总结 一、2016 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至 9 月份,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9690.5 万元,增幅 11.8%。预计全年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 亿元,增幅 12%左右。2、利用外资。1-10 月份实际利用外资 4554 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 5500 万美元的 82.8%,预计全年完成约 7000 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 127.27%。3、外贸进出口。1-9 月份,我县实现进出口 2823 万美元,同比下降 0.17%。预计全年可实现进出口 4000 万美元
2、,完成年度任务。4、粮食购销存。截止 11 月份,全县社会粮食计划收购量 3万吨,实际收购 2 万吨,完成任务数 67%,其中国有粮食企业完成收购 1 万吨。粮食销售 9300 吨,非国有 5935 吨,完成任务数60%,已完成社会油料计划收购量 0.6 万吨,占计划收购量的 120%,实际销售油脂 524 吨;到 2016 年年底,全县粮食购销总量将保持基本平衡。目前,全县粮食库存 7.343 万吨,比去同期 3.8622 万吨增长 102%。其中省储粮 3540 吨,县储粮 9000 吨,托市粮 60890吨。食油及料折油 3808 吨(其中县级储备 200 吨,非国有 3608吨)。第
3、2 页 共 14 页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稳步推进商贸流通工作。一是深入挖掘消费潜力,促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二是大力推进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发展,2016 年已入库申报符合标准限企 6 家。三是推进放心体系建设,新建*农贸市场 1 处。四是新增放心便利店 3 家、农副产品平价菜店 3 家,截止 11 月份,共销售平价菜品 151.6 万斤,优惠金额 106.7 万元,惠及家庭 50.5 万户/次。五是做好市场监测运行工作,全年报送率达 98%以上。六是完成 十三五商业网点规划 编制工作。七是截止 2016 年 11 月,审查报废黄标车及老旧车 174 辆。2、切实加
4、强外贸服务。一是对全县 9 家外贸企业分解任务,落实包保责任,定期进行调度。二是加强孵化服务,指导*食品、*药业和*复合新材料办理进出口备案手续。目前,*食品已完成设备安装,近期将进入试生产阶段。三是支持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帮助*竹制品公司和*食品公司争取到 199 届和 120 届“广交会”展位,两家企业分别签订了 20 余个意向订单和 100多万美元的订单。四是积极宣传外贸促进政策,引导并组织 2 批次、10 余家企业参加全省外贸促进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班。五是开展促进资金项目申报指导服务,为*汽配公司成功申报市级境外展项目奖补资金 6 千余元;引导*体育本地报关 18 票,获奖1800 元
5、;指导*汽配公司和*磁业公司申报 2015 年度国际市场 第 3 页 共 14 页 开拓资金 16.8 万元。3、积极挖掘外资利用。多方收集信息,主动跟踪服务,提前介入指导企业进行审批资料准备,及时掌握外资到位情况统计上报。目前,全县共落实利用外资 4554 万美元,其中*光能 1954万美元,*环境 1450 万美元,*城市广场 1150 万美元。4、继续加强粮食调控和储运工作。一是社会粮食统计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准确、及时、高效地完成各项统计、调查任务,按时报送粮油市场粮情和价格变化情况。二是抓好直报系统学习培训和实施工作。三是完成了农村居民粮食收支存调查和城乡居民粮油消费调查任务以及粮食
6、新型经营主体调查工作。四是继续加强粮食应急建设,建立长期有效的粮食应急网络机制,目前全县应急供应网点仓容共 6.5 万吨,覆盖大部分乡镇和现代产业园区。五是增强粮食储备能力,其中省级储备 3540 吨,县级储备增加至 9000 吨规模,县级储备植物油 200 吨。六是认真组织开展粮食清仓查库自查工作,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确保清查数据准确无误。目前全县政策性粮食库存已实行全面公证。5、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一是继续实施“一百千万”工程。目前已经建 XX 县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一处,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五处;合计建成村级服务站 216个;培育新增各类电商、
7、网络店铺 1650 多家;新增电商创业就业 第 4 页 共 14 页 一“万”人基本实现。二是大力推进电商培训工作。全年合计培训各类电商人员约 3000 人/次。三是电商精准扶贫工作有序推进。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共计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 506 户;四是电商专业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年共建设电商专业村 10 个。五是大力培育电商经营主体。严格按照*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暂行办法规定兑现了 2015 年度电商奖补资金 189.77万元。六是发放创业贷款全力助推电商创业。经过严格审查,共为符合条件的电商创业人员申报创业贷款 156 份,合计金额 1560万元。七是指导*中合兴业市场建设管理有限
8、公司依托*物流园建成 4000 平米的县域综合服务配送中心,共投资 400 余万元,入驻快递物流企业 8 家,带动就业 1000 余人,日均收发量 1 万余件,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产业发展。6、全面加强成品油市场管理。全年共组织对全县 28 座加油站,4 座加油点进行检查 11 次,出动人员 40 余人次,通过加强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积极推动加油站进行双层罐改造,目前,我县已有 7 座加油站安装或更换了双层罐。7、安全生产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安全生产宣传月”和“安全生产*行”等活动,对大型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加油站(点)和粮食收储企业进行了多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严
9、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我局管理的行业、企业没有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第 5 页 共 14 页 8、双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双拥工作的总体部署,通过持续开展节日慰问,做到物资拥军;切实加强工作配合,做到实事拥军;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双拥杯”文体活动;全力做好创建全国“双拥模 XX 县区”的工作。9、招商引资工作。截止到 10 月份,我局正在接洽的招商引资项目有 4 个,其中“体验家居电子商务项目”和“乐民农业种植项目”已进行备案,“有机大米深加工”项目正在落实项目用地,有望完成年度招商引资任务。10、扶贫帮扶工作。一是驻村扶贫有序开展。严格按照精准扶贫有关要求,调研
10、制定了三年总体规划,全局 22 名干部员工按 3 年分别与长源村 53 户贫困户结对,从村实际出发,以发展中药材、养殖业等带动贫困人员脱贫。一年来全体党员干部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入户开展扶贫工作,为扶贫村及贫困户捐款 6500元,捐赠电脑两台,带动企业捐助 1.3 万元物资。二是电商扶贫成效显著。三个农民、安态茶业、嘉禾农业、小村落电子商务、利民生物、玉中绿雪、金芝源生物、垚垚电商、蝠牌茶业等分别结合各自的业务和特长,分别采取无偿提供鸡苗、猪仔、茶苗、有机肥、沾虫板等生产资料,回收茶草、农副产品等方式和方法开展扶贫帮扶,实施精准脱贫,县域电商扶贫工作扎实有效。11、依法行政及政务公开工作。一是加强
11、政策法规宣传。全年单独和会同有关单位进行法制宣传五次,单位内部培训宣讲 5 第 6 页 共 14 页 次,培训人员 100 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500 份。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培训,全年共组织 20 人次参加省级以上执法培训,3 人取得执法资格。三是按要求进行政务分开,确保内容充实,更新及时。四是制订了本单位 23 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成了各项权力清单实施监管细则。12、大力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制定学习计划,坚持每周理论学习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了显著实效。一是开展党章、党规以及系列讲话测试活动。二是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树形象”和“
12、学查改争”活动。三是进行边学边查边改,建立“五查五改”整改台账,进行盘点销号。四是开展专题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五是开展民情档案“千家万户”工程和“送党课进基层”活动。六是对学习教育工作进行“回头看”,制定整改措施,及时补差补缺,完善资料上报。13、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工作。一是签订并严格执行2016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制定了局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将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机构,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部门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党风党纪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三是加强作风建设,遏制“四风”反弹。四是加强教育预防,推进源头治
13、理。第 7 页 共 14 页 14、综治及信访维稳工作。一是调整和完善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全年工作计划,签订了综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做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日常工作。全年受理来信件 16 余件,接待来访人员 86 人次,办理信访件 6 件,完成省长、市长信件4 起。转化和稳定有非法邪教组织倾向人员 2 人次。三是积极稳妥地做好军转人员的思想转化和安抚工作,确保单位平安稳定。全年没有发生治安案件、安全事故及其它责任事件。三、2017 年工作打算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增长态势,力争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 72.5 亿元,增幅 12.5%。培育新增“联网直报”限上
14、企业 5 至 6 家。2、利用外资。2017 年,预计我县利用外资 5500 万美元,与上年任务持平。3、外贸进出口。2017 年,预计我县实际进出口 4500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0%左右。4、粮食购销存。2017 年计划完成全社会粮食收购 2 万吨,食用油料 3000 吨,销售粮食 2 万吨。5、粮食产业化。2017 年,全县粮油工业企业拟完成粮油工业总产值年度任务 6.0 亿;全县粮食经营企业完成水稻订单面积7600 亩。6、市场体系建设。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 1-2 家;发展 第 8 页 共 14 页 1000 乡镇商贸中心 1 处;新建 500 社区便民店 3 家。7、推进脱贫
15、攻坚项目谋划工作。重点推进*特色产品交易中心暨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项目、物流园建设项目,预计于 2017年 5 月份完成该项目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在2017 年底实施开工建设。8、持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一是培育新增电商 300 家以上。二是加速推进快递物流集聚区建设,建立统一的快递物流信息平台。三是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互联网+”大厦为载体,鼓励电商集聚发展。四是加快推进特色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溯源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强化产品设计、包装、宣传、推介和品牌培育,着力提升*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五是加快推进县域营销特色馆建设,促进*农特产品的上行。六是推进 10 个电商
16、特色村建设。采取政策激励、资金支持等方式,围绕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鼓励电商企业主动对接特色村,培育一批有辐射示范作用的电商特色村。七是鼓励和引导电商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八是引导阿里、京东等平台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尽快植入旅行、金融、农技等服务,加速推进农产品上行步伐。9、深入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电商企业结对扶贫工作。2017 年确保 300 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均增收 1000 元以上。二是加强对帮扶主体和帮扶对象的跟踪服务,第 9 页 共 14 页 采取电话抽查、实地核验等不同方式督促企业加强对贫困户的帮扶;三是完善充实电商扶贫档案,积极对接和
17、利用扶贫大数据资源,实现电商精准扶贫。四、存在问题 1、利用外资方面。通过对我县外资项目的摸排,目前项目较少,再谈项目只有*路德威酒饮 1 个项目,在建项目除*光能(*)公司项目、*风能项目以及*城市广场项目以外,没有新的外资项目。2、外贸进出口方面。一是进出口实绩企业急剧减少,由 2015年的 14 家减少到 9 家;二是重点企业出口额除*磁业、合益食品外,同比下降明显,增长乏力;三是缺少新增实绩企业。3、电子商务工作。一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发展不均衡,推进不全面。县域营销特色馆建设(线上线下)、农特产品网上品牌培养、农产品质量体系溯源、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工作甚至尚
18、未开展。二是网络经营业绩提升缓慢。目前已建成的村级电商服务站因为实施主体不同,运营情况差别较大,县域电商经营企业和个人遇到电商发展瓶颈期,网络经营业绩提升缓慢,个别企业和个人甚至出现网络经营业绩同期下滑的现象。五、2012-2016 年工作总结 1、进出口。2012 年-2016 年,我县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额 第 10 页 共 14 页 24152 万美元。受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影响,2015 年以来,我县进出口额呈现下降趋势,2016 年同比增幅为 0.55%。2、利用外资。2012 年-2016 年,我县累计利用外资 24867万美元。2016 年以来,新批外资项目减少,在建外资项目进展较慢,
19、外资到位出现下降态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 年-2016 年,我县社会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社会零售总额持续增长,逐年同比递增在 12%以上,预计到 2016 年底可实现社零总额为 64亿元,同比增长 12%。4、限上商贸企业发展。2012 年-2016 年期间,我县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已达 44 家(退出 5 家),每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 5 家以上。5、市场体系建设。2012 年-2016 年期间,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 2000 平米以上乡镇商贸中心 4 处,5000平米 XX 县区商超 3 处,日用消费品农家店 44 家(其中直营店10 家),放
20、心便民店 2 家;新建(改造)乡镇农贸市场 4 处,改造县级农贸市场 2 处。6、农副产品蔬菜直销店建设。2012 年-2016 年期间,已完成社区直销蔬菜平价店 16 家。7、粮食宏观调控得到加强。2012-2016 年,全县粮食库存由 2.5 万吨增加到 7.8 万吨,达到同期和历史最高。新增县级储 第 11 页 共 14 页 备粮 5000 吨,油脂 200 吨,提升了我县粮食宏观调控能力。8、粮食企业改革重组全面完成。全县粮站(库)由 19 个整合为 7 个,独立核算国有粮食企业由 8 家重组整合为 3 家,总仓容由 6.45 万吨增加到 10.04 万吨,净增 3.59 万吨。新建
21、4000多平米粮食监管大楼并投入使用。9、粮食产业化经营不断规范创新。2012-2016 年,全县有机稻种植从 1000 亩发展到 3000 亩。有机稻种植获得国家认证,*高山米获全国著名地理标识。已建成粮食专业合作社 5 家,总社 1 家,示范带动农民致富 3000 户。新建日产 100 吨精米加工厂一座,年产大米达 20000 吨。10、粮食应急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粮食加工、销售、监测点等应急网络和体制、制度、程序建设初步建立。发展“放心粮油”和“主食厨房”店 11 家。粮食应急保障及山区粮食安全等工作得到国家粮食局领导的充分肯定。11、粮食监管和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升。2014 年县粮食监
22、督检查工作荣获省先进单位。粮食仓储信息化功能大幅提升,创建“四星级粮库”一个,管理进一步规范。12、粮食仓储设施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建设取得重大成绩。2013 年-2015 年“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全面完成,维修库点6 个,维修总仓容 3.26 万吨,新建 10 栋高大平房仓,仓容 6 万吨,建设速度和质量均居全市前列。新建 300 吨油罐一座,为我 第 12 页 共 14 页 县粮食安全和应急奠定了物质设施基础。六、2017 年 2021 年工作计划 1、外贸进出口。2017 年-2021 年,预计累计进出口额 27500万美元,年平均增幅为 10%,2021 年可实现年进出口额 6500
23、万美元。2、利用外资。2017 年-2021 年,预计累计利用外资 33000万美元,年平均增幅 10%,2021 年可实际利用外资 7500 万美元。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7 年到 2021 年预计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13 亿元,年均增长 13%左右。4、限上商贸企业发展。2017 年到 2021 年计划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 30 家,每年新增商贸企业 6 家以上,到 2021 年末培育限上企业累计达到 69 家。5、市场体系建设。2017 年到 2021 年期间,加大城乡农贸市场新建(改造)力度,争取新建(改造)县级农贸市场 2 处,乡镇农贸市场 5 处,发展 2000
24、 平米以上乡镇商贸中心 3 处,5000平米 XX 县区商超 4 处,放心便民店 6 家。6、农副产品蔬菜直销店建设。2017 年到 2021 年期间,在现有 16 家蔬菜直销店运行的基础上,选择优势商户,合理布局网点,力争农副产品平价店总数达 25 家。7、电子商务工作。到 2021 年,力争电商应用范围覆盖全县所有行业和部门,实现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 30%以上,第 13 页 共 14 页 且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工业企业的电商应用增长率达 80%,服务业和旅游业应用增长率达 90%,网络销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0%以上。8、按照“一县一企”原则,完成全县国有粮食企业合并重
25、组任务。做强做大国有企业,启动新建精米加工厂运转工作。按照县政府要求,做好储备库等粮库拆迁安置和粮食处理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对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16 处闲置资产整合处置。9、加强政策性粮食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粮油储存安全。10、积极争取“十三五”粮食仓库建设和功能提升等项目;实施 6 个库点信息化建设、建设四星级粮库一个,投资 275 万元;改造 4 个收纳库,仓容达 2 万吨,投资 1000 万元。11、每镇争取发展“放心粮油店”和“主食厨房”各一家。推进发展 20000 亩有机稻种植基地,流转土地 1 万亩。推进规范粮食专业合作社 5 家。12、每年粮食收购计划 2 万吨,销售 2 万吨,其中国有各 1万吨;油料购销计划 5000 吨;完成省储粮、县级储备粮按期轮换任务。13、加强粮食应急建设力度,推进*公司粮食应急加工厂低温库及附属设施项目,新上烘干设备一套,总投资 450 万元。新建成品粮储存库一个,储备成品粮油能力应达 2000 吨,总投资 第 14 页 共 14 页 500 万元。每个乡镇确保一个粮食应急供应网店,县城每 3 万人达一个应急供应网店。14、推进*公司粮食及农产品专用品牌有机绿色精深加工和增产示范项目,总投资 3 亿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