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章堰村青浦区重因镇章堰村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以科创产业、科技农业为抓手,统筹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沟通,树立了具有上海特色的“章堰新范式”。章堰村村域面积 1.99 平方公里,有 11 个村民小组和 1 个新村点,496 户农户,户籍人口 1478 人,耕地面积 2086 亩。先后荣获市整洁村、市平安小区、市文明村、区“十大无违标杆村”等称号。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出行便利,距虹桥商务区约 15 公里,距上海市中心 30 公里,沪常高速、山周公路等干道穿境而过。章堰村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落,始建于北宋年间,因宋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章楶而得名。临水
2、而筑的章堰古村曾经是一个镇,市埠繁华、商业鼎盛,米铺、布庄林立,茶坊、酒肆聚集。自南宋起,人烟稠密、商贩众多,曾有“金章堰,银重固”之说。抗日战争时期,是青东革命根据地之一,建国初期是乡政府的驻地。章堰村保持古村落文化底蕴,挖掘历史,把握当代,面向未来,实现新旧文化交融、脉络的延续,形成新文化 IP 主题。渊一冤与古为新袁再现野江南风冶一是老街核心区与古为新,再现创新江南风。对原老旧古村落区域 144 户村民全部实施集中上楼,进城安置享受现代城镇生活,128 亩古村落通过重新规划、整体更新、内容注入的方式实现老村焕新,依托村内的古桥、古房、古巷、古树和河绕石埠、绿树成荫的独特水乡古村景观,邀请
3、李振宇院长牵头,章明、王方戟等“同济八骏”集群设计,对古建筑翻新复活,打造古村落传统街巷及景观风貌,合理布局业态功能,同步注入新兴产业及文化,形成一个水乡聚落的艺术街区,“时尚水村江南风格”脱颖而出,再现“金章堰”繁华景象。其中,章堰村文化馆入围2020Dezeen 世界最佳建筑大奖和世界著名设计网站 Designboom 发布的世界“十大博物馆及文化中心”榜单。章堰村文化馆内设三个展厅,分别从章堰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呈现章堰的历史和故事;章堰汇福堂遵照原有建筑的屋脊轮廓和风格,内部采用全木结构,展现原有的历史风韵,同步引入中版书房进驻,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有效提升章堰村
4、新时代乡村文化价值。渊二冤创新实践袁重塑野江南美冶对章堰村古村落周边零星村宅的 56 户农户开展平移集中居住,集中平移点占地 23 亩,节地率51.7%,共分为三个街坊,目前已完成样板区域和样板房建设。房屋外观上采用江南传统元素并融入现代手法进行重构,形成粉墙黛瓦、虚实相间、错落有致的风貌特色。并融合江南文化底蕴,赋予时代创新,打造成前有小花园、内有小中庭、后有小菜园的传统江南合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沟通,充满了江南历史人文色彩和气息。以“现代手法”重塑了“江南之美”。渊三冤优化肌理袁延续野江南韵冶为满足宜居宜业的生活品质,章堰村对保留居住区的 252 户农宅进行风貌提升,邀请中国美院设计团
5、队,对屋面、墙面、庭院、河道和公共空间等重新设计打造,与古村落核心区遥相呼应,通过屋面、墙面喷涂,围墙更新,门窗更换和格栅装饰等提升了房一、历史沿革二、历史传承和创新最江南乡村36上海农村经济 圆园23 年第 9 期屋整体面貌,通过石板、瓦片、灰砖等铺装,让庭院兼具美观和实用。通过公共空间和巷道景观小品、人文小广场、休闲桌椅等布置,形成移步一景,呈现了“白墙灰瓦批屋顶,临水相依满庭芳”的江南水乡村景。保留居住区生态、文化、现代等各类元素融为一体,记载了历史也传承了江南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让村民既能享受到具有城市功能配套的品质,又能体会到恬淡惬意的田园乐趣,花前树下,闲说家常,其乐融融。乡愁文化、
6、乡土乡情延续着“江南风韵”。章堰村在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过程中,坚持在“产业+文化、科技+艺术”的引领下,以科创为核心主线,建立科技企业的创新中心、生态协同的共享中心、创业创新的社会大学、高科技农业的展示中心,始终高度重视产业振兴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和模式创新,在推动产业振兴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渊一冤落实村级全域管理章堰村党支部落实“书记抓、抓书记,一抓到底,抓到党小组”工作机制。同时,全面加强和规范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着力打造“自治社区”。在村民小组内设立党群服务点,打造多功能的党群阵地和村民议事“说理堂”。积极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7、。在征求村民组长、党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 重固镇章堰村一二三星考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重固镇章堰村“四责管理”“三色挂牌”出租房管理工作方案,组建由村党支部书记挂帅,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的“日常督导队”以及“书记+党员组长+房东”的三级责任体系,高效开展三大整治、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渊二冤构建运营模式一体化章堰村与中建八局签署章堰古村落合作开发运营一体化协议,其中集体经济组织占股 10%,古村落项目正式运营后,每年村集体经济组织都将从运营收益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分红。此外,协议明确规定,项目整体租赁期满后,所有地上物业无偿移交给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增收。此外,作为上
8、海市青浦区重固镇新型城镇化 PPP 项目的第一批启动区建设项目,青浦重固与中建八局强力合作,在章堰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区,江南新型水乡建设范本,上海城乡一体化建设窗口”的建设目标。在多方合力下,章堰村文化馆正式登台亮相,讲述中国特色的江南水乡古村。渊三冤打造产业利益共同体章堰古村落核心区引入的进博国别馆、创新企业、文创企业、八局人才发展中心、东坡居酒店、章堰民宿、堰集餐厅和免税店等产业将带动章堰村经济规模扩大,就业岗位增加,闲置资源充分利用,村民集体收益分红增加,产业发展成熟后,可以为本镇村民提供约 300 个就业岗位,带来人均 56 万元工资收入,同时将带动周边闲置农房出租,每栋可
9、收租金约 10 万元/年,35 年内,核心区域预计可导入企业约 100 家,为政府带来财税双收。渊四冤融入现代农业经济圈章堰村积极引入培育新农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章堰科技农业园,引入台湾永龄农场管理团队,对农业园开展升级改造,开展科研培训、平台销售、直播带货和亲子活动,推动一、三产业联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科技农业技术研发、应用、展示、职业农民培训以及休闲旅游的示范窗口。依托静逸合作社,培育“老黄牛”、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开展“鸭稻米”生态循环种养,种植有机稻米 520 亩,认证稻米300 吨,提升稻米品质,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并通过“章堰丰收节”“大米品鉴评比”和“线下+线上”营销,打响
10、“章堰香米”和“万亩春”鸭稻米品牌,实现“卖稻谷”向“卖品牌大米”转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引入和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助农增收。渊五冤加大对外宣传和影响力章堰村依托各大媒介平台资源,打响“乡创”和“乡旅”两大特色品牌。一年多来,解放日报等市级媒体共 12 次报道章堰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情况,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等转载章堰示范村创建信息40 多次。重固家园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对章堰相三、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做法最江南乡村37上海农村经济 圆园23 年第 9 期关工作进行报道 120 多次,有效提升了章堰品牌影响力;并通过撰写村史,将章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古迹进行宣传推广;
11、章堰村文化馆,由国内新锐设计师琚 宾 老 师 负 责,项 目 于 2020 年 9 月 入 围 了2020Dezeen 世界最佳建筑大奖;2020 年 12 月章堰村文化馆又入选了世界著名设计网站 Designboom发布的世界“十大博物馆及文化中心”榜单,成为网红打卡点。渊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野江南文化冶课题组冤“荷之村”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最江南乡村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因“荷”而盛,以“荷”为主线,建成了可供群众游客亲身体验“四可”功能的空间,并结合“松江荷花节”节庆品牌及特色文旅节庆活动,非遗及农耕文化体验,形成了“吃、喝、玩、购”为一体的文旅空间。胡家埭村位于
12、新浜镇东部,紧靠 G60 新浜高速出口,地理位置优越,文旅资源深厚,是一座有着浓厚江南水乡韵味的静谧村庄。区域面积 3.8 平方公里,有 17 个村民小组 838 户,户籍人口 2565 人,外来人口 1768 人。有 3 个网格支部、6 个党小组和 6个党员理事会成员。胡家埭村因“荷”而兴,松江“荷”摄影基地、新浜荷花基地就位于该村,已连续举办11 届“松江荷花节”。近年来获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文旅功能融合示范点”等国家级荣誉,去年入选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渊一冤群众文化胡家埭村文艺宣传队最初成立于 1964 年。由于队员变动等各方面原因,一度活动暂停。直到 2007
13、年在村主任金林根发动下,重新把这支文艺队组织起来,找回老队员,吸收新队员。文艺宣传队重新组建后,命名为百灵鸟文艺宣传队,根据村里领导要求,经常编排一些小型多样节目,到本村及邻近村、镇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受到百姓欢迎。村节目创作组还编排了大型沪剧 金绣娘 等群众十分喜爱的剧目。根据村里好人好事等编排了小型多样的 30多个剧目,到全镇各村百姓戏台、老年茶室宣传,每年巡回演出 10 多场。渊二冤民间文艺胡家埭村民间文艺形式丰富。包括农民书、田山歌等。其中田山歌是胡家埭村表现田园生活水乡生活风情的主要形式。田间农事劳作是新浜地区村庄形成山歌繁荣态势的重要媒介和途径。由于整天在田间干活比较疲劳,为了消除疲劳,增添乐趣,就有人出主意讲故事唱山歌。农民们在耘稻劳动唱山歌时,均是清一色的男人唱,一般由一人领唱,然后众人轮流接唱,人人都有角色。这就是喊山歌,田山歌又叫耘稻山歌。一般一首民歌要唱半天,长篇的需要十天半月,先由唱头开场,然后由“卖头”“接卖头”“前嘹”“赶老鸭”“后嘹”等几个段落组成。以前山歌班经常自发赛歌活动,这就要求山歌班中的头歌手不仅响喉咙好嗓门,而且要会“氽”、会“叼”、会“见花来、采花来”等技巧。一些本乡头歌手自发组成山歌一、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二、乡村人文风貌38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