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高三物理专题复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要点:(考试说明)内 容要求说 明1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2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知识网络】【本章阅读材料】一、伽利略斜面实验是理想实验,在事实(等高原理)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而得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 意义:(1)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没
2、有力物体不能运动”的错误观点。(2)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直线运动的性质-惯性三、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状态(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属性。而惯性的大小由质量来量度,即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四、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特别提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三不同”。三同:大小相同、性质相同、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三不同:方向不同、作用对象不同、作用的效果不同。五、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1、意义:建立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以从力去研究运动规律,也可以从运动去研究
3、力。2、理解:(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3)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4)相对性;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5)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3、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六、超重和失重1、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大于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小于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当向下的加速度为g时,压力或拉力为零
4、,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七、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1、 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联系的桥梁-加速度。2、分析流程图 受力分析F合a运动情况v、x、t八、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采用控制变量法:在该实验要求先控制小车的质量M不变,讨论a与F的关系,再控制砂和砂桶的质量不变,即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2、物理量的测量(1)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天平。(2)小车受的拉力F用天平测出砂桶和砂子的质量m,由F=mg算出。(3)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3、平衡摩擦力是指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相等。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以后实验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
5、擦力。4、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的条件:小车及所加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3.1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课前预习】1、二力平衡的特点有哪些?2、牛顿运动三定律分别表述的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运用到牛顿运动三定律?【重点突破】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知识梳理】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者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 意义:(1)揭示了 的关系: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没有力物体不能运动”的错误观点。(2)揭示了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直线运动的性质- 二、惯性:物
6、体保持原来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 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三、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小 ,方向 ,作用 上。特别提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三同、三不同”。三同: 相同、 相同、同时 、同时 。三不同: 不同、 不同、 不同。【典型例题】例题1、(多项)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例题2、(单项)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同步训练】单项选择题1、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其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但性质不一定非得相同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的。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 两者大小在
8、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不相等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运动速度大,越难使它静止下来,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3、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作用力和它的反作用力的合力等于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D、两物体处于相对静止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才相等 BA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斜角为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度v0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
9、为 ( )A B. C. D.05、如图所示,质量为m1=5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的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F推物体,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体质量m2=10kg,且始终静止,取g=10m/s2,求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及斜面对地面压力.3.2牛顿第二定律【课前预习】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如何理解其瞬时性和矢量性?受力分析时需要标明v和a的方向的意义是什么?2、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小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370角的恒力F=50 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小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
10、=0.8)求:F(1)物体所受支持力大小(2)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重点突破】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和矢量性【知识梳理】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 成正比,与物体的 成反比。1、意义:建立了 的关系,可以从力去研究运动规律,也可以从运动去研究力;2、理解:(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 上的对应关系;(2)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 ;(3)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是对 而言;(4)相对性;只适用于 参照系;(5)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3、研究方法: 法。【典型例题】例题1、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
11、飞行器,其质量m=2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10 m/s2。 特别提醒:画出每一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图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加速度a1=2 m/s2,则飞行器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_N;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在某时刻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则飞行器在继续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2的大小为_ m/s2;飞行器到达最高点后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3的大小为_ m/s2;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某时刻飞行器恢复升力,则飞行器在继续下落过程中加速度a4的大小为_ m/s2。例题2、如图所示,自由落下的小球,从接触竖直
12、放置的弹簧开始到弹簧的压缩量最大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及所受的合外力的变化情况是( )A合力变小,速度变小 B合力变小,速度变大C合力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D合力先变大,后变小,速度先变小,后变大过程分析:【同步训练】1、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最后又回到原处,若考虑空气阻力,且阻力的大小在整个过程中大小不变,则物体(1)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与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关系(2)上升过程中所需的时间与下落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大小关系(3)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与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思考:若上述过程中空气阻力始终与物体运动的速率成正比,从抛出到回到原处过程中,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2、如图(a)
13、所示,质量为M = 10kg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ABC = 45在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 2kg的小球,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1,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2 m/s2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2的大小和方向(取g10m/s2)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的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2,因为是轻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F2 mg 210N 20N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图(b)图(a)3.3牛顿定律的应用(一) 【课前预习】1、你印象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你能举例吗?其本
14、质究竟是什么?2、在以加速度a =g/3匀加速上升的电梯里,有一质量为m的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人的重力为2mg/3 B. 人的重力仍为mgC人对电梯的压力为2mg/3 D人对电梯的压力为4mg/3【重点突破】1、超重和失重2、已知受力求运动【知识梳理】一、超重和失重1、超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上的 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当物体具有向下的 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 本身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特别说明:当向下的加速度为g时,压力或拉力为 ,称为完全失重现象。处于完全失重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会
15、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浮力消失等等。特别提醒:在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受的重力依然存在,而且是不变的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两类基本问题:已知受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受力 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2、 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联系的桥梁-加速度。2、分析流程图 受力分析F合a运动情况v、x、t【典型例题】例题1、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单选)( )A.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 顾客对扶梯作用
16、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 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例题2、风洞实验室中可产生水平方向的、大小可调节的风力。如图所示,现将一套有小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小球孔径略大于细杆直径。(1)当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时,调节风力的大小,使小球在杆上匀速运动,这时小球所受的风力为小球所受重力的0.5倍,求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2)保持小球所受的风力不变,使杆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37并固定,则小球从静止出发在细杆上滑下距离s所需时间为多少?【同步训练】1、(多项)如图所示,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弹簧下面吊一个小球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若
17、弹簧质量不计,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g10 m/s2 )( )A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以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2、足够长的倾角=53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以v0=6.4m/s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8,如图所示(sin53=0.8,cos53=0.6,取g =10m/s2)求:物体从开始到再次返回斜面底端所需的时间;物体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若仅将斜面倾角变为37,其他条件不变,则物体在开始第1s内的位移大小(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v0 3.3牛顿定律的应用(二) 【知识梳
18、理】区别弹性连接物与非弹性连接物的不同作用:1、弹性连接物要发生形变,其弹力及弹力的变化才能呈现出来,所以弹簧中、弹性绳中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2、非弹性连接物中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重点突破】1、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效应2、已知运动求受力【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止,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 )A. B. C. D. 例题2、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 的建筑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提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
19、定滑轮的摩擦,则建筑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g取10 m/s2)【同步训练】1、(单项)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0 B.gCg D.g2、(多项)质量均为m的A、B两个小球之间系一个质量不计的弹簧,放在光滑的台面上A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恒力F将B球向左挤压弹簧,达到平衡时,突然将力F撤去,此瞬间( )AA球的加速度为 BA球的加速度为零CB球的加速度为 DB球的加速度为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斜面光滑,倾角a37,质量为10kg的小球放置在斜面上,当装置以4m/s2的
20、加速度竖直上升时,(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1)斜面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2)竖直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a4、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 kg,吊板的质量为10 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当人以440 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N分别为( )(本题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Aa=1.0 m/s2,FN=260 N Ba=1.0 m/s2,FN=330 NCa=3.0 m/s2,FN=110 N Da=3.0 m/s2,FN=50
21、N3.3牛顿定律的应用(三)【重点突破】连接体问题【知识梳理】利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求解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
22、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kg、3kg的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B物体在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运动,A、B保持相对静止。求: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物体m相连,求绳的张力。问题讨论:1、绳子上的张力在什么情况下近似等于mg?2、如果M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绳的张力又是多少?【同步训练】1、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
23、 B.C.(mM)g D.(mM)g2、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A. B.C.M D.m3、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 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
24、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就要靠近主火炬台时,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减速上升,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3.3牛顿定律的应用(四)【重点突破】1、板块模型2、传送带模型【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A的小滑块A叠放在长为L、质量为mB的平板B的左端,B放在水平面上,A、B两物体用一根轻质细绳通过一个固定在墙上的定滑轮相连,不计滑轮的质量及摩擦,现用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拉B,经时间t后A滑离B已知mA=1.0 kg, mB= 3.0 kg,所有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u =0.2, F=24N ,t=2.0
25、s, g取10ms2求(1)A、B的加速度大小(2)平板B的长度L(3)A刚离开B的瞬间,B的速度大小 例题2、如图传送带静止且与水平方向夹角37,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A点,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两皮带轮间的距离L=3.2m。求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sin37=0.6,g取10m/s2)若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以v=2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小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又为多大?改为逆时针呢?【同步训练】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0.64 m,质量为4 kg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6、为=0.2,当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10N作用时,求经过多长的时间可将B从木板A的左端拉到右端? (设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2、如图所示为上、下两端相距L=5m、倾角=300、始终以v=3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带始终绷紧)将一物体放在传送带的上端由静止释放滑下,经过t=2s到达下端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传送带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2)如果将传送带逆时针转动,速率至少多大时,物体从传送带上端由静止释放能最快地到达下端? 34 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课前预习】要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需要测定哪
27、些物理量?需要什么器材?【重点突破】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知识梳理】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1、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用 测量2、小车受的拉力F:用 测出砂桶和砂子的质量m,由F=mg算出3、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 测算出4、如何平衡摩擦力?5、砂和砂桶的总重力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的条件?6、a与F图像不过坐标原点的可能原因?【典型例题】例题、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
28、)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s00.501.001.502.002.50速度v/(ms-1)0.120.190.230.260.280.29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v-t图像。w w w.ks5 u .c om(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同步训练】DBAC (a)aABEDC6.196.707.217.72单位:cm
29、(b)a (c)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点求得(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3分)(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数据如下表:次 数123456789小车加速度a/ms21.981.721.481.251.000.750.480.500.
30、30小车质量m/kg0.250.290.330.400.500.710.751.001.67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如有需要,可利用上表中空格)本章练习题一、多项选择题1.一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其足够长)向上滑,该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是( )t v OAv0 v0 t v OCv0 t v ODt v OBv0 2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
31、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受浮力大小为4830N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不断增大C从地面开始上升10s后的速度大小为5m/sD以5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N3.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50kg,木板的质量为30kg,水平地面光滑,现在人用水平力160N拉绳,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运动,则A.人的加速度为2m/s2 B.木板的加速度4m/s2C.人的脚给木板摩擦力向右,大小为40N D.人的脚给木板摩擦力向左,大小为40N二、简答题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
32、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由打点计时器打上的点计算出。(1)当满足 关系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中砝码的重力。(2)实验中平衡摩擦力的目的是: (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盘及盘中的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应将装砂的小桶用细绳绕过滑轮.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M及m后直接用公式a=mg/M求出.5.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完成平衡摩擦力的相关内容:
33、 (A)取下沙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 (B)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 为止。(2)某同学实验时得到如图(c)所示的aF图象(沙和沙桶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则该同学探究的是:在 条件下, 成正比。(3)上题中若沙和沙桶质量过大,不能远小于小车质量,则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图像( )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拉力传感器BAC6. 如图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 48
34、.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 运动;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的操作。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 (用字母表示),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F/Na/ms-20.51.01.52.02.5
35、3.001.02.03.04.05.0理论6.0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 。次数F(N)(m2/s2)a(m/s2)10.600.770.8021.041.611.6831.422.34 42.624.654.8453.005.495.72三、计算、论述题7. 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8.如图,将质量m0.1kg的圆环套在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的直径略大
36、于杆的截面直径环与杆间动摩擦因数0.8.对环施加一位于竖直平面内斜向上,与杆夹角53的拉力F,使圆环沿杆运动。(取sin530.8,cos530.6,g10m/s2)当F1=1N时(1)圆环对直杆的压力大小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当F2=9N时(2)圆环对直杆的压力大小和运动的加速度大小;10.质量均为m=2kg的物体A和B分别系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绳两端,绳子跨过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的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把物体B拉到斜面底端,这时物体A离地面的高度为0.8米,如图所示,从静止开始放手让它们运动.(斜面足够长,g取10m/s2)求: (1)物体A着地前绳中的拉力大小(2)
37、物体A着地前物体B的加速度大小(3)物体A着地时的速度 (4)物体B能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远距离9.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 m 和 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 ,回答以下问题(1)A、B 都相对地面静止,拉力 F满足的条件?(2)当 F =8mg/5 时, A 、B的加速度分别多大?(3)当 F =5mg/2 时, A 、B的加速度分别多大?(4)当 F足够大时 , B的加速度多大?第 23 页 共 23 页 扬中二中高三物理 主备人:陈朝晖 审核人:刘文忠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