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日本茶道,1,日本茶道文化,历史起源,发展,流派,茶室,饮茶道具,喝茶顺序,和果子,茶道与禅道,中日茶道对比,2,历史起源,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大约1300年前,日本派使者和敬仰佛教的僧侣们前往唐朝的首都长安,其中有一位僧侣名叫永忠,在唐朝生活长达30年,对唐朝的茶文化极其精通。归国时,他将茶带回了日本。,从那时起,日本便有了有关茶文化来源的历史文献记载。,返回,3,发展,(,分为,四个时代叙述,),奈良、平安时代,日本接受、输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
2、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4,江户时代,日本吸收、消化中国文化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镰仓时代初期,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问世,使,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室町时代,,,模仿宋朝的,“,斗茶,”,“,斗茶,”,成为那时日本茶文,化的主流,。,安土、桃山时期,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5,现代时代,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3、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返回,6,流 派,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薮内流派,远州流派,返回,7,茶 室,茶 室,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称“本,席”,“茶席”为举行 茶道的场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芦草编成。,茶室面积一般以置放四叠半“榻榻米”,为度约910平方米。床,间挂名人字画,其旁悬竹,制花瓶瓶中 插花插花,品种视四季而有不同。,8,返回,9,饮茶道具,10,茶釜,风炉,柄杓,盖置,水指,建水,枣,茶入,仕覆,茶杓,茶碗,茶筅,返回,11,喝茶顺序,更 衣,观赏茶庭,初 茶,茶 食,中 立,浓 茶,后 炭,薄 茶,退 出,衔 接,12,13,日
4、本茶道礼仪,背后的汉字说明了茶道的意境“无心”,14,15,点心是在喝茶前吃的,16,准备就绪,17,取出餐布,18,擦拭,19,擦拭洗刷工作以后,开始放茶。,20,放茶,21,再盛水,22,倒入碗中,23,不能全都倒入碗中,还要剩一半倒回去,24,25,茶好了,请您品茶,品茶,一定要双手端起,放在手里顺时针转动两下。,喝茶的时候避免正面对着自己,这表示了退让一步,,表示了自己的谦卑,切忌自己不能骄傲。,26,除了要慢慢细品,如果出喝茶时出声音的话,表示你对主人好茶的赞赏,声音越大越是赞赏,27,喝完后放在桌子上,顺时针转动两下,正面对着自己,观赏茶碗的造艺,为制造茶碗的师傅致敬。,28,观赏
5、完以后,把茶碗正面转到外面。,返回,29,和 果 子,在日本,和果子基本上是依附在茶道中副产品,也就是佐茶的茶食。日本人喝抹茶配食甜腻的和果子,一是糖份可以抵消生茶刮胃去油的功效,二是因为吃完甜点心后饮茶,能更衬托出茶的苦味。,30,返回,31,茶道与禅,道,在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的初期,饮茶活动是以寺院、僧侣为中心展开的。,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禅。,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他们获得法名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32,学术界对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释主要使用三个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返回,33,中,日,茶,道,对,比,34,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国禅宗思想,也融进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随和美。,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各个层次的文化;日本茶文化尚,未具,备全民文化的内容。,35,谢谢观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