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及新建道路工程
第一章 初步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 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
《榆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57-2000>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201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3、则》(DBHJ/T010-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场地现状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
“关于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及新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榆发改(2016)351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 场地概况及气象地质条件
1.3.1 场地概况
榆中县 4、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金牛山南麓,北面为盆地大道,东面为经九路,南面为纬七路,西面为经八路。用地性质为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场地内部植被极少,有少量农业用房,无其他类型建筑物、构筑物。场地周边除了南部现有学校、住区、街道之外,东西北部均为待建设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住区。
1.3.2 气象资料
榆中县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区,由于深入内陆,离海遥远,大陆性气候十分显著,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水热同季,春季多风,春旱频发,夏季昼热夜凉,初夏干旱,盛夏多雨,初秋阴雨稍多,深秋凉爽寡雨,冬季寒冷少雪。
榆中县川塬区(以陈家庄为代表)年平均气温6.7℃,7月平均气温19.0℃ 5、1月平均气温-7.9℃,年极端最高气温34.5℃,年极端最低气温-27.2℃,无霜冻期148天。年降水量381.6毫米,年蒸发量1343.1毫米。年日照时数2562.5小时,年平均风速1.5米/秒,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偏西风。
1.3.3.地理地质资料
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省会兰州东郊,地处东经103度49分15秒-104度34分40秒,北纬35度34分20秒—36度26分30秒之间。东接定西、会宁、靖远县;西靠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关区;南以马啣山为界与临洮县毗邻;北隔黄河与皋兰县(其中什川乡在黄河南岸)、白银市相望。
榆中县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的西侧。县内的兴隆山断 6、层属祁连山构造带向东延伸部分;苑川河断层属金城关断层东延部分。后受陇西系旋褶强烈影响,地质构造复杂。
1.4.市政条件
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其中盆地大道为已建成城市主干道,其余市政设施在规划中,随该区域的发展,逐步完善。
二、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1.工程的设计规模及项目组成
本项目分三部分构成:经八路和经九路、市民公园和广场、大剧院和规划博览馆。本分册为大剧院和规划博览馆部分。
本工程为大剧院和规划博览馆,拟建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约22830㎡,地上建筑面积为17998㎡,地下建筑面积为4832㎡。建筑地下功能为汽车库、设备用房以及人防,建 7、筑地上主要功能为:大剧院、城市建设展厅、历史陈列展厅、图书阅览厅、观影厅等。
2.2.设计范围
本次初步设计范围为本工程的建筑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人防、幕墙、声学等各专业设计内容。
三、设计指导思想和方法
榆中是一个极具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也是一个极具丰富人文内涵的城市,更是一个极具生态活力的城市。市民公园作为城市的新客厅,不仅是一个开放、共享、交流的场所,更是一个历史、人文与生态交融的空间。而此空间的核心,便是大剧院与城市规划展览馆。
在大剧院与城市展览馆的设计中,我们秉持“榆中文化MALL”的设计理念,力求创造动感活泼的开放场所、文体荟萃的活动空间、以人为本的生态 8、建筑。
具体的设计策略:我们将剧院、展览、电影院与文化活动等各个不同功能的建筑糅合归整,并结合政务广场与市民公园的轴线关系,使建筑置于轴线正中,显于城而隐于园。让他与公园充分互动,与城市空间充分协调,同时引入城市生活与市民休闲等活动,打造成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生态活力的地标性建筑。
四、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详见表
项目名称
榆中大剧院、规划博览馆
备注
建筑总面积
22830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988㎡
地下建筑面积:4832㎡
建筑占地面积
7000平方米
建筑层数、总高
地上4层、22.5米
耐火等 9、级
一级
建筑防火类别
一级
人防类别
甲类
人防面积
836
防护等级
6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地震基本烈度
7度
主要结构选型
框架结构
屋面防水等级
一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
一级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别
Ⅱ类
第二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总平面布局
首先,主体建筑置于开放广场的轴线上,一方面作为轴线焦点而显于城,另一方面,它又在郁郁葱葱的市民公园内,与自然和谐相容,故又隐于园。其次,我们选择各个场馆之间集中布置。每个功能块要求的面积规模偏小,如果单独设置不能有效地发挥建筑的活力。 10、所以把各个功能体组合起来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一个功能的复合体,有利于以后的经济运作。充分发挥建筑效能。再次,主体建筑设置在主轴线上,与南入口广场、文化广场、夔纹道、蒙恬广场、玉带桥、汉简广场、金水桥共同形成了整个公园轴线的空间序列,使建筑与公园相互促进,融为一个整体。
二、平面功能
地上一层主要平面功能为剧场观众厅池座、舞台及其后场区、展览馆门厅、影院门厅及消防控制室;地上二层主要平面功能为剧场观众厅主入口、展厅及辅助办公用房;地上三层主要平面功能为观众厅楼座、展厅、城市总体规划沙盘及观影厅;地上四层主要平面功能为观影厅放映层、展厅及辅助办公用房。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及人防区,剧场下方局 11、部夹层设置非机动车库。
剧场规模等级:设计剧场等级为丙级,剧场规模为中型,剧场共有坐席1200座,其中池座坐席950座,楼座坐席250座。
观众厅及舞台形制:为保证观众厅具有优良的声环境,观众厅设计采用经典的马蹄形平面,观众厅池座共有23排坐席,排距为950mm,采用短排法布置坐席,共有两个横走道和四个纵走道(中间和两侧各两个),楼座共有8排坐席。舞台包括一个主舞台、两个侧台,主舞台平面尺寸为27.5米x20米,高度为22.5米,舞台台口尺寸宽15.1米,高11米,舞台上空共设置两层天桥和一层葡萄架。
观众厅视线升设计分析:
1) .视线升高差“c”值取0.12m;
2) .设计采用 12、隔排计算视线升高值,座席排列错排布置,保证视线直接看到视点;
3). 舞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设计为1米。
电影院规模等级:设计等级为丙级,规模为小型,共有坐席635座。
地库建筑面积(含半地下室面积)为5737平方米,停车位为80辆,属于Ⅲ类汽车库。
三、立面造型
大剧院与城市展览馆作为榆中新城最重要的城市标志之一,应庄重、大方并能充分展示榆中的人文历史内涵,同时,它的形象又要与市民公园高度融合,互相增色。所以,我们结合轴线关系将建筑设计为圆形,寓意天圆地方,圆形的形体无棱角,与公园很好的融为一体,同时大屋顶造型突出榆中秦汉历史底蕴,建筑外部采用带有古文字的彩釉玻璃,隐喻榆中厚 13、重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内涵,体现榆中山水与人文特色的象征,同时利用属相金属格栅,形成错动的立面造型,作为遮阳构建,充分体现建筑的生态和环保。
四、交通组织
建筑位于公园南北主轴线上,建筑四周设置环形机动车道,建筑主入口设置于南北两侧,与中央轴线的人流东线相衔接,建筑南侧为大剧院入口,北侧为城市展览馆入口,西北侧设置电影院入口,建筑四周还设置演员入口、贵宾入口、布景入口等次要入口。
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建筑的东南侧和西南侧,非机动车库出入口设置于建筑南侧大台阶两侧,人行、飞机车车、机动车三个流线互相分离,互不干扰。
五、消防设计
沿建筑物周边设置消防环道。
消防控制室设于一层,有单独 14、出入口直通室外。
地下室为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分为两个防火分区,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1000平米,汽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4000平米,每个防火分区均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汽车库设置两个汽车疏散出入口;地上一层~四层,除观众厅为独立防火分区和疏散外,其余防火分区面积均不超过5000平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4部疏散楼梯,满足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要求。
1.大剧院池座和楼座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1330㎡。池座座位数为950个,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阶梯地面系数取0.75,剧院疏散人数应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取值,计算疏散宽度为950/100*1. 15、1*0.75=7.84m,现观众厅有6扇疏散门,门宽总计10.2m,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楼座座位数为250个,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阶梯地面系数取0.75,剧院疏散人数应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取值,计算疏散宽度为250/100*1.1*0.75=2.09m,现观众厅有2扇疏散门,门宽总计3.6m,现设2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3.0m,均满足疏散要求。
2.展厅一层和二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2270㎡。其中,首层为展览馆门厅,二层展览厅除走廊外,展厅建筑面积为800㎡。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人员密度取0.75,计算疏散宽度为800/100*1*0.75= 16、6.00m,
展厅三层和四层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3240㎡。三层除走廊外,展厅建筑面积为810㎡。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人员密度取0.75,计算疏散宽度为810/100*1*0.75= 6.07m。四层为配套阅览室,共有座位130人,限定管理及服务人员取20人,共计150人。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人员密度取1.00,计算疏散宽度为150/100*1= 1.5m,现设4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共计为6.15m,每层都满足疏散要求。
3.观影厅设置在三层,其上为放映廊,为一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为2379㎡。观影厅座位数为635个,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 17、净宽度为1m且阶梯地面系数取0.75,同时,疏散人数按照实际座位数的1.1倍取值,计算疏散宽度为635/100*1.1*0.75= 5.27m,现设4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为6.05m,满足疏散要求。
4.二层及四层局部设置了管理用房-办公室。每层办公室均为一个单独的防火分区,二层办公室建筑面积为1300㎡,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6m2/人,计算疏散宽度为1300/6*100*1=2.2m。四层办公室建筑面积为1020㎡,按人数每100人所需要最小净宽度为1m且6m2/人,计算疏散宽度为1020/6*100*1=1.7m。现设2部疏散楼梯,疏散宽度共计为2.70m,每层都满足 18、疏散要求。
本工程防火隔墙采用多孔砖砌筑,耐火极限不低于3.0小时。楼、电梯间隔墙以及防火分区隔墙采用200厚多孔砖,耐火极限不低于2.0小时。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以及所有管道井的隔墙采用100或200厚多孔砖,耐火极限不低于1.0小时。电缆井、管道井每隔一层,楼板用混凝土封堵。防火墙两侧门窗洞口水平距离≥2.00m,“U”型“L”建筑转角处水平距离≥4.00m。住宅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1.0m。
相邻的防火分区在防火隔墙上联系处采用甲级防火门或特级防火卷帘门。车库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分隔采用特级防火卷帘(其采用背面升温作耐火极限判定条件不低于3.00h)。所 19、有楼梯间、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设备用房门为甲级防火门。建筑二次装修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并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执行。
六、无障碍设计
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要求,进行了无障碍设计。具体措施如下:
1).主要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坡道宽不小于1.2m,坡度小于或等于1:12。场地高差处均设有无障碍坡道,并且人行道上设有盲道,可到达建筑物出入口。
2).室内竖向交通由电梯解决,满足无障碍通行要求。
3).地下车库设有无障碍专用车位。
七、建筑构造做法
1)墙体材料:
外墙:200厚的多孔砖;
内墙:20 20、0厚或者100厚的多孔砖。
2)屋面:
上人屋面:(a)300X300X25彩色水泥砖面层;(b)40厚C20混凝土内配 ∅40@200x200钢筋刚性防水层, (c)油毡保护层;(d)双层改性沥青卷材(SBS-I)4mm厚;(e)粉煤灰陶粒砼找坡(最薄处厚30);(f)保温层; (g)屋面结构层。
不上人屋面:(a)粒料保护层一道;(b)40厚C20混凝土内配 ∅40@200x200钢筋刚性防水层, (c)油毡保护层;(d)双层改性沥青卷材(SBS-I)4mm厚;(e)粉煤灰陶粒砼找坡(最薄处厚30);(f)保温层; (g)屋面结构层。
3)地下室:
外墙:
1.2:8灰土分层 21、夯实
2.>30厚增强聚苯乙烯板(容重:30kg/m3)
3.4厚改性沥青卷材(SBS-I)
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5.防水钢筋混凝土墙体凿平修补清扫干净
底板:
1.3厚非金属骨料灰色金刚砂耐磨面层,切缝处理
(专业地坪漆队伍应配合指导施工)设分格缝
(柱四周距柱边150mm需分格缝,
沿柱轴线且不大于36m2设分格缝,沥青玛碲脂灌缝)
2.50厚C25细石混凝土找坡层原浆抹光
3.防水混凝土底板
4.50厚C20细石混凝土
5.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6.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
7.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8.素土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 22、93
顶板:
1.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φ6@200*200单层
2.隔离层(玻璃纤维无纺布或纸胎油毡)一道
缝填聚苯板,建筑密封膏嵌缝
双向钢筋网 ,6X6米分缝,缝宽20-30,
3.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5.钢筋砼板凿平修补打光清扫干净.
八、建筑室内装修表
第三章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主要功能为展馆及剧院。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上部结构层高每层为5.4m;局部错层处层高为3.5m,基础型式拟为桩基础。榆中大剧院、规划博览馆直 23、径为100m,房屋高度为22.5m,主要结构跨度为6.0m*6.0m,地下室底板、基础、外墙、挡土墙抗渗等级为P6。湿陷性场地建筑分类为丙类
2.管理用房及公厕等景观附属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型式拟为独立基础。
二、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W0=0.30kN/㎡(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按B类。
2.基本雪压:SO=0.20kN/㎡(50年一遇)。
3.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景观附属建筑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特征周期为0.45 s,除大剧院、规划博览馆抗震措施按提高一度即8度加强其抗震措施外.其余景观附属建筑抗震 24、构造措施不变。
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防火分类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5. 结构阻尼比为0.05;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12;罕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72。
6. 本工程结构的环境类别:基础和地下室外墙,水池与土、水直接接触面及卫生间、屋面等潮湿、露天环境均为二a类,其他正常环境为一类。
7. 本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基本要求为:
应用部位
环境类别
最大水胶比
最低强度等级
最大氯离子含量
最大碱含量
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一类
0.60
C20
0.3%
不限制
室内潮湿环境;露天环 25、境;无侵蚀性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环境
二a类
0.55
C25
0.2%
3.0kg/m3
三、工程地质条件
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拟建工程地貌上属榆中盆地边缘。其中,经八路地面高程1937.02~1949.91m,经九路地面高程1924.30~1936.60m。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勘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现依次叙述如下:
①层粉土(Q4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均,孔隙发育,含有灰白色钙质菌丝,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层厚0.5~12.2m,层面标高1924. 26、12~1949.91m,整个场地内均有分布。其中,在场地北侧,ZK1~ZK12钻孔区表部覆盖薄层素填土,层厚2.10~3.50m。
②层角砾(Q4al+pl):青灰色,颗粒主要成分以板岩、灰岩、花岗岩等硬质岩为主,分选差,磨圆度差,呈棱角-次棱角状,稍密-中密,颗粒间由砂土充填, 一般粒径2~20mm,约占总重的55~60%,土质不均,局部砂粒或粉粒分别富集,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层厚0.5~34.5m,层面标高1918.81~1948.49m,层面埋深0~12.2m不等。该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3个透镜体状分布的夹层,分布位置极不规律,现分述如下:
②1层粉土(Q4al+pl):褐黄色,稍湿 27、稍密,土质较均,孔隙发育,含有灰白色钙质菌丝,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层厚0.5~2.3m,层面标高1915.54~1935.45m,呈透镜体状分布于ZK3、ZK17、ZK20、ZK24等97个钻孔区。
②2层粉土(Q4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均,孔隙发育,含有灰白色钙质菌丝,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层厚0.7~4.4m,层面标高1908.39~1926.91m,呈透镜体状分布于ZK21、ZK22、ZK39、ZK53、ZK55、ZK67~ZK69、ZK82、ZK126、1ZK56、ZK217钻孔区。
②3层粉土(Q4al+pl):褐 28、黄色,稍湿,稍密,土质较均,孔隙发育,含有灰白色钙质菌丝,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韧性低,干强度低。层厚0.8~1.4m,层面标高1907.65~1914.81m,呈透镜体状分布于ZK39、ZK68、ZK69钻孔区。
拟建场地内的①层粉土普遍具有湿陷性,湿陷最大深度10.0m,湿陷等级为Ⅲ级,为自重湿陷。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故与土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内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掺入钢筋阻锈剂,承台表面刷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地下室混凝土部分拟设置聚合物纤维抗裂等辅助措施。建筑场地范围内的管沟,拟采用钢筋混凝土,增设卷材防水层或其它有效的防水层。对 29、地下管道增设检渗漏管沟和检漏井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及裂缝应及时修补。
四、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规程、规定,活荷载取值
1.建筑及各设备专业提供的资料。
2.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规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015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016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0、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31、》(2016年版)
《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9G104)
注:其他未列项目见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3.主要楼、屋面活荷载:
活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消防楼梯、楼梯前室:3.5kN/㎡
1) 卫生间:8.0kN/㎡
2) 走道、门厅:3.5kN/㎡
3) 展厅、观影厅:3.5kN/㎡
4) 管理用房、放映间:3.5 kN/㎡
5) 办公室、更衣室:2.0kN/㎡
6) 机房:7.0 kN/㎡
7) 上人屋面:2.0kN/㎡
8) 不上人屋面:0.5kN/㎡
9) 强弱电间:2.0kN/㎡
10) 地下室顶 32、板考虑施工活荷载5.0kN/㎡
五、 结构设计初步简述
1、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a)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等情况,榆中大剧院、规划博览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 中11.4.5条,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其中观众厅支撑屋盖的柱、舞台口的台口大柱和前厅的穿层柱抗震等级为一*级。本工程采用现浇楼盖,采用主次梁板楼盖体系。结构构件截面尺寸详见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附后)。
(b)本工程局部存在跃层柱,考虑采用箍筋全高加密并加强其他构造措施。看台楼座部分采用型钢混凝土梁,向支座东西向延伸一跨。
33、c)长悬臂构件及大跨度梁均考虑竖向地震作用验算挠度和裂缝宽度,地震作用乘以增大系数1.2倍。
(d)本工程人防地下室抗力级别为核6级,结构构造除应满足规范要求外,尚应满足国标图集《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2007年合订本07FG01—05)的有关要求。
2、主要结构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柱采用C40~C25;梁、板C35~C25。
钢筋:柱纵筋为HRB400级钢筋,梁纵筋、板筋为 HRB400级钢筋,梁箍筋为HRB400级钢筋,柱箍筋为HRB400级钢筋。
框架填充墙根据建筑要求,外墙为烧结空心砖(容重不大于8.5KN/m3 ),M5.0混合砂浆砌筑,内墙采用烧结空 34、心砖(容重不大于8.5KN/m3 ),M5.0混合砂浆砌筑。卫生间隔墙根据建施图采用200mm厚烧结空心砖或90mm厚烧结多孔砖(容重≤13.5kN/m3),M5水泥砂浆砌筑。空心砖的强度为MU5.0。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3、基础设计
根据场地情况,榆中大剧院、规划博览馆拟采用桩基础,以层角砾做为桩端持力层,qpk=2800Kpa,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平面布置图附后。其余景观附属建筑为独立基础,拟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4.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计算采用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系列CAD软件(2012年6月)。分析中考虑地震 35、作用和风荷载作用均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考虑平动和扭转耦连的影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其中在位移、周期计算时考虑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控制性计算结果:
结构自振周期(选取前3个振型)(秒):
振型号
T1
T2
T3
周期
0.7282
0.7111
0.6539
平动系数
0.76
1.00
0.24
扭转系数
0.24
0.00
0.76
主要控制参数:
作用方向
控制参数
X
Y
最小剪力系数(剪重比)(地上一层)
7.93%
8.82%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有效质量系 36、数)
100%
100%
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楼层的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5
1.02
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楼层的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5
1.02
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
1/826
1/950
计算结果分析:
1. 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小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本工程不属于平面扭转不规则。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本工程不属于超限审查范围。
六、施工图阶段或施工图阶段之前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1.楼面、屋面各类活荷载需进一步明确。
2.本初步设 37、计的构件截面尺寸在施工图设计时,可按实际情况调整。
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展览建筑规范》JGJ218-2010;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38、GB50067-201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2014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DB62/25-3045-200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3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62/T25-3064-201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以及国家或地方现行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验收规范和规程规定。
二、设计范围
本工程包括给水、排水、雨水、消火栓、自动喷淋、雨淋、水幕、水喷雾、气体灭火、大空间灭火及灭火器配置等
三、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地下及地上二层利用市政给水压力供给,三至四层采用变频泵供水。虑市政供水 40、状况,增压水箱内分别按最高日25% 的生活用水量进行贮存。给水泵房出水管与市政进水箱管道设置旁通及控制阀,以保证在市政管网压力满足的情况下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也可在市政给水管检修停水时能通过变频泵加压供给。
给水管材除卫生间支管采用PPR外,其余均采用衬塑钢管。室内给水管需要考虑防结露要求,保温材料为发泡橡塑管壳(难燃型)。
四、室内生活污废水系统
4.1污水排水总量:244.1m3/d。按生活用水量的100%进行计算。
4.2排水体制:室内外排水系统采取雨、污分流制。
4.3生活污废水排放:一至四层公共卫生间采用专用通气立管、部分卫生间采用环形通气排水系统。卫生间生活污水与空调冷凝 41、水分流排放。室内卫生间生活污水经室外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4压力排水:地下一层设备机房、地下车库的地面冲洗及普通电梯基坑(含自动扶梯)、消防电梯井消防排水,分别设置集水坑由潜污泵排出室外。机房及车库、消防电梯集水坑等废水排放采用自动搅匀排水泵。消防电梯集水坑容积不小于2.0m3。在地下一层车库设地面冲洗集水坑,每处集水坑单设潜污泵。
4.5屋面雨水系统:
暴雨强度公式:采用甘肃省兰州市暴雨强度公式为:q=1140(1+0.96㏒P)/(t+8) ^0.8。
屋面雨水设计参数:
a.设计降雨历时:t=5min
b. 设计重现期:P=10a;安全溢流口设计重现期:P=50a
42、
c. 屋面径流系数:Ψ=0.9
4.6本工程屋面雨水采取虹吸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为10年,溢流重现期按50年考虑,采用管道溢流,不设置外墙溢流口。虹吸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及施工,施工图阶段厂家介入深化设计。
五、消防设计专篇
5.1消防用水量:
5.1.1本工程水消防系统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2005年版)、《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201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 43、范》GB50370-200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DB62/25-3045-200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等。
本工程多层公共建筑,其中剧院为中型乙等。
各类灭火系统一次设计用水量
大商业消防系统
消防用水量(L/s)
火灾延续时间(h)
一次消防用水(m3)
设置区域
室内消火栓
20
3
216
全楼
室外消火栓
40
3
270
室外
自动喷淋
30
1
108
全楼
水幕
25
3
270
剧院舞台
雨淋
130
1
468
剧院舞台
水喷雾
30
0.5
54
44、
柴发机房
大空间灭火
10
1
36
门厅及观众厅
总计
1422
在地下一层设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按一次火灾同时作用最大消防用水量考虑,贮存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淋、水幕、雨淋及大空间灭火系统用水量,总容积为1098m3。
5.1.2消防泵房
初步设置一个消防泵房,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均集中设置在地下负一层地下车库内,消防泵房内设室内消火栓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水幕泵(两台,一用一备)、雨淋泵(四台,三用一备)、水喷雾泵(与喷淋系统合用,两台,一用一备)、大空间泵(两台,一用一备)。消防水池容积为1111m3 45、泵房内另设集水坑内设潜水泵。
5.1.3消防水箱
屋面设置36m3消防水箱一只,并于消防水箱间设置室内消火栓、喷淋、水幕、雨淋、水喷雾、大空间系统增压稳压设备。
5.2室内消火栓系统:
5.2.1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池、屋顶消防水箱(有效容积36m3)及消防水泵组成。本工程室内消防供水采取临时加压供水系统,在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内设一组室内消火栓泵(Q=20L/s,H=80m,N=30kW,两台,一用一备)。
火灾初期由屋顶水箱供水。屋顶消防水箱及稳压装置设在屋顶消防水箱旁,消火栓与其他消防系统稳压装置单设。
5.2.2屋顶高位水箱的容量按满足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 46、统初期火灾的消防用水,本设计在屋顶设置36m3消防高位水箱及消火栓、喷淋增压稳压设备,控制和维持系统压力。
5.2.3室内消火栓均采用落地型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柜体规格为1800X700X160mm。室内消火栓选用SN65型,箱内设19mm水枪,L=25m麻质衬胶水龙带和DN25的消防卷盘,6mm水嘴,L=25m的胶管。水枪流量为5L/s,室内消火栓充实水柱不小于13m,栓口动压不小于0.35MPa。动压超过0.5MPa的消火栓,均采用SNJ65型室内减压稳压消火栓,出口压力控制在0.450MPa。
5.2.4在室外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水泵接合器。
5.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3 47、1本建筑各层除电气房间外均设置自动喷水湿式灭火系统。
地下车库按火灾中危险Ⅱ级设置,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160m2;地上部分按中危险Ⅰ级设置,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160m2。
5.3.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设在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的自动喷水给水泵和消防水池供水。在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内设一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Q=30L/s,H=70m,N=30kW,两台,一用一备)。由屋顶消防水箱维持系统压力。自动喷水湿式灭火系统设湿式报警阀,报警阀前管道为DN150,设置呈环状。报警阀后的供水支干管为DN150~DN100枝状管网。在室外分别设置自动喷洒水系统水泵 48、接合器。
5.3.3系统控制:自动喷水湿式灭火系统由闭式喷头、管道、湿式报警阀组、水流指示器、末端试水装置和供水设施等组成。自动喷水给水泵由报警阀压力开关自动启动,消防控制中心集中控制。当火灾时喷头喷水,该区水流指示器动作,向火灾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同时湿式报警阀动作,在水力压差作用下,打开系统的报警阀敲响水力警铃,压力开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器自动启动喷洒泵向系统供水。
5.3.4在每个楼层防火分区的自动喷洒配水干管上均设置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在管网末端设系统检验装置。在立管顶端设自动排气阀。系统动压控制在0.4MPa以下,压力过高时,在水流指示器处设减压孔板。
5. 49、3.5 喷头选用:自动喷洒系统采用SFR15型快速反应玻璃球喷头,地上部分采用吊顶型喷头,地下车库采用直立型洒水喷头。喷头接管直径为DN20,动作温度68℃。地下室管线密集宽度超过1.2m处在管线下方加装下垂喷头。
5.3.6 喷头布置:喷头布置需满足下列要求:喷头间距不大于3.6m, 不小于2.4m,喷头与墙之间距离不大于 1.7m。喷头距灯和风口距离不得小于0.4m。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其下方应增设下垂型喷头。净空高度大于800mm的闷顶(其内有可燃物时)设直立型喷头。
5.3.7 报警阀布置:本工程报警阀集中设置于消防泵房。
5.4水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4.1水幕 50、按防护冷却水幕考虑,设计喷水强度1.0升/分钟.米,喷头采用K115专用水幕喷头,最不利点水幕喷头工作压力为0.15MPa。
5.4.2水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设在地下一层消防水泵房内的水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给水泵和消防水池供水。在地下一层消防泵房内设一组水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泵(Q=25L/s,H=65m,N=30kW,两台,一用一备)。由屋顶消防水箱维持系统压力。水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雨淋报警阀,报警阀前管道为DN150,设置呈环状。报警阀后的供水支干管为DN100枝状管网。在室外分别设置水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泵接合器。
5.5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5.5.1舞台葡萄架处设置雨淋自动喷水灭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