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填空题经典大题例题1填空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_。增加_、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2、流域概述(1)水系:由河流的_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_、沼泽构成。(2)流域:由_所包围的河流或_的集水区域。3、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调配背景黄河径流量少_突出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4、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商业网点以_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_沿线。5、影响聚落的发展速度。(1)对城市聚落:重要交通运输_或_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_和_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_甚至
2、_的变化。(2)对农村聚落:为促进农村的发展,使新建乡村聚落临近_。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生长快,树形高大,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在美国西海岸。材料二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在法国境内的流域面积占流总面积的94%,历史上曾是一条“野性”河流,经常洪水泛滥。19世纪以来,法国对罗讷河进行多次整治。材料三“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等高线地形”、“罗讷河周边等高线地形图”、“阿克塔和马赛气候资料图”。(1)阿克塔和马赛两地均为_气候,降水主要来自_(填大气环流名称),因为受沿岸_(填洋流性质)影响,阿克塔年均温比马赛_。
3、(2)下表列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和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下表。整治和开发目标:防洪改善水质发电保护河流生态土地开发开采河沙改善航运条件阶段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_、_、_。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汉。_(3)罗讷河流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种植_等园艺作物经验丰富。若要从美国引种海岸红杉,你认为甲、乙两地中更合适的种植区域是_,并说明理由_。7、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1)主要类型_环境安
4、全问题_环境安全问题。(2)危害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_,需要采取_,大部分事件的影响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环境重新回到_状态。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影响会_存在8、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1)影响外海或大洋海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_、蒸发量和降水量。(2)影响近岸区海水盐度因素主要有:气候(降水量和蒸发量)、海区封闭程度、_。9、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_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被称为人口机械增长。10、读图回答问题(1)在下图中画出晨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2)太阳高度大于00的点是 ,等于00的点是 。B点位于 上(晨线或昏线)(3)若D点地方时为12时
5、,则A点是 时,B点是 时,C点是 时。(4)将C、D、E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11、推拉理论:推拉理论解释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_与_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12、读甲、乙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B_C_D_(2)图甲中小清河的流向是_,该河流在图示范围内的落差H的范围可能是_米。B处海拔高度范围可能是_米。(3)图乙中,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和
6、_。(4)图乙中,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线路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并试说明理由_。13、从洋流流向来讲,_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它会使流经地区_。14、“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贸易增长缓慢,各种不稳定事件频出推动和深化_,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应运而生15、读“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_曲线表示发达国家的变化,_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变化。(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
7、从第_产业向第_产业转移,城市_不断扩大。(3)B类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_、水平_、速度_。(4)A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_现象。16、城镇化和区域的发展是_的。_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_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为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_进程。17、昼夜交替的周期是_日,具体时间是_。18、流域特点:流域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流域的_强、_高。19、锋面附近天气特点:_。20、乡村景观体现_理念。21、特点:探测_、获取信息_、
8、周期短、_大、受_条件限制少。22、原则:依据运输要求,_,因地制宜,尽量少占_,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等。23、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山顶、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缓坡等地形,其中,A地是_,D地是_,B地的坡度比C地_(大或小)。(2)以C点为基点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米。(3)当甲山山顶气温是16时,C地气温是_。(4)E、B两地比较,_地降水多原因是_。(5)B地在A地的_方向,乙河的流向是_。(6)D处地形的相对高度范围:_。24、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的途径(1)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_影响国家安全。(2)可能
9、成为经济、政治和_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25、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大致位于 点;地球公转至B处的节气是 ,日期为 前后。(3)当地球公转到C点,节气是 ,太阳直射点在 ,并且开始向 移动。(4)地球公转的近日点位于 点附近,时间大约是 。(5)地球由B点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10、 。27、_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28、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EF为晨昏线中的_(2)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等于90的是_(3)该日A、B、C、D四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4)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D点的日出时间是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小时.29、生态退化的区域差异(1)乌干达的_(2)贵州的_(3)印尼加里曼丹岛_被破坏30、概念:1000克海水所含_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_。20(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填空题_007参考答案1、答案: 社会公平 社会福利解析:据课本内容可知:在城镇景观的设计中
11、,如何融合地域文化,体现尊重自然、追求社会公平。增加社会福利、创造灿烂文化,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共同的追求。小提示:2、答案:(1) 干流 湖泊(2) 分水岭 水系解析:略3、答案:人水矛盾解析:略4、答案: 商业 交通最优 高速公路解析: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时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从题干可以得出,主要沿着交通线分布,所以是交通最优原则。小提示:交通运输与商业布局的影响:a.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使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结合部;b.集装箱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导致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c.城市交通改善,使人们出行的范围逐步
12、扩大,一些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d.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商业网络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购、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等正在推广,并成为现代商业发展的潮流。5、答案:(1) 线路 方式 运输方向 集散地 网点 商业中心城市(2)区域主要公路解析:略6、答案:(1) 地中海 盛行西风 寒流 低(2) 防洪 改善航运条件 发电 防洪 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 保护河流生态(3) 地中海式农业 葡萄(花卉、柑橘、无花果、油橄榄) 乙 乙为山地,坡度大,适合发展林业;乙地地势高,较温和,降水更丰富,更符合海岸红杉的生长习性解析:本题以“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等高线地形”、“
13、罗讷河周边等高线地形图”、“阿克塔和马赛气候资料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流域的综合治理;区域农业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1)根据阿克塔和马赛气候资料图可知,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且位于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降水主要是冬季由盛行西风带来的。阿克塔沿岸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年均温较低。(2)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整治河道,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目的是防洪、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2080年代: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谷滩地等措施,目的是发电、防洪、改善航运条件、土地开发等。2
14、0世纪90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汉等,目的是保护河流生态。(3)罗讷河流域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种植葡萄(花卉、柑橘、无花果、油橄榄)等园艺作物经验丰富。由资料可知,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若要从美国引种海岸红杉,更合适的种植区域是乙地,因为乙地为山地,坡度大,适合发展林业;乙地地势高,较温和,降水更丰富,更符合海岸红杉的生长习性。小提示:7、答案:(1) 突发性 累积性(2) 重大危害 应急响应措施 安全 长期解析:略8、答案:(1)海水温度(2)入海径流解析:略9、答案:人口数量解析:略10、答案:(1)在下图中画出晨
15、昏线,并用表示夜半球。(2)DE,ABC,晨线(3)24,6,12。(4)D E C解析:(1)根据图示,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应为夏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连接ABC弧,且ABC的西侧表示夜半球。(2)晨昏线及夜半球内太阳高度小于0,处于昼半球的点太阳高度大于0,据图可知,应为DE点。ABC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ABC弧是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应为晨线,故B点位于晨线上。(3)若D点地方时为12时,A点与D点相差180,则A点是0点或24时,B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时,C点与D点在同一经线上,时刻相同,也是12时。(4)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
16、两极递减,则根据图示,C、D、E的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DEC,则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D E C。小提示:顺着自转方向,由黑夜即将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应为晨线;顺着自转方向,由白天黑夜即将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应为昏线。除极点外,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11、答案: 推力(排斥力) 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推拉理论解释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推力,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拉力,促使人们迁入。小提示:12、答案:(1) 山峰 山峰 山谷 鞍部
17、(2) 自西北流向东南 20mH40m 100mH110m(3) a d(4) L4 方案L4不仅能自流,而且引水距离也较短。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A为闭合中心且越往中心,数值越高,说明为山峰地形;B位于量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且示坡线向外,说明越往中间海拔越高,因此为山峰;C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地形;D处处于两个山峰之间的部位,为鞍部。(2)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规律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最高处的海拔为:80mh190m,50mh260m,因此高差为:20mH40m
18、。B处示坡线向外,因此海拔“大于大的”,为100mH110m。(3)读图,如果在b、c、e处建火情瞭望台,则a、d处因山峰的阻挡,另一面火情难以发现,不合理。若在a、d处,没有山峰的阻挡,能观察到整个地区的情况。(4)从图中可以看出L4引水线路,海拔越来越低,水可自流,工程量小;另外工程线路较短,建设成本较低。小提示:13、答案: 暖流 增温增湿解析:洋流根据流动海水温度(洋流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一般情况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暖流对所流经海区及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小提示:14、答案:
19、国际合作解析:略15、答案: A B 一 二 三 用地规模 晚 低 逆城市化解析:(1)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早,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起步晚,发展快。则A是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变化曲线,B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变化曲线。(2)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B类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曲线,其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早,水平低,速度快。(4)A曲线对应发达国家城市化变化曲线,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下降趋势,该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此现象称为逆城市化现象。16、答案: 相互促进 城
20、镇 基础设施 城镇化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可使城镇的发展增添动力,推动城镇化过程。以深圳的发展为例,进行说明。深圳原本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被确定为特区后,吸引了大量的工业,服务业入驻,带动了人口的集聚,促进基础设施改善,带来了深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深圳经济水平提高,又进一步推动深圳城镇化的发展,使原来的小渔村迅速发展为国际大都市。所以,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小提示:17、答案: 1个太阳 24时解析:略18、答案: 整体性 关联度
21、解析:略19、答案: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解析:略20、答案:人地和谐解析:略21、答案: 范围 速度快 信息量 大地面解析:略22、答案: 适度超前 土地解析:略23、答案:(1) 鞍部 陡崖 大(2)750(3)20.5(4) E E地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5) 西北 自西北流向东南(6)200H600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判读方法及陡崖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两山顶之间,为鞍部,D位于多条等高线交汇处,为陡崖,B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2)读图可知,C点位于400米等高线上,山峰的海拔高度为1150米,
22、因此以C点为基点,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150-400=750米。(3)甲山海拔为1150米,C地海拔为400米,两地相差750米。根据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可计算,当甲山山顶气温是16时,C地气温是16+7.50.6=20.5。(4)我国东部地区临海,夏季盛行东南风,因此E地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而B地处于背风坡,少雨。故E地降水较多。(5)有指向标的地图,应依据指向标定向。根据图中右上部指向标可知,B地在A地的西北方向。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由海拔高处流向海拔地处,结合图中右上部指向标可知,乙河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6)D处有等高线重叠,为陡崖。图中D处重叠的等
23、高线为2条,等高距为200,带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d(n-1)Hd(n+1)(d为等高距,n为重叠的等高线相交条数;H是陡崖的相对高度)可知,D处地形的相对高度范围200H600。24、答案:(1)服务功能(2)军事解析:略25、答案:地震波解析:略26、答案:(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2)A;秋分,9月23日。(3)冬至日,南回归线(2326S),北。(4)C,一月初。(5)先变快后变慢。解析:(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均为自西向东,图中应为逆时针。(2)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地球大致位于A点;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将
24、向南回归线移动,故其节气是秋分,日期为9月23日前后。(3)当地球公转到C点,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节气是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将由南回归线开始向北移动。(4)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在1月初,接近冬至日,在图示的CD之间,因C点为12月22日,而D点为3月21日,故更接近C点附近。(5)地球由B点运动至D点的过程中,节气上是从秋分到冬至再到春分,地球先是接近近日点后远离近日点,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快,然后变慢。小提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公转至近日点,1月初时,接近冬至日,速度最快;公转至远日点,7月初,接近夏至日,速度最慢。27、答案:中国解析:截至2017年
25、3月,中国水稻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世界第一位,稻米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左右。我国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北地区,我国是水稻的发源地之一,种植水稻已有7000多年历史。小提示:28、答案:(1)晨线(2) D A(3)B(4) 12时 6时 8解析:本题以北半球冬至日光照图为材料,涉及晨昏线、太阳高度、地方时判定、昼长计算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是昏线。由此可判定图中EF线是晨线。(2)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知,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昼半球大于0。由图可知,A、B、C、D
26、四点中位于夜半球的是D,因此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D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太阳高度为90,由图示可知A点是太阳直射点,因此太阳高度为90的是A点。(3)图中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赤道上昼夜等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即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读图可知,C位于北半球,D位于赤道,A、B位于南半球但B点纬度更高,故白昼时间最长的是B。(4)图示A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是正午时刻,故地方时是12:00。D点是赤道上的点,赤道上任何时候昼夜平分,即6:00日出;同一纬度日出、日落时刻相同,所以D的日出时间是6:00。图中EF线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2小时,C所在经线位于地方时为6:00的经线以东,“东加西减”,故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8:00,C刚好在晨线上,即是日出时刻;由日出时刻=12-昼长/2,可以计算出C点的昼长是8小时。29、答案:(1)土地沙化(2)石漠化(3)热带雨林解析:略30、答案: 盐类物质 35解析:略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