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7 ,大小:4.18MB ,
资源ID:624337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6243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索取发票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非遗语境中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历史嬗变、地方建构及当代传承.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非遗语境中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历史嬗变、地方建构及当代传承.pdf

1、第39 卷第2 期Vo1.399No.2大运河流域非遗专题研究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23年6 月Jun.2023非遗语境中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历史嬉变、地方建构及当代传承毛巧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京10 0 7 32)摘要:竹马作为一种民俗项目在不同历史语境中兼具着世俗性与神圣性的艺术二重性。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北运河流域“竹马会”“竹马传说”“竹马舞”等竹马文化中的地方性特征被挖掘并凸显出来。“竹马传说”因其“依附性”被广泛运用于非遗叙事及实践

2、活动之中,转化为构建文化认同的有效资源。“金?术跨马游春”“萧太后围猎”“崇祯测字”等传说叙事中的个体经验,经由重述、表征及再创造,成为北运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认同的有效阐释。非遗语境中竹马文化在民间文化场域与官方话语“接合”中演化、博奔,在推动地域文化价值认同的基础上,寻求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的“有效阐释”,从而实现了竹马文化的多维度空间拓展、多元化面向展示。关键词: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非遗实践;当代传承中图分类号:G122运河的流动造就了包容开放的“流域”空间,其所孕育的运河文化资源呈现出多民族、多地域交流和交融的丰富样态。2 0 14年6月2 2 日大运河人选世界遗产名

3、录后,融汇民风民俗、饮食服饰、宗教信仰等的运河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地处京杭大运河首段的北运河流域,其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放的运河文化网络中以“共有”“共识”“共享”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沟通南北,连接古今。学界关于竹马文化的现有研究包括从艺术学、民俗学角度的历时性梳理和共时性研究,从文学角度对竹马意象的批评、阐释,从图像学角度对竹马变历收稿日期:2 0 2 3-0 3-19基金项目:北京市委宣传部重大委托项目“北运河流域民俗文化普查及民俗文化志编纂”(京财科 2 0 18】86号)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毛巧晖(19 7 5一),女,山西襄汾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

4、究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俗学。赵旭东:流域文明的民族志书写一一中国人类学的视野提升与范式转换见田阡、徐杰舜主编:人类学与流域文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 0 17 年版,第9 0 页。毛巧晖:北运河流域民间文艺资源的传承与转化,美术观察2 0 2 1年第10 期。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 7 4-32 10(2 0 2 3)0 2-0 0 8 2-0 7史的阐释,等等。近年来,关于竹马文化的非遗研究也逐渐引起学人的重视,但多以地方性非遗项目为主,区域性的竹马文化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基于此,本文聚焦于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演化特

5、征,从区域文化与运河文化、地方建构与公共性阐释、竹马文化的当代传承等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探讨未来如何通过传承场域的主体回归、竹马文化的延展整合、竹马文化的“活态”展演三个层面实现价值重塑及有效传承。一、竹马文化的嬉变与流布竹马是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民俗项目,最初是作为一种儿童游戏被记载在历史典籍中。自唐代开始,竹马文化逐渐进入诗词、戏曲等文学艺术领域,竹马戏、竹马舞、竹马灯、竹马曲牌、竹马词牌等随之出现,在各民族的交融共生中传承、传播。从汉唐时期娱已的儿童玩具,到两宋时期娱人的民间表演,再到元明清时期娱神的民间仪式,竹马文化原本的世俗性特征也逐渐演变为一种世俗性与神圣性交叠的状态。汉唐以降,竹马主

6、要以儿童游戏的形式出现。据范哗后汉书所载,郭上任时,“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这也是现存文献中关于竹马的最早记载。郭出巡之前,和儿童们约定了返回时间,为了信守承诺,不失信于他们,在野外庭中留宿,到了约定日期才进城。因此,范晔评价其为“极牧朔藩,信立童昏”,徐钧亦在“竹马欢呼迎送中”提及此事。汉末陶谦亦曾在诗文中回忆幼年时“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干行中写下“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前句描绘的正是古代七岁男孩的“竹马之戏”,即通过骑在竹子上来模仿骑马的动作。白居易观儿戏中亦有“一看竹马戏,每忆童猴时”之记载。到了宋朝,高度繁荣的市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竹马的民俗内涵

7、,竹马作为民俗游戏存续的同时,也逐渐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如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卷2“舞队”张义编著:延庆竹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 0 17 年版,第2 页。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 年第4期。(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 7 5年版,第10 9 3页。(南朝宋)范哗:后汉书,中华书局,19 7 5年版,第1115页。(宋)徐钧:史咏诗集郭,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32 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 年版,第10 0 页。(晋)陈寿:三国志卷8,中华书局,19 8 2 年版,第2 48 页。(唐)李白:长千行二首见李太

8、白全集(第1册),中华书局,2 0 15年版,第30 6 页。(唐)白居易:观儿戏,见白居易诗集校注(第2 册),中华书局,2 0 17 年版,第7 9 2 页。(宋)周密:武林旧事卷2,浙江人民出版社,19 8 4年版,第33一34页。(宋)孟元老:西湖老人繁胜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 8 2 年版,第1页。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国ISBN中心,1993年版,第9 0 页。黎国韬、詹双晖:竹马补说(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1,中华书局,19 8 2 年版,第6 页。条中记载“男女竹马,其品甚,不可悉数。首饰衣装,相侈靡,珠翠锦绮,眩耀华丽,如愧

9、儒、杵歌、竹马之类,多至十余队。”西湖老人在西湖老人繁盛录中亦记载:“庆赏元宵,每须有数火,或有千余人者。全场愧、阴山七骑、小儿竹马、蛮牌狮豹、胡女番婆、踏跷竹马。”可见,此时竹马表演已由“小儿”为主发展为人数众多、形式多样的竹马表演。元明清时期,竹马在延续历史形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或进入戏剧表演之中,以道具的形式存续,或演化为以“竹马”命名的地方剧种。如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冲中记载:元明之际,闽南人大量移民粤东及海陆丰一带,随之带来的是俗称“老白字”的竹马戏的传播,“竹马戏用孩童搬演搭渡弄士久弄等节目,以载歌载舞的踏钱鼓 收场”。元人杂剧三十种中古杭新刊关目霍光鬼谏新关目全萧何追韩信等剧目

10、中亦有作为道具使用的竹马。其后,随着戏曲艺术的完善,舞台上的“竹马”逐渐被“马鞭”所替代,竹马“转而以民间歌舞小戏的姿态活跃于民间”。清代宫廷舞蹈“庆隆舞”吸收了民间踏跷竹马舞的主要元素,主要在祭祀、朝会、宴饮时表演。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记载:“庆隆舞,每岁除夕用之。以竹做马头,马尾彩增饰之。如戏中假马者。”“庆隆舞”中的武舞“扬烈舞”,其人所骑之禺马,其形制与金代砖雕一一兼论竹马戏与白字戏,民族艺术研究2 0 10 年第1期。83竹马颇近,有论者据此推论,“庆隆舞”或即源于金代之竹马舞。这一时期的竹马文化融神圣性与世俗性为一体,作为民间仪式的娱神酬神功能日益凸显。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竹马文

11、化经历了短暂的萧条,各地方政府多以“危及治安”“耗材费事”“抽头聚赌”等缘由下令“禁演龙灯竹马”。但亦有“竹马舞”“狮子舞”“高跷”“龙灯舞”“花船舞”等民间表演的相关图像及文献记载,如19 37 年怀柔县公益善会竹马会表演的戏码即为“昭君出塞”,从现存合影(现保存于怀柔区档案馆)中可知,表演中跨着竹马的多为村里十三四岁的男孩子,他们分别扮演昭君、护送官员及士兵。“沿街表演时,整个舞蹈要变换八种阵势,分别由八个表演者领舞,每个表演者都有一段唱词。马童一般由十几岁的孩子扮演,在每个阵势开始时牵马上场,表演翻跟头等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竹马文化逐渐被纳入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竹马会等民间花

12、会也成为“活跃民众生活、宣传文化政策的重要方式”。2 0 世纪8 0 年代,伴随“文化热”的兴起,对竹马文化的挖掘与保护迅速兴起。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一种既强调地理联结又关注文化特性的“共同记忆”逐渐形成,建构起丰富多维的地域传说图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于2 0 0 4年8 月2 8 日成为第六个批约国,并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竹马(淳安黎国韬、詹双晖:竹马补说一一兼论竹马戏与白字戏,民族艺术研究2 0 10 年第1期。公安局禁演龙灯竹马,新秦日报19 36 年1月31日。3巧张静:怀柔古城竹马会,北京档案2 0 2 0 年第8

13、期。毛巧晖、张歆:运河记忆与村落文化变迁:以北京通州里二泗小车会为中心的考察西北民族研究2021 年第2 期。毛巧晖、张歆:运河记忆与村落文化变迁:以北京通州里二泗小车会为中心的考察,西北民族研究2021 年第2 期。覃若琰:想象的地方:少数民族“再地方化”与文化边界重塑一一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 0 17 年第2 期。祝昇慧:民间文化场域中“非遗”话语的接合与博奔,中原文化研究2 0 17 年第3期。84竹马)”“竹马(蒋塘马灯舞)”“竹马(邳州跑竹马)”“竹马(东坝大马灯)”“淳安三角戏”等分别列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文学”“传统舞蹈”“民俗”等类别之中。竹马文化在

14、流动的文化展演和日常生活实践中实现了文化意义的再阐释。与此同时,竹马文化也在地方建构即公共性阐释的过程中,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与运河文化相互交融、共生。二、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地方建构及公共性阐释“非遗”这一概念甫一提出,对相关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即在数十年间迅速发展,而这也成为北运河流域重构竹马文化的重要途径。“流域”作为人一地一水交叉互动的复合系统,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承载单元,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利益主体”(localstake holders)作为竹马文化的“继承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将个体生活与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紧密相连,“以此来表达对地方情感的主观依附”。这种“依附”一方面同北运河流域

15、裹挟着运河记忆的竹马文化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正是因北运河流域“竹马会”“竹马传说”“竹马舞”中展现的地方性特征及公共性阐释的可能,作为非遗保护内容的竹马文化才能够在民间文化场域与官方话语的“接合与博奔”中实现活态传承。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在岁时节日与庙会集会呈周期性重复的状态,“展示了日常世界中被忽略的维度和其他潜在可能性”,呈现为多元、多样、共生的总体样态。旧时乡野之间,人们常在年节或农闲时举办多种娱乐活动,运河沿岸的沧州人民就会“于农隙时练习表演”竹马以“愉快精神”;廊坊地区的人们会在“上元赏灯,前后三日放烟火,为秧歌、竹马诸戏”;北京白云观也会于春正“跑车跑马”;通州的竹马活动更堪称“盛景

16、”,阴志略编纂者管庭芬在私人日记中记录了县至张家湾地区的走会盛况及其个人的观演体会:初六晴。观演香会。夜有月。案俗,正月中男女各游街市,日走桥儿。十五日俱至里二泗佑民观观礼天仙碧霞元君香会,举邑若狂。其余跳狮、舞灯、跑马、跳驼驼,承平乐事,历历如画,幸于三千里外争先快赌也。20世纪8 0 年代,随着民间花会的恢复,“每年阴历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四月十八和五月初一,都要举行进香赛愿的盛大庙会,尤其以正月十五和五月初一的两次庙会最为隆重”。在各路民间花会艺人朝顶进香的身影中,也有竹马会众的一席之地。尽管恢复后的“竹马会”“竹马舞”相较于过去混杂了些许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形式,其原有的价值观也随之发生

17、了一些改变,但重新回归的竹马文化毕竟又得以存续于真实的日常生活图景与话语世界之中。它既被地方民众所演述,同时也表达着民众,建构着社会,并直接参与着民众的认同实践。因此,对于竹马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通过与跨血缘关系的村民集体的敬神仪式相结合,可以达到凝聚全体村民的作用”,“树立乡村文化的独立性,增强乡土文化的凝聚力,增进村民之间的文化共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 0 0 4年8 月签字加人,并于2 0 11年通过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了非遗的保护范围。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竹马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传播更加注重地方的文

18、化“讲述”,这种“讲述”多以传说的形式呈现,如国家级、省市级“竹马”项目的申报信息中多利用竹马的不同传说,诠释各类竹马项目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凸显非遗项目的悠久历史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在这种非遗叙事中,其文本内容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等特点。其中,与竹马文化相关的各级非遗项目中涉及的纪念历史人物、重述历史记忆、展现地方风物的竹马传说及民俗仪礼叙事(如下页表1所示),以高度包容性的框架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更多可能。非遗叙事以一种“介人式”的阐释行为不断拓宽其公共性阐释的外延,在自我与他者、个体与整体的“汇合之处”,寻求开放、包容、对话的阐释空间。德扬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

19、忆和政治身份金寿福、黄晓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15年版,第52 页。汪麓、刘树鑫:沧州南皮县志卷3,19 32 年铅印版,第10 6 页。(清)敖式極、刘钟英:廊坊大城县志卷4,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第19 0 页。侠公:跑竹马,天风报19 37 年3月7 日。(清)管庭芬撰,张廷银整理:管庭芬日记(第2 册),中华书局,2 0 13年版,第6 11页。刘绍棠:刘绍棠文集卷3,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 9 6 年版,第2 9 7 页。刘铁梁:村落集体仪式性文艺表演活动与村民的社会组织观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 期。沈一兵: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危机及其文化自信的重构一一

20、基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学术界2 0 18年第10 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 0 11年版,第2 页。85表1竹马相关“非遗”项目中的竹马传说级别项目名称竹马(邱州跑竹马)游春国家级源于蒋塘义军首领虞顺竹马(蒋塘马灯舞)祭抗辽英烈杨家将的礼仪源于纪念郭极,演绎昭永宁竹马君出塞北京市级沙峪村竹马天津市级寺各庄竹马会香河大河各庄竹源于纪念郭级,由北京马会私塾先生传授技艺河北省级跑竹马(正定县、灵由流落民间的宫廷艺人寿县)或直隶高腔戏班传授在诸多有关“传说”概念的界定中,学者大都重视其“历史性与地方性的特征”,强调传说与地方历史间的互动。传说文类所具备的指涉地方知识与

21、地方历史的特点,往往导致地方的其他文化传统轻而易举地附着其上。这一现象在“传说学”发之始的“孟姜女研究”中就已显现:顾颉刚所要征求的以及所征得之物包括传说文本、宝卷、歌谣、仪式、图画、舞蹈、剧目、地域景观等一切与孟姜女有关的材料。但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传说研究并没能沿着传说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方向发展。迈入新世纪的“非遗时代”,鉴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及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的急剧转型,批判传统不再是知识界的主流话语,优秀的村落传统渐受重视,仁人志士戮力寻找“地方性知识”的讲述,将其视为乡村振兴的价值基础,予以记录、整理和宣传。其中,带有乡土性、地方感的民间传说炙手可热。传说不仅被视为“历史”或文

22、学文本,还被囊括进“遗产”的概念范畴,作为文化资源竹马传说内容备受瞩目。内容取自金元术跨马在此背景下,运河流域竹马传说被利用、转化为构建地方文化的有效资源,人们亦在文化想象及地缘叙事中回溯“历史”,传说中的个体经验叙事经由重述、表征与再创造等公共性阐释,成为代际之间感知复杂情感、建演绎萧太后围猎构文化凝聚力的重要路径。“金?术跨马游“卜”姓山东秀才传授,春”“萧太后围猎”“崇祯测字”等传说叙事演绎昭君出塞中展现出的对历史事迹的演绎、对封建势力的反讽和批判、对自然风物的记载等等,对北运河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价值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形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运河申遗成功后,北运河流域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

23、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里二泗小车会、陆辛庄少林武术会被陆续列人通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皇木厂竹马会虽已失传,但从张家湾地区流传的“马营的秧歌张家湾的会,皇木厂的竹马排成队”的民谣不难想见竹马会表演曾经的盛况。据当地村民回忆,皇木厂的竹马会始于元代,“当时全国只有两个竹马会,一个是南方台湾的竹马会,一个是北方的皇木厂竹马会。大运河沿途很多省市都有竹马会,但是他们的竹马会和皇木厂的竹马会又不一样,他们的竹马会只有马,没有骆驼。竹马会表演者把竹子绑在身体上,给马搭上黄袍(据说当时皇木厂的竹马会是受了皇封的),北竹马会每年进皇宫给皇上表演”。随着地方政府对竹马文化的挖掘和民俗精英对“竹

24、马会”的“想象”与“重塑”,2 0 19 年,“断档”2 0 多年的皇木厂村竹马会首次登上张家湾元宵民俗参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人民政府()等网站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毕旭玲:中国2 0 世纪前期传说研究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0 19 年版,第12 页。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民间文化论坛2 0 13年第5期。孙连庆:北京地方志古镇图志丛书:张家湾,北京出版社,2 0 10 年版,第111页。此资料来源于访谈。访谈人:毛巧晖、王晴、王京、张歆;被访谈人:皇木厂村民赵风生;访谈时间:2 0

25、 19年1月7 日;访谈地点:皇木厂村村民委员会老年活动中心。86文化节的舞台。此次表演中,竹马会表演者将流传于民众之间的竹马会传说与竹马会的舞台展演相结合,力求借助此场表演恢复地方文化传统。这场竹马会表演虽应名为“皇木厂竹马会”,但实际表演者为河北香河的大河各庄竹马会。这种“替演 行为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皇木厂村村民恢复民俗文化传统的迫切心情,希冀通过官方节庆活动展现皇木厂竹马会的文化“地位”,实现地方传统文化的重构;另一方面是地方文旅部门出于塑造“传统”“特色”的文化标志的现实考量,力图通过皇木厂竹马会的“复会”,将北运河流域的花会传统与当下非遗保护语境“对接”,重构当地民间花会叙事,强化

26、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主体认同。但在这种尝试中我们也应该看到,民俗作为一种自然生成的传统,很难以人力控制其衍化路径,如作为皇木厂竹马会“标志”的“骆驼头”道具并未在正式表演中出现,而是被冷落在街角处。“两匹骆驼”“鸣锣开道”“受皇封”等民间叙事中描述皇木厂竹马会时不变的核心“母题”在表演中被“弱化”,因此现场两位年近9 0 岁的皇木厂村村民质疑此场表演的“传统性”,认为其不符合皇木厂竹马会的传统,表演时行进的姿态也不“标准”,并非“马步”。这种质疑实际上凸显了2 1世纪以来非遗保护中“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的交互性问题。阐释行为本身激活世界、观者、表演者与遗产这四个非遗保护中的基本要素。观者与

27、表演者是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展开对话,阐释的公共性也正在这一对话过程中获得体现,并在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寻找“有效阐释”的可能性。竹马会的恢复无疑为当地带来了一种“叙述的回归”,并落实到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实物”之上,“从而唤起人们的自我感知,将七句老人助力恢复“竹马会”,北京晚报2 0 19 年2 月18 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此资料来源于访谈。访谈人:王晴;被访谈人:皇木厂村民;访谈时间:2 0 19 年2 月19 日;访谈地点:张家湾镇云杉路。陈泳超:作为地方话语的民间传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13年第4期。演述者、听众以及不在场的更大人群连接起来,滋生或温

28、习对地方传统的认同感”,逐渐形成了一种多数人认可的叙事与实践。但如何促成“传说的竹马”成为“事实的竹马”,发生“由信仰到艺术的内部置换行为”,如何将记录文本还原于复杂的、长期的、互动的地域社会生活中,依旧是非遗语境中竹马文化传承、发展及传播的共同难题。三、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思考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传播,不仅包括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同时也包括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而在这一讨论维度之下,文化传承场域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场域中的主体主要包括文化政策制定者、文化艺术实践者、民俗传承人、普通民众四类。由于主体之间价值取向不一,场域各主体间很难产生实质性的联系从而形成合力。不同

29、主体话语之间的力量消长,使竹马文化的传承无法达到理想的共生发展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进行了思考,要述之,有以下几点。第一,要对竹马文化传承主体关系进行调适。在这一调适过程中,需要尤为关注地方民俗精英的作用。作为在一定区域内有影响力的民俗活动之参与者,以及可与国家话语进行有效沟通的民俗活动的采纳者,他们在当下的非遗保护语境中日趋活跃,对民间文艺的存续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政府与民间的互动除了发挥地方民俗精英的桥梁作用之外,还需考虑传承场域、价值标准和文化语境的影响。节日是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文化记忆,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的人类精神

30、遗产。87张家湾民俗文化节、运河文化节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动的展开,有利于重新赋予竹马文化内在合法性,并通过政府倡导的仪式促进民众参与,以此重建传统竹马文化的话语权威,使其得以有效传承。第二,要主动探索竹马文化的活态传承路径。竹马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根本目的在于存续与活态传承。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不仅需要一代代传承人“如切如,如琢如磨”的精神追求,更需要广泛的民众参与。此外,多媒介互动及其与民间文艺的“活态性”的完美契合,可以为我们开展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提供新契机、搭建新平台。如在张家湾民俗文化节及竹马会的日常表演中,“互联网+民间文艺”的发展模式,不仅为竹马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更加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视

31、野,同时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创建了一个能够整合多方资源并促成学科内部、学科之间乃至学界与商界及政府之间沟通、对话的平台。第三,要从竹马文化自身出发,考察其在北运河流域的延展整合,主动探究竹马文化在跨地域、跨文化间交流的价值,并沿着北运河流域辐射全国,在“和而不同”的思想引领下进行文化整合,在共生发展中开启竹马文化传承发展的新局面。当下,更应该以非遗发展为契机,将北运河流域竹马文化置于新的视野下去考量和阐释,合力推动竹马文化的流域传播及海外传播,从交流互融、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等领域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从而实现竹马文化的多维度空间拓展、多元化面向展示。结语近年来,北运河流域竹马文

32、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之下蓬勃发展,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发展也同样带来了文化本位的削弱和传承内容的改变等诸多问题。如何重新回归文化本位,关注当下真实发生的民俗事象,建构与时俱进的传承范式,这些都是我们在后续讨论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Historical Changes,Local Construct and Contemporary Inheritance of Bamboo Horse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MAO Qiao-hui(l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

33、ure,CASS,Beijing 100732,China)Abstract:As a folk custom,bamboo horse has an artistic duality of secularity and sacrednes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contexts.After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 Grand Canal as a world heritage site,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mboo horse culturesuch as“Bamboo

34、horse Association,“Bamboo horse Legend and“Bamboo horse Dance in the North Canal basin have beenexcavated and highlighted.“Bamboo horse Lege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arrative and practicesbecause of its“attachment,and transformed into effective resources for building c

35、ultural identity.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 inlegendary narratives such as“Jin Wuzhu horseback riding on spring outing,“Empress Xiaos hunting”and“Chongzhen divi-nation,went through restatement,characterization and recreation and has become a via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alu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36、of the North Canal basin and even the whole of China.In the contex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amboo horseculture is developing and gaming in the“joint area between the folk cultural field and the official discourse.On the basis ofpromoting the identity of regional cultural values,it seeks“effective interpret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 and publicinterpretation,so as to realize the multidimensional spatial expansion and diversified display of Bamboo horse culture.Key words:North Canal basin;bamboo horse culture;intangible practice;contemporary inheritance88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