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与计算 三年级(5) 赵 林 教材分析:本学期是对本学段的四则运算的整体复习,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算理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内容的安排,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所以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切实学好,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因此,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及算理的复习。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提供的资源,进一步加强对笔算方法的训练及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算法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的现实意义的同时,能够选择适当的
2、运算列出算式,并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复习回顾学习过的数,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 2.能够对不同的数进行大小比较,能够运用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几种数? 预设 生:整数、小数、分数。 师:谁能举例说一说? 学生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后个体汇报。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一说,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课件出示教材86页小小商店、植树和装鸡蛋情境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仅要引导学生说明使用了哪种运算,还要
3、说明为什么要使用这种运算,把重点放在交流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上) 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填写。3根据图示用数字表示。 (1)出示教材86页点子图和方块图。 师:请同学们圈一圈,算一算1412和6933。 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 (教师不要让学生停留在直观运算上,要以直观运算为基础,让学生说明算理。重点是在直观运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乘法与除法的笔算方法) (2)复习小数加、减法。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6页3题(2)中小数加、减法的相关计算。 想一想: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学生互相交流后个体汇报。 (3)复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出示教材86页3题(3)中的4幅图。 让学生先涂一涂,算一算,然后汇报。 4复习各个数的大小比较。 (1)出示教材87页5题的相关情境。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 学生个体汇报。 师小结:可以根据题意,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示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系统地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完整的数的体系,让学生对数有一个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