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教学的每一步深入都离不开问题设计。有价值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促进阅读技巧的发展。提问有如下要求: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2、启发思考,训练思维;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提问的技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把握教材的重难点;2、把握学生的兴趣点;3、把握恰当的时机;4、抓“主”放“次”,舍“轻”保“重”;5、合理变通,转化提问。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技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
2、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阐述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下面,我就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这一论题,来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课堂上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表现为:1、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存在着串讲、串问现象,没有多少价值的“满堂问”和缺少语言训练价值的单纯课文内容分析仍然存在。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兴趣。2、在教学活动方式上,注重统一要求,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忽视了学生的独立见解,学生缺少自主学
3、习、独立思考的空间。3、在教学模式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抹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必须细听教师的讲解,而无暇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层面上,缺乏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二、小学生阅读心理和阅读兴趣的分析1、小学生阅读心理分析。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心理,调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他们很乐意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阅读,喜欢阅读,他们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情感性。课文中的图画,教师绘声
4、绘色的语言描述,都能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会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如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感悟生活。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作品有较深的理解。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2、小学生阅读兴趣分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
5、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巧用导语,激发兴趣。成功的导语,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能为学生学习新课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课题意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从课题入手,巧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3)创设情景,唤起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精心安排,设置情景,把学生的兴趣点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4)直观演示,形象激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丰富有趣、生动
6、形象的直观表演来吸引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三、提问在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提问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教学的每一步深入都离不开问题设计。有效的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和阅读技巧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因此,提问的技巧和问题的质量,对于阅读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提问的价值有价值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深刻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认知能力,促进阅读技巧的发展。1、启发学生深刻思考。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教师可设计如下提问:联系乌鸦喝水产生联想,乌鸦很聪明,但在这里为什么会上当?不适当的赞美背后隐藏着什么?
7、这样一提问,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设计如下提问:乌鸦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喝到瓶里的水,同学们更聪明,大家动脑筋想想还有哪些方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如此一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领域。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先让学生读“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再让学生读文章的后面“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一段。教师问:“你们读了这些句子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提出“卖火柴的小女孩先是为了点燃一根火柴犹豫了半天,可是最后竟把整把火柴都擦着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提出带有矛盾性的问题,这说明他们的思维正
8、在深化,在积极寻找答案。4、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如教学落花生时,教师提问:“如果把有好看外表,还有好吃果肉的石榴和味道好但不漂亮的花生放在一起比较,你更愿意做哪个?”有的学生说:“花生从不炫耀自己,只知道奉献自己,我更喜欢做花生。”有的学生反对说:“石榴不仅好看,还好吃,是既中看又中用,为什么不当石榴,现在不宣传自己可不行。”学生通过讨论,他们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5、促进阅读技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问什么,怎么问,问题怎样分析,结论怎样得出,都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进学生阅读技巧的发展。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不写老山羊“看了狼一眼”,而要
9、写“看了狼几眼”呢?”学生对“看了一眼”和“看了几眼”进行了比较,经全面思考得出结论:“看了几眼”是表示老山羊对狼的仔细观察和对狼说的话的怀疑。这样的提问,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而且也让学生懂得了在阅读时要多留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就在教学的同时促进了学生阅读技巧的发展。五、提问的要求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是课堂提问的首要任务,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如草船借箭一课,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是全文的重点,教学中教师可以连续追问:(1)“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然后以课文为依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学生自然就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对课文加
10、深了理解。再如月光曲联想部分,是文章中的难点,学生理解时有困难。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提问:(1)皮鞋匠静静地听什么?在静听中,他和妹妹仿佛看到了什么?(2)兄妹俩听贝多芬弹琴,怎么会看到“在月光照耀下的汹涌澎湃的大海”?由于这些问题抓住了课文的难点,因此,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准确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2、启发思考,训练思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提问达到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教学蓝色的树叶,教师可设计提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过蓝色的树叶吗?课文中的“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这样一问,学生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同时也训练了他们
11、的思维能力。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提问那些“尖子”生,要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自尊,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向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提问,可了解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其他同学作出榜样;对中等程度的学生提问,可了解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所以应把他们作为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立足点;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了解他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课后可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及时地帮他们补缺补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每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六、提问的技巧要达到提问的基本要求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根本目的,就要
12、掌握好问题的设计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课堂提问最忌大而空的无针对性的提问,因为这样的提问最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这就要求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文章的重难点进行提问,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如教学滥竽充数,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最终败露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同是南郭先生,为什么齐宣王在世时他可以得到很高的待遇,而到齐缗王时只好偷偷溜走?这种提问既能准确地体现文章的重点,同时又引发了学生的拓散思维,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对课文的难点设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
13、,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如穷人一文中,学生对“自作自受”这个词的理解是个难点,教师可抓住这一词语提问:“自作自受”原意是什么?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作”什么而又“受”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既然如此,桑娜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由此引导学生从“自作自受”一词看出桑娜家庭生活的艰辛以及她收养孩子的坚定决心,从中感悟到女主人公心地的善良、美好。2、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跳水一文,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不从文章开头依次讲解,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设置问点:课文中最危险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危险的地方,孩子是怎样上去的?由此发问,
14、学生就会在紧张而愉快的心境下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把握恰当的时机。提问不能急于求成,要把握恰当的时机,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穷人一文中,课后思考练习有一问题:“屋外寒风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这“温暖而舒适”表现在哪些地方?因为这个问题取材于文章开头部分,多数教师会在讲读课文的初始阶段提出该问题,学生的回答也相对较容易而且基本雷同:表现在地面干净、炉火未熄、食具发亮、孩子熟睡等方面。这个回答不能算错,但只停留于表面,不够深入。如果我们在课文讲读将要结束之时提出该问题,那么答案就与前者有较大差别:渔家小屋的温暖而舒适不仅表现在地面干净、炉火未熄、孩
15、子熟睡等表面的物质现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家庭生活和睦温暖、夫妻间心心相印、穷人间体贴关怀等深层的精神内涵上。虽然提问的问点一致,问法也相同,但提问的时机不同,则效果也不同,其中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4、抓主放次,舍轻保重。提问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不能平均用力,对于一些次要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问的质量。对于一篇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进行。但为了保证提问的质量,就必须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从而把教师的“教”和“问”转化为学生的“学”和“思”。如跳水一文中,对船长为什么要以开枪的方法逼孩子跳水的理解是个重要的设问点。我们先看看这样的提问设计:
16、船长看到了什么情况?他有怎样的反应?他想了什么办法?他先是怎样喊的?孩子没听见时他又是怎样喊的?孩子最后是怎么做的?不难看出,这样的提问多而杂乱、缺乏指向,毫无质量可言,完全可以避而不谈,而是围绕引导学生理解船长想法之快、方法之好来设计提问:你认为船长想的办法好吗?如果你在场,你会用什么方法?这些方法效果怎样?这说明了什么?这样的引导,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提问的质量。5、合理变通,转化提问。小学语文中,有些课文情节连贯,不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提问,否则容易导致提问的琐碎化,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圈画词句的方式来转化提问。另外,也有些内容不适宜
17、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我们可以适时地把它们转化为表演。如教学粜米一文,可将“课文第一节写了什么?”“哪些词句突出船多?”“哪些词句突出米重?”“哪些词句突出船挤?”“哪个词语可以概括本节所要说明的问题?”这些问题转化为:阅读第一节,画出表现“船多”、“米重”、“船挤”的词句,并用一个词语概括本节文字说明的问题。这样一来,原来繁琐的问题就简单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也提高了。再如教学狐假虎威一文,文中有一句话“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我们要抓住四个关健性的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如果只是针对这四个词语简单地提问,我们
18、会发现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面上。因此,我们要对提问进行转化,让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下狐狸和老虎当时的情态。通过过表演,学生们了解了两种动物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的想法,对句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联系学生实际,认真领悟提问要求,掌握正确的提问技巧,精心设计提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参考文献: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郭根福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王秀芳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新思考远程研修平台第 7 页, 共 7 页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