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内容与实施策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多种多样,组织方法灵活多变,本文主要针对调查阶段发现的问题,集中研究五方面内容:(一)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因种种原因,我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学生之间有较大差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了这个差异,而在同一课堂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这里,“分层”是为了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
2、,“递进”则是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分层递进教学是班级授课制中实施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深化和具体应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二)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1、减少时间浪费:要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益,就必须增强教师的时间观念,将教师、学生可能造成浪费时间的人为因素减少至最低限度,保障规定的有限时间落到实处,提高时间利用率。主要措施:教师前3分钟候课制、学生课前准备落实、课后不拖堂。2、掌握最佳时域:据心理学研究,一节课学生的思维最佳时间是上课后5-20分钟,这一时间段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最佳时域。要提高课堂时间效益,就必
3、须保证在最佳时域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3、信息量适中: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松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4、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种媒体(黑板、投影、音像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讲述、交流、训练、合作等),不停地刺激学生的不同感官,让大脑不同部位的细胞交替兴奋,使大脑在40分钟之内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让课堂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教学艺术,它既严谨理性,又充满激情和极富审美情趣,是师生双向交流活动中最真挚的情感交流艺术。好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基石。我们教师在充
4、分把握教学主题的内涵和外延的情况下,适当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美、自然和谐的教态美和施教方法的艺术美等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快的潜移默化中对教学活动进行整体的感受,进入审美情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师生间的心理共振、情感共鸣、思路同步。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施教方法艺术美的充分展现,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及教师的指导作用。(1)注重有效的讲授,讲授的时机应当选择在学生需要从教师这儿得到新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入下一阶段学习之时,这就需要教师对学习目标、进程和学生学情进行充分的把握。讲授时间不宜太长,并且学会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神态等间接的反
5、馈信息。透过学生的眼神、情态去识别他们那丰富的表情语汇,透视出他们那灵活跳跃的思想火花,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有疑问,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每节课要留给学生理解和质疑的时间,并通过检查反馈对要点进行必要的重复。讲授时如果能辅之以课件、影像、录音、图片、实物或模型等教学资源的运用,会更增强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讲授更有效。(2)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在课堂调控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有意议的学习。彻底改变把学
6、生看作是接受信息的容器的传统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信息反馈。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作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状态,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有效互动的关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的标志就是互相之间的欣赏。师生之间的欣赏能把课堂人际关系上升到一种审美的境界。传统的“知识型课堂”教学,教学策略上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教学技巧的掌握而轻学习者学习能力的迁移。模式化的教学策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识、练习巩固、布置作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缺少活力。我们应该大胆的向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7、做出挑战。我们不应该再将教学停留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层面上面了。我们更要注重的是学生科学的素养的培养。培养他们热爱本学科的学习。我们要敢于大胆尝试创新,课堂教学不仅仅要层次分明、步骤全面。更要体现开放性、要体现精致化管理。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课堂气氛民主化、教学互动多向化、教学有效化。(四)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管理策略优化在课堂出现问题行为应该是一种正常的课堂态势,不可回避,且应合理、科学地处理好,尝试研究运用以下几种方式及观察其有效性:1、冷处理:在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予以“冷处理”。如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可采取“以静制动”
8、的办法,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或者在黑板上板书醒目的课题,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学生转瞬就会各归原位,安静下来,恢复教学秩序。2、奖惩分明:就是形成一套长效的奖优罚劣的措施,树立正气,激励积极力量或行为,抵制消极因素,并长期坚持,形成制度。这要以奖优为主,罚劣为辅。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如口头表扬,增加操行分等。3、动作提醒: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等违纪现象,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教师应当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应立即纠正。如盯他一眼,朝他点点头,轻轻敲击一下他面前的书桌,或站在他身旁略作停留,摸摸头等动作。通过微
9、妙的方式把信息传递过去,这样,师生情感容易沟通,见效快。(五)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优化善于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一种不断进取的学习激情,是学生主动快乐学习的动力。这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激励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化难为易,通过教师言传身教及实践过程让学生确信:只要有方法技巧,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没有什么学不会的。德国教育家斯多克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催化剂,教师应不断丰富评价形式,发挥评价实效。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点时间让学生尝试评价自我,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表现做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客观的评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意识,促进自主发展。学生之间开展评价是进行沟通交流的良好方式。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让学生参与同学互评,通过评价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