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押题密卷小学教育学( 二) (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1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 ) 。A国家教育B民主教育C制度化教育D非制度化教育2 (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A人口的性别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构 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阶级结构 3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 她们之因此或好或坏, 或有用或
2、无用, 十分之九都是她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的观点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4在中国, 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 。A认定制B审定制C选定制D国定制5”拔苗助长”、 ”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 特点。A示范性B长期性C复杂性D创造性7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8从德育的角度来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
3、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9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 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 。A发展个体功能B改造社会功能C政治伦理功能D发展经济功能10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 其核心是( ) 。A注意力B观察力C思维力D想象力1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D课外辅导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称为测量的( )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13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14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
4、D五四制15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16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劳动造成了 ( )。 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17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1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A杜威B怀特海C布鲁纳D克伯屈19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20课的类型是由( ) 课的种类。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的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空1分, 共16分) KH-*1D1小学
5、教育的内容具有( ) 和( ) 。2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一般由( ) 部分、 ( ) 部分和其它或附录等几部分组成。3乌申斯基指出, 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 ( ) 、 ( ) 和感觉的。4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 ) 和( ) 所决定。5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6素质教育是以( ) 为根本宗旨的教育。7教育的自身状况是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它主要包括( ) 、 ( ) 和( ) 等方面。8( ) 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9学校工作必须坚持”( ) 、 全面安排”的原则。10课外活动计划实施的终结性环节是( ) 。1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与学上构成( ) 关系。12 1
6、988年颁布了( ) 新的课程政策。13辅导是( ) 学生学习的活动。14班主任工作的主线就是搞好学生的( ) 工作和管理工作。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0分) 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简述教师职业的角色特点。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4小学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5组织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四、 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每小题7分, 共14分) 一、 单项选择题1C 【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 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 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 而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
7、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2B 【解析】略。3A 【解析】”环境决定论”认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 她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故注重教育的价值。4D 【解析】当前, 中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5B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是有顺序的, 不能违背这个顺序。6A 【解析】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7B 【解析】教学过程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 因此领会新知识是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中心环节。8C 【解析】学校德育要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 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9C 【解析】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 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
8、为政治伦理功能。10C 【解析】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11B 【解析】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12D 【解析】由效度的概念可知。13C 【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 她的主要观点有: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增长, 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 儿童中心。14D 【解析】由小学教育学制的历史发展可知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是五四制实验。15C 【解析】孟子认为, 人性本善, 正是内发论的观点。16A 【解析】略。17B 【解析】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9、18C 【解析】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思想是基于其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提出的。19D 【解析】由字面意思可知都是强调复习巩固的, 因此说在教学中要贯彻巩固性原则。20B 【解析】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二、 填空题1普遍性 基础性 2说明 正文 3颜色 声音 4任务 职业角色的多重性5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6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7JP2物质条件 教师队伍 教育管理8良好的师生关系 9以教学为主 10总结 11授受 12”一纲多本” 13帮助和指导 14品德教育三、 简答题1【答案要点】( 1) 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
10、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4) 遗传素质本身能够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2【答案要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传道者角色。( 2) 授业、 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 管理者角色。( 5) 父母与朋友角色。( 6) 研究者角色。3【答案要点】( 1) 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 2)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 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3) 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答案要点】( 1) 德育
11、过程是一个促进儿童知、 情、 意、 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2)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3) 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 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4) 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5【答案要点】( 1) 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 2) 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 超出于学生的了解, 才能发挥咨询、 指导的作用。( 3) 教师要注意调整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外活动中, 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 合作、 相互尊重的。( 4) 课外活动要求教师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12、5) 教师还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 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 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四、 论述题【答案要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必然规律。整个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 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社会生产、 社会政治发展进步使然。 (1)社会生产、 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程度, 取决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否适合生产过程的需要。教育要适应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提高社会生产水平。(2)社会政治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 不但包括对抗资本主义对工人后代的摧残, 而且也包括改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灭旧分工以及旧的传统思想意识。在社会主义社会,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 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的需要。(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 智、 体、 美、 劳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经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不但能够促进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 亦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生产实际的能力。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