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逆命题猜想、逻辑推理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2.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学会一些简单的应用. 3.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规范推理的书写格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索与证明。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2的证明。 三、教学方法 先学后交(交流),当堂拔高. 先学:
2、学生在教师编制的预习学案的指导下先自学,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也可以和老师交流,完成预习任务,在学生预习期间,教师参与到各学习小组中,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疑难进行点拨,指导。 后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学生展示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追问,点评,拓展,提升规律,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教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知道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3个性质。同学们想一想:具备什么条件时,我们就能断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呢?(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引出课题:考查一个四边形是否平行四边形,除了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进行判定以外
3、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吗?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A B C (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归纳得出命题1 1. 学生的活动内容与思考的问题 (1)如图,剪一个三边都不相等的三 角形硬纸片ABC,再剪一个与它全等的 三角形硬纸片A1B1C1; (2)不翻转纸片,用这两个三角形 A11′ B1 C1 拼成四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 (3)你拼出了几个四边形?拼出的 各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吗?它们 都是平行四边形吗? 2.组织学生活动的要点 (1) 学生按照要求动手拼图,教师参与到学习小组中进行指导。 (2)学生在小组中
4、交流拼图的结果。 (3)各组推选出1~2名代表,在全班展示自己拼出的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回答上面的问题(3)。其他学生作补充和修改。 3.教师启发引导 在你拼出的各个四边形中,两组对边都分别相等吗?这些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吗? 通过刚才的拼图,我们发现:如果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这是巧合还是必然的结论? (三)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证明 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刚才我们得到了一个命题:“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验证你的结论吗?(学生思考、议论、回答) A B C D 这个命题的条件和
5、结论是什么?为了证明它是真命题,你能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 CD中, AB=CD,AD=BC.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 行四边形. 2.启发学生寻找证明的思路 (1)教师引导:要证明ABCD是平行四边形,按照的定义,必须先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证明AB∥CD和AD∥BC。怎么证明呢?这里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发言,并在△全班交流。 (2)教师启发:第一,为了证明AB∥CD和AD∥BC,必须
6、建立两组对边之间的联系。怎样建立联系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辅助线AC是一个好办法) 第二,怎样证明AB∥CD和AD∥BC? (引导学生认识到:一般来说,证明两条直线平行需要通过有关角的相等来证,在这里需要证明∠1=∠2,∠3=∠4,因而就需要证明△ABC≌△ADC。) 第三,为了证明△ABC≌△ADC,先考查△ABC与△ADC之间的关系。由已知,AB=CD,AD=BC,即这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对应相等,再有一个条件就可以判定它们全等了。还有什么条件呢?(学生:AC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 3.证明命题,得到判定定理 教师引导:通过上面的分析,你会证明这个命题了吗?你会写出证明的步骤
7、吗?试一试。(学生书写证明,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第一个判定定理: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点拨:在刚才的证明过程中,我们连接对角线AC作为辅助线。实际上,也可以连接BD作为辅助线。在有关四边形的问题中,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三角形,从而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研究,这是我们常用的方法。 A B C D (四)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发现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命题2 1.设置问题情境,引导思考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AB∥CD且AB=CD。请观察 一下,△ABC与△CDA 全等吗?四边 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吗?
8、 (2)如果已知AD∥BC且AD=BC,能有同样的结论吗? 2.组织学生活动的要点 (1)学生先独立思考,得出答案后举手示意。 (2)教师选择一名中等程度的同学说明他的意是平行四边形见,其他同学修改补充,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命题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五)引导学生独立证明命题2 1.教师启发引导 你能证明上面得到的命题2 吗? 证明的关键是什么?你能写出证明的过程吗?学生思考,并独
9、立完成证明过程。 2.教师点拨 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因而就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2。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定理吗?今后,我们有几种方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平行四边形? (六)应用与拓宽 A D C B F E H G 1.问题1:把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中的条件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改为“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这样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吗?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思考、竞答,解决问题。 2.引入例1:如图,E、F、G、H 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 AD、AB、BC、CD 上的点,且AE=CG, BF=DH。求证:四
10、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由学生思考、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班内交流。然后,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证明过程,其他学生在下面完成证明,并集体审阅黑板上的解答。 引入问题2:对于例1,你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提示在课外完成。 3.组织学生练习 问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D ,且AD=BC。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D A B C D E F 问题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BED
11、F是平行四边形。 (第1题) (第2题) 4.学生练习活动的组织:学生独立思考,遇到疑难与同学进行交流,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思考期间参与到各小组中,对学生出现的困难做好及时指导。 学生解答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围绕解题主要应用了什么知识点,解题的关键,反馈不同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点拨精讲。 教师点拨:对照已知条件,分析要证明的四边形已经具备了那些条件,还缺少什么条件才能判定为平行四边形,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例1与上面的两个问题中,证明一个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相同吗?你找到了几种方法?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师生共同归纳) 布置作业:课本第12页第3题。 3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