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2. 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2、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 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 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4. (双选)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12C原子质量为bg,则该元素的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 12a/b B. 12b/a C. a/N
3、A D. aNA5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震荡后立即分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 取三份含AgNO3 1mol的溶液,分别加入NaCl、MgCl2、FeCl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需要NaCl、MgCl2、FeCl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2:3 B. 6:3:2 C. 3:2:1 D. 1:1:17. 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 A. Al B.
4、Mg C. Fe D. Zn8. 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 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9.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 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 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D. 醋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10. 下列
5、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直径介于1100 nm 之间的微粒成为胶体 B. 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D. 胶体微粒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11. 下列分散系均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选项 ( ) A. 酒、生理盐水、花生油 B. 雾、含灰尘颗粒的空气、有色玻璃 C. 水晶、金刚石、冰 D. 大理石、高岭石、电石12. 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 B75 mL 1.5 molL-1氯化钙溶液 C150 mL 2 molL-1氯化钾溶液 D5
6、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13.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它们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 它们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 它们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 它们所含氢的质量比为17:1214. 若气体X与气体Y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则同温、同压、同体积的X、Y两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 A. 1:2 B. 1:1 C. 2:1 D. 4:11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200mL Ba(NO3)2溶液中含Ba2和NO3总数为0.45NA,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25mol/L B. 0.75mol/L C. 1.5mol
7、/L D. 6.75mol/L16. 将m1g锌加到m2g 20盐酸中,反应结束后共放出xL H2(标准状况),则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A. (m1/65)mol B. (5m2/36.5)mol C. (m2/36.5)mol D. (x/11.2)mol17.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ag SO42,取此溶液0.5V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18. CO和CO2的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为32,则混和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是 A. 1:3 B. 21:11 C. 11
8、:21 D. 3:119. 20时,饱和 KCl 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 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 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 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320. 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 A. p(H2)p(O2)P(N2) B. p(O2)P(N2)p(H2) C. p(H2)P(N2)p(O2)
9、 D. P(N2)p(O2)p(H2)21. 配制250mL 0.5mol/L NaOH溶液(用固体NaOH配制)(1)在下列仪器中:A 托盘天平;B 量筒;C 烧杯;D 玻璃棒;E 漏斗;F 500mL容量瓶;G 药匙;H 250mL容量瓶;I 胶头滴管;J 坩埚。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称量NaOH固体时要注意_;容量瓶使用前应_,中学阶段常用仪器使用前须查漏的还有_;容量瓶上标有:A 温度;B 浓度;C 容量;D 压强;E 刻度线;F 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_。(2)配制步骤为:_;_;_;_;_;_;_;_。(3)下列操作对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何影响?(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10、”)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_没有用水冲洗烧杯23次 _定容时,俯视液面使与刻度相切 _溶液配好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相切_将未冷却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马上定容 _样品中混有Na2O杂质 _22. 向50 mLNa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4.51g白色沉淀,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沉淀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产生。求:(1) 原混合溶液中Na2SO4和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各是多少?(2) 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参考答案:1、 C 2、D 3、B 4、AD 5、C 6、B 7、B 8、D9、 B 10、C 11、B 12、B 13、B 14、B 15、B 16、D17、A 18、B 19、D 20、C21、 (1)ACDGHI 用小烧杯 是否漏水、分液漏斗 ACE(2)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振荡、定容、摇匀(3)偏低、偏低、偏高、偏低、偏高、偏高22、 (1)c(Na2SO4)=0.4mol/L c(Na2CO3)=1mol/L (2)0.05mol 1.12L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