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肇庆市田家炳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一、基础知识(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咀嚼(ju) 羞怯(qi) 随声附和(h) B喑哑(n) 穿梭(su) 阡陌交通(xin)C匀称(chn) 俨然(yn) 断壁残垣(yun) D秕谷(b) 酝酿(ling) 人迹罕至(h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2分) A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家长不惜花重金请家教或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可以说是无所不为。B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C肇庆作为一座旅游名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
2、彰,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D儿童节前夕,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赴天津希望小学,为那里的师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这座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B在亿万注视下,刘翔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成为首个获得百米跨栏比赛冠军的亚洲人。C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D一般而言,身体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平时是否注重锻炼。 4、名句默写(任选5题作答,每题2分,错一字扣1分,共10分) (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石壕吏) (3
3、)相顾无相识, 。(王绩野望)(4)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陋室铭) 二、古诗文阅读(17分)1、鉴赏古诗,回答问题。(5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这首是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的气势和神奇秀美的景色(2分)(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读下面文言文(12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
4、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每小题2分,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芦花荡,回答以下问题。(15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
5、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1)第段属于什么描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4分) (2)文中加点的“敌人的愿望”指什么?(3分) (3)划线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有哪几种含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4)选文写老头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他什么性格特征?(4分)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
6、5分)天堂的灯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
7、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四、作文(30分)以“那一天,我笑(哭)了”为题。要求:任选一题,完成一篇写人叙事的作文。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600附加题: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为文中句子断句(3分)温 公 尝 言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2、翻译句子(4分)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学习了司马光的事迹,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6